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树·第八章·达尔文的童年


文/宋野亮

列表

但我们的保护神也遇上了他们的克星。上小学第一周小测验的成绩出来了,林和雯双双不及格。

雯脸红透了:我连一半的题都蒙不对?

林欣慰的说,太好了,你知道自己是蒙的。

我和豪安慰他们,说城里孩子在幼儿园就学过小学一年级的东西,考试也是家常便饭了。你们乡下孩子没上过幼儿园,没考过试,再加上我们是重点小学,用的考试卷特别难,一开始考不好是正常的,不要着急。班里其他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也都不及格。

但是他们慈祥的父母见到卷子快气晕过去了。他们可是全家的希望呀!家里的田地和猪和成群结队的鸡鸭鹅鹌鹑鸽子,就换来两张几十分的考卷?炮爹身躯瘦小,嗓门却很大,脾气暴躁,像只嗓音低沉的吉娃娃,在5楼骂人经常把4楼的苗吓哭,有时我也能听到。肾妈见人就说,这孩子怎么不理解大人的苦心呢,我为了他读书,都快卖血了!男女张三疯更可怕,他们不止是骂雯,还要打,摘下戒指就上耳光,上拳头,给雯立下了一个规矩:班里有64个同学,只要不考到前10就挨打。

雯知道家人为自己上学付出了多少,下决心追上来。她晚睡早起,给自己布置作业,把卷子抄三遍,才小学一年级每天就12点以后才睡觉。

问题是她的对手是六十多个同学,有一半都比她早学两年同样内容,其中不少人也和她一样刻苦,她不可能一瞬间赶上来。

林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不管父母怎么骂他,他只是把耳朵转到收不到信号的方向,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成天不是观察白云怎么变形,花儿怎么绽放,鱼缸里的金鱼怎么张嘴吞小虫,就是研究冬天结束后,松鼠有没有把去年春夏秋储存的干果吃完。男女张三疯经常建议炮爹和肾妈,说你们光骂没用,棍棒底下出孝子,要打,像他们打雯一样打。但脾气暴躁的炮爹看着林,手总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捏一下林俊美的小脸。多好的儿子啊,仿佛是意外生下来的儿子啊,他舍不得打啊。

两个孩子成绩落后的时期是这家人最黑暗的岁月。两对农民父母赌上全家的未来,砸锅卖铁供孩子读书,却看不到任何希望。姥姥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两对父母自己找工作也不顺利。他们不太会说话,又不是很机灵,第一次进城什么都不懂,又要照顾病重的姥姥,动不动请假,孩子成绩差上班心情也不好,这一切都影响工作发挥,动不动就被辞退。

他们做过服务员,扫过大街,巡过逻,也做过保安,但都做不长。做过一些小生意,摆的菜摊蔬菜码的整整齐齐,小摊收拾得干干净净,但是一和人说话就张口结舌面红耳赤,算账慢,计算器都用不熟练,还动不动在菜市场骂赶来帮忙的没考好的林和雯,惹的客人不敢来买菜。我和豪和苗的父母工作很忙没时间做饭,林和雯的父母没事干的时候,就付钱让我们在他们家里吃饭。但这点钱又有什么用呢?

林和雯的父母,四个大人每天愁的在院子里哭丧着脸,给邻居们诉说苦恼:这两个孩子怎么这么不争气呢?我们可是把全家祖先好几辈辛辛苦苦盖的房子,种的树,全都卖了供他们读书啊!要是他们成绩不好,将来一家人吃什么呢?他们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对啊对啊,我就差去卖血了!

邻居们的说法和我和豪的分析差不多:你们不要急,孩子才刚上学,其余的孩子在幼儿园都学过这些东西了……

怎么能不急呢?他们要是和我们一样考不上高中,到时候连想回去种地都没有了!

