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越来越沉默?


浮动的金价问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沉默?

ONE编辑部答


以下是发生在ONE编辑部里的一段对话:

 

“我这周想提这么个问题:我们变得越来越沉默了,为什么呢?”

“……”

“……”

“怎么都不说话?”

“因为……”

“我们越来越沉默了……”

“靠。”

 

“讲真,现在微信聊天内容主要都是工作吧?给朋友打电话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不,应该这么讲,是工作这个活动主要发生在微信上。”

“有区别吗?”

“它们好像从生活橱窗转化为功能性软件,工作只是一种催化剂。对他人来说可能是别的东西。”

“对,就连质朴的晒娃现象都少了呢。”

“晒娃的现在都去抖音了,大家也发现微信状况不对了,转移了阵地。”

“有道理哦。”

“我第一次这么喜欢抖音,还我一个无娃朋友圈。”

 

“还有,对于一些值得发声的事件,大家也很少再发声了,发现了吗?”

“干吗?你想发声吗?”

“别看我。”

“之前不是有作者投稿针对某件事的观点来着。”

“我记得,不是因为尺度实在太大被退回了么?”

“是的,他说要自己发在朋友圈和微博。”

“后来呢,发了吗?”

“没有。”

“为什么?”

“怕封号。”

“其实针对那件事,我们后来不是有发一个稍微隐晦一点的文章么?”

“但好像因为过于隐晦而导致没多少人看明白。”

“所以隐晦这种事情本身就很扯吧,本来能直说的陈述句非得换成个比喻句。”

“是的。”

“但,有什么办法呢?”

“要不要喝奶茶?我点。”

 

“其实,沉默是因为说话的成本越来越高了吧?”

“怎么理解?”

“就是说话的代价越来越大了,比如被误解,被谩骂……你知道的,就那些事。”

“不完全是。”

“同意,说话的成本取决于你说什么样的话,你不知道哪些话能说,也不知道哪些话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说出来。于是你说着说着就刺到别人了,伤到别人后,就被别人伤害。”

“嗯,说话和表达自我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哦?举个例子?”

 

“有一种说话,叫做转述,也就是现在最时兴的一种说话方式。我转述你的观点,而你的观点本身也来自另一个人,本质上来说呢,我们这几个人可能总共只说出来了一句话。但因为我们人多,所以看起来说了好多。”

“这叫假性说话,看起来是原创,其实是转发。说话的人自己并不真的相信,并不真的在说话,而是在表演说话。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充满了这样的语言,看起来有一万句话,但实际上只有五句。外表很热闹,但稍微深入感觉一下,就觉得寂静,才发现原来那么多的人都是沉默的,我甚至因为这种寂静和沉默而感到恐惧。”

“举个例子?什么样的话算是转发的?”

“@*#&…¥(*&#^_^”

“靠,你找死啊……发的时候要打码才行。”

“你干吗拿这来举例?”

“我是想说,因为所有人都在转发,所以很多话语最初是谁说出来的已经不重要了,哪怕这些话本身就是一个骗局,或者带有某种目的。”

 

“那你说,什么叫真的在说话呢?”

“我吃豆腐脑的时候喜欢放三勺醋和两勺辣椒酱。”

“啥?”

“我说我吃豆腐脑的时候喜欢放三勺醋和两勺辣椒酱。”

“谁吃豆腐脑的时候会放醋和辣椒酱?”

“我开玩笑的,我喜欢吃咸口的豆腐脑。”

“这才对嘛,豆腐脑就该吃咸口的。”

“你看,我就是这么变沉默的。”

“……”

“作为我来说,我可以说我的沉默实际上是为了捍卫我的醋和辣椒酱。因为如果我开口说话,我可能被迫要选择甜口或咸口。我什么都不说,我就保留了我的口味。”

“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事情。”

“而且,如果我遇上的‘你’是个善于发散思维的人,对方可能还会问我,既然喜欢咸口的却还加醋调味,其实还是喜欢酸甜口吧,对北方的咸口不满意?”

“我遇见过这种人诶,我说我不喜欢吃臭豆腐那种臭味小吃,有人反问,难道不应该尊重不同的饮食文化吗?慈禧都能吃臭豆腐,你还挺讲究。”

“没错,在一个阶段里,沉默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一个阶段?”

 

“对,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沉默让我躲避掉了短期的急性的坏结果。”

“比如?”

“不被理解,被骂,被和谐,被迫选边,等等。”

“我明白了,但长期来说……”

“长期来说,这就是一个极慢速的死亡过程,同时因为这个速度特别缓慢,和急性的坏结果相比,我们几乎感觉不到。直到那一天的到来。”

“那一天?”

“对,直到我在餐桌上再也找不到醋和辣椒的那一天。”

“你可以去买啊。”

 

“但是有很多事物,消失了就买不到了啊。”

责任编辑:讷讷 onewenti@wufazhuce.com

征稿信息见@ONE一个工作室 置顶微博。

回答者


ONE编辑部
ONE编辑部  小红书@ONE一个编辑部
几个较为可爱,偶尔严肃的人。

相关推荐


问答
如何写下自己的第一篇原创文章?
问答
想看文学名著但看不进去,我该怎么办?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微信打开

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