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塔(上)


文/陈齐云


老石塔在江流的南岸,就立在桥头。它叫万红塔那会,十里八乡生了女婴又养不活的,就拿到这里来送天。送天算一种体面的说辞:每月的十五,把初生的女婴用红布裹着,放在里头的石龛上。傍晚,瑞云寺的老和尚会来点一把火,念往生咒。老和尚疯了之后,新住持不愿意再做这个事了。之后乡里下了规定,把婴孩送到这里的,皆以杀人罪论处。起初人们不在意,直到有两个官兵持着枪站在下面,这风气才稍稍刹住。再之后,老牌匾就改了字,换成了万寿塔。

江流的北岸,立着一尊玉峰包了浆的送子娘娘像,周边又放着数百个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小像。小像是那些善男信女还愿送来的。早前还有个说法,摸送子娘娘的玉峰能生男孩,起初还有人觉得不妥,神像毕竟是神像嘛,这样摸人家的私隐部位毕竟不妥。但人们还是没有能耐住生男孩的愿景,胆大的就乘着天黑来摸,一代人承着一代人下来,娘娘的玉峰就包了浆。

北岸的还愿也是定的十五,先放一联鞭炮,富不富余都得买最响最长的。男婴也用红布裹着,时辰一到就脱光,在烧热的艾草水里三进三出。这时唢呐就要奏起来,本族的族长要从艾草水里捞出蛋壳踩碎——蛋壳也有讲究,是坐月子时吃的鸡蛋留下来的。再来一联鞭炮,把艾草水倒入江中,族长拿出一本家谱,将男婴的生辰和姓名记录在册,这仪式才算了结。

外头的世界战事连连,但这儿足够偏僻,日子便还照着祖上承下来的样子过着。沿着江流有大大小小十来个村子,乡民大多讨海为生,想活到老死,水性就得要好,选族长自然也就照着这个本事来挑,十二年一次,龙年八月,几家大姓就要开始忙活这事了。等大潮,江水最急的那一阵子,一群壮年就赤着身子走到石桥正中的桥墩,族里有声望的长者拿着锣一敲,一群人就扑通扑通地往江里跳,谁能最快地潜到水底抓一把细沙上来,谁就是本族的族长。族长可不好当,好多人一扎进去就被水冲走,水龙王缺女婿呢。但也有连着做两任的,陈氏的族长陈鸣和就是,但他在本地抬不起头,他的妻子生了三个,全是女娃。大姐养到十来岁没了,二姐嫁了,给婆家生了三个娃,也没见一个带把子的。最小的那个女儿今年也有十五岁了,按照惯常也该相婆家寻亲了,但就因为这个,也搁下了。

小女儿叫秀秀,打小身子就弱,细胳膊细腿,满头黄毛,但性情却与男孩相仿。上过几年私塾,别的女娃都文文静静,就她喜欢钓鱼捕蟹,粘知了斗蛐蛐。后来得了一场病,全身长疹,吃什么吐什么。去郎中那儿看,有说脾脏受凉,有说胃肠纠结,药是抓了不少,吃了就是不见好。后来实在没有办法,父亲求族里一个在外头读书的后生,在省城的一家西医馆里挂了号,带着秀秀坐了三天牛车去问诊,几针下去,病立马就好转了。回了家,父亲思酌再三,终于停了女儿的私塾,把嫁人的事提上日程。秀秀倒没有不乐意,兴许她也早就对私塾失了兴趣。之前的先生也姓陈,与鸣和同族,论辈分要叫鸣和叔公,叫秀秀七姑。但他来家里告状的时候可不念及这些,起初先生来,把瓜皮帽子摘下,放在茶桌上,先念几句文绉绉的古文,再数落他七姑的不是。几次之后发现这样效果并不算好,鸣和虽为族长,字倒是认得一些,但文理并不算通。后来就跳过摇头晃脑念古书的步骤,直接告起状来。直到有一回,先生上完茅房回来,发现茶桌上的瓜皮帽不翼而飞,这之后,他就再没有来了。

秀秀不爱女红,她宁可帮娘亲补网,或者替爹爹挑渔获去卖。她与姐亲,还未得病时卖完渔获时常要拐到姐家玩耍一会。要是说起来,大姐没得早,她是跟着二姐长大的。秀秀还记得二姐出阁的时候自己也就七八岁,娘亲哭,她也跟着哭。那时她不懂,以为那个男人领走的姐姐,就再也回不来了。秀秀之所以记得这些,还有一个缘由,她在那天遭了爹爹的打,爹爹以前从来不打她,但那天她馋,吃了用作回礼的挂在茶壶嘴上的两个大桂圆。

本地习俗中,这是“早生贵子”中的“贵”,摇摇晃晃的一对大桂圆挂在高高翘起的锡壶嘴上,害羞的女子看了都要脸红。但七八岁的秀秀哪懂这些,她趁着大人不注意,一下子摘下来全吃了——后来姐姐生了三个女娃,就有人说是因为秀秀把壶嘴的桂圆吃去了。那天主礼的长者皱着眉头在爹爹耳语一番,爹爹就走到她身边,迎面给了她一个耳光。礼毕之后好些天,她同爹爹怄气,见到爹爹就扭过头不说话,爹爹买了好些东西给她,才算哄好。

 

二姐的家离市集不远,秀秀要去,总会买几颗方糖,带给自己的三个外甥女。在省城看病的时候,她特意托同乡买了城里的水果糖,这次一卖完渔获,就顺路拐到二姐家。

“阿姐,我来了。”

姐姐怀里抱着两岁的添娣,手上牵着四岁的有娣,从屋里迎出来。

“阿妹,快些进来。今天在姐姐这儿吃茶壶面。”

秀秀抱过添娣,从兜里掏出水果糖,添娣一把抢去,还没剥糖纸就塞到嘴巴里。

“傻妞妞,来,姨给你剥。”

六岁的多娣从屋子里跑出来,连同有娣抱住秀秀的腿。

秀秀分了糖,孩子分散到各处玩。

“我看一眼孩子就要走了,午后要帮娘补网。”

“可别,吃了茶壶面再走。”姐姐走到秀秀身边,正了正她戴上头上的花,“要族里至亲生男娃才分的面,我娘特意求他,今天我们家排的头阄,一出锅就往我这边送。”

“又是那些生男孩的鬼怪法术。”秀秀想起让自己挨打的两个桂圆,嘟囔了一句,亲家母从里屋里出来,掇条凳子擦净给秀秀坐,“亲家姨,早前听说你病了,也没空去你家看。现在可好了?”

“好了,”秀秀坐下来,“那儿的医生说,不算什么大病。”

“菩萨保佑。好了就最好了。”亲家母接过二姐手里的孩子,“你们姊妹俩聊,我先带着娃儿。”

姐姐把秀秀的头发捋到耳边,“满头黄毛,什么时候能变得黑些。还有,你这身上的鱼腥味,像不像个女孩呀!”