每逢这时雯就在旁边低头不语。她压力很大,家里为她做的牺牲折磨着她。她跟父母解释,说同学只是比我领先一两年,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为我读书不容易,不要急,给我一点时间,我会赶上去的。

男女张三疯说,别找借口了,这些都可以学啊,快点学啊,别人能学会为什么你不行?

雯说,我落后他们两年,要是一下子就能追上,那除非我特别聪明或者他们特别傻,这怎么可能呢?你们就给我一点时间嘛,我要是三年级还学不会你们再打也不迟嘛,我又不去做别人的女儿,又不跑,你们什么时候想打我,我都在那里撅好屁股等着。

父母说不过她,说你还狡辩,还和大人顶嘴!只好打的更凶。渐渐的雯就不解释了,只是心甘情愿的挨打,就连挨打都照顾父母的情绪,不哭不闹,还要哄着父母,主动从墙上拿鸡毛掸子给父母,嬉皮笑脸的说“您用这个打,别把手打坏了”“您休息一会儿再打,我不跑!”你从她身上完全看不出其他挨打的孩子的阴郁,她顶多是挨完打不穿短袖,以免漏出胳膊上的淤青。

与此同时,林还是老样子,大人骂他,他甚至故意左耳朵先勉强的蠕动一下,右耳朵再剧烈的抖一抖,明着宣布他是左耳朵进了右耳朵出。炮爹仍然会举起手,但巴掌仍然落不下来,林连眼睛都懒得眨。连男张三疯都看不下去了,说,妹夫,孩子该打就打,你舍不得打,我打!

林就瞪他,耳朵也冲着他的方向卫星天线一般完全展开,仿佛用耳朵瞪着他。

妹夫,你看到没有!你儿子还那样看我!还用耳朵看我!你打呀!你倒是打呀!他还瞪!我给你说,这要是我的孩子,我早就打了……唉, 你打呀!这两个孩子一个成绩不好另一个也会受影响,光打一个没用!……你打不打!唉!……

男女张三疯一眼都不想多看连孩子都不敢打的炮爹,气呼呼的走掉了。

 

但我们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准确的说,是林不对劲。他是怪胎。绝对是。他绝对比一般孩子聪明,脑子里充满稀奇古怪的想法。有一次老师问大家的理想是什么,同学们的理想虽然很丰富,却很模糊和笼统,不外乎科学家,解放军,歌星,球星,商人,水手,……但林却精确的说,他要发明一种机器,强制推广装在每辆车上,一检测到酒精就自动报警。还振振有词的列举好处,说这种警报可以挽救生命,减少车祸,减轻交警叔叔的负担,堵车也少了,可以节约所有人的时间。

就连老师都没听明白,说,你的意思是给每辆车装一个交警同志用的那种酒精检测仪器吗?

林说是的,但是能发射信号,不受司机控制,受国家和交管部门控制。

老师想了想,意思是每辆车都要装个电话一样的机器吗?可电话线怎么办呢?

林说是的,只是工作原理像香港电影里的大哥大,不需要电话线。

同学们说,那大哥大贵死了,司机肯定不装。

还有同学说,一个酒精检测仪,一个大哥大,好大的,太占地方了。

林说不,机器一定会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小的。你们看,以前的洗衣机都是两个桶,一个洗衣服一个甩干,但现在孟岁安家都换全自动洗衣机了,只有一个桶,还又能洗衣服又能甩干。所以这种监测酒精的报警器,一定可以做到只有烟盒,或橡皮擦那么大,价格也会降下来。现在的冰箱不也比以前便宜了吗。

同学们纷纷说不可能,下课后纷纷对我和豪说,你们院子那个小农民想象力真丰富。羞的我和豪都尿不出来尿了。

但仅仅过了一个月,我父亲单位的无线电就换了一种主机,只有过去一半大。我和豪大吃一惊,意识到只要把这种无线电和酒精检测仪组合到一起就成了林说的那种发明……

还有我过生日那次,其他孩子都喜欢过生日,只有我不喜欢。林问我原因,我说我有洁癖,我总觉得大家一起吹蜡烛的时候会不小心把口水弄到蛋糕上,我吃的时候很膈应,不吃又馋。

结果在我过生日那天,林居然掏出一个扇子,让我把蜡烛扇灭。

我惊呆了,我都过了好几个生日了,别人都只嘲笑我的毛病,只有林想办法替我解决问题。母亲震惊的说林真是太聪明了,用扇子吹蜡烛又不是很难想的主意,给我庆祝过生日的人没有上千个也有好几百个,为什么没有一个想到呢?不行,我得去给林的父母说说,一定要好好培养他!

