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师
1
“现代科学证据表明,人的大脑只有不足10%被开发利用,剩余超过90%的部分都处于休眠状态……”
地铁里正播放着视频广告,旁边一位母亲聚精会神聆听着广告里的男人所传达的精神主旨,她旁边玩iPad的儿子还不知道自己未来两个月暑假的命运。
“我校有顶级豪华导师配置,全一流教学研究设备,世界先进网络平台铺轨,从我校走出去的孩子,在世界各行各业成为了开拓者、领路人、指明灯。数学家、记忆神童、钢琴大师……慧龄智力开发学校,圆您的孩子一个神童的梦想!”
拥挤的地铁里终于有人站起来,这位母亲刚示意儿子抢占这个宝贵的位子,不想有人更快——
“哎,你……”
谢星星全神贯注于手中的《和男神共进晚餐的一百个礼仪》,坐下来之后完全没意识到旁边这位母亲不满的嘀咕声。
“切记,不要自己点菜,如果点也只能点甜品……难道是我上次点太多菜了?”谢星星开始回想一周前的那次约会为何再一次的失败,“但是是我买的单啊……哎呀,这上面没说应该谁买单!”
“……智力开发越早越好,但是,成年的你也不要灰心,我校有针对全年龄段的智力开发课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不是感到体力下降?职场上技不如人?睡眠出现问题?别灰心,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新的希望!”
听到这里这位母亲不禁松开了牵着儿子的手,掏出手机准备记下广告上的电话。
“哎呀,这学校我去上过呢!”旁边一个六十岁的大爷开口道。
“是吗?效果咋样?真那么神?”
“神啊!真神。我以前还从来不知道我有摄影天赋呢!我上了一个课程的培训,上回测大脑现在开发到了12%。”老大爷穿着个防弹背心似的摄影背心,肩上背着个沉重的摄影包,头戴某保健品牌赞助摄影协会棒球帽,全套中老年摄影爱好者打扮。
“真的假的?”
“假的。”
两人愣住了,这声音不来自他们任何一方。谢星星从书中抬起头,“准确地说,人出生时,只有不到3%的大脑被开发。但美国麻省理工最新实验室报告表明,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那些冰山之下的大脑会丧失活性逐渐死亡。大部分人到了25岁左右,那3%的大脑随着总体活性的减少,实际已变成了占据大脑的95%左右。所以,从两位的年龄来看——”谢星星做了个遗憾的表情。
三秒钟之后,两人决定不理会这个神经病。
“我给你看看我的作品,”老大爷掏出手机给风韵残存的母亲演示,“你看,这张,再看这张。”
“嗯,唔,啊,嗯。”母亲显然也拿捏不好评判照片的尺度,受到谢星星那番话的影响,又拉住了儿子的手。
“我告诉你啊,我最擅长的其实是拍人体……”
“而就算有什么可以开发大脑潜能的科技,也不可能是这家培训学校。”谢星星又一次打断了老大爷。对方面露愠色。
“为什么?”事关儿子的命运,母亲不得不好奇起来。
“因为那个男人,”谢星星盯着屏幕上那个笑容可掬的中年男子——慧龄智力开发学校的校长,“我认识。”
“嗯?”
“他是个骗子。”
“啥?!”
“石笋路站到了,石笋路站,有下车的旅客请注意。”
谢星星站起来,把位子让给那位男孩,看到他正在用iPad看《天线宝宝》,她从口袋里摸出一颗糖,“小朋友,吃糖吗?”
对方欢天喜地接过去。她站起来认真地对他母亲说:
“神童的梦想……您是不是好莱坞电影看多了?”
地铁门在那位母亲的面部表情扭曲前缓缓合上。
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事是谢星星无法做到的——
一是戒糖,二是表演。
所有和人打交道的方式都是一种表演。这就是为什么她没法表现得像个传说中的,但更接近大众眼里真实的心理咨询师。
“李小姐,你哭的时候有没有照过镜子?”
面前这位捂着心口的女孩终于从两行清泪中抬头,茫然地看着谢星星,摇了摇头。
“那你男友出轨之前,你是不是经常哭啊?”
“……啥意思?”
“你下次哭的时候照照镜子,就知道你男友为什么出轨了。”
病人彻底愣住了。她看着谢星星,对方不像是在开玩笑。她没搞明白这是什么状况。
不是,是没搞明白,我花了四百块来倾诉不幸,你确定这就是你要对我说的?
