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匠·记者·第二章


文/闫为

列表

周兵接完电话回来,伸手要拿陆林的杯子给他添水。陆林摆了摆手,

“不用了,谢谢。咱们聊聊那天开保险柜的情况吧。当时你为什么清场啊?我发现有很多锁匠在工作的时候都会清场,不让人看,搞得很有神秘感。”

“干开锁这行,容易两头不是人。我们的开锁技术,很多都是自己研究出来的,不能随便给人看,万一学了去干坏事,危害社会。还有另一层意思,让人看见我们那么容易就把锁开了,恐怕心里会提防着我们。比方你,知道我用张锡纸就把保险柜开了,你能不担心?但这也是防君子不防小人。有脏心的人,怎么都会学了去,没脏心的人,就是把天下的锁都开了,也绝不会拿一分一厘。”

“有道理。所以那天你就清场了。”

“那天清场还有一层意思。同行在场。”

“侯三?”

“对。同行弄了半天没打开,我去几分钟就打开了,同行脸上不好看。还有,警察,消防员,那么大阵仗,都在看着我。众目睽睽的,用一张锡纸就开了锁,合适吗?”

陆林哈哈大笑起来,竖起大拇指,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周兵也跟着笑起来,比之前放松了很多。

“周师傅,刚才咱们聊的那些,我能报道出来吗?”

周兵略微沉吟,点点头。

“可以。还是那句话,防君子不防小人。”


晚上陆林整理采访周兵的材料时,手里拿着周兵给的口香糖。他把口香糖的包装纸拆开,拿着锡纸反复地看,觉得很神奇。忽然想起放杂物的箱子里有一个小锁头,是他的一个旅行箱上的锁,钥匙早就不知丢哪去了。陆林把杂物箱翻出来,找到了锁头。试着把锡纸折成条状,塞到锁孔里,上下左右地试探。最后锡纸断了,断的一截紧紧地插在锁孔里。陆林看着手上断掉的另一截,哭笑不得。他把口香糖放进嘴里嚼了两口,味道确实不怎么样。

陆林用两天时间写了完整的长篇报道,图文并茂,把一个解救孩子的事件写得噱头十足。报道得到过百万的点击量,还有两家纸媒进行了节选转发。主编对陆林的工作大加赞赏,说不单看到了警民合作的典型,还看到了中国的工匠精神,主编准备开一个工匠系列,还是由陆林负责组织材料。陆林一边点头称是,一边忍着胃疼,坚持听完了主编的全部讲话。

系列报道刚过了几天,陆林忽然接到顾多多的电话,

“师兄,快来裕隆广场,我在这儿出警。”

“什么情况?”

“盗窃案。保险柜被盗。现场有张口香糖锡纸。”


裕隆广场位于景湖公园的北侧,比邻湖畔,交通便利,房价一直很高。原本是公寓楼,只有少数业主用来当写字楼使用,底商有零星的商业店铺。大概七八年前,开始慢慢有做珠宝文玩生意的店铺在这里落户营业,吸引了很多文玩珠宝爱好者。后来,配合“环景湖”市政建设,裕隆广场索性把底商改造成了珠宝一条街,这样一来,人气更加旺盛。很多珠宝商租赁楼上的公寓来当做办公室和库房,房价一涨再涨。很多珠宝商都说,裕隆广场的风水好,坐北朝南,环湖揽月,聚宝汇财,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方。而原本在这里居住的很多业主受不了愈来愈喧闹的气氛,纷纷把房屋出租或出售,搬到相对宜居的地方。现在的裕隆广场,已经变成了一个鱼龙混杂、喧嚣尘上的热闹场所。

陆林跟主编请了假,在11点之前赶到裕隆广场六楼。楼梯口有很多人围观,听交谈的话语,大多是这里的珠宝商人。大家纷纷猜测里面哪家珠宝店被盗了。陆林分开人群,又遇见上了上次的那个年轻警察。这次年轻警察认出了陆林,

“来了?”

陆林点点头。年轻警察放他进去。

陆林走到606的房间门口,抬眼看了看,觉着眼熟。顾多多走过来,拍了一下陆林,

“进去啊。”

“这家老板是不是姓穆?穆成。”

“认识啊?”