父亲说,你少说两句吧,他们怎么培养,还有东西可以卖吗?

母亲说,对,你说得对。那你倒是说说,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想的出来这样的主意呢?

父亲说,用我们破案的思路来说,很多事情不是想不到,是根本没去想。人们认为想办法很难,这是最大的错误,因为其实最难的,是想到在这个地方还可以想办法。

类似这样的现象很多,总之林绝对不笨。

我和豪越商量越奇怪,这么聪明的林,成绩怎可能那么差,难道是在装傻吗?

有一天终于忍不住问林,为什么我们买东西你算账那么快,数学考试你却考不好呢?为什么你明明嘴皮子那么溜,却学不会拼音呢?更不要说你学象棋、扑克牌有多快了。为什么你奇奇怪怪的脑筋那么多,就是不用在学习上呢?

“你们在说什么呀,我听不懂。”林把我们这边的耳朵合上说。

“他是为我。”雯揭晓答案,“我弟脑子很聪明的,那点儿东西他看一眼就会了,每天晚上给我补习,讲的比老师还好。但如果他考比我好,我父母就会说你弟弟都行你为什么不行,我挨打就更多了。”

“你又在说什么呀,我听不懂。”林把雯那边的耳朵也合上说。

 

 狐狸尾巴总会露出来。林假装成绩不行,但在越来越多的细节上暴露出神童特征。他成天思考那些傻孩子想破头也问不出来的问题,或者用父亲的话说,那种原来在这个地方还可以提出问题的问题:

天为什么蓝?血为什么红?人为什么有牙缝?为什么有两只眼睛,而不是一只,三只?鸟为什么会飞?猫用猫砂拉屎是一种什么感觉?人为什么不会飞,但是会说话?星星是什么?为什么下雨?为什么打雷?这世界上为什么有人穷有人富?真的有老天爷菩萨和上帝吗?……

好奇心旺盛的他面对无力解释的现象,能做的只有先记下来,所以他爱上了画画,正如原始人在山洞里画风雨雷电,飞禽走兽。他的画和其他孩子截然不同,带着一种天生的科研目的,画风更写实,对象更包罗万象,试图接近本质,甚至无师自通的学会了透视法。班里的同学都画画,挂到墙上,他的画混在里面,就好像大人的画挂错了地方。

他还做一些那种名人传记里的少年天才专属的疯狂事。有一次他在学校操场上趴在地上匍匐,手里拿着一朵朵金翘花。他一片一片撕下花瓣,在地上摆成一行行,排的整整齐齐,每一片花瓣都让雯用粉笔编上一个小小的号码:1,2……一直到c2。我们问他,c2是什么意思?

他说,粉笔太粗了,写三位数写不下。

当时我们听不懂他的解释,更意识不到,他无师自通的使用了36进制!

同学们好奇的围上去问他做什么。然而他既不停止,也不解释,也不回头看一眼,仍然在那里撕花,只是不耐烦地说你踩到我的花了,于是就被同学告掉了。班主任赶来时,他正用削铅笔的小刀解剖花骨朵。

班主任担心他受伤,把小刀抢过来,问他干什么,知不知道学校花圃里的花不能摘?

骄傲的林清北罕见的低下高贵的头颅,惭愧又视死如归的说,“我知道摘花是不对的,花是看大门的爷爷辛辛苦苦种的,也是有生命的,撕花花也会痛的,你要罚我就罚我吧。”

见他这么诚恳班主任心软了,问他,那你为什么撕花呢?

