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谈话|吴沚默:创作者便是将自己当成木材烧出光亮的火焰


文/小饭、吴沚默

 

「后台谈话」是由「ONE一个」发起的作家访谈类专栏。我们相信,不管文学场如何人声鼎沸,「后台」始终是那些在写作这条道路上艰难求索的作家,和他们的心灵内史。

 

谈话者

吴沚默,编剧、作家、演员「ONE·一个」APP人气作者。1990年出生于珠海,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现居香港。参与创作多部剧本,代表作有电视剧《老表,你好嘢!》,电影《同班同学》,长篇小说《风暴来的那一天》。

小饭,自由职业者。

 

小饭:吴沚默老师您好,我的第一个问题有点“时髦”或者相反。关于您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之前尝试着问了一下AI智能软件,结果如下:吴沚默是香港的一位文学家和作家,她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和诗歌等。她的作品通常涉及现代人的内心世界、人际关系和社会议题等主题,具有深刻的思考和感悟。除了写作外,吴沚默也是一位杰出的演员,她曾在多部电视剧和电影中担任重要角色,深受观众喜爱。您是否认可AI软件对您的描述,有没有哪一块是软件搞错或者表达不够恰当的?

吴沚默:AI实在太会说话了,我使用chatgpt的感受是,它像个特别会来事的下属,为了达到要求不惜夸大其词,甚至编造些不存在的东西,经常出现些假大空的表面功夫文字,让人哭笑不得。不过,也许我们不应该小看它,说不定它会是个很好的预言家呢,哈哈。

小饭:因为工作的原因,恐怕您平时也读过不少剧本?哪一种剧本是会让您有阅读上的舒适感?甚至会比小说更让您着迷?在您看来,剧本和小说,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吴沚默:因为曾经在香港一间大的电影公司当过剧本顾问,因此我读过的商业剧本比较多,他们很多来自香港知名商业编剧之手,我除了膜拜,也不能说什么了。其实我很幸运,这些商业剧本节奏快,有可读性的,而且成熟的港产片编剧,用字非常准确简洁,对白也非常有个人特色,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在读剧本时,我会本能地在心里进行演绎,如果作为演员,感觉这剧本“非常好演”,那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好剧本,因为逻辑、对白、人物性格至少都是通的。而对于小说,我认为风格更重要,无论多么繁复奇特的文字组合,只要作者知道自己在干嘛,都没问题,总有人喜欢的。

小饭:如果一定要说几句,您如何形容自己的写作风格?有没有某些作家或者作品对您产生过巨大的写作上的影响?

吴沚默:我的写作风格其实一直在变化中,小时候当然非常疼痛青春无病呻吟,毕竟童年一帆风顺,读书时期成绩也不算差,最大的烦恼可能就是学校的团费能不能收齐,因此没有经历社会毒打的写作风格也就相当矫情。直到17岁去香港读大学才开始独立生活,也才开始真正明白写作是需要生活的历练和敏锐的观察力。作家的话,早期对我影响挺大的是简奥斯汀,我不是特别享受她的情节,但我很喜欢她的心态和经历,她是一个毒舌淑女,读英文版尤其。其实我的内心有非常反叛和毒舌的一面,但因为家教和自我包袱,一直在压抑,直到现在我明白大家都不容易,因此比较积口德,压抑压抑着也就没了毒舌的欲望。现在会比较注重叙事方法,如果只是看情节,去社会新闻看就好了,怎么狗血都有,我希望的是无论读者还是观影者能享受故事展开的过程。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在写作之前,我想做个浪漫的好人。

小饭:您曾说,如果编剧写出来的一个剧本,没有被拍出来,那个剧本就等于是没有价值——我理解一部分,可能是指向现实意义。但似乎剧本也是一种文学题材,甚至有作家因为写剧本得到过巨大的荣誉和奖项。只是这些年剧本更收缩在影视工作的具体实践之中。我的问题是,您觉得剧本在生产过程中,哪一步是关键的?剧本的哪一部分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吴沚默:我自己认为在现在来说,剧本的存在还是影视工业的一部分,当然我不是舞台剧、音乐剧编剧,只是在说影视剧本。剧本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绝对是空中起楼阁,从无到有,如果没有这些文字黑纸白字存在,绝不会有之后的多层创作,即使现在很多编剧得到工作的方式都是某导演或制片人或金主说“我有一个想法,希望你写出来”,他们会认为这个剧本最大功劳在自己,其实并不是,他们的想法其实大多数很普通,嗯。大大的功劳是那位收了一点点定金甚至没收到钱的编剧老师。

所以我弱弱地强烈呼吁,影视行业请更重视编剧老师吧!作为演员,有时候我得到的待遇比作为编剧高得多,甚至作为“演员加编剧”,都比单纯作为编剧得到的待遇好….怎么说呢,我很为编剧不平。

小饭:您最新的或者说最近的作品是什么?是不是还在构思阶段?可以给我们谈谈它的主题和背景吗?——在写作之前,您会认真考虑一部作品的主题之类的形而上的问题吗?