“是我一个朋友。健身时候认识的。”

“对。就是他。你认识的人真杂。进去看看吧。”

陆林走到里面,这里的装修古色古香,家具都是红木的,客厅正中摆着一方落地大茶海,茶海上摆满了各式紫砂壶和功夫茶工具。客厅西侧的套间里人影晃动,几个警察在里面忙碌着。陆林走过去,看见大家围着一个保险柜,一个警察正在拍照,另一个警察在采集指纹。旁边一个警员在跟一个年轻女孩子做笔录。保险柜的门开着,里面零散地放着一些珠宝。李学义所长正在打电话,看见陆林,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李学义身边还有两个陆林没见过的警员,一个中年警员,一个年轻一些。

陆林看着忙乱的场面问顾多多,

“具体什么情况?”

“早上十点多接到报案,说保险柜被盗了。我们赶来后发现,保险柜的门开着,锁没有被撬过的痕迹,现场也没发现什么作案工具。我们跟店员了解过,钥匙只有一把,在他们老板——就是你那朋友——穆成身上。他昨天出差在外地,现在正开车往回赶呢。指纹正在采集,还没有结果。不过,我们在靠近门的墙角发现了这个。”

顾多多往墙角指了指。墙角明显空出一个区域。陆林走近蹲下看了看,发现地上放着一段被折成条状的锡纸。锡纸上隐约能看到凹凸不平的齿痕。陆林记得跟周兵请教过,这是锁孔里的齿痕。

“这贼还算仗义。”

顾多多在陆林身后说。

“仗义?”

“保险柜里的值钱东西不少,但是没全拿走。据店员说,只遗失了十几颗钻石,裸钻。别的东西都没动。”

陆林点点头,

“李头儿旁边那二位怎么没见过?”

“分局刑警队的。这算金额重大盗窃案,只能交给分局。”

这时,李学义身边的中年警员正好转过头来看陆林这边,皮肤黝黑,目光如炬,一副精明干练的模样。顾多多马上向他回报一个甜美的笑容,同时小声跟陆林说,

“这位大叔是何涛队长。帅吧。”

“我看他对李头儿很客气啊。”

“那是。何队是我们李头儿的徒弟,手把手带出来的。李头儿原来也是刑警,因为过几年就退了,就到我们所里等着过渡。”

“都是老手。”

这时门口一阵骚乱,走进来一个三十岁出头的男人,中等身材,穿着考究的西装,经过仔细打理的短发,戴着黑框眼镜,满满的商人气息中稍带一丝书卷气。陆林一眼就认出来,穆成,珠宝店的老板。但是穆成并没有发现陆林,而是直接喊店员的名字,

“小慧,小慧。”

正在接受警察询问的女店员小慧回过头,发现是老板回来了。赶紧向警察介绍,

“警官,这位是我们老板 穆总。”

李学义,何涛,还有其他几名警员,都走了过来。陆林也凑过去,在外围看着。穆成只顾问小慧,

“小慧,丢什么了?”

“13颗裸钻。”

“上星期的那批货?”

“是。”

“别的呢?”

“别的都没丢。”

何涛打断穆成和小慧的对话,

“你是这儿的老板?我是北园区分局刑警队的,我姓何。这位是裕民路派出所的李所长。你怎么称呼?”

“穆成。”

“穆先生,你先别急。情况我会慢慢跟你说,我们要先了解一下情况。昨晚你是最后一个接触保险柜的人?”

“对。昨晚大概不到八点吧。我让小慧盘点完之后,就把保险柜锁上了。”

“密码都谁知道?”

“只有我知道。”

“钥匙呢?有几把?”

“在我这儿,只有这一把。”

“备用钥匙?”

“也只有我有。”

“也就是说,除了你,别人不可能用钥匙打开。”

“是。”

“昨天你什么时候离开的?”

“盘点完就走了。我和小慧一起离开的。八点吧。”

何涛招呼采集指纹的警员过来,

“穆先生,工作流程,我们得采集一下你的指纹。”

穆成有些不知所措,但也配合着警察采集了指纹。

“穆先生,昨晚你离开后,去了哪里?”