林眼睛红了,说,“我太想知道花为什么会开了,但没人能告诉我。所以我就想撕一朵花,看看它里面是什么样的。”

他哭了,抹抹眼泪,说,“我想,只要我撕一朵花,就知道这世界上所有的花里面是什么样了。”

同学们被吓坏了,有人说要是他想知道人为什么能生孩子岂不是要撕人?但班主任看出了林的与众不同。她抹一抹眼角,带他去学校图书室,给他一本植物图鉴,说:

你看,你想知道的问题,科学家叔叔阿姨们早就研究过了,早就把花里面是什么样画成了画……

“哇!和我刚才解剖看到的一样!”林眼睛瞪的圆圆的,抚摸着花的截面图,又笑着流泪了,说,“太好了,只要有书,人就不用撕花了……原来只要把一朵花撕开写成书,全世界的花就得救了……所以我们才要多读书,对吗,老师?”

班主任惊呆了,说,对,对……

她差点又要哭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有悟性的孩子。

林心满意足的把书抱在怀里,又问班主任,“那天为什么蓝,血为什么红,也有书能告诉我吗?”

“凡是人知道的事都会写到书上,要是连书上都还没有,就说明还没人知道。不过等你长大了,可以去弄明白这些问题,写到自己的书里。”班主任又给他一套《十万个为什么》。

“这上面都是汉字,我不懂,怎么办啊?”

“没关系,我们再有一个月就学到汉字了。”

林翻开书大概数了一下,问班主任,“我们一天学几个字?”

“三五个吧。”

“可是……”林急了,又低头看一阵,“那汉字有多少个呢?”

“常用字三千多个,会了基本上就能看书了。”

林又急了,“那我什么时候才能在书上看到我想要的答案啊!老师,你能不能提前教我?我会学的很快的,我……”

他不敢说了。他一直都在假装成绩不好,不能暴露自己学东西有多快。

班主任以为他平静了,安慰他说,“你要是实在等不及,有一定基础以后自己查字典也可以。有问题也可以来问老师。不过问题太多可不行啊。”班主任莞尔一笑,长发一甩,“我可是有64个学生呢,你不能一个人把我的时间用光。”

 

班主任把那本植物图鉴送给他了,还送他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有植物,有动物,有医学,有历史,有天文学,这本书的图片是最美的。豪翻了一下目录,发现天为什么是蓝的、鸟为什么能飞……这些林苦苦追求一生的答案就近在眼前,但他却要等三四年才能看懂。他不想等了,急的啃指甲。

豪说我认字多,可以给你念书。林说你又不能念一辈子,远的不说,你也不能晚上睡我床上给我念吧。再说了,你还要学习。

豪说,“我可以教你查字典。只是……这样看书是很慢很慢的。虽然你会拼音了,但一个字的解释也是用字写的,你为了在字典上查一个字,还得在字典查解释它的字,像解俄罗斯套娃一样……我都想象不到你看书得有多慢。”

“不,我不能等。”林说,“你教我吧。”

正如豪说的,一开始林看书特别慢,他几乎每个字都要查,每句话都会被卡住好几次。我们看着厚厚一套书上一排一排的字,再看看书店里数不清的书,每一本书里都有那么多字,绝望的想这么多字什么时候才能看完啊?这就像有人给你一个小网,让你把海里的鱼全捞光一样。

可他头几次遇到一个字还得老老实实的拼,见几次就认下来了,等认的字多了,看书的速度就快了。重阳节他看一句话要翻好几次字典,一整天才能看一页书。清明节时他就好几页才翻一次字典了,一天就可以看两本书了。

等他看书的速度快了,世界就对他开了一道门。学习的前三个阶段是磕磕绊绊的打基础,爆炸式的进步,永无止尽断断续续的摸索前行。第三个阶段永无止境,可到了这里的人都没有差别,因为他们的方向都一样,而此时方向比距离更重要。直到有一天,你到达第四个境界,在这个境界里面你会恍然大悟:你不需要把所有的书看完。这就好像你虽然没有把海里所有的鱼捞完,但你每种都捞了一两条做标本。

