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心甘情愿走入过什么骗局?
你曾心甘情愿走入过什么骗局?
进入骗局往往是因为相信某种可能性,比如,相信高回报零风险的好事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再比如,相信屡教不改的人会洗心革面。心甘情愿走入骗局却是清醒地沉沦,明明清楚没有任何有利于自己的可能性,已经识破对方的动机,猜中对方会如何一步步诱导,却还是一次次顺着对方设好的路线进入圈套。
去年,我向做律师的同学询问了法务方面的问题:如果有人欠钱不还,起诉的意义大不大?同学了解了具体的细节之后,给出的意见是:如果对方名下没有房车之类的财产,起诉意义不大,因为即使起诉了,对方也没有偿还能力。
交谈过程中,同学问我有没有借条。我说没有。同学又问是一笔还是好几笔。我说,好几笔,每笔金额不一样,断断续续借了好几年,现在还欠着好几万。
“一直不还怎么还接着借?”同学这一问把我问住了。
“因为关系太好了,不忍心见死不救。”我说。
这位关系很好的朋友,几年前被新型传销骗走了十几万,自此开始频繁向我借钱。知道他困难,我也不忍心拒绝,却不曾料到他会把债务压力传导给我,差点连我也一起拖垮。最开始是借三五百,慢慢变成一两千,再后来变成一两万。开口的频次从隔一两个月,到隔两个星期,最后变成在他的每一个借贷还款日准时出现。近两年我明显感觉到他已经被负债压得他喘不过气,而他似乎认准了我是那个可以帮他缓口气的人。
他跟我借钱的理由几乎不重样,借得少的时候会说他还没发工资,急着还信用卡,借得多的时候会说他帮公司垫了款,账还没有报下来,偶尔还会把家人拉出来,说家里遇到了紧急情况,总之就是要说服我帮这个忙。每次都跟我保证过几天就还,好几年过去了,只还了不到总数的五分之一。我也终于醒悟,每一次把钱借出去都是亲手为自己的生活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他可以在任何我意想不到的时刻跳出来,也可以在任何我急需用钱的时候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最后一次向我借钱,只要我甩出一个不借的理由,他就立马抛出一个保证,企图打消我的顾虑。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是我的一再退让给了他步步紧逼的底气。我终于忍不住对他说:“你总是跟我说你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不是我造成的。如果我存在的意义就是帮你还债,我们的友情就到此为止吧。”说完把他拉黑了。
因为情感的拉扯,我一次次心甘情愿走入这场骗局。等待我跳进的,从浅浅的坑洞一点点变成深不见底的漩涡。而最让我纠结的地方在于,似乎是我的忍让和迁就让他将陷阱布置得更加得心应手。
其实我从来不会认真听他为什么要借钱,我清楚那些五花八门的说辞都是幌子,只是不忍心拆穿,于是选择帮他一起掩护他的狼狈和窘迫,让他尽快在我面前结束生硬的表演。有时我甚至会催促自己快点跳下去,赶紧结束这场势力不均的拉锯,这样大家都得安宁。可越是给他希望,他越要把我当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现在想想,假如我能预知事态的走向会演变成今天这个地步,还会不会向他开借钱的口子?哪怕只是几百块?答案是:不会。坚决不会。
有些口子一旦开了,就会挂上把锁,钥匙在别人手里,自己没办法合上。
当一段关系长期保持不对等的索取和输出,当一方理所当然地将痛苦传递给另一方来分担和消解,受耗的一方要当机立断,及时止损,不要留恋过往的情谊,不要心甘情愿被感情绑架着走入设好的骗局,不要怀疑是不是不伸手拉对方一把,自己就成了冷漠无情见死不救的人。
施救别人固然是一种善良,但前提是保护自己。
责任编辑:讷讷 onewenti@wufazhuce.com
征稿信息见@ONE一个工作室 置顶微博。编辑部官方微信:oneapp2020。定期发布问答收集,赠送书籍和周边礼物,欢迎读者添加。
回答者
|
杨湛 @Loyim
从观察者到塑造者。
|
相关推荐
问答 |
什么是“智性恋”?
|
问答 |
从小到大,你经历过什么样的语言暴力?
|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