吴沚默:我最近在写一部电视剧,已经动笔在写了,这是我最喜欢的阶段——写。题材比较特别,可能因为保密协议暂时还不能说呀。至于主题,其实很多时候是大家讨论出来的,我有时候会从责编老师的口中突然有所感悟,对,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责编老师会一脸懵,我刚刚说了什么?但我很开心,因为我一直都知道,你一开始想象的,不会是最终的选择,更不会是最好的选择。这也是我人生的信条,接受更好的。

小饭:您的祖籍不是广东,家里也不是说广东话的,是在来香港之后才开始说粤语。我觉得这种身份的自我认定会跟语言的熟悉和掌握程度有关吗?假如现在已经融入不错,那在这个融入的过程中,有没有可以跟我们分享的一些体验?有没有把这些体验写在自己的作品之中?

吴沚默:其实从小从内陆城市移民到广东,是许多家庭都曾有过的经历,只是因为我所在的城市——珠海,是一个不需要粤语也能正常生活的移民城市。而在香港,其实理论上不需要粤语也能生活,只是我进了电视台,总得用粤语演戏吧。至于身份认定,我觉得一直对我来说就不是一个问题,现在的迁移如此频繁,大家都专注在自己的人生之上,在陌生城市融入到自我舒服的程度即可。

我很喜欢广东和香港,虽然我被它弄出了风湿关节炎,但我很爱这里的天气,很爱这里的食物,也很爱这里那种把市侩变得理直气壮的尊严,我喜欢这里偶尔的“Hea”(意思是无所事事的生活态度)。我觉得文学是一种人事物和环境组合起来的氛围,在南方的氛围是一支香气复杂的香水,它有草木水生调,也有金钱脂粉的味道,还有我从小最熟悉的咸咸黏黏的海风味,这暧昧复杂的气氛,我相信或多或少,都会在我的文字里体现。

小饭:很有趣,也很期待。有没有什么主题是您一直想要去探讨,但是一直以来没有机会或者勇气写下来?

吴沚默:我一直想好好地写一写爱情,但一直没有机会写纯粹的、勇敢的爱,我发现在我过去自主创作的作品中,爱情都是其中最容易被击破的一环。可能曾经的我并不相信有勇敢的爱,现在我明白爱是变动的曲线、是流水的高低,它总有一刻是波澜壮阔的,我想写这样的景观:在无人看见的低谷里,瀑布一般的爱情,不管最后它是融入大海,还是流入尘世,它曾经存在过。现在我可以相信这一点。

小饭:您的创作灵感通常来自哪些方面?日常生活,社会事件,还是其他什么?会有一些什么样比较特别的写作习惯吗?

吴沚默:我的灵感会来源于一些很微小的东西,比如一种夏夜的香气让我想起在某个地方闻见过、比如一段歌词让我想起一种关系、又比如有一段回忆它支离破碎,我想重塑它。大多是比较个人的经历,但在重塑和创造的过程中,会衍生出许多各个方面的触角——我会很快找到生活中见过的不同原型,把他们邀请进故事的世界里。当演员都就位之后,幕布拉开。剩下的便是一幕一幕,每一次打开幕布,我想让观众惊讶,我想让他们留在座位上。我觉得此时的作者像个寂寞之人,而观众是那个行色匆匆的爱人,作者需用尽各种方法让爱人留下。写作习惯是绝对地安静、一个人的环境、深夜、充足的睡眠、适当的社交。

小饭:“适当的社交”是有意思的。我想同时成为作家和演员,并在两边都达成不小的成就的,我们知道有陈冲老师一位。您了解陈冲老师吗?能不能评价一下陈冲老师的表演和写作?您希望自己在两个方面达到什么样的成就呢?——或者说,你会为此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如果两者之间有一些冲突,比如,时间精力上的,您会怎么做?

吴沚默:我当然看过陈冲老师的戏和一些文章,最近印象比较深的是《误杀》里的女警长。我认为她内心很强大,一个表演者和写作者应当强大。至于我,还在学习克服脆弱中。我记得刚入行时王祖蓝曾经和我说过,我们这个行业会受到太多的拒绝,每一次被拒绝都是一次消耗和伤害,你只有在这一次次的伤害中强大起来,否则你会特别痛苦。我不是一个天分很高的人,也不算时运非常亨通,所以只有在内心里强大起来,才能坚持下去。如果两者有冲突,那么必须舍弃。

小饭:您是否认为一个好的作家应该有一种热爱或者执着,还是更应该有一种冷静和理性?