 

那套《十万》有十几本书,第一本他啃了三星期才看完,最后一本他只用了半个下午。不到四个月全套《十万》就吃完了。

这时他已经比母亲是语文老师、父亲是数学老师的豪懂的更多了。他知道天为什么是蓝的了。因为光的散射。他知道血为什么是红的了。因为里面有铁。他甚至比老师知道的还要多了。有同学问黑洞是什么?老师支支吾吾的。但林会形容说,上帝用烟头在宇宙这张黑纸上烫了一个洞。洞的边缘还在燃烧。一切都会从洞口漏掉,永不复返。

他想看更多的书。

然而他让父母买书,父母却说课外书又贵又对学习没用,考大学也不考什么黑窟窿,知道了能干什么?还不如给你买吃的穿的,等你什么时候考第一了再买。

林为难了。他能考第一,但他不能考第一。

雯说弟弟,我知道你能考第一,你不要管我了。

“不,我可以等。”林说。

林每天把看了好几遍的书翻来覆去,味如嚼蜡,急的咬指甲,扯头发,耳朵像搜寻外星人的卫星天线那样旋转。有那么多谜,答案就在书里,就在书店里,可他却没有钱把它们带回家。

于是我们四个纷纷想办法给他弄书看。雯除了加倍努力,还替他去问看大门的大爷要报纸。豪的父母是老师,家里藏书很多,都是没收学生的,也不看,摆在家里装知识分子。他父母为了赚钱经常给学生补课工作到很晚,这时豪就把我们叫到家里,我和雯、苗玩他父母没收的玩具,豪洗碗洗厕所扫地擦地,林则蹦蹦跳跳的扑向那些书,耳朵也满足的一跳一跳的。就连幼稚的苗也学着哥哥姐姐们的样子,把吃完的零食包装用厚厚的《辞海》压的平平的给林,说,哥哥,你看说明书……大家都给林找书,就好像一群孩子捡到了一只幼鸟,共同抚养,到处去抓虫子喂它。

我不能输给他们。我过生日时,也没有要模型,而是问父母要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2》做生日礼物。拒绝模型我眼睛都快红了,但想到其他人的努力,想到林揪头发转耳朵的样子和他蹦蹦跳跳的腿脚和耳朵,想想他用扇子给我吹蜡烛,我还是这么做了。我捂着林的眼睛,把他领到那套书面前,倒像是他过生日。林激动的整个人像蛇一样缠绕在我身上。但豪扯一扯我们袖子让我们别抱了。我们一看,雯蹲在墙角,头埋在膝盖里,肩膀一抽一抽。 

雯从来不哭,医生用针打不哭,老天用雷打不哭,同学用拳头打不哭,就连父母用皮带也打不哭。我们三个小男人围上去问为什么,她说,你和豪家里有钱,真好,可以帮林弄到书看。我也想帮他,但我家里和他家一样穷,我帮不上他。

林说,你别哭了,你不是每天都帮我从传达室拿报纸吗?

雯说,但是我要等王大爷把报纸先看完。你每天看的报纸都是前天的,大前天的,上星期的……而且要是传达室有一天不订报纸了呢?

林说,你想这些还没发生的事情干什么?

雯说,我也不知道……我就是忍不住想……要是有一天传达室不订报纸了,我就帮不到你了……

这话听得我们无比难受,可谁能怪雯呢?她只是一个孩子,能弄来报纸就竭尽所能了。那一瞬间我也开始像林一样思考那些遥远的问题,这世界上为什么有人富裕有人穷?为什么不能让林和雯这样的好孩子和我们一样幸福?

