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余珊珊,你能不能多少讲点道理?怎么每次都是我的错啊,这次明明不是我的错,我绝不会低头认错的。”余珊珊突然从睡梦中惊醒,笑了笑,两行热泪已悄然湿透了枕巾。
如此真实的梦境,余珊珊差点以为时间还停留在从前。如果没有惊醒,梦境的后续,年轻的余珊珊这时候会轻蔑的一笑:“你竟然敢跟女生讲道理,这女生还是你女朋友,郑阳,你胆子挺大啊,再问你最后一次,错了没有?”
不管过程如何艰难,最后自然是以郑阳的认错收场。认错对于郑阳来说还不算难,最难的是,认错之后余珊珊紧接着就会来一句死亡之问:“你哪错了?”郑阳挠了挠头,实在想不出自己到底哪里错了,只能承认哪都错了。
这是郑阳和余珊珊刚在一起时经常会出现的对话,郑阳痛不欲生,余珊珊却乐此不疲。
年少时的爱情就是这样,说说笑笑,吵吵闹闹。
郑阳,如此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已成为余珊珊的绝口不提。分手两年多来,他们再也没见过,也没联系过。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时,拾起珍藏在心底的那个人。
那些阳光明媚的日子,那些温柔,那些欢笑,那无悔的青春。
2.
郑阳和余珊珊相识于大一摄影社团招新,郑阳的专业是数学,余珊珊是中文。如果不是摄影社,也许他俩根本就不会有什么交集。
郑阳是摄影社为数不多拥有单反相机的人。俗话说“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大学拥有一台单反相机,对于一群喜欢摄影的穷学生的杀伤力可想而知,所以郑阳的单反就成了摄影社的香饽饽,而郑阳不过是大家爱屋及乌的附属品。
谁让郑阳在女生们请求能否给她们拍张照时不解风情的说了句:“不好意思,我只喜欢拍风景。”更可恨的是,人们想借相机拍照,他义正辞严:“人与相机,概不外借。”
没想到如此不通人情的郑阳还挺臭美,余珊珊开始对郑阳提起了兴趣,心想非得让他破戒不可。她主动加了郑阳的微信,恶补摄影知识,没事就跟他探讨,聊着聊着就熟了起来。郑阳没想到,竟然有人跟自己聊得如此投机,还是自己喜欢的摄影,开始变得主动,每次社团活动都跟余珊珊一起组队。
终于,郑阳的单反里除了风景和集体照,多了一个人的很多独照,她叫余珊珊。
社团的其他人看出了猫腻,纷纷讨伐郑阳,说都是一家人,怎么可以如此偏爱。不是说只喜欢拍风景吗?怎么相册里有很多某个人的独照啊?大家开始起哄,余珊珊,你也说说呗,你是怎么做到的,我们也学习学习。
郑阳架不住人多势众,半天憋出一句:“余珊珊就是我眼里最美的风景,有问题吗?”
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向大大咧咧的余珊珊脸上不知不觉泛起了一抹红晕,没发高烧脸却烫得厉害,低着头真想找个老鼠洞钻进去。
“你今天算是表白吗?”在接近凌晨,想起白天发生的事,余珊珊翻来覆去睡不着,拿起手机给郑阳发了微信消息。
不一会,收到郑阳回复:“我说的都是真心话,做我女朋友吧。”
余珊珊本就睡不着,郑阳这一突然袭击又清醒不少,思来想去,字打了又删,删了又打,反反复复几分钟过去,最后发了一句:“好。”
在爱情里足够勇敢的人,为爱奋不顾身,哪怕无法掌控宿命,哪怕有遗憾,也绝不会后悔吧。
3.
确立恋爱关系的第二天,郑阳带着余珊珊校内校外拍了个遍,每张照片都是最美的风景。
余珊珊一米六五的身高,虽然平时表面看起来大大咧咧,但内心极其细腻,加上读的中文,每天在世界名著的海洋里遨游,气质上佳,一身淡雅的素裙,乌黑的秀发随风飘散,宛若窈窕淑女。
郑阳看着镜头里的余珊珊,感觉如此的不真实。后来他才发现,不管余珊珊什么样子,他都喜欢,他想这就是传说中的爱吧。
从那以后,他们一起吃饭,一起泡图书馆,一起看电影,一起做他们能想到又能做到的一切事。
闹矛盾时,余珊珊问郑阳为什么每次都要跟她讲道理。他说学数学的,讲究逻辑,前因后果是有联系的,生活也一样,谁对谁错,总得讲道理嘛,这叫学以致用。
“你以前谈过恋爱吗?”余珊珊冷不丁的问了一句。
“那个……没呢,你是我初恋。”
“噢,难怪。”
郑阳看着余珊珊若有所思的样子,一本正经的说:“你放心,我以后一定会对你好的。”
“噢,好啊。”
后来在余珊珊的言传身教下,郑阳把不要和女生,特别是女朋友讲道理这条真理牢记于心,就像他信手拈来的数学公式一样。
其实余珊珊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女生,平时闹的小矛盾也不是什么大错,她要的只不过是郑阳的态度、包容和宠爱。
他们也做过一些疯狂的事情,让平平淡淡的日子里有着难以忘怀的经历。
他们在周末满天繁星的夜里,爬上学校后山,在凉亭里相互依偎能坐一晚上。数着星星,找找牛郎织女,聊一聊嫦娥奔月,说不完的话题,第二天还能精神满满的看旭日初升,像小孩一样欢呼雀跃,用相机留下这世界的一切美好。
他们在放假的日子里一起去旅行,大学四年,去了不少地方,哈尔滨、南京、三亚、丽江、拉萨、内蒙古大草原……祖国的东南西北都走了一遍。
最爱的人在身旁,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幸福,莫不过如此。简单纯粹,却又异常难得。
4.