“姐,我看到汽车了。”秀秀躲开姐姐要整理她衣服的手,“还有一群人演讲,跟唱戏的扮相还不一样,他们穿洋服,头上绑白巾,站在大石墩子上喊一句,下面的人就挥着小旗子跟一句,可逗了。”

“你现在是见过世面的人了。”姐姐从秀秀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剥掉糖纸,细细地折好放进自己的兜里,再把水果糖塞进妹妹的嘴里。秀秀的腮帮鼓出一个小山包,“你知道吗?省城里的女人跟我们这儿不一样,到处跑,有坐汽车里的,有在电影院挽着男人手臂的,还有抽烟的,还有穿着裙子露着肩膀,坐在那儿喝酒的。”

姐姐瞪大眼睛,“她们的丈夫不会生气么?”

“兴许他们就是同老公一起看电影,喝酒呢!”

“女儿家的抽烟喝酒,总归是不好。”

秀秀低下头,糖果在嘴里转了几圈,又落回腮帮里,“可我觉得,她们活得过瘾。”

姐姐正要说话,门外一阵吵杂,鞭炮声接着响起来,脆响一浪压过一浪。秀秀跑到门外,看到送茶壶面的人,是那个身上总是脏兮兮的猫母。

猫母秃头,龟公背,肿泡眼,并且歪嘴。人们记得他是因为偷看女人如厕被扇成歪嘴的,却没人记得他真名叫什么。猫母平日放羊谋生,也租羊给道场。三十好几成的婚,妻子是缅甸买来的,连着生了五个男孩。这次送茶壶面,贺的是第六个。早前叫花子似的人物,也就因为这个,被十里八乡的人高看一眼,还有说送子娘娘那天去如厕,恰巧给猫母看见了,她怕猫母出去乱说,就将他扇成一个说话不太利索的歪嘴。又于心不忍,就化成缅甸女人,给他生了六个男孩。

亲家母迎上去,猫母从脱了漆的红木桶里拿出一个装满线面的茶壶,秀秀这时候看见了,茶壶的壶嘴上挂着两颗大桂圆,她又想起早前挨过的打,心里开始忿忿:就是这个壶嘴上的两颗桂圆害得爹爹打了我。亲家母毕恭毕敬地接过沉甸甸的壶,发现桌子上并没有铺红纸,便压着声音喝起来,亲家公从厨房出来,无头苍蝇似的找,又遭了骂,好不容易寻着铺好,又因为解壶把子上的红线太慢,被亲家母接连念叨了几句。姐姐拉着秀秀的手坐定,掀开壶盖,把线面夹一大筷子放在秀秀的碗里。孩子在院子里玩耍,送面的收了烟和红包,围在院坝周围,站的站,坐的坐,吵吵囔囔的。秀秀看着姐姐的脸,“你怎么了?”

姐姐颤颤地解下壶嘴上的桂圆,脸色暗沉。门外的男人说起玩笑话,“猫母,都生六个男孩了,你这秘术要传出来给杨家呀。”

另一个说,“猫母这狗玩意儿我懂,想着手把手教。”

其余的人就笑,秀秀挑起一筷子面又放下去,嘴里骂道,“喷粪东西。”

姐姐颤着手剥桂圆,瞥眼看着亲家公走到猫母面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两个人离开院坝,在后厨门口说起话。姐姐停下剥桂圆的手,转头看妹妹,嘴嚅了好一会,就是没说话。

“别信那些人,姐,省城的陈家傲,就是给我去西医挂号的哥哥,他说的,生男生女是男人的责任,不是女人。”

姐姐往嘴里塞了一个桂圆,眼泪立马落了下来,她说了一句不搭前言的话,“我没有法子,这家人对我好。”

 

午后,秀秀走在回家的路上。码头的告示牌前头依旧站着一群分析时事的人,以年轻人居多,也有几个穿长袍的夹在里面。他们压着声音说着什么,秀秀听不清。过桥的时候,她瞥了一眼桥头,娘娘下有新绸扎花的小像,想必前几日又有人来还愿。她站定,说了一句,“连自个的身子都护不住,还能给人生男娃?”又说,“我可不拜你,我以后生什么都行!”走出几步又折返回来,扭头看看没有人,忽然跪下来磕了三个头,“原谅小辈无礼,求娘娘让我二姐生个男孩。”

起罢,秀秀走着走着跑起来,也不晓得为什么,她就是想跑几步,好像这样,就能把姐姐抹眼泪的模样在脑子里跑掉。到桥尾,站岗的兵已经被调往前线,新换的“万寿塔”的牌子却还闪着金光。秀秀跑得喘气,她仰头看一眼就快快地走开,每次从这儿经过,她心里总是发怵,好像风从石龛里穿过,就有了气味和颜色。只要人经过,身上就染了,洗不脱也擦不净。入了村,疯掉的老和尚照旧裹着破棉衣缩在墙角,腰上绑着一条红布。这条红布是他最后一次点火的时候那个女娃身上带着的,村里的人说,和尚点了火,正念往生咒,那条红布就从龛里飞出来,燃着火迎着和尚的脸盖过来,老和尚闭着眼睛说了一句,“来了。”他把红布从脸上拿下来,从此成了疯子。

如今,这和尚不像和尚,头发已经很长,盖住六个戒疤。秀秀摸了一块水果糖,放在他的面前。走出不远,疯和尚忽然喊,“求姻缘么,好人家?”说罢便嗤嗤笑起来。秀秀隐约听到,脸骤地红了,加紧步子到家,爹爹不在,应该又是去祠堂寻理事,今年是龙年。她吃了些东西关上门,拿出一张信笺,铺平,托着下巴开始想着写什么。

省城的家傲哥要与她通信的时候,她着实惊了一下,哥哥有学识,又热忱,是这个地方走出去的人里,唯一不靠卖力气过活的。他居然要与我通信,想到这,秀秀在牛车上的三天就时常恍惚。本来都想好写些什么了,可这几日忙里忙外,先前打的腹稿都忘得差不多了,“罢了,随意写罢,告诉他我的日子便行了。”秀秀想到这儿,就磨了墨,起笔写道:

家傲哥哥,见字如面。今日我去探望姐姐,分了孩子们糖果,她们很是欢喜。后来有人来分茶壶面,茶壶面你还记得是什么罢,就是同族生男孩的给还未生男孩的女眷分的祝福的面。他们在外面说胡话,我姐姐听着便哭了,我了解她心中的苦,但这是二人的事,凭什么要把罪责都归于女子?

