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了一些人,我很明显地感受到他们的内心过于功利和急迫。而我始终本能地抗拒所有急切的表象,相信欲速则不达。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开始时内心不够明确坚定,最终很难会有好的结果。就如同搭建房子,没有牢靠的地基,就建不成高楼大厦;一个手工艺品,想在上面雕刻精致的图案,没有合适的材料和耐心,便难以体现它的美;一个人,倘若能以客观的心态对待事情,既在乎结果,也注重过程,那么他无疑是从容的,做起事来就能有条不紊。
在生活中,所有的过程应该是缓慢而坚定、持续而有序的。浮躁喧嚣的社会,滋生了八面玲珑、急于求成的想法。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过于功利,就是急于求成。
我们总是想着走捷径:获取信息时,想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最多的内容;种植蔬菜瓜果时,为了让它尽快成长,会施播各种肥料,不管时机是否恰当;养育幼童时,才牙牙学语,就让他背诵唐诗宋词,再过几年,正是玩耍的阶段,又要他去学数学和英语……拔苗助长,最终往往会适得其反。
世间琐事,往往会因为过于渴求和急切,从而失去了淡定与严谨。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佛法里也有一条教义,“诸法因缘生”。我将它们理解为,所有的事情从开始到结束,它都有自己的过程,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慌忙。
我从来都不否认,一个有想法、态度积极向上的人,内心对于美好的追求,但一个人若不遵循规律行事,就是一种妄想。我喜欢低头劳作,其他的交给时间去处理的姿态;也喜欢种下一朵花,耐心去等待它绽放的那一天;更喜欢静水深流般的沉稳与踏实。而所有这一切,需要的是用心,以及一颗不浮躁的心。用这样的心态去待人接物,就会多出几分真诚。
在生活中用心观察就会发现,所有太过于急迫交往的情感,往往凉得最快,散得也最决绝。这样的情感,要么是没有智慧与耐心给予彼此了解的时间,要么无法做到宽容对方的缺点,而各自放弃。比如,刚刚相熟,没说多少话,就有高山流水遇知音般的感觉;没接触几天,就以为找到了一生最爱……如此看似毫无距离的急迫情感,最后往往都会成为彼此埋怨、遗忘、讨伐的对象。反而是那些克制、理性的关系,始终能给人以信任和亲切感,最后获得长久而真挚的情谊。
有些事太急迫了,反而会受到牵制。然而,希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执着,它会消耗很多时间和精力,最终却徒劳无益;有些人,带着目的、心急火燎地去交往,这样得到的关系,往往不稳固,也容易失去。
在生活中,好汤都是小火熬出来的,最浓稠的粥也是慢火煲出来的。有人愿意用十年的时间沉淀,完成一本书;也有人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去了解一个人,看是否能成为朋友;还有人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只为做一件在外人看来无用的事。
日月从来都是静谧交替,时光也是不疾不徐地流逝;大浪淘尽黄沙始得金,岁月铅华洗尽终不悔。在这样的时光中,沉淀、磨砺、等待,人生终归会得到洗礼。一个人若心有方向,慢慢来,一切还来得及。人最怕的是没有方向,难以在一桩事、一个人、一件物上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
木心先生有首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想想当今,一切似乎都很快,快到没有时间去发现一片树叶、一滴露珠的美,快到灵魂跟不上肉体的脚步。我们不再以自我为标杆,而是以外界为目标;我们的记忆与情感,今天这般,明天那般,是如此的热闹与短暂。初心恍惚,难得始终。最终,我们拿起的都是很多无望的事,放不下的也是太多无力的情与物。
走过小半生,我越发相信,一切人、事,历经时间沉淀和洗涤后,留下来的未必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我提醒自己,方向在彼岸,心无有挂碍,然后,慢下来,一切可能都会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