无常殿34


文/孙未

列表

这是一番很长的对话,应该是两个人坐在一处偶偶私语,很可能就是在蔡惠仪的宿舍,面对着那一幅潘念赠送给蔡惠仪的肖像。钟梵声的猜测没有错,谈墨确实是在看见这幅肖像之后,意识到潘念已经回到上海,而且成为了蔡惠仪的病人。

“妈妈,如今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尊敬你、依赖你的人,那个潘良缘,他只是一个人而已,何必为了他伤害你自己呢?”蔡惠仪的声音。

“他不是一个人,他是一个恶魔,他是我这么多年来的噩梦,他是我这么多孤苦的始作俑者。”谈墨的声音,“这噩梦从哪里开始的,应该在哪里结束。也许他死了以后,我就可以重新活过来也说不定……”

录音并不是特别清晰,依稀是二人又在絮语,偶尔能听见“一氧化碳”与“时间节点”之类的词句。分辨出蔡惠仪在说:“我们两个人都未必有把握,妈妈,我不可能让你一个人去冒险。” 

还有谈墨模糊的声音:“我真不忍心让你牵扯进来,妈妈对不起你……”

法庭的人都静默着聆听这段录音,唯有听到一些有关谋杀计划的具体词句时,旁听席上偶尔传出低声的惊叹。

正如韩志宇提出的观点,录音大致勾勒出了两名嫌疑人之间的关系,很明显,谈墨是主使者与拥有谋杀动机的那个人,蔡惠仪只是从犯。

按照主犯与从犯的关系,如果故意杀人罪名成立,谈墨会承担主要罪责,蔡惠仪一定会被轻判。这显然是蔡惠仪不愿意见到的,不过这个结局至少会有一个赢家,韩志宇。

钟梵声发言道:“请法庭核实这段录音来源的合法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录音作为证据是合法的,除了一种情况,就是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也就是说,如果是未经对方同意,偷听偷录的,还可以算作是合法证据,然而如果是“窃听窃录”,那就会被认定是违法,法庭不会采信。

这段录音究竟从何而来?这已经不仅是证据有效性的问题,更是一个令所有人好奇的谜团。整个法庭都在期待韩志宇的答复。

韩志宇耸耸肩:“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讲,我获得这一证据的途径是合法有效的。接手蔡惠仪这个案子以后,我拜托朋友放出消息,希望有知晓内情的人提供第一手信息。一周后,我收到一份快递,里面有一张光盘,刻录的就是这段录音。”

“被告辩护人,你查过快递来源吗?”法官问。

韩志宇答:“快递运单是圆通的,只写了我们事务所的地址和我的名字,没有寄件人信息,就这么混在事务所前台的一大堆快递文件中。圆通负责我们片区的快递员对这一份快递毫无印象,也没有查到记录。所以我推断,是有人趁着他分楼面送货时,将这份快递混入他的小推车里。”

“你的陈述完全属实吗?”

韩志宇笑了:“这种天下掉馅饼的事情,听起来确实有点玄乎。谁让我运气好,就给碰上了。所以我得到这份证据是完全合法的,至于录音的人是怎么录的,我就不知道了。”

“但是,”韩志宇又补充道,“这么活生生的一段对话放在面前,就算法庭不认可,大家不会无视这个事实,反而认为我的当事人是主谋吧?”

钟梵声道:“你这些话很不专业,不过道理是这个道理。在办案过程中,最值得我们尊重的,始终就是事实本身。”

“可惜这并不是事实本身。”陶大律师忽然发言道,他起身向法庭微微欠身致意,要求为他的当事人发表辩护意见。

“我今天在这里要做的是无罪辩护,我的当事人谈墨并没有杀人。”一时间,陶致远语惊四座。

今天的庭审有如一幕大戏,转折频出,意料之外的惊奇不断,令得旁听席上的众人都不由自主欠身倾听,时而屏息静气,时而窃窃私语。

在法官的准许下,陶致远开始用他优美的声线陈述他的辩护理由。正如钟梵声所料,陶致远首当其冲针对的便是“没有直接证据”这一个命门。他指出,公诉方认定氧气袋是谈墨与蔡惠仪谋杀潘念的凶器,然而,这个氧气袋上究竟是否检测到凶手的指纹和被害人的鼻腔组织残留?