写到这,秀秀觉得不妥,他们二人说亲不亲,说熟不熟,倘若第一封信便讨论男女的事,会不会有点越界,她想起省城的那些露着肩膀喝酒抽烟的女人,顿时胆子就大起来:老娘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大不了不寄出去罢了。

放开了写,反正这封先不寄出去:我来月事了,就这个月初八,起初我不懂,吓坏了呢,我以为是西药起了什么坏作用,也不懂要与谁说,这怎么说呢,起个大早去洗衬裤,被挑水的姨母撞到了。我羞红脸,收起就走了。第二日,娘就在我桌子上放了一个小小的棉布袋子,我正疑惑,娘就喊我,她也羞,说,垫着,三妹是女人了。

秀秀写到这儿,捂着脸吃吃地笑起来。如同这么说一下,心头淤塞的那团粘稠甜蜜的东西就都疏散了。她想让疏散更彻底些,便又写:娘去赶集,带了一个梳妆盒给我,还买了胭脂与唇红。走的时候欲言又止,夜里我收拾先前的银饰放进去,看到细屉里头画着男女光着身子抱在一起,各种式样的都有,我把门锁了,细细看了好久。我想,我几时嫁出去,也可以……。

秀秀又捂住涨红的脸,这次没笑,她觉得身体里好像有条蛇,看不见摸不着,但她能感觉到这蛇在盘着自己的身子,钻到最不该钻的地方。她红着脸喘息,恶狠狠地盯着最末一句话,如同那话长出獠牙与利爪,瞪着铜铃大眼针锋相对地看着她。秀秀在这样的凝视里露了怯,慌慌张张地划掉,那蛇却并没有离开,反而箍住她的身体,越勒越紧……

 

鸡叫过头遍,秀秀醒过来,发现昨夜是和衣睡着的。那阵战栗的后劲似乎还在,她揉着眼走到水盆前,冷眼瞥见摊在桌子上的信,一下打了个激灵,赶忙把信折了,放进梳妆盒的底屉里。又觉得不妥,便把梳妆盒挪开,压在底座下。她重新睡下,并且做了梦,好像是去捕鱼,背着网,家里的船在南边,她却要往北边走,到了桥头,一群人挤在那儿,她也挤进去,看见娘娘的玉峰被芳芳敲掉了,芳芳比秀秀小四五岁,但在梦里,她已经是大人的模样了。秀秀喊她,“芳芳,芳芳。”她没有应,就站在那里笑。这时天变成黄昏的模样,对岸的万寿塔开始有火光,送天仪式开始了,有人抱着柴火往桥尾走,人群什么话也没说,像一群羊儿一样跟着。秀秀想留着和芳芳说话,一转头,发现芳芳抱着娘娘的玉峰游在水里,她游得又轻又快,像极了一条猎食的鲔鱼。秀秀没有喊她,只是用网缠住娘娘像,拖着,一步步往海里走。

娘在门外喊饭,秀秀应了一声,就起来洗漱。她细细地洗过脸,捋了一撮头发,对着镜子把玩。“头发黑些就好了,至少看着年长。”秀秀心里想道,身体里的蛇好像又开始游走,秀秀低头看看自己微微隆起的胸脯,“决意一些,磨磨蹭蹭的,你俩好些时日都没有大了。”她对着胸脯笑起来,觉得自己傻,但这傻并不让自己难堪,反而有种隐秘的快活。她拿出胭脂和粉饼,正要施些,娘又喊饭了。她恹恹地丢下,到厨房,掇张椅子叉着腿坐下。娘把粥端上来,坐在秀秀身边,秀秀吃着粥问,“爹呢?”

“赶早潮,出船去了。今年鲔鱼季长些,他打算再走几趟远水。”娘往秀秀的碗里夹菜,“铁匠铺刘掌柜的儿子你相熟吧?”

秀秀抬起头看着娘,“认得,早前在私塾打过一架。”

“你觉得他如何?”

“你要说便说,别绕圈子。”秀秀把筷子放下,盯着娘的眼睛。

“前几日托人来了,提亲。我想问问你的意思。”娘把菜推到秀秀面前,“你吃,边吃边聊。”

“他驼背,我不喜欢。”秀秀从椅子上起来,“我才十五,不想这么早就……”

“虚岁算十六了,二八年华,最好的了。”娘也随着站起来,她把手搭在秀秀肩上,“娘十四岁就过了门,你都算晚的了。”

“我说了,还太早了些!”秀秀嚷起来,饭也不吃了,扭头就往外头跑,娘在后面追,“不看就算了,也不必跑呀,回来,把饭吃完。”

秀秀跑出巷子,并不晓得要去哪里,开阔的地方就只有石桥了。她信步走到那,疯和尚还在树下,不过今日,他打着坐。

秀秀有点后悔,自己没有带些东西给他,水果糖不多了,但家里还有些红薯,也不知道他多久没吃东西了。

“求姻缘么,好人家?”不知什么时候,疯和尚睁开了眼,这次他没有嬉皮笑脸,眉宇间有种肃穆的神色。

秀秀愣了一下,疯和尚逢人便说的这句话,今日却正正地刺中秀秀的心。树下没有人,秀秀索性坐在离疯和尚不远的石凳子上,托着腮正对着桥头,思酌起昨夜的梦。她好奇在梦中自己为什么用网拖着送子娘娘往江里走,她也好奇为什么芳芳长大之后,自己还能清楚地认得。芳芳死的时候她不敢去看,她和芳芳很要好,但她就是不敢。后来听邻里说,身子胀得像个球,从水里捞起来的时候,她的酒鬼老爹哭嚎得响亮,但明眼的都看出来,芳芳身上有好多青紫的淤伤。芳芳不玩水,秀秀心里清楚,她决计不会游水溺亡的。芳芳死前的几日,和秀秀说,她想去省城做活,补贴些家用,虽然她才十岁,听说有鬼子兵杀人,但她不怕,皮鞋总是能擦,也可以卖些卷烟和报纸,就是没有人领她去,家里的状况她心里清楚,再这样下去,真的没米下锅了。

心中淤塞得很,秀秀坐了半晌,终于决定去街上逛一逛。似乎有人引路一般,秀秀走到铁铺那条街上,她羞红了脸,脑子觉得不妥,但脚却不听使唤。要走到铁铺了,秀秀假装在对面的缎子铺挑拣,眼神却时不时地往铁铺里瞟。小铁匠不在,秀秀用力回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他们是为了什么打架,那时候自己是几岁呢,兴许是九岁十岁?不晓得,她也好久都没有细细看过那个憨直的男孩了,正恍神之间,那个细个的男孩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从街的另一头走了回来,他好像没有印象中驼得那么严重,壮了许多,也黑,但憨直的样子倒没有什么变。秀秀看着他进入铁铺,把包着油纸的早点放在桌子上,脱去衣裳,接过爹爹手里的锤子和钳子,哐当哐当打起铁来。

秀秀直楞楞地看着小铁匠的身体,好像踩在浪里,身子晃悠得厉害。缎子铺的伙计走到她身边,问,“姑娘想看哪个缎子,我取下来?”

