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分享一个吵架能赢的小秘诀?
能否分享一个吵架能赢的小秘诀?
我给出一个比较反常识的答案。很多人以为吵架要赢,是去讲对方最听不得的、最狠的话,要调动两个人相处的经验去刺痛对方,进行人身攻击。但真正聪明的人会选择一种看似简单却极其有效的策略:永远只说事实。
记得二十出头上大学的年纪,每当有人和我意见相左,我就像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恨不得用最尖锐的话语去反击。直到旁观了一次聚会上的争吵,我才知道真正会处理矛盾和情绪的人,到底都是怎样捍卫自己的。
那天是几个朋友约着在火锅店聚餐。同学小孙和小佟之前因为小组作业闹了矛盾,积怨已久。趁小佟没有到现场赴约的时候,小孙开始八卦小佟,声音越说越大:“你们有没有发现,小佟从来不接父母的电话?每次她妈妈打来,她都是挂掉或者不接。这样的人一定是家庭关系有问题,说不定心理都有毛病。这种不孝顺的人,和她做朋友可得留点心眼。”
在座的几个人不知道怎么回应,有场面人默认这是个站队测试题,开始附和。恰好这时小佟到场了,脸色有些难看,显然听到了刚才的话。当时气氛变得有些难堪。我以为她会生气或者难过,至少这顿饭是吃不成了,搞不好现场都要大打出手。
但她深呼吸调整了几秒钟情绪后,坐下问:“你说我不接父母电话,能具体说说是什么时候吗?”
小孙愣了一下:“就是平时啊,我经常看到你挂掉你爸妈电话。”
“好,那我来说说具体的情况。”小佟的声音很平静,“我家到学校也就五十分钟车程,我基本上每周末都会回家。他们和我打电话我虽然有时候会挂掉,但那是因为我在和你们聊天,不想因为我的私事打扰到大家。之后我就会文字或语音问他们具体的情况。另外,每周末回家我都会给他们做饭。我想问问你是怎么对你爸妈的?如果我这叫不孝顺,那你孝顺的标准是什么?”
整桌人瞬间安静了。小孙的脸红得像番茄,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因为她刚才的指控完全是基于片面的观察,而小佟拿出的是完整的事实。我学习到了什么叫做不动声色的反击。我在脑海里演绎,假如当时她直接走掉,我们一定默认小孙指控的是对的信息,小佟羞赧地逃走了。假如她骂了回去,我们大概率会觉得这个人攻击性太强,没准真有性格问题。
从那天起,我开始学习她的方法。每当有人想要与我争论时,我不再急于表达情绪,而是先一五一十地说清楚既定的事实。我效仿几次后发现,坚持只说事实的人往往能够自然地占据道德制高点。因为在争论中,旁观的观众们通常会站队在看起来更理性的一方。
后来,我开始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运用这个方法。当房东想要涨房租时,我不是抱怨或者讨价还价,而是拿出周边同类房源的租金数据;当朋友说我“总是迟到”时,我会说:“过去三个月我们约了六次,我迟到了两回,你也迟到了两回,咱俩不相上下。”然后我和朋友之间一触即发的情绪战争就在无声中消弭了。
于是我发现了这种策略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赢得争论”本身,而在于它能够推动讨论向着更理性、更建设性的方向发展。毕竟,在一个充满观点和情绪的世界里,坚持事实本身就是一种勇敢和智慧的表现。有人会在吵后复盘的环节说觉得我很冷血。但我知道,我并不是变得冷血,而是学会了用更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立场。情绪化的争吵从来不会解决问题,只会让关系变得更糟。
当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搜集和陈述准确信息时,你就不太容易被情绪所左右。这种冷静本身就是一种优势,因为失去理智的人往往会犯错,而你可以利用这些错误。
有朋友问我:“你不累吗?别人骂了,也爽了。你好像总在准备着自证似的,这样怨气根本散不出去啊。”
但我会觉得情绪化的争吵最累。为了一时的口舌之快,可能要花几天甚至几个月来修复关系。而事实从来不需要修复,因为它们本来就是对的。
永远只说事实,让我学会了在这个充满噪音的世界里保持清醒,在情绪的漩涡中保持理性。
每当我看到那些在网络上争吵不休的人们,我总会想起小佟在那次聚会时不急不恼的样子。
责任编辑:舟自横 onewenti@wufazhuce.com
点击首页日签下方的“那支笔”,在树洞里留下你的生活瞬间,和你那些无法与人明言的心情。
回答者
|
老出神 @老出神
经常换笔名,但一直在写。
|
相关推荐
问答 |
“低电量生活”是怎样的状态?
|
问答 |
治愈不了自己的人能治愈别人吗?
|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