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伤人地表达拒绝?


系数法问

如何不伤人地表达拒绝?

简单心理答


如何拒绝别人一直以来都是一道难题,很多人都会抹不开面子,只能把别人的要求通通答应下来,最后弄得自己身心俱疲。

我们收到了这道难题的升级版:“拒绝同事啊陌生人什么的,都还好,但是关系亲近一些,就特别不容易拒绝了。”

好像越是亲密的关系,拒绝对方就越是困难。因我们会担心对方误会,对方希望让我们融入他的生活,认识他的朋友,而我们如果拒绝,就好像显得不给面子一样。

今天我们就想跟大家聊一聊,面对亲密的人提出一些让我们非常不情愿的要求,或是不小心侵犯到我们的私人空间时,我们该如何不伤人地表示拒绝、捍卫自己的个人边界?

  

1.我们在一起,但我还是我,你也还是你

 

个人边界,指的是我们在物质、身体、精神、感受等各个方面建立的规则和界限,表明什么是我们愿意做的、愿意接受的,而什么又是我们不情愿的(Lancer, 2016)。

在情侣相处的过程中,是很容易因为边界问题而产生争吵的,就比如你随手把手机放在桌上去洗手间,回来发现对方在看你的手机。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手机这个事的,我是那种只要手机在别人手里就浑身难受的人。如果对方在没经过我同意的情况下翻我手机,我会觉得非常被冒犯。

可当我们因为边界被侵犯而跟对方生气的时候,对方却可能会说:“如果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有什么可不敢给我看的啊”。

简直又糟心又无从解释。

这就像有人不打招呼就用了我们的东西时,我们会抱怨一句:“你用可以,但是得先跟我说一声啊”。

这个“先跟我说一声”是非常重要的,这和小不小气没有关系,而是我们在向他人陈述自己的边界。

就算结果都是我们把东西借给了别人,但是“先跟我说一声”意味着对方尊重、在意我们的感受,意味着我们之间有边界。

换到恋爱情境中也是一样的,恋爱会拉近两个人的距离,从你和我变成亲密的“我们”。

而个人边界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恋爱中的我们保持有一丝清醒,这一丝清醒叫作:我还是我,你也还是你。

在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之前,你可能先要成为一个更“坏”的人,因为那更真实。同样,在保持长久的亲密之前,你可能先要学会独立和分离。

 

2.在亲密关系中,说“不”是难上加难

 

 健康的个人边界,应该是清晰的、坚固而灵活的,为自己而设置,并且能够用来保护自己的。

但在亲密关系中,想要建立和坚守健康的个人边界真的超难的。

其实当我们在做一件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时,那种心不甘情不愿的情绪是压抑不住的,不管我们认为自己藏得多好,它都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有时因为边界不清晰勉强自己,很可能造成双方之间更严重的矛盾。当然也有那种边界坚硬得像城墙一样的人,面对不喜欢的要求直接硬怼回去,伴侣一头撞在边界上头破血流。而我们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找个借口暂时推托掉。

上面所说的这几种情况可能可以涵盖多数人的选择,但其中所反映的边界要么过于坚固而不灵活,要么很不清晰,对方根本不知道自己那样做已经侵犯到你的边界了。

那么,究竟要怎么做,才能在恋爱关系中建立健康的个人边界?

  

3.建立个人边界的三个准则

 

a.了解自己希望被如何对待

临床心理学家Ryan Howes认为在建立健康的个人边界之前,我们需要知道:

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什么让我们感觉舒服,什么会让我们感到害怕;

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希望被怎样对待。

在这几点上越是清晰,我们会越是知道该如何建立个人边界。

相反,如果对于自己的偏好都是模糊的,我们很容易就会被带着走,而这时我们会感到自己只能一直迁就对方。随着关系发展,还有可能会“莫名其妙就受了伤”。

 

b. 坚守边界、适当拒绝

有时我们会觉得拒绝对方的要求让我们显得自私,只顾自己的感受,也害怕会因此伤害对方的情感以及这段关系。

但如果我们因为希望讨好别人,而放弃自己的边界,不断地顺从、贴近对方,就有可能像渡边纯一所说的那样:距离太近,爱也会变成一种消极的东西。

当我们坚守边界时,只是在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偏好,而拒绝对方的要求并不意味着要引起冲突,更不意味着不爱了。

这是坚守边界所给予我们的勇气和信心。

 

c. VAR技巧之“恋爱篇”

我们介绍过一套提升有效坚定感的3步技巧,也叫做VAR技巧。

这3步分别是:

Validate(证实):证实/确认/承认对方的处境。

Assert(坚持自己的主张) :无论是提出请求还是表达拒绝,做到清晰、直接、具体。

Reinforce(强化):告诉对方你为对方着想的部分。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想用临床心理学家Harriet Lerner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作为结语:

一段(好的)亲密关系,就是双方都不会让自我禁声、牺牲或背叛自我。

 同时都在以一种平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力量与脆弱、弱点与能力。

责任编辑:舟自横 onewenti@wufazhuce.com

征稿信息见@ONE一个工作室 置顶微博。

回答者


简单心理
简单心理  
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心理服务及内容。

相关推荐


问答
嫉妒好朋友是正常现象吗?
问答
什么是「自杀式单身」?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微信打开

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