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吗?十年前,你期待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倾墨
推荐曲目:《给十年后的我》——薛凯琪
“你忘记理想只能忙于生活吗?”歌词写得很扎心,但是现实往往是每个人在拼劲生活,而生活的琐碎早已经压得人喘不过气,更何谈理想,歌里总是反复问道:“你快乐吗?”我也不免对自己问出了一句:“你快乐吗?”我不快乐。
2021年的第一个月过得如此仓促,但我的记忆还停留在2019年末,两年的时光真的过得有这样快吗,为什么一点也握不住,曾经的朋友有的已经不再联系,有的再联系已经是结婚生子另一番光景。而自己像白活了两年,像郁达夫在日记里的年末总结:“一年将尽,又是残冬的急景了,我南北奔跑,一年之内毫无半点成绩,只赢得许多悲愤,啊,想起来,做人真的没趣。”
小时候以为十年是很遥远的数字,那时候班主任总喜欢布置“给十年后的自己的一封信”类似主题的作文,憧憬满满,然而我们真的成为了作文中十年后理想中的自己了吗?我都已经忘记当初自己写得什么了。其实这段时间我自己都开始迷茫,迷茫自己是否喜欢手头上的工作,迷茫怎么样才能像电影里那样有着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缘分,迷茫每天上班下班三点一线,这些不会出现在十年前我对自己未来的期望中,但却成了我不得不去面对的现实。乍一听不能承认自己活成这样,但芸芸众生都是这样过来的。
《心灵之旅》电影里有一幕,男主角指责没有理想的人说“你只是平庸地活着”,但执着于追求理想的他,当理想真正实现的那一刻并没有感觉到生活有所不同,而平庸活着的人也会因为树叶从枝头掉头的瞬间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而快乐。有理想的人未必快乐,可能会因为过度追求理想而忽略生活本身的乐趣。能够立足在这片土地上,尽情享受当下,就已经很好了。不要因为自己活成了千篇一律的样子而自责,始终我们在某一点上都和别人不一样。
艺术大家黄永玉说:“好好工作,工作可能有价值,也可能没有,不要强求活得特别有意义,开心有趣就很棒了。”
认真做好自己每一份工作,去吃好吃的食物,抽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看书听歌追剧,享受每一份可以呼吸的时刻,攒下每一笔金钱,真正坚持到人生最后的人,靠的从来都不是一点激情,而是在人生过程中挖掘乐趣,投入跟认真生活才是诀窍。
“人之一生,如荷重负行远路,不可急。”
@周维格
推荐曲目:《想自由》——林宥嘉
记忆很深的一句话“你看自由这两个字,本身就很条条框框”,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活在这条条框框里,被爱情束缚着,被现实捆绑着。挣扎,逃脱,歇斯底里。
去年经历过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也度过一段难熬的岁月。和平分手,她说,既然两个人已经淡了,我们都别欺骗自己了。我咬咬牙没说话,转过身偷偷哭了。
其实想想挺后怕的,朝夕相处的两个人,乍一分开,便再无回头。万一自己走不出来怎么办,万一这辈子就这样了怎么办。
那时,世界万物类似一面反光的玻璃,映透着遗憾和不甘。总是挂着一副憔悴的样子,茶饭不想,常常盯着手机和墙壁陷入自责和悔恨,希望她好,比自己更好。
外人都说时间能救的是愿意走出来的人,可没人告诉我们出口在哪啊,跌跌撞撞,走是走出来了,可也丢掉了半条命。那个人,那件事,深深地刻在人生的记忆薄上,翻起就会看到。
也很奇怪,我们的圈子越来越小,失望却越来越多,有时分手这么大的事在心里都翻不起一丝波澜,可有时买的橘子不甜就能失落一整天。有时早起上班起床困难,有时遇到休息却孤枕难眠。有时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太慢,有时一眨眼就是许多年。
我们这群可可爱爱的人,在这浮浮沉沉的世界,兜兜转转,其实这就是圆满。每当听到《想自由》这首歌就会明白,我们归根到底追寻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诸事皆可放下,万物皆可期待。
趁年华,放下手机,努力自律,拼命优秀,做同龄人中努力的自己。
@禾隐
推荐曲目:《平凡的一天》——毛不易
前年春天,在路边帮一位阿姨做CPR,其实能感到她生命的流逝,心跳骤停已经将近二十分钟了,她女儿一直在喊她,很绝望。那时候,“天地不仁”这念头猛烈地刺激到我。
她躺在那,无力而狼狈。 陌生的同类围在身边,却无一深刻明白此刻的哀伤。 阳光极好,天空很蓝,树在发芽,花在开,这万物复苏的春天,却与躺在地上的阿姨毫不相干。
没有背景音乐和剪辑的现实世界平静如水,死亡似乎也显得非常渺小,甚至要不值一提。 那天整个下午,我心里一直觉得憋闷。希望那位在春天离世的阿姨,走得时候并不痛苦。而刚过去的这一年,似乎更需要这样的祈愿。
那些看不见的病毒,轻易地限制了你和我的自由,夺走了他和她的生命。今天的好阳光和新空气,今天的眼泪和回忆,都和那些曾拥有着他和她的“过去”连接在一起,活在当下的都是幸存者。
