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音乐仅可在ONE·一个 app内播放。和我们一起守护音乐版权,下载ONE·一个app畅听。
我知道了 下载ONE·一个
没有一朵云儿不随着风
没有一朵云儿不随着风
刘耳朵、ONE一个工作室
刘耳朵:一切意义皆是虚无,一切存在皆为美
文/刘耳朵、ONE一个工作室

刘耳朵乐队的音乐风格脱胎于新民谣(neo-folk),有一些神秘与晦涩。但他们的作品并不局限在某个特定民族的音乐风格之中,而是融合了国内外许多不同民族的音乐元素的世界音乐。他们的作品中无不透露出一个核心的思想:一切意义皆是虚无,一切存在皆为美。

刘耳朵,独立音乐人、诗人,刘耳朵乐队主创。在乐队中负责词曲创作、混音制作、主唱以及多种乐器演奏。

杨洛,画家,独立音乐人。在乐队中担任女声主唱以及马头琴、哨笛、口风琴等乐器演奏,并为专辑绘制封面。

周高翔,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在乐队中担任吉他手。

周小镜,乐器老师,在乐队中担任贝斯手。

天熔,在乐队中担任打击乐手,擅长多种民族打击乐器演奏。

李文,鼓手,在乐队中负责套鼓和小打击乐演奏。

 
从左至右分别是周高翔、刘耳朵、天熔、周小镜、杨洛、李文


1.“刘耳朵”既是主创的名字又是乐队的名字,那么听众要怎么区分呢?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刘耳朵:刚开始我是以个人的身份开始创作歌曲和演出的,之后大家才渐渐加入进来。并不是几个人聚在一起说“我们组个乐队吧”然后就成立了,那样的话名字可能会不同。还有一个原因是无论是个人作品还是乐队作品,核心词曲创作还是我负责,加上“刘耳朵”本身就是个艺名,所以大家也没什么意见。名字的由来是这样。我之前也玩过几个摇滚乐队,在写了一批民谣歌曲之后我就觉得我需要一个新的艺名。之前朋友给我起过这么一个外号,我想想觉得叫“耳朵”也不错,既是歌唱者又是聆听者。

李文:之前我只知道美剧《生活大爆炸》的谢耳朵,我一直叫刘耳朵的本名。后来别人都这么叫他,我也习惯了。对玩音乐的人来说耳朵是非常重要的。

 

2.2015年出了第一张专辑《刘耳朵》,还记得当时做这张专辑的心境吗?你们对这张专辑寄予了什么希望吗?想通过这张专辑表达什么呢?

刘耳朵:那些歌是早些年断断续续写的,大部分是在国外上学的时候写的,也有的是回来以后。当时我只是觉得既然写了这些歌,能弄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吧,把它们发出来就行了。其实那个时候已经奠定了我创作歌曲的一个基调,就是向内心探索。

做这张专辑最大的收获是和杨洛的合作,她给我画了封面,也给这些歌画了插图,我们一起做了一本图文加CD的小册子。后来她成了我的女朋友,又加入了我的乐队,到现在她自己也有自己的音乐创作了。还有就是因为开始演出这些歌曲,也就出现了乐队的最初阵容,我、杨洛和李文。

杨洛:我是14年底认识刘耳朵的,那个时候我刚辞职回到南京,租了一个小画室画画。他拿着吉他给我弹唱了《石头》,我记得我的茶几上还有一袋开封的辣条,他说没想到你爱吃这个,我至今没有告诉他的是,那个其实是我的中饭。那个时候应该是我最穷的时候,辣条的滋味是美好的。他唱着“我沿着山坡奔跑,我伴着雨水哭泣,你听不见我的呐喊,我拥有的只是沉默”。听完,内心汹涌。我想,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爱上他的。然后我为他创作了歌曲的封面和插图,并在南京最文艺的书店——先锋书店做了专辑发布会和画展。

其中两幅插图原作也被南京最好的艺术家之一,我的好朋友段革新女士收藏,真是雪中送炭了,在此特别感谢!另外还要感谢另一位收藏家温先生,收藏了这张专辑的封面原作。封面的灵感就是来自于《石头》那首歌。构图参考了蒙克的《呐喊》。人物形象换成了拿着吉他,沉默的刘耳朵。以上就是我对这张专辑的记忆。还有很多想说的。太多的话都在心里。

李文:直到现在,我也经常听这张专辑。虽然制作很lofi,但是音乐非常单纯美好。个人觉得这张专辑是感情真挚的一张。2015年我们在江浙沪巡演了一些地方,把这些歌曲好好地表演了一番。


3.再说到刘耳朵最新的单曲《没有一朵云儿不随着风》,做这首歌的心境和做第一张专辑的时候相比,有发生了什么变化吗?想通过这首歌表达什么呢?