“我去了永州。有个生意上的急事要处理。”

“什么急事?”

“这跟案子有关吗?”

穆成开始显得有些不耐烦。

“好吧,我换个说法。昨晚10点以后,有没有人能证明你在永州?”

“昨晚我赶到永州,处理完生意上的事,就回到我永州的住处了。直到今天上午接到小慧电话说店里被盗了,我就赶回来了。我在自己家住着上哪找证人去?”

何涛还要说什么,被李学义拦住,

“穆先生,你的心情我们理解,但是也请配合我们工作。这些都是例行调查。我们的警员现在也在外面做调查。你越配合,破案的效率就越高。”

穆成重重地呼了一口气,抬头发现了人群外的陆林,陆林微微点头打招呼。这时采集指纹的警员回来,跟何涛交流了一番。警员离开后,何涛说,

“指纹的初步结果是,保险柜上只有穆先生你和这位女店员的指纹。没发现其他人的。当然,我们还在采集周边的证据,跟我们的指纹数据库进行比对。”

穆成掏出烟来,走到走廊里准备抽根烟,发现走廊里全是人,都在向这边张望。穆成又转身进来,来到卫生间里。卫生间里杂乱地堆着很多纸箱,穆成找了一个能立足的地方,点上烟。这时陆林走进来,把门半掩上,也给自己找了一个落足的地方。陆林冲穆成笑了笑,

“穆老板,别来无恙啊。”

穆成露出一脸苦笑,

“你小子怎么来了?”

“一言难尽。”

“我知道了,跟着警察采新闻。”

陆林点点头。

“几年没见了?一年多?”

“快两年了。上次办文化论坛的时候一起喝过酒之后,就再没见过。……警察的办事流程我知道一点儿,刚才也是跟你了解情况。别觉着别扭。”

“这倒没有。我就是奇怪为什么只丢了钻石,别的没丢呢?”

“你也发现了。是挺奇怪的。那些钻石很值钱吗?”

“都是克拉钻,成色还算好,有个大几十万吧。”

穆成抽了口烟,忽然乐了,

“这个小偷是个行家。我那保险柜里都是值钱的东西,除了钻石,还有珠宝首饰,名家做的翡翠雕件。可是那些东西不好出手,只有钻石容易出手。”

“现在的钻石应该都有证书吧?”

“证书?分分钟就能做个假的。拿着假证书找买家,太容易了。这些钻石,在市场上也就是中上等货色,就算是专家,都不一定能分辨出哪个是哪个。”

“就是没处追赃了?”

“要不我怎么说这是个行家呢。没准哪天,又回到我手上,我还当好东西卖呢。哈哈哈。”

穆成打开水龙头熄灭了烟蒂,准备离开,陆林忽然问道,

“成哥,你上永州真是谈生意去了?”

“你什么意思?”

“我又不是警察,跟我能说实话。放心,不告诉嫂子。”

穆成看着陆林,慢慢靠在墙上。陆林压低了声音接着说,

“那年文化论坛上,最后一天晚上,你也是急匆匆地赶去永州,说要谈生意。谁能让一个男人晚上开车一个多小时去另一个城市?我碰巧遇到了两次。这两年你没少跑永州吧?”

“你什么意思?我真是去见一个生意上的朋友。”

“是。你可能真是去见了生意上的朋友,然后去哪就不得而知了。或者,你见那个生意上的朋友,不只是谈生意。”

“你怎么知道的?”

“警察问你的去向,你支支吾吾不肯说。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店里丢东西跟你有关,可你自己就是老板,能干这事吗?二就是你见的人没法跟警察说,我猜就只有姑娘了。另外,你身上的香水味,我前女友也用这款。”

“……这事不能跟你嫂子说。”

“这是你的家事,我是不会说。可是警察那边,就算我不说,他们也会查出来。我都能看出来,他们能看不出来吗?”

“只要别让我媳妇知道。”

陆林的手机响了,他拿出手机看,是一个当记者的朋友,

“我先去接个电话。”

 

陆林来到走廊上接电话,

“老崔,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兄弟啊,我在景城呢。怎么着?晚上聚聚?”

