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你遇见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工作中,你遇见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非工作时间的焦虑反刍曾是我遇到的最大的挑战。
不知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夜晚?下班后回到家,明明已关闭工作群聊,脑中却自动播放工作中的场景;合上电脑的瞬间,领导那句模糊的点评突然变得刺耳清晰;闭上眼,未完成的任务列表在黑暗中幽幽发光;听到手机铃声时,生怕工作中的疏忽打破休息时间。我们带着“隐形工牌”生活,非工作时间的内耗如影随形。
每一种工作都有不同程度的压力,所以当我在谈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时,我没有说是工作中的考核KPI,团队协作,人情往来……而是更加令人头大的点——下班后我们的心理仍在加班。
而我就是一个喜欢反刍的人,有人说我太玻璃心或者太敏感了,总是把工作中的烦心事反复咀嚼,我知道理想状态下,要用锋利的锯子把工作和生活狠狠地锯开,让它们井水不犯河水,但实际过程中工作侵犯了我的生活。时间长了,对工作也就有了倦怠感,仔细想来,工作的压力不至于把我压垮,压垮我的是我自己的心。
我的领导向来喜欢指桑骂槐,阴阳怪气。有一次他开大会在会上扬言,某些年轻的,工作不久的职工态度不端正,要改正,多跟老的学习。我听了琢磨了很久,是不是在说我呢?反复想来越想越气,如果这件事就这样了了,恐怕我晚上会睡不着觉,于是我鼓起勇气跑到领导办公室,问问他我哪里不端正了?有没有什么凭据?结果领导表示没有说我,劝我不要放在心上,给我讲了一堆人生道理。我一听说的不是我,心情好了许多,离开时正好遇到一个女同事正气呼呼地往领导办公室跑。后来我听别人说,这个女同事在大会上听了领导的话,觉得是说的她,越想越气,非得跑去讨个说法。
看来我们都是领导口中的“某些人”“一部分人”了。
也许只是我们多虑了。工作不顺心是必然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是一群性格迥异、三观不合的人共同做事呢。反复琢磨领导的话,被奇葩的同事恶心到崩溃,被工作压力搞得睡不着觉……后来我意识到,这不一定是工作能力的问题,而是与自我和解的问题。仔细想想,一个人那么在意工作,一定是个责任感很强并且很在意旁人评价的人。
有一本书我常反复看,是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编著的作品,叫《被讨厌的勇气》。我将其提炼为三句话勉励自己:
不在意被评价。
不害怕被讨厌。
不追求被认可。
我将这三句话发在朋友圈置顶,也算是一种刻意练习,人们越缺乏什么就越暗示自己什么,我不否认这一点,所以目前的我没有完全做到这三句话,但它是我所努力的方向。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好,就不要在意别人如何评价,同事之间保持距离,不要害怕被疏远和孤立,这种松弛感的状态才可谓是百毒不侵了。
一个朋友说过一句不大文雅却很有用的话:在意别人想法就会变成别人的裤衩,别人放什么屁你都得兜着。我觉得这句话很有用,毕竟很不愿意变成别人的裤衩。
对了,我好像刚刚一直在用“非工作时间”这个词汇来形容休息时间,那么我们反过来,把“非休息时间”来形容工作,这样显得工作对我们的人生并不是那么地重要。
总之,在休息时间里,我们尽可能地去做属于自己的事,跑步、健身、绘画、听音乐……当有“非休息时间”打来的电话时,我们可以不接,或者晚一点再回,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责任编辑:梅不谈 onewenti@wufazhuce.com
征稿信息见微博@ONE一个工作室 小红书@ONE一个编辑部 置顶内容。
回答者
|
陈允皓 @陈允皓Mars
生活明朗,万物可爱。公众号:陈允皓
|
相关推荐
问答 |
爱好和工作相结合,是理想状态还是陷阱?
|
问答 |
如何摆脱因工作带来的精神内耗?
|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