“还有,我觉得你应该试着瘦瘦身。哎对,我有个好朋友是学体育的,他在电台有一档健身节目,每周四晚上103.9兆赫……”
女孩站了起来,把手里的纸巾窝成团往谢星星面前的桌上用力一甩,转身走了出去。
然后又大踏步走回来,“你大名什么?我要投诉!”
“你看你还有愤怒这种情绪,说明你没有抑郁啊!”
对方的脸色非常难看。
谢星星从桌上的盒子里拿出一颗糖。“那,李小姐,吃糖吗?”
“这是这个月第几个投诉了?!”饶是新望心理咨询中心的老板邱自愈吃斋念佛,每年花收入的三成做慈善,此刻也不免音量博大。已经花了三成做慈善了,怎么能再让员工做慈善?
“第……十个?”
“这个月你拢共才十一个咨询者!”
谢星星对唯一那个没投诉的病人倒也没心存感激,她记得不错的话那应该是老同学李超然。
“谢星星啊,我知道你是李立秦介绍来的,又是名牌大学毕业。说什么你在心理学这上面很有天赋,前途不可限量……”
谢星星心想当时说了让李叔叔别把那套忽悠人的技术用在帮她找工作这上头了。刚进来的时候邱自愈当捡了块宝,现在没过三个月,原形败露了吧。
“你知道我是很器重你,才实习都没让你实习,直接就上职业岗的。”
“难道不是因为咨询中心缺人?”谢星星没忍住。
“……人是什么时候都缺的。你看你,我觉得你还是缺乏一点职业态度。”
“我知道,我有……”
“阿斯伯格综合征。李立秦跟我提过。但这不是你不职业的理由!”(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种自闭症光谱,其重要特征是社交与非言语交际的困难,同时伴随着兴趣狭隘及重复特定行为,但相较于其他泛自闭症障碍,仍相对保有语言及认知发展。亚斯伯格症患者的智力正常,其中有许多人智商偏高具有天赋,只有极少数的人属于高智商,经常出现肢体笨拙和语言表达方式异常等状况,偶尔会发出怪声音。)
“邱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我是考下来了的。”
“你没走心!”
“我……我走脑。”
“这样吧,下月开始,你补一个实习期。”
“啊?”
此时老板娘任雪敲门走进办公室,一阵浓烈的香气扑鼻而至,邱自愈立刻堆笑站起。
“亲爱的,你今天不是洗车去了?”
“临时接了个团体咨询的大单,赶回来签合同。”
“哇,你真厉害!”
“厉害的是你,能把我留在公司里。”任雪眼波流转,放下合同,转身离开办公室。走前注意到谢星星,“这是?”
“新来的咨询师,谢星星。”邱自愈介绍。
“哦,我听说了,就是那个23岁博士毕业的?”
“不,是肄业……”谢星星矫正她的说法。
“那也很厉害了!”
“一般厉害。”
“哈哈,好可爱!啥时候来家里吃个饭。”
“就下周吧。”邱自愈拍板决定。新来的员工去老板老板娘家吃饭已经是个不成文的规定,谢星星内心害怕这一天,无论如何还是来了。
任雪走出办公室。也许是谢星星的错觉,她觉得邱自愈舒了一口气。
“跟谁啊?”
“我和任老师啊。”
“不,我问的是,实习跟谁?”