秀秀摇摇头,涨红着脸跑了出去。离开那条街,但脑子里还是响着那哐当哐当的打铁声。近午,爹爹要回来了,秀秀往家里走,进门看见娘亲正在扫自己的屋子,秀秀问,“爹回来了吗?”

“挑着渔获去街上了。”娘亲说,“也没说什么,你就要跑,你这个小妮子呀。”

“这一水捕得好吗?”秀秀掀开桌罩,拿了未吃完的半根油条,娘从自己的房间里出来,看了秀秀一眼,似笑非笑地说,“还成吧,没有大物,就是些零碎的。”末了又说,“你要去帮着卖,吃些东西就去罢。”

秀秀唔唔了两声算做答应,关门换衣裳。昨日压在梳妆盒下面的信,露出一个角儿,“娘看了信,肯定看了。”秀秀身子凉下去,脑子却热着,她胡乱地在屋里踱步,娘亲在外头喊,“三妹,出来帮个忙,把神龛抬到屋外。”

秀秀走出去,阴着脸不看娘亲。娘亲似乎料到了,也没再搭腔,于是二人默默地把偌大的神龛搬到天井。娘亲自顾自地做着手上的活,嘴里说,“刘掌柜的儿你觉得怎么样,要是投眼缘,我就回媒人的话。”

一股恶气一下子顶到天灵盖,秀秀瞪着娘亲,“你看我的信。”

娘亲讪笑一下,没有接过话。

秀秀提高嗓门,喊道,“你看我的信!”说罢夺门而出,朝着街上跑去。

 

秀秀逛了半日,仍不愿回家。“娘居然看了自己的信,”一想到这,秀秀的脸就红成一片。无处可去,又困得不行,秀秀想起半山腰的瑞云寺。此时是正午,又不逢初一十五,那儿并没有香客。新和尚回乡省亲,听说要到初六才回来。秀秀到油着黑漆的正门,寺庙见不着人,只有知了在叫。门神正瞪着大眼盯着她,秀秀也回敬凶恶眼神,嘴里念叨,“你们顶个屁用,老娘现在要进去睡觉!”她找到那一扇插销松掉了的窗,折一枝枯草,插进窗缝,轻轻一拨,窗子就开了。她径直爬进去,寻了一处供香客休憩的长藤椅,将供台的红绸抽走,盖住身子和头,从里头看,这个世界就红彤彤的一片了。

秀秀心想,做新娘盖的红盖头应该也跟这个差不多,原来新娘看到的天地是这个模样。嘻嘻,那时候红绸布外头肯定热闹,吹的打的,嬉闹的孩子和满脸堆笑的大人,都是一片红彤彤的模样。一首成亲时同新娘讨糖的歌谣兀地浮现起来,以前她不懂里头唱的是什么,现在好像隐隐约约有些明白了:

新娘新郎倌

大炮撞机关

机关撞莫好

新娘大腹哦

……

秀秀嗤嗤笑起来,心情也好了起来。“娘都说三妹是女人了,女人想些女人的事有错吗?可娘还是讨厌,得让他们着急。”秀秀又想到家傲哥哥白皙的手指,啧啧,真想让他摸摸自己的脸,还要问,滑不滑。秀秀的脸又红了,她扯住盖着的红绸勒自己的脸,好像这样,身子里涌动的那些东西就能抑制住些。铁匠其实也不坏呢,就是背有些驼,但脸孔算是好看,鼻子挺得很,也有一双好眼睛。不知道什么时候,秀秀睡着了,盖着红绸没有发梦,但身子睡得酸痛。

秀秀从长椅上直起身子,寺外有月亮,天该是早就黑了。秀秀觉得饿,就掏出一颗仅剩的果糖吃起来,这颗是粉红色的,上面写着草莓,秀秀没有吃过草莓,想必是省城独有的水果罢。夜行的鸟开始叫唤,神像在黑暗中影影绰绰得有些骇人,秀秀起身决定回家,她走了两步,听见寺后面的厢房传出声音,是一个女人的呻吟,秀秀脑壳子嗡的一下,身体里的那条蛇一下子窜出来,箍住秀秀的四肢。又有男人的声音,有点熟悉,说了一句什么,声音挺大,但秀秀听不清。那蛇牵着秀秀的身体,往那个地方走去。有床吱吱声,秀秀咽了一口唾沫,糖水夹着果香流入喉咙,她走到厢房边,迟疑了一下,终于趴在窗缝边,月光从西边照进来,照在一截干瘪棕色的屁股上,屁股前后动着,还有一双脚,岔开着,吊在半空,像两条垂死的鱼。

“你怎么又不叫了,啊?你叫我才得力,我得力就能让你生男娃,别像个死人,快叫。”

女的哼哼了两声,男的又说,“大声些,我都听不清。”

女的说,“遭人听见了。”

秀秀瞪大眼睛,大口喘着粗气,那声音,分明是姐姐的。

男人听见喘气声,缓缓转过头,月光照在他乱糟糟的头发上,是猫母。

姐姐从床上坐起来的时候,秀秀拔腿跑过厅堂,跳出窗户,一步一个踉跄地跑回家了。

 

娘亲站在点着煤油灯的门口,翘首盼着,见着脚步虚浮的秀秀,迎头骂道,“你这人事不知的妮子,害得我们好找!”她又说了些什么,秀秀没听清。娘亲尾随着进屋,把灶里的饭菜端上来,又絮絮叨叨几句,就出门喊去寻秀秀的爹爹。屋子一下子静了,秀秀嚼着肉,却分明尝不出味道,脑子里总是浮现出猫母的声音,和姐姐那两条略显臃肿的,像死鱼一样吊在半空的腿。有个原本坚固的东西,结结实实地建在心里,现在忽然就不复存在了,也不是自个儿塌掉,它就是没有了,好像雪花融在回春的大地上。秀秀锁了门,关了灯,却睡不着了,她隐约听见外头爹和娘回来的开门声,他们压低嗓子说话的声音,倒水洗漱的声音,一切归于宁静之后,秀秀起身,在黑暗中摸出那封写给家傲哥哥的信,撕得细碎。

天蒙蒙亮时秀秀才合眼,没睡多久,有人敲门,秀秀起身披了一件薄衫开门,来的是姐姐。她的眼睛很红,脸色有些憔悴,穿着一件白衫,这样看似乎更胖了一些。娘站在旁边,细细声说,“二姐你慢慢同她说,这样折腾着实不是好人家女孩做的事。”

二姐跨过门槛,把门带上。秀秀心里还在思酌,他们昨天应该没有看到自己。定神又想了一回,猫母回头那一下,自己已经跑开,况且还躲在窗后,决计是看不到的。这使她鼓起气来,“二姐,娘偷看我的信。”