新年的头一个月马上就要结束了,推荐这首《平凡的一天》,似乎是首平静祥和的歌,但我听起来,却觉得悲伤。
希望一切都会归于平淡,人类也不再追求意义,无人讨论哲学,一心只想晒着太阳,没有人惹怒神灵,偶尔寒冷偶尔酷热的人间,再也不需要勇气。
我很喜欢的作曲家,坂本龙一先生,这个月,确诊了直肠癌,在他的声明里,有一句“与癌共生”。不是抗争、战胜,只是共生。什么情绪都没有宣泄,一切照旧也是一种满足。
对世界的眷恋无尽无穷,因为最平凡的一天,也是最完美的一天。
@陆陆呵
推荐曲目:《因为你,所以我》——五月天
听这首歌的时候,总感觉这首歌会给人一种治愈。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游泳时总喜欢屏住呼吸,将头埋进水里,直到身体到达极限,才伸出头,鲜活大口地呼吸。这样可以让自己得到短暂的满足,证明潜意识里,我对这世界哪怕怀疑,也有依恋。于是便开始短暂的振作,偶尔像打了鸡血,偶尔又是一副生无可恋。
与其说是长大,倒不如说它是某段生活的常态。毕竟,人总是期待又恐惧未来,经历的哪怕再难,后来或许都会慢慢变成释怀,亦或成了给未来积攒的勇气。
后知后觉,我觉得自己已经过了最无畏的年纪,许是无知,所以才纯粹。大张旗鼓的试探,肆无忌惮的失去,无忧无虑的畅玩……以至于后来,生活也一点没有同情我,并深刻地教会了我什么叫做珍惜,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得到大家的爱戴。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马不停蹄,成长的维度因人而异,有人是一瞬间,可于我,像是四季的更迭,好像什么都没变,又好像什么都变了。
可能我天生对数字不敏感,需要某些事物证明存在过的痕迹。S便是可以让我倒推出年份的其中之一,在我没遇到他之前,其实我不相信很多东西,是他让我坚信,童话一般的歌词,的确有迹可循。也是他,将我从满地荒芜,浇灌出如今的小荷才露尖尖角。人生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救赎,自救亦或他救。总之,他在用行动告诉我,要正直,要不放弃。
如今我成了一名实习生,带教老师超乎预期的好,就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再一次变成很厉害的大人吧。
@不高兴
推荐曲目:《孤注一掷》——滕泽明
开始着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巧我看到了一个热度很高的话题“为什么不能在最好的年纪选择安逸?”
在这条浩瀚如河的岁月长流之中,平淡的生活想来一定都是常态。有无数的人身处其中,在漫长的消磨后选择与生活和解,他们与生活握手言和,尽享岁月静好。
另外还有一批人,他们盯着平静的湖面,心里只觉着有些许的单调。于是他们绞尽脑汁,试图去打搅它,摔碎它,让平静的湖面涟漪频起,更甚者掀起波涛巨浪。
比起鬼神、饕餮,我们所有人都更害怕选择拼搏之后未来的那种未知。那看不清的空洞背后的困难不仅仅是无法预估的,更是多样的。它有时会浮于表面,一路走去荆棘丛生。但相较于此,在那路途之中长时间的暗黑,一路走来的孤单,困境之下的绝望,想来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于我个人而言,我是偏向于不安现状的,从四线小城市只身前往省会,试图尝试去做一些自己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正值青春的我们没有太多的底牌,在别人看来,我们稚嫩、青涩。更严格的来说,或许对于生活与工作,我们一窍不通。但往往也同样是因为这些,我们有了更大的空间,更高的可塑性,更多对未来的不确定。
安逸还是拼搏,实则都是我们个人的选择。当年明月也写过他个人对成功的定义: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借用该话题下一个高赞答主的回答:无关站队,但我们做任何事情其实都是有时间窗口的。
青春临近尾声,刚毕业的年轻人们正处在一个也是一生唯一一次能够自由选择,能够随意尝试新工作,能够全品喜好和老板说出“不”的时间段。未来的你将背负更多,事业、房贷、车贷、父母、爱人以及你的孩子。
孤注一掷,听起来并不像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年轻的我们充满了拼搏的资本。当你与命运对视,互相扼住对方喉咙,结局未定,鹿死谁手,谁又敢妄下定论?
至于最后如何了,其实倒也显得没有那么重要。正如这首歌中所提到的一样,“我拼尽全力以赴打过了,那是我永志不渝的信念”。既然选择了拼搏和未来,那么身体和心灵的同一方向,将会是我们比起结果,对自己更好的一个交待。
当风浪暂缓,生活也慢慢趋于平淡,届时我们回忆过去,嘴角上扬,不得不说也乐趣万千呢?
就请放下你所有的顾虑,大胆前进吧。
在煮饺子的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