邱自愈盯着谢星星那身搭配完全错误没有任何美感的职业装。
“跟我。”
2
“现代科学证据表明,人的大脑只有不足10%被开发利用……”
谢星星走过张贴着各类夸张海报的围墙,转身进了大门。这是一个在W大后门的僻静角落,楼房按理说还是属于W大的,只是被租赁者花言巧语签了一纸长达五十年的合同。和W大那百年古典面貌的建筑不同,占地也就几百平米的建筑连同外墙,被重新设计成了后现代主义风格,钢筋混凝土走赖特流水别墅路线,一看就挺贵。
不过没关系,租得下这个地盘的人,自然也有能力赚到更多的钱。
进门是一壁的高清大屏显示器悬挂,每个屏幕上都有不同的人做着看起来相当厉害的事:7岁大的男童和国内著名围棋大师在屏幕上对弈,大师面色凝重;前一秒还在展现精湛的花样滑冰技术的女孩,后一秒从溜冰场上下来就拄上别人递来的拐杖;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拳击台上大汗淋漓,面露胜利的微笑,左拥右抱四个美女,看起来在那方面也毫不吃力……
看起来每个人都是天才。
前台一如既往人头攒动,大部分是带着孩子来的父母,吵闹声、辱骂声、厮打声兼而有之。
有小孩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又是在这么样一个地方,每个父母都暗自揣度着自己孩子和周围孩子的智力差距。培训中心创办者显然深谙这些小心思,因此费用最高的班设置的对报名者的资质要求最高——
这表示我们提供最好的服务,并不意味着去弥补一个低门槛。肯到这里来的父母哪个也不会在这方面表现得缺乏自信的。
他们还真相信世界上有潜能这件事。
多亏了《雨人》、《超体》这样的电影,好莱坞功不可没。
“不是我营销做得好,你要是有孩子,你也会相信。”创办人曾经这么回答过谢星星的疑问。
谢星星无视这些显示着同样广告文字的屏幕,直接穿过大厅,七绕八绕,无视一块“工作区域,严禁擅闯”的牌子,走到一处大门前,娴熟地输入密码。
里面是一个不小的摄影棚,看起来不输工业光魔的后期制作流水线:
显示器屏幕上那两位对弈的男孩和某著名围棋大师刚刚结束广告拍摄,大师从绿屏走下来,旁边助理递上毛巾,工作人员上前补妆,顺手塞了一个鼓鼓囊囊的红包,“导演说想再补几个镜头。”大师撇撇嘴,让助理收下红包。
副导演赶紧上前对男孩说戏。“表情再自信一点。你演的是神童!”
男孩可怜巴巴,“可我真不会围棋啊,五子棋行吗?”
现在你知道这位租赁者是靠什么赚钱了。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谢星星对这一切司空见惯,穿过大棚走入一扇看起来相当破的小门,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那是个道具仓库。
推开门里面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人正躺在椅子上闭目沉醉在音乐里,手指不自觉在腿上弹奏。听到激情处,不禁大喝一声“好”!
谢星星挑了挑眉毛,径直走到房间角落,把留声机的指针拨到唱片上。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这才悠扬传遍整个房间。
“哎,星星你!” 这位慧龄智力开发学校的校长不满地睁眼,他就知道来者是谁。
“李叔叔,你又忘了拨唱片了。”
“拨不拨不都是一样。”
“不一样啊,我又不像你,光凭脑子就能听音乐。”
李立秦站起来,走到留声机边上,换了张唱片,“我刚听的也不是这首。”
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传出来。
“我可以让你听。”
“别,我还是想听它自个发出来的。不过……”谢星星仔细琢磨,“您现在都能复盘这么复杂的solo了?”
“哈,最近好像是,能听到的曲子越来越混沌了。”
谢星星盯着他,“还真是像你们广告上说的,老年人也有第二春。”
“我比你爸年轻!”
“我爸早停在40岁了。”
“他要活到现在肯定比我显老。”李立秦话一出口有些后悔,这玩笑是不是开得稍微有些过?但看谢星星面不改色,也就稍微放心。一个人得阿斯伯格综合征,周围人全都阿斯伯格综合征。跟这类患者打交道,完全不用考虑礼貌的问题。他们永远不会体验到什么叫冒犯。
“你今天怎么不上班?”
“我……”谢星星想怎么才能告诉他自己工作上的成就,最终决定还是不告诉,毕竟自己因为博士论文掀起了轩然大波而没有拿到结业证之后,多亏了父亲这个老朋友帮忙才得以混口饭吃。她也不是全然感觉不到一些人类初级情感。
“你要是干不下去了,还是可以来我这工作的。”
“你咋知道我干不下去?”
“我用脚趾头都知道。”
作为看着谢星星长大的人,李立秦可能比她那个埋头科研和她性格如出一辙的父亲,还有她那位乐观的不闻伤心事的母亲都要了解这孩子。
“李叔叔,你知道我的正事儿。”
“我知道,但你来我这儿一样可以研究啊。”
“……说实话,您这儿会有真正的潜能者上门才怪。”谢星星补充道,“哦,我是说除了您啊。”
“你别说,我上个月还真招到一位……能心算10000以内加减乘除开平方根的。”李立秦想了下,“速度是可以,就是准确率还有待提高。”
“李叔叔,”谢星星认真起来,“我需要的是像您这样的,能在只听过一遍帕格尼尼的情况下写出他的完整曲谱的人。真正的潜能者。”
“除了自娱自乐外没任何用处。”李立秦自嘲。
“不,能帮我搞清楚——”谢星星轻轻吐出那个词,“Skinner的完整表达式。”
听她说出这个词,一向嬉皮笑脸老不正经的李立秦也正襟危坐起来。
“你爸都研究那么多年了……”
“就是因为这样我没法放弃。”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真正的潜能者?说真的连我这个所谓的半天才都将信将疑啊。”
“您广告倒是说得很笃定。”
“骗人最重要的是自信。但你……”李立秦看到谢星星包里那本露出了一半的书,《和男神共进晚餐的一百个礼仪》,“我觉得你的当务之急还是谈恋爱!去世界各地旅游,吃好吃的,看电影,像普通女孩那样生活。”
“我哪里不普通了啊?”谢星星疑惑地问。
李立秦看着谢星星外套下面露了一半领子的实验室白大褂,脚上的NB运动鞋,脸上——看得出来,努力学习过基本的化妆技术,但还是失败地晕了一脸眼线。
“你知道Jo Malone吗?”