二姐没有说话,径直走到秀秀的床边,瘫一样地坐下,靠着床背,眼睛盯着窗户外面隐约能见的山峰。嘴唇细细微微地颤起来,她就紧紧地咬住。秀秀觉得不对劲,也不知道要怎么做,就从抽屉里拿出一颗果糖,是荔枝的,剥了,塞进姐姐的嘴里说,“荔枝味的,好吃。”

姐姐把那颗糖转到腮边,看着秀秀,秀秀用半透的荔枝糖纸盖住眼睛,看向窗外。假意高兴地说,“小时候咱们最喜欢这么玩了。”

姐姐笑一下,秀秀回过头,看见她也从口袋里拿出一张草莓糖纸,盖在眼睛上——那是昨天秀秀留在长椅下的,姐姐捡走了。

“天色变红了。”

“嗯,哪儿都是朝霞。”

“或许是晚霞。”姐姐说罢,放下草莓糖纸,那个原本绷着的玩意忽然就断掉了,姐姐咬住嘴唇终于哭了出来。秀秀攥着糖纸抱住姐姐,姐姐的身体像上岸的鱼一样剧烈抽搐,“我好苦,压着山,身子压着山。”姐姐哭得断断续续,门外,娘在敲门,她们没有理会,“你管她们作甚,去他娘的,家傲哥哥说,生女娃不是我们的错。定数在男人,你,你别管她们,也不要听碎嘴,我们过我们的。”

“那一家人对我太好了,你晓得吧,三妹,他们对我太好了,这就糟糕了。他们若是坏,我可以不理会,可他们真把我当做女儿来看。他们对我好,我就只能报答,我除了报答一个带把的还能报答什么呢?”

姐姐停止抽噎,“你不说出去,要是生男娃,孩子就是他们家的种了。”

秀秀点点头,“他们家知道吗?”

“他们安排的。”这句话令姐姐的面目一下子狰狞起来,她像看着仇人一般看着窗户外面的天地。顿了好一阵,又说一遍:“他们安排的。”

“一群杂种。”秀秀尖着嗓子骂道。这时姐姐的眼泪又流了出来,不过没有哭出声。“他们家对我太好了。我逃不开,你晓得罢,我逃不开,我也想给他们家添个男丁。”

“这又有什么用呢,不是他们家的香火,养大了也是别人家的娃。”

“他,你姐夫他,已经不行了。怎么试都不行了。”好像在自个的身体里迷了路,姐姐忽得神情涣散,直楞楞地坐在那儿,眼睛盯着墙面,那儿什么都没有,姐姐却盯着看,从左到右,有板有眼地看了好一阵,如同在空墙上学得了什么奥义,她兀地将整个身子蜷起来,像一只受了伤的兽,低下头,开始扯自己的头发。秀秀上去,紧紧抱住姐姐,“你啥都没做错,别这样,阿姐,你啥都没做错。”

“可我脏了呀。”姐姐说。

娘又在外面敲门,姐姐就从床上坐起来。从口袋里掏出厚厚的一叠糖纸,塞到秀秀手里,想着要说什么话,但终于还是没有说。她用袖子胡乱擦了一下脸,说,“下次不要一置气就跑出去了,听见了吗?”

秀秀点点头,姐姐开了门,同娘说,“我先回去罢,阿妹送我一程。”

“吃了饭再走,都做好了。”娘说。

“不了,家里三个娃儿要带,先走,娘你保重。”

“替我跟亲家公亲家母带声好,哎,来就来,还送这么多东西。”娘说着,又转头提了些刚捕的鲜鱼,“你爹这一水捕的鱼,拿去,炖给娃儿们吃罢。”

秀秀替姐姐接过来,二人走在儿时一同玩耍的巷弄里,树照旧是那些树,只是长大了些,人也是,有些不在了,有些却还活着。他们同姐姐打招呼,姐姐也笑着回应。秀秀应和,好像这些才是日子原本的样子,而刚才在自己房间里的面目狰狞的姐姐,就像从梦里来,又回梦里去的人。路过疯和尚,他今天有些怪异,目光炯炯,盘腿在石桌子上打坐,头发盖住眉眼,像一尊像。到了桥头,姐姐仰头看了一眼送子娘娘,低下头,眼眶又红了。

“你回去罢,别再到处跑了,晓得吗?”姐姐说,“糖纸都给你,替我收好。”

秀秀拉了一下姐姐的手,姐姐对她笑了一下,姐姐笑起来真好看,她把秀秀散落在额前的头发细细地捋到耳边,“娘说,你也快要寻好人家了。这阵子就乖一点,好嘛?”

秀秀重重地点点头,看着姐姐提着鱼,缓慢地往桥的那一头走,她明显是胖了,脚步与身姿都没有以前轻盈,头发挽成髻子垂在脑后,后脖颈处一片雪白。姐姐走出没有多远,又折了回来,说,“你还我一张糖纸,我留个念想。”

秀秀把头张抽出来,是那张草莓糖纸,她看了一下,又放回去,正打算换一张,兴许是糖纸太厚,她一时没有抓牢,糖纸散落到地上。秀秀蹲下去捡,姐姐俯下身帮忙,看见秀秀的脸上已经满是泪水。送子观音落下来的影子罩在他们身上,没有风,糖纸乖顺得像一群听话的孩子。

 

送走姐姐,秀秀回厝。迎面遇上自己的先生。秀秀疑一下,终于喊道:“先生,你得闲吗?”

此时是正午,先生估摸着要回厝吃饭。

“我有件事不解,想问。”秀秀把手伸进口袋,像触摸珍宝般抚摸那一叠糖纸。

“在私塾里,我是你先生。现在,我理应叫你七姑。”先生停下步子,欠过身子应道。

“为什么大家都想着生男孩?”

先生吃了一惊,本以为七姑转性,要问《四书五经》里的问题,又或者论一论天下局势,没想到是这个。

“大概是,男的行了传宗接代的责。”先生说。

“那为什么,只能是男的传宗接代?孩子明明是女人生下来的,凭什么要用男人的姓?”秀秀追着问。

先生兀自笑了两声,这个问题他倒是没有想过,不过他很快缓过神,“女子出阁,男子娶入,男子总是待在原来的家里,所以用男子的姓。”

“那如果我一直待在我家,是不是孩子就可以沿用我的姓?”

先生被这么一问,觉得自己的答案也不大合情,他重新端详了面前的这个他需叫七姑的女孩,以前在私塾并没有觉得她有多少灵气,现在,她与那些摇着脑壳念书的孩子有了区别。

“七姑,你过来。”先生把手里的豆腐挂在身边的树枝上,随手折了一支草儿,秀秀站在他的身边,先生说“你还记得男字是如何写的吗?”

“记得。”秀秀接过先生递上来的草,“上面一个田,下面一个力。我写得对吧?”

“道理正是在这里。”先生提一下襟子,蹲下来,指着秀秀写的那个字,“田,力,男人是田上的力,要出力养活一家。”他顿了顿又说,“一个人都有一张嘴,男人做活养家,所以子孙的姓随男人。”

“那要是女儿家去田里做活,男人在家带娃,那孩子是不是就可以用我的姓?替我们家传宗接代?”