吴沚默:当然是热爱和执着。文明之象是“木火通明”,创作者便是将自己当成木材烧出光亮的火焰,让人看见,让人温暖。

小饭:我想听听您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看法?有你熟悉的作家和作品吗?你阅读的范围一般含括哪些?

吴沚默:我没有资格对中国当代文学做出什么评价啦。毕竟现在的阅读时间也只有可怜的睡前一点时间,有时候我为了脑子休息,会读些非叙事性的书籍,比如《香典》这一类“玩物丧志”的小书。最近在读林棹的《流溪》,我认为她的文字是很有趣和狡黠的,像是一个聪明的女朋友在和我说说笑笑着旧事,偶尔眨眨眼睛,用调笑掩饰悲伤。我觉得读什么都好,非常希望什么样的风格都能读到,不要总是推崇同一种文风,我是一个花心的读者。

小饭:这个问题我也是关心的——当您写一篇小说或者故事的时候,您是有一个明确的结构和情节,还是更倾向于先写出一个人物,然后在围绕这个人物展开故事?

吴沚默:我不是一个文学性很强的作者,或者说暂时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所以我的脑海里首先是有故事的类型的,接着便是有大概情节,我想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人物的话,我还是会选择我熟悉的人物原型去写,但对我来说,这个人物是表达某种观点的载体。如果是短篇小说,则更偏向从人物开始创作。

小饭:能不能请吴老师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您理解的“文学性”和“很强的文学性”?能不能举几个例子说说?

吴沚默:我不是文学系毕业的,所以我只能不成熟地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我理解的文学性,语言的组织比较复杂,故事相对繁复,精密,文本比较有意义,比较个人化。

小饭:有些人认为现在的社会充满了消极因素和困难,文学的作用是否在于反映现实,还是当作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您会选择什么样的姿态去写作?

吴沚默:我选择尽量直面痛苦并找寻到出路。文学于我来说,一定是对于精神提升和心灵强壮有积极意义的,否则我们为何要熬夜码字,难道只是为了让痛苦更痛苦吗?有时候写作者并非聪颖到能够寻找到解决方法,但至少,会有人读到你的文字,感受到“有人懂我”,这便是一种嘉许。我们都是孤岛,但尚能抬头看见同一轮明月,就像我们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便懂得有人与我们同行,这便是文学的意义。

小饭:谈谈您对于言情小说和科幻小说的看法,您觉得阅读这些类型的小说可以对读者有什么影响?类型小说的写作会不会在你写作的计划之中?

吴沚默:我很喜欢科幻小说啊!小时候在中学还是科幻社的成员呢,我在当时同桌的影响下订阅了《科幻世界》许多年。写过一些极其幼稚的短篇科幻小说,进行了投稿,并没有回应。科幻小说是每个孩子必须阅读的作品,因为它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很大”:当你仰望星辰时,周遭的烦恼就变成了尘埃,当你计算光年时,得失便成了刹那。我尝试过在一些影视剧本中加入了科幻元素,也不知道写得好不好,有一些被拍出来了,让我们静心等待它的上映。

言情小说的话,我不太懂得界定,三岛由纪夫、渡边淳一的小说算吗?我很喜欢《失乐园》,文字很有力量,好像能带着读者一起堕落。如果罔顾道德,爱情小说或许会更有力量,但今时今日道德审判太甚,我不敢写。

小饭:您有过写作的低谷期吗?如果有,您是如何克服的?在那个低谷期你会怎样为自己做计划?

吴沚默:我好像一直在一种持续输出的状态,因为一边要接剧本,还在《星岛日报》每周写两天专栏,还有一些幕前的工作。一个正常人每天哪来那么多感悟?如果我感觉自己被榨干了,便会疯狂看书看电影、约朋友吃饭,享受人间烟火,我很庆幸自己不是社恐,否则哪来那么多素材呀。

计划?没有计划,走一步算一步,写好眼前字。

小饭:那么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AI不是预言家,而如果您是一个预言家,您会如何预言自己的未来?或者咱们用通俗的说法,请您写一句话送给十年后的自己。

吴沚默:十年后,希望和乘风破浪的姐姐一样好看有趣!

责任编辑:梅不谈 onewenzhang@wufazhuce.com

征稿信息见@ONE一个工作室 置顶微博。更多编辑部的有趣日常请关注小红书:ONE一个编辑部。

作者


小饭
小饭  @中年小饭
前 作家、媒体人
吴沚默
吴沚默  @吳沚默momo
编剧,TVB演员。

相关推荐


阅读
后台谈话|魏思孝:文学没有过时,也没有时髦过
文 / 魏思孝、小饭
阅读
后台谈话|毕啸南:活下去的道理就是平凡的道理
文 / 毕啸南、小饭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