“……是哪个新出道的乐队?”
唉。李立秦从抽屉里掏出一瓶Jo Malone的香水递给谢星星,“不是我哦,Maria给你的。”
“Maria?您那个新助理?”
“不,你说的是Shirley。”
“那是那位女摄影师?”
“……那是Vivian。”
“好吧……您是不是也该考虑正经结个婚啥的?”
“你妈愿意改嫁啦?”
“我还是叫您叔叔比较舒坦。”
“切,这是我给你的。”李立秦又拿出一大盒巧克力。谢星星接过来,以她对甜食的消耗能力,这三斤巧克力也就能撑两天。
“现代科学证据表明,人的大脑只有不足10%被开发利用……”
李立秦起居办公二合一的这个房间背后巨大的银幕又开始循环播放慧龄的广告了。
人出生时,只有不到3%的大脑被开发。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那些冰山之下的大脑会丧失活性逐渐死亡。大部分人到了25岁左右,被使用的大脑实际已经从3%变成了95%左右。
但是,只要能让95%变成96%,甚至95.005%,都可能让一个平庸的普通人变成天才。
甚至是,超人。
谢星星的父亲谢时蕴终其一生都在研究潜能这个课题,他试图搞清楚那些自然生发的天才和普通人之间的区别,找出一条让普通人通往超人的路径。
这个持续了他大半生的计划的结果叫做:Skinner。
以谢时蕴非常尊敬的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名字来命名,这多少反映了他的心理学观点:任何人都可以经由特殊训练而习得任何行为。
Skinner就是一款可以开发任何人大脑潜能的药物。
要不是十年前死于一场车祸,谢星星本来可以从父亲那里继承到更多有关Skinner的研究成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从父亲生前的手稿那里推测父亲有关Skinner的猜想。
自然,虽然极有天分,有关潜能的博士论文也因为学界不承认这种谵妄痴语的假说而遭到所有答辩导师的否定。
“谢星星,你很聪明,但是你应该也发现了,”导师看了看站在她背后那些等着被指导的其他学生,“你有的东西,他们没有,一辈子也不会有。”
“假说就是假说,没有临床案例,没有数据,你的论文不可能通过的。”
“谢同学,你有什么了不起?你爸是疯子,你也是。”
“为啥要借你图书证啊?你自己的还不够用?喂,这么装就有点过了啊。”
导师、系主任、同学……他们离她都很远。
谢星星当然是不在乎所谓学界这样一种保守过时拾人牙慧的存在的。
可惜没法在学界混饭,她就没有充沛的资源继续她的研究。
李立秦又轻微地摇晃起来,不知他现在在听哪首曲子。如果不是他在音乐方面有这个天生独特的技能,光凭他没上过大学、从年轻时到现在都靠坑蒙拐骗生存,父亲大概是不会和他成为好朋友的。
谢星星也需要这样的研究对象。
她咬了一口巧克力,哦不,还有后援团。
“李叔叔。”
“嗯?”李立秦停下在脑中演奏的Beatles。
“你为什么相信我爸?”
李立秦愣了一下,回忆了一下那个早已模糊的身影。“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他相信我吧。”
背后大屏幕上的广告恰好放到李立秦自己的那一段,维也纳金色大厅,在他的指挥下一位钢琴家正在进行演奏,镜头拉近,那位钢琴家的手指原来并没有碰到琴键,而是通过李立秦大脑里的共振将音乐传送到他的大脑里去。两人就这样进行着一场无声的音乐演奏。
“请他您花了多少钱?”谢星星把嘴努向那位音乐家。
“哈哈,他我可请不动。他本来是世界上弹莫扎特弹得最好的人之一。那次是他求我帮他,他的最后一场演奏会,他因为意外失聪了。”
谢星星把目光收回来,如果有谁应该第一个知道这件事,那准是李立秦没错了。
“李叔叔,我来其实是想跟你说,Skinner,已经进展到了1.1。”
“啥?你——”李立秦的表情变了。
谢星星点点头,“我最近调整了一下分子式。”
“新版本在哪?”