先生先是想到入赘,又觉得七姑说的也不是那样的情形。他忽然发现自己似乎也答不上来七姑的问题,即使这个答上来,再追问下去,也总会有个问题他答不上来。

“七姑要是不赶时间,可以坐下来聊。”先生往那半山的石桌子上瞥了一眼,“往回聊个几百年,这事就有了根源。”

秀秀点了头,他们爬上石梯,在石桌子边坐下来,天地开阔了,先生把裹着芭蕉叶子的豆腐轻轻放在石桌子上,抬头环顾,这地方除了西南一条江入海,其余三面群山环绕。“我爷爷,也是你三叔,生了九个,饿死了四个。我父亲,也是你五哥,生了七个,饿死了三个。”先生说着看向放在桌子上的豆腐,“没有法子,我们这个地方,除了一条江之外,都是山。地少,土又带咸,粮食总长不好啊。”先生用手指在豆腐正中画了一个十字,“一块豆腐四个人吃,刚刚好,要是十个人吃,就得挨饿。再多,会有人活不下去。”

秀秀望着桥那头的万寿塔,终于说,“一头敲锣,一头放火。”

先生会意了,“男人留家里干活,女人嫁到外头,替别人料理家事。嘴巴又是长得一样,豆腐就这么一块,你说呢,七姑。”

“以后会好吗?”

“会。”

 

秀秀回到家,把姐姐给的糖纸细细地折过,点清,一张一张地放进梳妆盒里。耳朵像住了一只乌头苍蝇,总是嗡嗡地响个不停。攒了许久的困倦一下子就发了出来,秀秀整日都没什么精神,或者不是没有精神,只是心神不宁,那双死鱼一样的腿总是时不时地在眼前掠过。好像着了魔一般,余下的日子,秀秀总是心慌,外面的世界还在打仗,听说有飞机把城市都炸了,有钱人一窝蜂似的出逃。但这些都与这个小地方无关,下过几场雨,天凉下去,有一日清晨,娘急火火地敲门,秀秀开看见平日发髻整洁的娘披散着头发,“二姐出事了,刚刚报信的人才走,你爹半夜就赶早水去了,你快些梳个头,我们一同过去。”

“二姐怎么了?”

娘的声音抖抖颤颤,“也不知受了什么委屈,想不开,偷偷出去,吊到柴房的房梁上,幸亏亲家母起夜,发现得早,否则……”

秀秀转身提了一件衣裳披上,疯一样地朝着姐姐家跑。一推门进去,看见郎中正从蒙古凳上起来,也不说话,就掏出一张黄纸在桌子上蘸了墨写字。亲家母见娘家来了人,用哭哑的声音说,“也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委屈,哎,昨个从你们家回来的时候还好好的,这一到夜晚怎么就寻了短见……”

秀秀张开嘴巴正要发作,瞥见姐姐正看着自己,眼神像是乞求,乞求里面又有满腹的委屈与哀怨。

秀秀恶狠狠地瞪了亲家母一眼,走到姐姐的床边,帮姐姐把乱了的鬓角夹在耳后。她的手碰到姐姐的脸颊,姐姐的身子就微微地颤了一下。秀秀的眼泪滚落下来,她胡乱用袖子擦掉,“阿妈很快就来了,我们带你回家。”

姐姐咬着嘴唇摇头,眼里噙着泪。

“你别……我们带你回家。”秀秀激动起来,抓住姐姐的手,“你说话,说句话。”

姐姐闭着嘴,任凭眼泪滑落。

秀秀替姐姐擦去,几乎喊了起来,“你说话啊!”

亲家母沏了一杯茶端来,怯怯地说,“你姐说不了话了。”

“你滚开!”秀秀发了疯一般吼道,姐姐攥住秀秀的手,拼命摇头,“她只是不愿意说,给你们逼到不愿意说了,她不是哑巴!”

亲家母放下茶,慌慌地退出门。

“跟我回家,不要在这里了。”秀秀咧着嘴哭起来,“回家吧,睡我屋,我们天天一起睡,你啥也不要怕,我保护你。好不好,阿姐。”

阿姐攥着的手忽然张开,那张留作念想的草莓糖纸,已经被捏成皱巴巴的一小团。好像周遭的人与物都消失了一般,阿姐细细地把糖纸的边沿,一角一角理直,拉展中间的皱褶,再放在手心摁平。糖纸褪下的亮闪闪的漆粉,粘在她的手上,阿姐就把糖纸拿在另一只手上,低着头看着。

“阿姐。”秀秀顾不得擦眼泪,紧紧攥住姐姐的手。

姐姐歪着头看着窗外,挣开秀秀的手,用糖纸盖住眼睛,嘴角露出像是哭的笑。

娘这时候也赶来了,她絮絮叨叨地问,而姐姐却只顾用糖纸看窗外,秀秀记起姐姐小时候同她说,她喜欢糖纸里的天和地,从糖纸往外看,天地好像一颗糖。

爹爹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来了,还穿着出船时穿的帆布褂子,夹着一顶草帽。亲家公和亲家母见到,就拉着他在外头大声说着什么,姐夫蹲在墙角,勾着头吸烟。秀秀仍旧不停地要姐姐跟她回家,姐姐看累了窗外,就把头转到床里,盯着床柜上褪了漆的八仙过海看。姐姐的孩子在门槛外探头进来看娘,奶奶很快过来,把她们赶到一边。时近正午,娘小声对秀秀说,“我们先回去罢,改天再来看阿姐。”

秀秀俯在二姐的耳边说,“我不会丢下你的,我去弄钱,带你去省城看病,他们可以治心病。”

回厝之后,三个人都没有说话。娘红着眼睛去烧饭,爹爹把渔网拖到院子晒。秀秀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张一张地看姐姐给她的糖纸,好像往事都一下子浮上心头,这一张是秀秀八岁的时候那年过年留下来的,姑姑将要出嫁,糖果是夫家送来的。花生酥,糖纸是普普通通的油纸,画着两个男孩扛着一颗大花生。那一张是榴莲糖,墨绿色的糖纸,更早之前的了,那时候自己也许才五六岁罢,从南洋回来叔伯舅送的,糖是吃不惯的,有股子怪味。秀秀吐掉了,但是姐姐坚持吃完了。有几张秀秀猜是姐姐自己的喜糖。她记得那是姐姐出嫁之前送到家里的,也是这样的,写着一个大大的双喜,下面是一个白胖的男孩,手里抱着大寿桃儿。姐姐当时吃自己的喜糖会是什么样儿的呢?她是不是盖着盖头,偷偷剥一个糖放进嘴里,从里面看,世界红彤彤的,好像包在一张糖纸里。

娘在门外喊饭,秀秀把糖纸收好,坐上八仙桌,爹先开口说话了,虽然没看着秀秀,但秀秀知道爹爹是说给她听的,“这事不光彩,不要往外传。”

娘附和,“家里的事,最好就家里人知道。”

“娘,铁匠家的提亲,我应承了。但礼银我拿一半,可行?”