似水流年,又一个寻常的六月,炙热的夏日掩盖了分别的忧伤,人们在酒桌上许下来日方长的约定,匆匆作别,各奔前程。
余珊珊迫于父母的压力,一直准备考家乡县城的教师。郑阳则向上海一家心仪已久的金融公司投了简历并获得了面试机会,他瞒着余珊珊只身一人去了上海面试。回来后不久,郑阳收到了录用通知。终有一别,郑阳在最后时刻告诉了余珊珊。
如郑阳所预料,余珊珊很生气。这是他们恋爱以来闹过的最大分歧,而且有不可调和之势。谁心里都明白,如果毕业后不能在一起,那这缘份可能也算走到头了,可事关前途,不能不慎重。
除了一方妥协,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我们真的要走到这一步了吗?”余珊珊看着郑阳说。
郑阳双手抱着头,不敢看余珊珊的眼睛:“珊珊,我们在一起四年了,经历了那么多,酸甜苦辣,我们都走了过来。谢谢你答应做我女朋友,其实那时候真的很忐忑,我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好不容易向你表白,结果你好几分钟才回我。人生中有很多难过的时光,可对于我来说,那几分钟最难熬。那天晚上我没合上眼,因为太兴奋了,满脑子里都是你的样子。我以前没谈过恋爱,谢谢你教会我勇敢,教会我如何去爱一个人。不管未来会怎样,我都会珍惜和你在一起的日子。”
“你好像已经表明了你的态度,对于我们的未来,你已经把它交给命运了是吗?我们曾无数次憧憬过我们的未来,应该是幸福美满、羡煞旁人的样子。谁又能想到呢?我们的未来还没开始,就已经要结束了。说真的,如果你选择放手的话,我会很难过,但我不会怪你。同样谢谢你四年以来的偏爱,我很幸福,哪怕只是过去,那也足够了,人不能太贪心,对吧?”
余珊珊已经眼含热泪并且不争气的掉了下来,郑阳连忙抽纸给她擦干,余珊珊再也没忍住,哭出声来。
余珊珊很少哭,郑阳一时慌了神,只好拥她入怀中。
“珊珊,你别这样,我从来都没说过要把我们的未来交给命运。我知道你是独生子女,你爸妈都希望你离家近一点,有一份安稳体面的工作,最好能找个当地条件相等的人成家,他们的人生也就圆满了。这些我都理解,但我也希望你能理解我,一个没本事的人,又怎么能给他爱的人幸福呢?所以我必须要闯出一番事业,娶你才会有底气。我们都不是小孩,我们时常欺骗生活,但生活不会欺骗我们,生活是现实的,也是残忍的。”郑阳安慰的说道。
“那好,既然我们谁都无法说服对方,那就先这样吧。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走到了分手的地步,我希望是好聚好散。”
他们最后都选择了前途,没有谁对谁错。
5.
余珊珊从回忆中抽离出来,擦干了泪水,换了枕头,继续入梦。
大学毕业后,余珊珊如愿以偿回家乡县城当了老师,郑阳远赴上海开始打拼事业。相距甚远,工作繁忙,别说见面,连打个电话都说不上几分钟。久而久之,感情慢慢淡了,开始没话,后来连问候都多余。
按照余珊珊之前说好的,感情已经走到尽头。
好聚好散。
她早已说服自己放下,曾经再美好那也过去了,人应该向前看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活着,过好自己的日子,继续上路,赶奔下一个黎明。
在上海的某个角落,郑阳也会在夜深人静时想起那位隔在远远乡的故人。他曾在书中看到一段话:“无论我们最后,生疏成什么样子,曾经对你好都是真的。就算终有一散,也别辜负相遇,希望你不后悔认识我,也是真的快乐过。如果能回到从前,我会选择不认识你。不是我后悔,而是我不能面对现在的结局。”
一往情深,爱而不得,大多恋人都逃不过这结局。也许相遇是偶然,离别才是宿命。只要爱过,便无怨无悔。
6.
都说好的前任就是不联系、不打扰,一别两宽,各生欢喜,默默给彼此最美好的祝福。
曾经相爱的人是没法再做朋友的,如果有,那就是不够爱。
曾在似水流年里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人,陪你走了一段路,温暖了一寸心。他日相逢一笑,各有各的人生。
沧海桑田有时尽,历经山河也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