没错,警方并没有能在氧气袋上查到这些痕迹。

就此他提出异议——如果没有这些对应的痕迹,是否还有其他嫌疑人使用这一凶器,或者别的类似凶器实施谋杀的可能性?

另外,氧气袋里的一氧化碳气体成分分析虽然与死者肺部的相同,然而,是否能证明这种气体成分的唯一性,排除其他人可能获得同样成分的气体去谋杀潘念? 

这说得也没错。

录像中拍摄到了谈墨在河边手持氧气袋,以及她将气体排出氧气袋的全过程,她自己声称是因为决定放弃谋杀,所以将袋中一氧化碳清理干净。假设她供述的是事实,这段录像作为证据就毫无意义。而这段录像也无法证明她的供述是谎言。

我发觉陶大律师名不虚传,经他将证据倒过来推理了一遍,整个事实瞬间颠倒,连我都开始怀疑我方的推断是不是一厢情愿。他的辩护有一种奇异的魔力,一往无前,仿佛他对相反的事实有着极度的自信。

他滔滔不绝,时而掏出手帕轻按额头和面颊,擦掉渗出的细汗。

钟梵声听得面容专注,间或咳嗽几声,大病初愈就如此劳神,不禁令我担心。我注意到他的茶杯里没有水了,拿出一瓶矿水悄悄拧开,放在他手边。

他完全没有注意到手边的水,咳得愈发厉害了,待到陶致远终于结束了长篇大论,钟梵声说道:

“我方的举证是一个逻辑完整、严丝合缝的证据链,每个环节都有密不可分的推导关系。你的质疑听上去貌似都很合理,这是因为你玩了一个逻辑游戏——当你针对单独的每一项证据时,似乎还能找到千分之一的其他可能性,而将整个证据链合在一起,你的逻辑还成立吗?

“试想,嫌疑人计划使用氧气袋作为凶器,恰好有另一名真凶也计划使用同样的凶器。嫌疑人计划用一氧化碳杀人,恰好那名真凶也有相同的计划,而且连气体的来源也选择得恰好一致。嫌疑人恰好放弃了杀人,那名真凶就恰好在相同的时间节点实施了谋杀。天底下哪有这么多巧合?”

钟梵声言简意赅地结束了陈述,我长舒了一口气,心落定下来。师父果然宝刀不老,迅速找到了对方的命门。

他坐下时,我干脆将矿水瓶子塞到他手中,他喝了一口,不动声色等候陶致远的反击。

陶致远果然要求法庭继续让他陈述辩护意见:

“你有你的证据链,我有我质疑的权利。假设每一项证据都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无论是千分之一,还是万分之一,通过证据链的组合,这种可能性再次大幅度下降,我们说剩下还有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好不好?

“那么,公诉方可以无视这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吗?法庭可以无视这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吗?疑罪从无的原则还需要遵循吗?要知道这百万分之一的比例,对于我们只是一个逻辑概念,对嫌疑人而言,你今天错判了她,甚至错杀了她,那就是百分之一百。”

听到这番话的时候,我看到钟梵声的神色微变,他伸手扶住桌面,后背轻轻靠住椅背。我瞬间意识到,这又是陶致远在刻意刺痛钟梵声久远前的伤口。

当年陆离案,钟梵声纠结于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的被害人究竟还有多长时间的行动能力?黎艳究竟有没有可能于中毒后自己走回卧室,她究竟是不是自杀?