刘耳朵:有些方面变化很大,比如说风格上,这首歌有一些中亚的音乐元素。虽然之前也很喜欢,但从我18年去内蒙和新疆旅行才开始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慢慢用在自己的创作中。在思想方面则没有太大的变化,像我之前的很多歌曲一样,也是在表达追求意义的虚无和存在本身的美。但是具体到这首歌的话,就很难用语言形容了,所以才要用歌词和音乐去表达吧。

杨洛:这首歌是刘耳朵自己创作的个人作品,此外包括最近还没有发布的几首纯音乐,都有浓厚的世界音乐的气息。他对世界有着敏锐的感知与思考,并且从未停止学习。从最早的一把吉他,口琴,到现在的曼陀铃,班卓,冲绳三弦,图瓦三弦,巴拉马琴,热瓦普,小提琴等等。他都掌握得还不错。第一张专辑也是他的个人作品,这两部作品放在一起对比,是非常直观的。可以看到岁月的痕迹。一个22岁男孩,和一个近30岁的男人,他心中的世界更大了。可以感受到自己与这个世界是一体的,是美的。心是怎样,看到的就是怎样,作品就是怎样。作品就是内心。

李文:他早期的个人作品在形式上简单一些。后来的歌曲让我感觉刘耳朵对音乐的追求是越来越高。每一张专辑都是一次记录和变化。本源不变,在形式上想多元而丰富吧。


4.乐队的录音作品是《谋杀民谣》和《不要和他们玩耍》,乐队共同创作和个人创作有什么区别呢?乐队的成员们又有什么特别的体验呢?

刘耳朵:乐队一起创作会有很多惊喜。虽然说录音版只有这两张专辑是乐队共同编曲的,但是演出的时候所有的歌都是乐队一起编的,就好像我提供了一些食材,大家一起做成一桌菜,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文:乐队共同创作更难,条件更多。个人创作简单些。之前我很在意音乐是共同创作出来,还是个人为主创作出来的。之后感觉,只要你参与了,音乐是你认为满意的就好。

杨洛:最开心的就是乐队成员一起排练了,因为我的朋友并不多。大家在一起可以聊聊天,说说话。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也不同。能感觉出来,大家都希望彼此的生活越来越好,这让我觉得人性是非常美好善良的。

天熔:打击乐部分有时候是一种没有头绪的尝试,比较随性好玩。

 

5.给乐队的定位是什么呢?

刘耳朵:我还是比较明确这个定位的,就是小众独立。我是希望让喜欢这种音乐的听众都能听到我们的音乐就好,毕竟这种风格短期来看是很难让大众喜闻乐见的。

周高翔:对我来说是一个据点一个party,喜欢音乐的朋友一起协作,按照流程做出一些东西,作为特定年龄阶段的总结或者是路标。

李文:大家能够在一起玩音乐就好。能够做出满意的作品记录下来更好。最好是有人来买,卖出满意的价格。

天熔:也希望得到听众认可传播,不过很难吧,毕竟不是主流,我个人更多的当成精神慰籍

周小镜:总之,一切的前提是自己喜欢。至于别人喜不喜欢不是我需要考虑的问题。

 

6.组建乐队,你们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周高翔:能把自己擅长的演奏方式、编曲思路用在团队里。

天熔:性格上相处愉快,音乐上有契合点,默契。

李文:忘记是谁说的了,玩乐队就是玩人性。

周小镜: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审美。我在加入刘耳朵乐队之前,主要弹的是流行歌和一些Funk,第一次听到刘耳朵发给我的歌曲的时候,我觉得耳目一新,觉得非常的有趣,就加入了。刚开始的时候,我很难找到演奏这种音乐的感觉,但是随着配合的时间变长,默契程度增加,我开始慢慢变得得心应手。