“崔大师来了,肯定得聚啊。”

“好呢好呢。”

 

陆林挂上电话回到房间里,见何涛手里拿着装证据的塑料袋,里面是那条锡纸。穆成也在旁边端详着。陆林又想起了周兵,心想用锡纸条开锁看上去容易,估计真能熟练使用的也没几个人吧。

现场证据收集得差不多了,准备收队。顾多多帮着收拾东西,看见了陆林,

“你跑哪儿去了?”

“接个电话。”

“我跟你说啊,这案子不简单,可能是惯犯,最起码是老手。李头儿吩咐了,封锁消息,不让报道。

“一个字都不让写?”

“你没听清楚啊,一个字都不许写。尤其是你。”

“为什么尤其是我啊……噢,跟我写的报道有关。”

“知道就好。真要是有人看你报道学会了,你罪过就大了。”

陆林有些无奈,

“我写的是报道,又不是使用教程。”

“别废话,撤了。”

 

陆林临出门的时候,穆成叫住他,

“兄弟,记住我的事啊。要是漏了我就惨了。”

“放心吧。”

“还有个事请你帮忙。你能不能抓紧把我的案子写个报道报出来?制造点儿社会舆论,没有媒体盯着,破案快不了。”

“这可有点儿奇怪,人家都是捂着不让报,你倒主动想捅出去。”

“你没看走廊上围着那么多人嘛,全是行里的,能捂住吗?索性就报出去,能抓紧破案最好。我办了一个珠宝展,规模挺大的,下个月就开幕。本来邀请了全国的珠宝商,很多顶级珠宝都会来参展,可现在这么一闹,我怕他们不敢来了。那可就赔得多了。”

“难办。刚跟我说了,这个案子要封锁消息,不让报。”

“你想想办法。往小了说是治安问题,往大了说,关乎景城的城市形象问题。”

“扣高帽子谁都会,我想想办法吧。”

“这个你拿着。”

穆成递过来一个礼盒。

“老山参,温补的,对你膝盖有好处。”

“大哥你这算行贿吧?”

“滚蛋。你谁啊我就贿你?这叫情义,懂吗?”

 

晚上崔志国按时来找陆林,嚷嚷着要吃火锅。陆林把他领到了离公司不远的一家小火锅店。火锅上桌,高汤翻滚,红白肉青菜往里面一下,人间百味冒出来,顿时让人面红心热,血脉贲张。

崔志国三十多岁,人高马大,酒量好,推杯换盏间已经喝了半斤多烧酒。陆林怕追不上,喝的啤酒,崔志国喝一口他陪一杯。席间崔志国问起陆林最近在忙什么,陆林说起了自己到派出所蹲点,惹得崔志国哈哈大笑。

“你不是说腿脚不利落吗,怎么也跟我一样,家养的变野生了。”

“我是自己要求外派的。在办公室蹲了五年确实烦了。到派出所挺好,我喜欢跟警察一起待着,有安全感。”

“别蒙我了。就是你那当警察的梦还没醒。”

“可能吧。接触了几个小案子,还都挺有意思的。”

“聊聊吧。我刚入行的时候,也是在派出所蹲过来的。”

“聊可以,得保密。”

“放心。八年党龄,政治上靠得住。”

陆林便把今天碰上的珠宝盗窃案说了大概,人名地点一律隐去。最后总结似的问崔志国,

“用锡纸条开锁的,你见过吗?”

崔志国听完后举杯跟陆林碰杯,

“见过。不过这事有点儿远。辽城的案子。”

“辽城?”

“时间也有点儿远。十年前。”

责任编辑:向可 xiangke@wufazhuce.com

《锁匠》于每周一、三、五在首页更新。

作者


闫为
闫为  @闫为0007
一辈子都在讲故事的人
关注

评论内容


迷神引
很喜欢这种文风,不文艺,很朴实,读着就跟很流畅。
浮生若梦DP
难得看到一篇好连载,期待ing
霜雪霁寒宵
这么久了,终于又遇到好文了,距离上次的生吞不知道多久了
查看更多

 

微信打开

微信打开

锁匠·记者·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