他曾犹豫是否告知法官,黎艳也有万分之一自杀的可能性。王阔曾劝告他,这么做,便是放走一名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确定无疑的冷血杀人犯。

陶致远还在侃侃而谈,他的言辞明显脱离了法律专业用词,与其说具有感性的煽动性,不如说是故意在暗示钟梵声一些关键词:

“办案与定罪,这不是一份逻辑考卷,更不是一个证明谁对谁错的实验,这是他人全部的人生甚至生命。”

“谁对谁错”。“实验”。“他人”。“生命”。

当年的钟禅寂经历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刻,一边是她深爱的恋人陆离,一边是她敬爱的大哥钟梵声。谁对谁错?在陆离死刑执行之后,她采取了最极端的手段,她做了一个实验,用自己的生命做了一个世间最残忍的“实验”,为的是解答这个谁对谁错的问题。

她用自己生命所做的这个“实验”得出了确定的结论,她证实了钟梵声的判断是正确的,陆离确实是杀人凶手。

然而她的自杀成为钟梵声一生中最大的伤口,这是他一生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禅寂是如此无辜,何以要令她作为判断案件真相的牺牲者?钟梵声从此不再信任自己的能力,甚至不再信任一个凡人可以担任起重案检察官的重任。

如果我没有读过钟梵声的笔记,那么法庭上只有钟梵声一个人懂得陶致远在暗示什么。陶致远真是阴毒至极。

我听到钟梵声又开始咳嗽,他的急性肺炎刚刚痊愈,也许在陶致远来到检察院宣战之初,我就应该向叶主任和林无恙汇报,及早阻止他参加这次庭审。

“辩方律师很会讲大道理,如果真的有理有据,还是应该回到案情本身。”钟梵声并没有停止攻势,他的声音依然沉稳,一字一顿,“我只问一个问题,从作案动机来看,对被害人有足以实施谋杀行为的仇恨,并且必须要使用一氧化碳的,除了庭上的嫌疑人,你认为还会有谁?”

这是一个关键的论点,就本案罕见的谋杀方式而言,这种作案方式本身就能极度缩小嫌疑人的范围,锁定嫌疑人的动机。

钟梵声补充道:“尽管目前还不确定刚才另一位辩方律师提供的证据是不是有效,然而在录音中,大家都听到嫌疑人承认了自己的动机。”

陶致远敏捷地接过话题,双手击掌:

“好好好,谈到动机,我认为这才是本案最为存疑的地方。我们表面上看到的动机总是简单粗暴,如果细想一下,人心千转百回,情绪起落不定,正如我的当事人,她起初心存愤懑,有了这样的计划,此后她自己都说,她主动放弃了计划,因为什么呢?

“她有成功的事业、为人尊敬的身份、依赖她的员工、关心她的朋友,她还有蔡惠仪这样一个准家人,她何必为了一桩二十年前的仇恨去毁掉着一切,把自己变成一名杀人犯?能让她中途放弃谋杀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

我抢着反驳道:“动机不能作为定罪依据,毋庸置疑。然而本案的情况极为特殊,动机与作案方式直接相关。”

陶致远反应非常快:“动机不能作为定罪依据,动机却能使我们了解真相。不去深入了解动机,在这里谈什么与作案方式相关,都是无根之木。”

我反问:“那请你解释一下,你的当事人内心深处真正的动机是什么?”

陶致远微微一笑:“要回答公诉方的这个问题,我必须要先从一个作案方式相同的案件讲起。该案件的被害人是黎艳,罪犯是陆离,二十年前的故意杀人案,罪犯已经执行枪决,但是陆离为什么要杀死黎艳的动机,当初公诉方的判断是完全错误的。”

我感觉到身边的座椅上,钟梵声的身体微微震动,我猛然意识到,陶致远果然是有备而来,他当初建议钟梵声退出本案,以及说到“赢了案子就会有所得罪”之类的话并非虚张声势。他准备的肮脏手段马上就要使出来了。

责任编辑:金子棋 jinziqi@wufazhuce.com

孙未全新连载《无常殿》于每周一、三、五更新。

作者


孙未
孙未  @孙未
上海作家。小说集《迷路人间》现已上市。
关注

评论内容


Yannie__Wong
还有人在想念甜甜和大象🐘嘛。我想🤔
 ฅฅฅฅฅฅฅ
继续呵呵呵 直接告诉我们谈墨怎么杀的人 二十年前两人杀没杀人完了 别的这种天花乱坠的语言描述不想看了!!作者是不是都不确定这三个人怎么杀的人啊??
小满
客观说这章真的不错,情节跌宕婉转,跟开头的写作语气也吻合了。中间应该是换过人了吧?
查看更多

 

微信打开

微信打开

无常殿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