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馍馍,是一只小猫。
每只猫在断奶后,都会被分配到一只二脚兽。
成功的小猫,要独立完成驯兽的过程。
基于对二脚兽的观察与驯化,
我写下了以下的日志。通称:
二脚兽驯化笔记。
在驯化二脚兽的过程中,小猫们需要克服的最大心理难关,是二脚兽作为少毛生物的视觉体验。
友情提示:这个场景大多时候,会发生在你领地的卫生间和卧室里。
但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的身体并非全秃。
尤其他们头顶上的头发,简直是整部“二脚兽退化史”中硕果仅存的宝贝。
为了让这点来之不易的头发被更多人看见,二脚兽发明了各种发型,来突出这些宝贝的毛毛。
可以说,五千年的二脚兽文明史,也是一部充满了热情、智慧的发型史。
所有发型中,丸子头已成为现代二脚兽的现象级发型。
为了推广丸子头文化,现代二脚兽扒出无数古人,来证明丸子头的历史悠久。
其中最著名的是西安的兵马俑。
以及哪吒。
丸子头文化传播机构甚至委托了中国上海美术制片厂制作了一部动画电影,《哪吒闹海》,来推介他著名的双丸子头。
其实,上面都是胡扯的。
二脚兽官方给出的解释,也是胡扯。
根据《二脚兽百科词典》解释:
丸子头,最早流行于日本的发型,主要受母二脚兽热情追捧。
这一解释也有欲盖弥彰之嫌。
丸子头很早前已经诞生,并已形成等级森严的结构体系。丸子头甚至跨越了二脚兽的种族、公母、年龄,像瘟疫病毒一样快速传播扩散。
比如我饲养的公二脚兽,经过半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也在头顶拽出一个小丸子,他总语气温柔、略带娇羞地称呼它“宝宝的小啾啾”。
以下是我对丸子头的研究成果,帮助你厘清事情的真相。
1. 丸子头已入侵二脚兽世界千年
古代东方,丸子头已经像病毒一样,入侵二脚兽世界,并迅速在各地发展成型。
丸子的位置随着年代发生变化,正在往头顶上移,越来越像竖在脑袋上的天线。比如,二脚兽公元后两千十七年,相较二脚兽公元后两千十六年,丸子头的位置普遍上移5公分。
2. 丸子头等级完备、森严
在介绍丸子头森严的等级制度之前,需要提醒一点,帮助小猫们理解这种现象:
毛发稀缺是二脚兽们心底最深的阴影。正是二脚兽这种原罪式的自卑心理,让他们一步步走进丸子头的陷阱。
如今,丸子头在二脚兽世界发展出一条鄙视链,梳子刮出的光溜溜的丸子头,地位低于徒手打造的蓬松丸子头。碎毛发是后者决胜的法宝。
为了突破成熟的丸子头鄙视链,有不少二脚兽另辟蹊径,增加丸子的数量。
3. 丸子头为什么能传播如此之广?
有图片表明,丸子头可以有效遮盖秃顶。
但不少二脚兽实践后称,扎丸子的过度牵引力,导致前额毛发脱落更加严重。
但他们没有放弃扎丸子。
有二脚兽美容毛发专家宣称,丸子头拥有一种暧昧、中性的审美属性,可日式甜美,可帅气酷炫。
大量明星二脚兽的示范试图佐证这一点。
但很多二脚兽称,明星的美丸子和自己的丑丸子的巨大视觉差,让他们一度陷入自我怀疑。
但他们没有放弃扎丸子。
丸子头迅速地风靡了整个二脚兽世界,顶着丸子的二脚兽,总会在马路上与另外1234567个二脚兽“撞丸子”。
至此,丸子头成为二脚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一次同化。
4. 丸子背后的阴谋
为什么是丸子头?而不是板寸、大波浪、非主流刺头?
事实远非看上去的这么简单。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部叫《天线宝宝》的动画片。真相浮出水面。
(补充:这部动画片在香港被翻译为《天线得得B》,我认为更有味道)
这是一部共365集的洗脑动画片,情节简单重复,画面一成不变,基本由一些可怕的圆形符号构成。
按照二脚兽世界365天计年法,《天线宝宝》可无止尽地一年又一年播放下去。
它对二脚兽世界的影响巨大。从《天线宝宝》问世以来,一些显著的变异在二脚兽身上发生。
《天线宝宝》中,4只圆滚滚的肚子上,都长着显示屏。可播放画面和声音。
近年,手机渐渐成为二脚兽的一个新器官,通常长在左右爪子的中间部位。二脚兽的这一新器官,也有画面和声音。
《天线宝宝》中,4只圆滚滚自称“宝宝”。
二脚兽们也学习模仿这一点,大量“宝宝”涌现。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丸子头。
《天线宝宝》播出后,越来越多的二脚兽长出了丸子头。
丸子头不仅长得像天线宝宝们的天线,更是传播信号的工具——像蚂蚁的触角传递信息素那样,一个又一个二脚兽会被传染,渐渐被同化成圆滚滚的天线宝宝。
《天线宝宝》的世界,正是因为4只圆滚滚头上的天线,让一切事物变得圆滚滚起来——
圆滚滚的太阳、4只叫天线宝宝的圆滚滚的不明生物、圆滚滚的帐篷。
最终,二脚兽们,会变成,一模一样,大大的,圆滚滚。
如果你还没有意识到这场阴谋的可怕,那么请认真看下面这张图。
注意天线宝宝的手。
最终,二脚兽们的四个手指,也会这样,连在一起。
他们将再也打不开罐头了。
小猫任性。本专栏不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