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人物,是否应该接受高于常人的道德要求?
公众人物,是否应该接受高于常人的道德要求?
作为前影视记者,我想我是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聊聊我的看法的。
毕竟曾经身处采访行业的时候,我就想过这个问题,所以这次编辑找到我写问答的时候,我一下有了不吐不快的冲动。
我要开始了,欢迎指正。
首先,让我们想一下,什么叫公众人物?是舞台上光鲜亮丽的明星吗?其实并不是,大众们因为媒体的传播性,在很多时候认为演员、歌手等出现在屏幕上的人是“公众人物”,并且,大众会在我们这些媒体人的引导下,对他们的婚恋等私生活产生关注和讨论——最近甚至衍生出一条产业链,从恋爱到结婚乃至离婚,都可以上个综艺,因为他们将私生活事无巨细地展示(不管有没有剧本),所以大众认为自己对这些“公众人物”有上纲上线的资格,甚至讨伐攻击。似乎一时间忘记了在我国,公民有结婚离婚的自由,更有分手的自由。如果有闲心,一位女士甚至可以一天和八个男的办婚礼但是不领证,也不算违法……这些事根本没必要加以“道德”来做一场审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哪是可以几句话就能说清的,又岂是像斗兽一样场场必有输赢,做题一样有对错?
但这些艺人,真的是公众人物吗?他们真的值得被我们奉为“公众人物”吗?
那么下一步,让我们想想,对于我们的生活,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我们生活的底线,谁的道德又是真的在“杀戮”我们的生活呢?
如果在这一步,我们想到了“水”“学校食堂”“空气”,那么我想这是个相对有意义的方向,起码比麦琳又买了几个熏鸡有意义得多。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被媒体引导、掩盖视线——曾经我作为工具人记者的时候也想过这个问题:我报道的新闻真的能改善别人的生活吗?诚然,艺人访谈、影视资讯可以作为各位茶余饭后的话题,博君一笑时我也感到快乐,但是每当我想起这个世界还有脏水被装进瓶子售卖、孩子们在学校的午餐里能吃出玻璃……又觉得那些明星根本就不是公众人物,大部分网友讨论的“道德”,在某些贪官污吏的生活中根本不算什么。
最搞笑的是,当他们一个个洗钱折腾得飞起时,大部分网友的关心之处依旧停留在“谁睡了谁”这类肤浅的问题上。
有次我看到新闻里播报居民用水出现红色,负责水的那位领导说“这是红豆水”,我当场语塞。还有某位被拿下的贪官说“老百姓就是不能给脸,给脸不要脸”,但这个时候我反而看到部分网友的宽容,似乎因为这些人的脸不够好看,所以不必去关注理会似的。
公众人物应该承担更高的道德标准,但我们或许可以关注掌握更多权利和资源的公众人物。
责任编辑:讷讷 onewenti@wufazhuce.com
征稿信息见@ONE一个工作室 置顶微博。编辑部官方微信:oneapp2020。定期发布问答收集,赠送书籍和周边礼物,欢迎读者添加。
回答者
|
焦雨溪
隐性温柔家,相信生活才需要天赋。
|
相关推荐
问答 |
有什么“经验”,已经过时却还在流行?
|
问答 |
如今阅读的性价比真的很低吗?
|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