豪说,雯,你不要哭了。我们都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我们都找一份好工作,赚好多钱。到时候我们给林买书,给安买模型,给我的妹妹苗买洋娃娃,给你买一套远远的房子,这样你的爸爸妈妈就打不到你了。我们五个可以把房子买的很近,这样我们可以天天串门,像现在一样,一辈子做好兄弟姐妹好朋友。但要离父母远一点,这样不用成天听他们唠叨,做什么都被管。但也不要太远,这样我们能经常回来看父母,老了帮他们做家务。雯,你不要哭了,你放心吧,只要我们好好学习,长大了什么都会有的。

雯抹掉眼泪,说,不能让你一个人买,我们一起努力,我们都好好学习,好好赚钱,一起买。

林说,那我们还不如不要买五套房子,而是一套大房子。五套房子有五个厨房,可其实一个厨房就够了,省下四个厨房,我们可以买一个游泳池,或者把这五个厨房改成一个书房送给我,一个游戏房给安,一个舞蹈房给雯……

我说,等等,豪,你还没说你要什么?

豪想了想,他没什么爱好。他有点遗憾,又说没关系,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你们几个开心,我们大家永远在一起,这样就够了。

 

看的书多了,林比过去更聪明,也更古怪了。他甚至建议大家用单字称呼彼此,即林雯安豪苗,原因是节约时间,“如果一本书里的林清北都叫林,那可以节约好几千个字呢。要是俄罗斯名著里的名字简化一下,甚至可以节约上万字。”他振振有词的说。我们觉得他荒谬,但每次背课文抄课文,又觉得他挺有道理。

二年级开学前的一天,我们在三掉屋玩闹,林突然高兴的跳起蹦子,手里拿着一本书。

我们问他,你激动什么?

他说他太高兴了,他终于知道人为什么有牙缝了。

还真有书回答这么古怪的问题?我们围上去一看,结果那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书,就是普通的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

不会吧,我们还要学人为什么有牙缝?

豪拿过书扫了一眼,“这篇课文明明是讲活字印刷的,哪里讲牙缝了?”

他说让豪给我们读一读。那篇课文介绍到,以前的印刷是将完整的一页书刻制成一个版面,这样每本书的每一页都要雕刻一个版面,一本10万字的书就要刻10万个字。万一某个字刻错了或要修改或磨损了,就要报废整个版面重新制作,非常麻烦和昂贵。相当于一个轮胎或雨刷坏了,就要扔掉一辆车买新的。

活字印刷则是把每个字刻出来,然后每次使用时只需要重新排版,这样一本10万字的书,也仅仅需要刻3000多个常用字就可以了,还可以哪个字错了改哪个,就相当于车轮胎坏了换轮胎,车雨刷坏了换雨刷,最后效率就有了无数倍的提升,成本也降低了无数倍。这叫做零件化,是人类生产力提升的革命。

“这一个字也没有提到牙缝呀?”我们怀疑他疯了。

苗甚至往后退了好几步,惊恐的说这本书会不会闹鬼了,每个人看到的不一样?

林激动的把苗抱在怀里,说,“你们傻啊!我问你,如果你摔坏了一颗牙怎么办?”

修一颗或拔一颗就行了。

“可如果人没有牙缝呢?人就只有两颗牙了,一颗上牙一颗下牙!”林张大嘴指着自己的牙给我们解释,“如果是那样,原始人摔一跤,就要掉一半的牙,等这颗牙掉下去,嘴里就不是一个小小的伤口了,而是一个马蹄铁形状的大血洞。那原始人怎么吃东西?所以要是没有牙缝,原始人早就灭绝了!”