谢星星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花花绿绿糖纸包装的东西,剥开来,那是一颗看上去更像水果硬糖的东西。
“在这。”
谢星星走后,李立秦没理会她的“一定要遵她指导才能服用”的叮嘱,揭开包装纸,舔了一下。
“甜的?”
3
“立春过后,我们已经不知不觉迈入春季。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养生也是如此,在新的一年里开个好头,让一切都顺着好的趋势去发展,养生就能够事半功倍。那么,怎么做是事半功倍的养生方法呢……”
赵芬奇一边不经大脑地信口开河,一边在电脑文件夹里选歌,跳过了Nirvana,跳过了Radiohead,还是没能在METALLICA那里跨过。
“说到养生呢,就不能不提到音乐,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正是欧美摇滚乐坛上“重金属”音乐的鼎盛时期,有一支乐队像一股洪流一样冲击了整个乐坛,这支乐队,就是大名鼎鼎的METALLICA……”
赵芬奇沉浸在自己唾沫横飞的讲述中,完全没注意到导播间导播的脸色越来越难看。《Unforgiven》响起,导播终于冲进来。
“赵芬奇,你丫犯什么浑呢?!”
“咋啦老陈?”
“咱这节目是《养生大讲堂》,不是《摇滚天堂》!”
“我也没跑偏太多啊。”
“你都重金属了还不偏?!呆会儿下节目你看看,指不定谁家氢化砷中毒!”
“那我下次不讲重金属了,我讲……我讲迷幻电子。”
“你再这样我要报警了我告诉你。”
“那我讲——”
“你就老老实实给我讲养生!开胃消食,补气固表。”
“老陈你冷静点,音乐是广播节目必不可缺的一环。”
“音乐是可以有,但你不能把每档节目都播成《摇滚天堂》!”
“那就让我开一档《摇滚天堂》呗。”
“老年夕阳红广播你开《摇滚天堂》?!”
“老年人也有听摇滚的权利。”
“他们没有听摇滚的身体!”
音乐眼看要结束了,老陈抓紧叮嘱他,“记住啊,开胃消食,补气固表。”
“……行吧。”
赵芬奇放弃了抵抗,把音乐播下去,继续这档早八点档的养生节目,也只有五十岁以上的人会保持八点前起床吃饭听广播的生活习惯。
不能听摇滚,这和死了有啥区别?赵芬奇为他节目的听众在心中默哀。
“春天肝气升发,肝在情绪上主怒,大家可以留意一下自己最近是不是火气渐长,爆发指数增加?如果是这样,就更需要注意控制情绪,不是说不能发火,而是说要在生活中多给自己找乐,比如说,多……”
赵芬奇看了一眼玻璃窗外的老陈,对方正死死盯着自己。
“多看喜剧、多听相声和笑话,保持情绪通畅,心情愉快其实就是养肝。肝在五行中属木,肝木克脾土,所以,开春后要多注意脾胃的保养,在饮食上,适当地加点甜味,减少酸味,会有益于养生。”
赵芬奇心思又开始在一旁的屏幕上游走。
“……再有一个,就是多听音乐。”
老陈的脸果然又开始抽动了。
“下面,来听一首Old School。”
蒋大为的《北国之春》缓缓响起。
“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
蒋大为这句歌词还没唱完,谢星星就被邱自愈提溜到了他的门诊室,也是咨询中心斥资最多的一间咨询室。全美国乡村风装修,参考的据说是林肯在美国南部老家书房的摆设,结合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旁那间接待过各种历史名人的精神分析室。南北朝向。向佛。
当然了,邱自愈没真的去过美国南部和维也纳。这一切都是听他老婆任雪的意见。如果说新望心理咨询中心为何在H城首屈一指,尤其是在情感咨询这块儿名气极大,创始人邱自愈和任雪的爱情神话至少占了一半功劳。
关于这对这对伉俪的传奇故事,谢星星进公司许久了,也没怎么关心过,还不如后进来的同事佳佳了解,据说两人是在松赞林寺阴差阳错,一见钟情,干柴烈火,闪电结婚。
“好浪漫。”说完佳佳自己先感动起来,好像她才是爱情故事的当事人。
按照邱自愈自己的说法,是有佛祖的加持。
两人爱情的结晶,就是这家咨询中心。
于是当谢星星坐在一旁,学习邱自愈是如何耐心亲切地倾听这位一米八壮汉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情感故事时,心里倒真不由得佩服起邱自愈来。
这心理素质,不愧是佛祖加持过的。
“我不明白,我对她这么好,她为啥还会离开我呢?!”