“都给你。”爹说。

“不,你们养我这般大,我不会都拿。”

“你拿钱做什么?”娘问。

“我想带姐姐去省城看病。我听家傲哥哥说,那里的医生可以看心病。”秀秀放下筷子,抬起头看着娘亲,“你们就不问姐姐受了什么委屈?”

爹和娘都不说话。良久,娘说,“那我回媒人话了。”

“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姐姐差点死了!”秀秀把筷子重重摔在桌子上,“没有这么做父母的!”说罢,便跑了出去。

 

也是无处可以去,秀秀又到了半山的石桌子前,此时是退潮,一群一群的瘦高个海鸟在露出的滩涂上觅食,有些风,但还不算大,水面起了波纹,海蒿草里扑棱地钻出一群水鸭子,它们四散开去,有追逐贴着水面跳的江狗鱼,有用嘴刨开浅洞子食潮汐蟹的。近旁,送子娘娘的身上挂着一片红绸子,随着风时上时下地飞,声响猎猎。秀秀这么呆呆看了一会,又折了一截草杆,在地上的沙土上,学着先生写了一个“男”字,上田下力,她写得很细心。

正午过半,秀秀从半山下来,沿着街走,不觉又到了铁匠铺。好像同娘的应承让她的胆子大了一些,秀秀就站在正对街的蔑匠铺口,一边把弄着挂在铺口的蟋蟀笼子,一边朝着铁匠铺子看。一个伙计看到了,就朝里头喊了一声,几个人在冒着火光的铺子里爽朗地笑起来,那个喊人的又说了一句什么,他们笑得更大声了。小铁匠从里头出来,把手背到后面使劲地擦了擦,秀秀楞了一下,觉得理应羞涩些,便低下头,又一想,不对,我剩下的日子要跟这个人过活,看清些才紧要。她抬头看着面前这个瘦瘦高高的少年。他的头发很长,乱乱地盖在饱满的额头,但是洁净,并不像铺子里的伙计一样一咎一咎地粘着。眉毛略微淡,眼睛不大但眼线细长,鼻子高而且挺,为了看着老成些,他还蓄着些胡子,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胡子稀稀落落,又黄又软。

也许是紧张,他又把手背到后面,使劲地擦起来。街上往来的人鱼贯而过,少顷,小铁匠说,“你来寻我,是有事么?”

“你把背挺直些!”,秀秀脱口说,声音有些大,她自觉有些不妥,慌慌地看向别处,店铺里的伙计听到了,故意笑得很大声,有个坏的扯起嗓子喊,“背可不能弯,否则以后有你好受。”其余人又笑,也不敲手里的红铁块,就齐齐地往这头看。

小铁匠却不恼,笑嘻嘻地把背挺起来,又问,“你来寻我,是有事么?”

“谁说我是来寻你了!”秀秀说话细声了些,“你为什么还把手背着搓?”

“脏。”小铁匠还想解释,秀秀说,“给我看看。”

小铁匠迟疑了一下,把手摊开,伸到秀秀面前。秀秀看这双手,要是不知情,还以为是中年人的手,手指是很细长,但指根已经长了茧,手指纹路嵌进黑色的碳灰,像用极细的钢笔写满了字。指甲剪得非常短,有些指头已经磨得有些秃了。

秀秀忽然心疼起来,她飞快地掏出口袋里剩下的一颗糖,塞到那个大手掌里,转身就跑了起来。

“喂,你等一下。”小铁匠在后头追了几步,又喊,“我有东西要给你。”

秀秀已经跑出四五个铺子远,听见小铁匠的声音,就停下来。她的脸全红了,不敢转头,就立在那里。

“你等我,我有东西给你。”小铁匠说着就跑起来,他跑步的声音也好听,轻盈的,细碎的,秀秀心里想。

“喏,给你。”小铁匠跑回来,手里拿着一个油纸包的,半掌长的小物件。

秀秀转过脸,她不乐意让小铁匠看到自己绯红的脸,就勾着头,接过小铁匠手里的东西:油纸包了好些层,秀秀一层一层拨开,里面是一个银钗,看得出是刚打好的,钗头有一朵花,工很糙,就只有六个大小不一的花瓣,有些曲着,有些张开,也没有花蕾,秀秀见过娘的那个是有花蕾的。但这个银钗很亮,还抹了一层茶油。秀秀刚要开口,小铁匠就说,“我打的,头一次打,打得不好,是问了好些师傅才学来的。”

“是不是就只给我打过?”

“嗯。”小铁匠点点头。

“那好。”秀秀说道,脸更红了。小铁匠还想问些什么,秀秀抓着银钗飞也似的跑开了。到了家,秀秀锁上自己的房门,把油纸一层一层打开,拿出银钗子细细地看。虽然这物什粗笨了些,但也别有风味,秀秀这般想,又怨小铁匠没有给自己戴上,细想不对哟,是自己跑开的,怨不得别人,就嗤嗤笑起来。她把银钗子放进梳妆盒里的时候,门外来人了。秀秀听得出是东屿的媒婆十六婶。十六婶压着声音说了些什么,父母就齐声应和,又说了些什么,两个人都笑。秀秀想听,但又觉得不妥,就坐在床边,把玩铁匠给的银钗。她把银钗戴在头上,用细纱的蚊帐盖住脸,嘴里默念:“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战事的消息好像一下子爆发了,接二连三地从省城传回来,从一个人的嘴里到另一个人的嘴里,又渐渐生出许多细节。北方的会战死了许多人,日本兵正往南方赶,好些有钱的都拖家带口地逃难,金银辎重带了满满两车。越来越多的人挤在码头的公告栏前头看,议论的声音越来越激动。但这些都与秀秀无关,她是个待嫁的姑娘,只想着拿到礼钱,带姐姐去省城看病。过聘的日子定在初三,按礼数,有个集子他们两个需一起赶一回。集子在西亭,要走半个时辰,这日秀秀天不亮就被叫醒了,娘进来帮她拍了腮红,又将头发细细地扎过辫子。她絮絮叨叨地说了半晌,要恭顺,要细声,要矜持,秀秀几次想要阿妈帮她戴上钗子,但都忍住了。到集子上,秀秀远远瞥见高别人一个头的小铁匠。他显然精心装扮过,穿一件洗得很干净的藏青色的长褂子,头发用蜡往后头梳着,一丝不苟的。秀秀平日里不喜欢别人用发蜡,但小铁匠这样子,她却怎么也讨厌不起来。小铁匠把手背在后面,见到秀秀走进,就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她,“我听她们说你喜欢吃酱骨头,特地起早给你买了。”