我们正在换牙,想到那画面浑身鸡皮疙瘩。

“这就和活字印刷、整版印刷的区别一样啊!”林欣喜若狂的总结道,“牙是动物使用最多的骨骼,又暴露在外,最容易坏,如果没有进化出零件化这种机制,动物早就灭绝了!”他兴奋的顾不上我们,蹦到床上继续跳,正午的强烈日光穿过窗户形成光柱,他扬起的灰尘也激动的乱舞,“怪不得所有的动物都有牙缝,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大家都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也没像他那么兴奋。

当时我们只是一群小孩子,无法明白件小事体现出了什么。要到许多年后,遇到无数个笨蛋,把简单的问题解释了无数遍他们都听不懂,我才幡然醒悟,林那种举一反三、温故知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聪明,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境界。而当时他只有7岁。

说远了,说回去。发现牙缝的秘密那天,林太兴奋,把床板跳断了。炮爹听到响动和男张三疯冲进来,这时林早就若无其事的摆好了姿势,认真的说他轻轻一躺床板就断了。

我们这群孩子提心吊胆,他们的父亲脾气那么差,这会怎么惩罚他们啊!但炮爹没有骂他,就连更可怕的男张三疯都没发脾气,他们只有孩子成绩不好才发脾气,平时是很宠林和雯的。他们关怀的问林痛不痛,摔到没有?还脱了衣服仔细检查林的全身,说要是不小心有木刺扎进身体可不得了,会得破伤风的。他们仔细检查林的床板,掏出卷尺量好尺寸,又顺便检查一下雯的床板,然后挑担俩立刻出门,那晚上林就睡上了新换的床板,林给父亲搓澡时在他头发里捞出了不少碎木屑花子。第二天雯的新床板也做好了。

过了几天挑担兄弟给姥姥也换了床板。

但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这对挑担兄弟也没给自己换过床板,睡得还是那一躺下就吱吱呀呀的老床板。

责任编辑:崔智皓 onewenzhang@wufazhuce.com

编辑部微信:oneapp2019。定期发布活动,赠送签名书和周边,欢迎添加。

作者


宋野亮
宋野亮  @宋野亮
作家,公众号微博知乎b站:宋野亮
关注

相关推荐


长篇
时间之树·第七章·秦琼的守护
文/宋野亮
长篇
时间之树·第六章·倒数9-8天:梵高的盟友
文/宋野亮
长篇
时间之树·第一章·倒数10天:爱因斯坦的拒绝
文/宋野亮

评论内容


宋野亮
嗨各位进度半了。进入回忆后,为了不干扰心理医生判断,所以“我”不能太主观因素,要尽量客观的还原记忆,所以换了一种极简少修辞的讲述风格。 这个应该写在第七章正文里,但我忘啦! Sorry,特意来打补丁~ 而且这时候主人公们年纪都很小,用特别精致的语气也不对~ 请多点赞多留言,要是只有那么几个留言和赞,我会以为我写的特别差、这些都是one的编辑请来的托呢。你们知道有多少人不看好这种不套路的书吗? 还好one的各位有品味。 好了各位继续追吧,保证你不会后悔,因为我是奔着传世经典去写的。 --又作逼又诚实的阳谋家宋野亮~
崔剑亭
这是给我触动很大的一章。林从对活字印刷的初步理解,思维跳跃,一下悟出为什么牙齿要有缝。在草稿中第一次读到这里时,我发现自己莫名有点想哭。为什么?仔细想后我才意识到原因。“牙为什么有缝”这个问题在小说里第一次出现时,只是随便提一句,几乎是个小小的喜剧元素,体现林的天真而已。可才没过多久,林从牙缝却引出一个醍醐灌顶般的道理。林仿佛一下就长大了,不仅是知识的扩充,也是格局的放大。举一反三固然可贵,更可贵的是没放弃任何一个曾有过的小小的童年疑问。而林做到这一点,全是因为知识的魅力,以及他对知识的最迫切的渴望。由此可见,教育从来没有错,有错的只是教育的方法,而我们的孩子们以及家长们太需要知道这一点了。我因此说,这是一本中国当下需要的书。现在《时间之树》正来到过山车轨道的巅峰,接下来的后半本,会如过山车的迎面风压一样,一直精彩到最后一个字。各位书友们,我们终章时再聊。
神呐
什么时候出成书呢想买一本😂
查看更多

 

微信打开

微信打开

时间之树·第八章·达尔文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