“有可能是你没想到的一些原因。”
“比如呢?”
“比如……你可以先跟我聊聊你自己啊。比如你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
“陪她看电影,陪她逛街,陪她看足球,哦对,还有给她做饭。”
“……你就没有,那个,单独的,一个人做的,爱好?”
“看AV。这算吗?”
“……也算。”
“说到AV啊,我最近……”
“我还是想听听你在烹饪这方面的技术。”
谢星星努力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试图辨认那一壁书架上究竟都有些什么书,但视线往往被书脊前面的老板伉俪合影阻挡而失败;接着她开始背《出师表》。
一上午的实习咨询结束,邱自愈问她,“说说你有什么心得。”
“菜做得再好,也留不住一个女人的心。”
“我说的不是这个!”
“那,那没有了。”
“控场。看看我在咨询时候是怎么控场的。你不能被病人带跑你知道吗?当然了,你也不能硬碰硬,得顺着他们的话说。”
谢星星突然对邱自愈感兴趣起来,拿他做Skinner的实验品,应该比赵芬奇效果好多了吧?
她也不知道这个学体育却连毕业考试都找代考的青梅竹马,是有着怎样的抗体,导致Skinner在他身上完全无效的。一直以来她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走一条错误的路线,父亲指明的方向完全不对。
直到昨天李超然再次出现在她的咨询室。
“上回那个药,我还想再要点儿。”
“药?什么药?”谢星星奇怪地看着他,这小子浪费了八百块还嫌不够?
“你当时不是给了我一颗药嘛。”
“我给你的是一颗糖啊。水果糖。超市二十块一大包。”
“不不不,不是糖。哦,我懂了。”李超然站起身来,靠近谢星星,压低声音说,“违禁药品?”
谢星星疑惑起来。难道是我把Skinner当糖果给了他?
“你……为什么还要?”谢星星决定试探一下。
“开什么玩笑!”
“啊?”
“有这种好东西你不早告诉我!”
“啥意思?”
“你别装糊涂了。”
李超然把他是如何运用从天而降的催眠能力唬得全公司一愣一愣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谢星星。
这下完了,真给错了。
不对。
谢星星突然反应过来了。
这么说,我成功了?
谢星星沉浸在不敢相信自己的震惊中,完全听不见李超然表达他的殷殷期盼。三年前她终于依照父亲留下的资料和数据开发出了Skinner 1.0,这三年她只有两个实验对象,赵芬奇,和她自己。
样本之小,她只能选择设计严格的实验室实验。
一开始她只打算在赵芬奇身上实验,直到实验了一年都没起到什么效果,这家伙还是一样的身体虚弱、头脑发昏、无可救药,以及,痴迷摇滚乐。她这才小心翼翼在自己身上做了一次实验。
啥也没发生。她还是一样的,容易得罪人。
直到半年前她突然发现父亲的一个小小的错误。
只是一个数据的运算错误。
然后有了Skinner 1.1。
她还没在任何人身上进行实验。
现在看来,实验对象从0变成了1。虽然是意外。
李超然还在那里大呼小叫,谢星星好不容易让他冷静下来,一一问清了整个情况。
然后她在心里点了点头。
首先,Skinner真的产生了作用。在李超然身上,这颗药的效力持续了36小时。他获得了某种“催眠”的能力。在药效作用内,他可以让任何人——不,现在还不能判断是所有人,但就那天的情况来看,起码是18到45岁的男性和女性,以及他自己,陷入催眠状态。
答应李超然一周后会再给他一颗药之后,谢星星继续在笔记本上默默分析:
其次,催眠需要道具,怀表。被催眠的人睡着的时间由怀表拨动的时间决定。还不能知道这是为什么,但很可能和被试的个人经历、在催眠这件事上的过往经验以及他独特的行为习惯有关。
再次,除了催眠这项能力之外,被试其他方面的能力没有显著开发。这是否意味着Skinner在不同的人身上,激发出的潜能是不一样的?
谢星星在最后一句话上重重画上了两条线。
她需要更多的被试。
(《潜能Skinner》于每周二、四、六早晨六点在连载板块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