“我在这儿怎么吃?”秀秀差点儿要嚷起来,时候并不算早,摊子已经密密匝匝地摆上了。

“我晓得一个地方,离这儿不远,我们可以去那儿吃。”小铁匠顿了顿,“我一早起来光顾着给你排队,都没吃东西,”

秀秀有些心疼,就由着小铁匠带着她走。小铁匠在前头,秀秀跟在后面,他似乎是刻意挺着身子,好显得背不那么驼。走路的声音很轻,似乎瘦瘦的身子在青石板的路上压不出声响。绕过集子,穿过一条旧街,下了坡,就有一个搭在河边的石桌子。秀秀顺了裙子坐下来,小铁匠坐在她的对面,拿下布兜,露出里面的搪瓷大碗,上面盖着一只画着公鸡的碟子。小铁匠笑起来,“兴许还热的。”他说罢,揭开碟子,并没有热气腾起来,“买得太早,不热了。”小铁匠有点埋怨自己,“你吃罢,将就吃。那家酱骨头是十里八乡最好的。我天不亮就去买的。”

秀秀抓起一个递给小铁匠,她这次没有脸红。又拿起一块给自己,她也好久没有吃这个东西,小时候舅舅杀猪,时常会拿些卖不出去的猪骨头来,娘就酱一大盆,她总和二姐抢,二姐那时候也小,不让,两个人就打起来。秀秀有些挂念姐姐,她兴许也想吃酱骨头。“我想留点给我姐姐拿去,她前阵子病了。”秀秀憋了一会,终于说了出来。

讶异的神色闪过小铁匠的脸上,但他马上说,“那你再吃一个,我不吃了。”

秀秀点点头,又拿了一个最小的,啃起来。小铁匠从口袋里掏出一片手巾,在手上摆弄了好一阵,终于壮起胆子,颤着手往秀秀脸上伸。

“你干嘛?”秀秀喊起来。

“你,你脸上脏了,我帮你擦。”小铁匠话说得哆哆嗦嗦。

“我自己会擦。”秀秀从口袋里掏手巾,也许是来得匆忙,她忘了带。

“拿我的罢。”小铁匠殷切地说。

秀秀接过来,擦了嘴,把手巾递还,小铁匠就笑起来。秀秀这时候才发现他有一对梨涡,并不明显,但肯定是算有的。

“你笑什么?”秀秀假装愠怒,用脚踩在他的鞋子上,好像有一股粘稠的,温暖的,甜腻的东西在这样的接触里一下子就从肚子涌到咽喉,堵在那里,上不去也下不来。秀秀看着小铁匠,歪着头撅着嘴,那只小小的脚,就放在小铁匠的脚面上。一只求欢的雀儿从枝头落下来,搭在不远的枝头上,叫得响亮。秀秀把脚从小铁匠的脚上移开,假意看对面的河水。

小铁匠说,“你晓得吗?我姑爷家在县里,他说省城那边开始抓壮丁了。”

“会抓到我们这儿吗?”秀秀问,心里忽然就想起了在省城的家傲哥哥,不知道他近况如何。

“嗯,我问过,抓不到我们这儿。你放心。”小铁匠把吃剩的骨头远远地丢出去,一条黄狗嗖地冲过去,叼住跑走了。

“走吧,我们去集子逛。”秀秀起了身,小铁匠提着布兜。集子里的人骤然多起来,摊子也多。秀秀买了一朵钗花,小铁匠执意要付钱,秀秀不允。路过鞋铺,秀秀被一双小娃的虎头鞋子吸引住了,那鞋子是真的好看,半个巴掌长,红色的,鞋尖的虎头是绸布缝的,里头塞着棉花,圆鼓鼓的,鞋子后面还缀着一个小小的铃铛。

“买一双吧,回去给你们的娃,肯定欢喜。”摊主是一个六十出头的老妇人,手瘦的像干柴,眼睛深深凹着,却闪着光。

小铁匠马上回应,慌慌地掏钱要买,被秀秀瞪了一眼。

“多少钱啊?”秀秀问。

“一角钱,都是自己缝的,用的也是好料子,买去,孩子见着一定欢喜。”老人说。

“是贵了,对吧。”秀秀转头看小铁匠,“对吧?”她又问了一遍。

“唔,是贵了。”

“哎,早前我这鞋子是不在集子上卖的,都是由我儿子拿去省城里卖,要卖三毛的,要不是他给抓去做了壮丁,我一双也不会在这儿卖。”老太太哀怨起来,“这世道,好好地吃饱活着怎么就那么难呢?”

小铁匠从口袋里掏出一角钱,递给老人。“我们要了。这鞋子值得这个钱。”他打开随身的撘子,把鞋子从秀秀手里接过来,放到里头。虎头鞋的铃铛儿碰到盖骨头的瓷碗,发出脆亮的铛铛的声音。秀秀看一眼高高瘦瘦的小铁匠,有那么一瞬间,她觉得眼前这个少年的眉眼,好像在哪个梦里见过。

“我们走罢,爹爹要回来了,我还得帮他卖海货。”秀秀起身,说道。

“那我陪你回去。”小铁匠说得急,局促地望着秀秀,想着要是她不允,该怎么劝服,料不到的是,秀秀居然应允了。只是说,“我去姐姐家里的时候,你在卧房外头等我,可好?”

小铁匠忙不迭地点头,两个人沿着田埂走,秀秀走在前面,小铁匠走在后头,虎头鞋的铃铛响得勤快,好像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在他们中间跟了一路。秀秀喜欢这声音,小铁匠也喜欢,但他们都不说出来。阳光很好,不算热,但哪里都是亮堂堂的。有云雀叫,在矮矮的草丛里衔着搭窝用的草儿倒挂着,斜仰着。小铁匠胆子大起来,直直盯着前面走的秀秀,她露出的一截肩膀白得像雪,一头黄色的头发显得几分稚气,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像只欢乐的小麂子。秀秀似乎觉察到后面有人盯着,骤地回头,看见小铁匠直楞楞的眼神,一下子羞了,小铁匠也羞,就勾下头,看青青的田埂。迎面走来挑肥的人,两个人就靠着闪到边上,秀秀斜眼瞄着这个高瘦的男孩,忽然问,“要是以后,我们生的都是女娃,你受得住吗?”

“不碍事,我还更疼女娃。”小铁匠低头看盯着自己的秀秀,“真不碍事,你放心罢。”

秀秀心头一阵暖,这次的暖也是甜腻,粘稠,像蜜膏一样。她想牵一下小铁匠的手,但又觉得不是时候。等过了聘,我一定好好拉着他,秀秀心里对自己说。


上半部分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参与读者评审,每周抽选3位送出100元阅读基金,并有机会成为终选评审环节的读者代表。

作者


陈齐云
陈齐云  
想把故事扭成麻花。

相关推荐


阅读
万寿塔(下)
文 / 陈齐云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