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歌手都老去了。他们曾经辉煌如天上星辰,至今依然在乐坛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却也因为曾经辉煌,所以当他们年纪越大,越要当心被人说成不能保住晚节。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各种音乐类综艺节目争相出现,除了需要小鲜肉来颜值担当、搞笑担当,打情怀牌也是常见的手段,所以对老歌手的需求量一时间急速增长。各大综艺节目导演到处挖人,对老牌歌手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
香港乐坛地位堪比泰山北斗的谭咏麟谭校长,也在积极地上综艺。1988年他在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曾公开宣布“今后不再参加任何比赛性质的音乐节目”,一晃将近20年过去,近几年他在电视上频频露面,参加了湖北卫视《我的中国星》、浙江卫视《谁是大歌神》等不少综艺节目。
今年更是频繁,如今又要上湖南卫视《我想和你唱》了。而前段时间,他刚刚参加了江苏卫视《金曲捞》,这是一款致力于打捞那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遗珠金曲的节目,谭咏麟邀请何洁作为唤醒师,唱了一首《把你藏在歌里面》。谭校长经过岁月洗礼,唱功不减当年,一开嗓就惹得一票观众感动落泪。
当然不排除节目组的刻意安排,谭校长在节目中再次回应了与哥哥张国荣的恩怨,要知道香港乐坛的谭张争霸时代可不是说着玩的,粉丝可是会为了各自偶像大打出手的那种,不像现在打打嘴炮当当键盘侠那么简单。
现场还演唱了哥哥的《沉默是金》与梅姑的《梦伴》,一下子把氛围拉回上世纪谭梅张三足鼎立的香港乐坛鼎盛时期。
其实接受节目的邀约,难免等同于把自己放在了一个供吃瓜群众评头论足的位置,在社交媒体极为发达的现在,观众的评论也常常是不留情面的。有了之前的光辉历史,如今一旦有闪失,舆论压力就会更加巨大。
如何在这种浮躁的环境不失尊严的老去,是个技术活。
忍不住设想一下,哥哥和梅姑如果没有那么早离世,他们会以什么姿态来面对如今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也会流连于各种俗气的综艺节目?或者是激流勇退与世无争?人世无常,只要活着就有变化,只要有变化就会被别人评说,好在他们的光辉形象永远定格,只留下了赤子的精神和不朽的艺术作品,供后来人学习品鉴。
同样英年早逝的还有台湾的邓丽君小姐。像他们这样在盛名时期戛然而止,当然形象就不会再有幻灭的风险。
台湾另一位与邓丽君一起红遍亚洲的歌手刘文正,这个当时被称为亚洲最帅男人,却选择了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彻底消失。据传,2008年曾有演出商开了新台币26亿的天价,邀请刘文正复出,他都不为所动,甚至至今没有人能挖出他38岁之后的照片,他到底在哪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歌手要老得有尊严,要么彻底退出江湖,要么决定好了不与这时代为伍,只用自己的方式、按自己的玩法来玩。
前阵子疯传的歌神张学友拒上《歌手》的视频片段,也不失为一种态度。
不需要上这些节目来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维持曝光度,而是低调地以自己的方式继续走在音乐的道路上,年过半百,抓住唱得动的时间,游走于各地开演唱会。为庆祝五十岁生日,张学友在2012年1/2世纪巡回演唱会花了17个月在全球50多个城市举办了146场,如今新一轮巡演Classic Tour又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亮相这季《歌手》的林忆莲,一开始也是颇受争议。从她参加内地歌唱比赛节目《歌手》的消息发布时起,就有大批香港歌迷群起反对,留言指她这个灾难性决定是“自贬身价”,会令头上的天后光环掉下来。
林忆莲倒是对所谓光环很看得开,无论什么舞台都是以用音乐讲故事的心态来对待,毫无悬念地拿了本季歌王,虽然这头衔对于她们这种级别的人来说,已经不会使之更加荣耀了。
同样贵为天后的王菲,一直走高冷路线,仍然凭借花边新闻活跃在大众的视线里。但是与敬业的林忆莲相比,她的业务能力却不复当年,因为“幻乐一场”的天价门票和车祸现场,也给自己的唱歌生涯添了不少黑历史。不过以菲姐的性格,爱谁谁吧。
在林忆莲王菲等还在延续自己的天后神话时,同时期的关淑怡却老得不那么优雅从容。前不久还因为欠酒店房租,涉嫌袭击恐吓他人遭到拘捕,此前关于关淑怡言行怪异的传言早已经满天飞,在社交网络上她的情绪更是飘忽,多次扬言要自杀,还与内地网友对骂。
未婚生子的迷雾持续多年后忽然发文公布生父是不丹仁波切,不久,又与年纪相差23岁的内地艺人李佳念传出母子恋。感情事业都处在低谷,又屡屡在公开场合言行失当,她的心理问题再不适当加以引导,很可能酿成悲剧。
陈淑桦也是个被心理疾病困扰的例子,自从母亲去世之后,她在演艺事业巅峰之际淡出歌坛,自此宛如人间蒸发,后来有传她罹患抑郁,也有媒体曝出她沧桑憔悴的模样,惹得一众老友心疼不已。退隐后,她不时到慈善机构做义工,或在家中修习佛法。相比关淑怡的各种情绪失控,陈淑桦的彻底隐退或许是种更得体的选择。
李宗盛在《感性与理性》演唱会上,曾给淑桦一封信问候她:“淑桦,一切还好吗?但愿你已从失去母亲,的深切哀伤里平复过来。”如今李宗盛也从小李变成老李了,他逐渐淡出视线,专心经营个人品牌李吉他,还与张培仁一起策划发起了简单生活音乐节。
与李宗盛的得心应手相比,“音乐教父”罗大佑的面子可能有点挂不住了,前不久的《假如我是罗大佑》系列演唱会票房惨淡,亏损百万。口碑也不佳,只是挂着罗大佑名义的一场拼盘演出罢了,请的还是田馥甄、Alin这些新生代歌手,整个演出的定位十分尴尬,罗大佑只在尾声时出来唱了两首歌。
像罗大佑这样的,稍有不慎,就是在砸自己的招牌。
所有的歌手都会面临这样岁月的增长,无论以哪一种形态老去,跟随潮流亮相在综艺节目里,或者继续活跃在演唱会舞台上,又或者转为幕后坚持在音乐的道路上,甚至不再从事音乐相关的事情,既然作为公众人物,无论如何都免不了被关注被对比。
要想不失尊严地老去,要么像刘文正那样以极度的决绝彻底隐退,从此只在江湖留有传说;要么像王菲、张学友那样,活得更开放更自我,反而会被当作一种高的格调。
当然,更为理想也最具难度的一种方式是:保持旺盛的创作力,不断推出佳作,用作品震惊世人,至死方休。
文/木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