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没上岸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没上岸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2023年的那个春天——我从事业编的考场走出来,前方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道路。我站在路边打网约车,叫车叫了接近一个小时,一辆车都没有来。我那时就觉得这便是我人生的一种隐喻了,什么好事都不会发生,什么都等不来,我只能靠着自己的双腿走。
太阳越来越烈了,整个人仿佛要被烤到融化,我没有带遮阳伞,就这么无奈地朝前走着,不仅想起一本书的名字《阳光猛烈,万物显形》。
我怀疑自己是被这个时代给晒显形了,过去在职场上吃到的甜头不复存在。人过了三十五,心里盘算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真想要一份可以安稳做到退休的工作啊。除此之外,不作他想。可当每一个人都有这个想法时,考公考编变成了头等难事。
不记得过了多久,我拿到了成绩,果然分数不够,没能进入面试。父母安慰我,没事的。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事儿很大。在我家乡这座二线城市,除了体制内工作,别的私企小公司几乎都保证不了双休,加班熬夜的也不在少数。若是三十五之后还想要一份工作,多半只能去做电话销售。
考编殉了,那咱就试试考研?本着学历崇拜,我报名了武汉大学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如果说考编的时候接近半裸考,那考研我确实在当个事儿办,以至于中途备战复习的时候经历了人生第一次低血糖,差点叫120把自己送医院。
对于我一个三十多岁的人来说,在考场上从头写到尾,一直握着笔写,已经是巨大的考验了,我真的记得自己考着考着牙齿打颤,只能吃巧克力来维持。然而最后的结果还是令人遗憾,虽然专业课分数很高,但英语分数太低,还是没能成功上岸。
这一年的折腾让我陷入了巨大的迷茫中,我意识到盲目的从众对我来说是不对的。每个人都嚎叫着要“上岸,上岸”,可是岸在哪里呢?难道我们一直是活在水里的吗?
意识到自己考试运奇差无比,外加年龄问题,我放弃了考编考公考研,虽然中途还参加了一次社区工作人员考试,但结果也不理想。
当所有人都指着一个出路的时候,那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很难说一个学习能力平平的普通人能拿到什么结果。
那么,没上岸的我该怎么办呢?难道我的人生就真的被自己搞砸了吗?
倒也不是。
2024年,痛定思痛,我放弃了幻觉,开始踏实写作。这一年,写了不少小说,也写了话剧和音乐剧,话剧拿了湾区青年戏剧季入围剧目奖、武汉大学生戏剧节铜奖、2024青年编剧大会戏剧组优秀奖。还有一部商业定制的儿童音乐剧远赴爱丁堡演出。
其实2023年我考的岗位就是江夏区文化馆的戏剧编导,尽管我认为自己能力可以胜任,但考试就是考试。与其将一切美化成诗意的“上岸”,不如直白粗暴的解释,任何的岸其实都是做题家的胜利。
不是说做题家不该胜利,或者说做题不对,而是这世界上,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靠做题思维杀出一条成功血路。或许更多的人和我一样,从小到大都不太擅长考试。
我会在大学广播台里写稿子,给大家编撰精美的广播节目;我会写小说,发在网上也有二三读者;我会写古风歌词,还被《琅琊榜》贴吧的人找过去发过,说写得很好;我会写文案,依靠写文案进了全球最知名的广告公司……
可是,我就是不会上岸。一遇到考试,我的运气就跌至冰点。
作为一个生在长江边,长在长江边的人,我从小就被父亲扔去学游泳,可是学了整整三年,我就是笨蛋一个,纯粹的旱鸭子,完全学不会。所以我后来的解法是,尽量离水远一点。
其实人生不是非得做成某件事的,即使做不成,我们也可以好好活着。我相信,与其把自己卡进一个模子里去套公式,寻求一个统一模版式的人生解法,不如好好分析自己的优点是什么,看看自己能否凭借自己的优点和技能创造另一种生活模式。
我失业三年多了,经历了考编、考研、考社区的全面失败,但日子并没有完蛋。这三年里,我成长成了有作品在不同剧院演出的戏剧编剧,小说也陆续发表在了一些不错的刊物,电影作品也有了进展,同时也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这些人里很多经历过考编考公的失败,但无一例外,在短暂的失败后,他们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
这些人有的现在在大理旅居,有的在清迈过GAP YEAR,还有的跟我一样,在老家自由职业。虽然大家的生活方式不尽相同,但每个人都有了新的人生道路。
回到故事的开头,叫不到车,没有人来接,难道我们就永远走不出死胡同了吗?并不是。在我走完了那条长长的湖边公路后,我终于在路上叫到了一辆网约车,顺利赴约,跟朋友吃了一顿不错的午餐。
你看,一切不会完蛋的,你要做的只是相信自己,尽一切努力地,相信自己。
责任编辑:舟自横 onewenti@wufazhuce.com
征稿信息见@ONE一个工作室 置顶微博。
回答者
|
|
兔草 @兔草啊吐槽
退役文案,杂耍写手。
|
相关推荐
| 问答 |
什么样的关系会让人变得不像自己?
|
| 问答 |
在一段关系里,你最怕被贴上什么标签?
|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