杨洛:最开始,我其实是没有经过任何音乐训练的。但是现在我已经自己写了好几首歌曲,并自己以独立音乐人身份发布了,我还掌握了马头琴,口风琴,哨笛,现在在学习大提琴。我相信乐队的其他成员能力肯定是比我强的,我觉得每一个乐手都是艺术家,他们是可以自己写歌曲的,哪怕是一段即兴,也是独一无二的作品,值得被记录,被分享。创作是通往觉醒的唯一途经。我希望大家都能感知到自己的灵魂,能够创作。创作自己的音乐,享受音乐本身,不要放弃。就像野孩子乐队里的张玮玮和郭龙老师一样。大家都是独立的人。有独立的作品。这是最好的状态。

刘耳朵:你们把我想说的都说完了。

7.在和音乐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什么?

刘耳朵:我写的歌构成了“刘耳朵”,他是一个更好的我。因为人是经常被环境影响的,所以生活中我肯定不是时时刻刻都像写歌的时候一样,在那种超脱的心境下的。有时候生活中钻牛角尖了,但想到自己的作品里描绘的虚空和美好,就会释怀。

杨洛: 通过音乐创作,我觉得自己的人格和世界观更加的丰满,并且我体会到了那个我期待的自己,我正与她缓慢靠近。

天熔:大家的生活都不易,几个人聚在一起,排练演出聊天啥的就很治愈啊,最起码那一刻会忘掉很多不开心的事

周高翔:可能听觉最能联通心,所以对自己来说应该是一种表达和交流方式。

李文:音乐让我快乐。都是乐。

 

8.有哪些音乐人影响了你对音乐的认知?

杨洛:喜欢的音乐人有很多。乌仁娜,左小祖咒,李志,小河,野孩子,冬子,张浅潜,幸福大街,七八点,胡格吉乐图,约翰列侬,琼贝茨,还有刘耳朵。

李文:国内我很喜欢王磊,叫这个名字的人很多。我说的是出了很多专辑的,第一张专辑《出门人》的王磊。

周小镜:尧十三《龙港秘密》,这首歌的间奏和尾奏让初听我的情绪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让我眼前开始出现一些画面,把我拉进了这首歌的情绪里面去。 让我开始变得喜欢这种电影配乐式的纯音乐。刘耳朵的歌也有不少纯音乐会让我有类似的感觉。

周高翔:成长过程听港台流行比较多,后来听民谣比较多,影响比较大的是张悬吧,还有她的偶像Neil Young,他们让我意识到音乐也好艺术也好,不应该仅仅服务于感官的体验,而应该去尽其可能为社会带来一些改变。

天熔:很难具体到某一个人,就是世界音乐吧,不同肤色文化和地区的,比如阿拉伯、拉丁、弗拉门戈。

刘耳朵:我很喜欢意大利的民谣音乐人Fabrizio de Andre,他的歌词的文学性很强,曲调也很优美,和王洛宾、鲍勃迪伦一样,都在各自的文化里把民谣这种音乐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9.乐队的日常生活怎样的?

刘耳朵:要么离群索居,除了拿快递和遛狗很少出门见人。要么长线旅行,如果是巡演加旅行最好一两个月都不回家。排练的话是有录音或者演出计划就会集中排练,没有任务的话就聚聚餐聊聊天也很好。

杨洛:我最近在健身。很羡慕有八块腹肌的芭蕾舞演员谢欣女士。我想起我小学时候也学了六年的舞蹈。健身是很磨炼意志的。我觉得我意志比较强很可能和我从小要系统练功有关。忍受压腿的疼痛,喜欢在最疼痛的时候数数,然后许一个心愿,想着如果能再忍受30秒就能达成这个愿望。

天熔:平时白天有别的工作,两点一线比较单调,乘地铁的路上听听歌。

周小镜:睡觉或者做一些小手工,总之就是宅在家里。

李文:除了工作,就是看电影,听音乐,运动 练习乐器。

10.你最喜欢自己乐队的哪首歌?

刘耳朵:《阳光从不怜悯》,虽然比较晦涩,但晦涩是因为真的包含了很多很多难以言表的东西。

杨洛:《你是为什么要离开家哟》。

天熔:也是《离开家》这首,千人千面,只可意会。

李文:《无尽的舞会》,希望可以一直跳下去,忘记一切。

周小镜:《塔兰泰拉打雪仗》,画面感很十分强,尤其是第二部分的画面让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圣诞节被雪覆盖的欧洲小村庄。

周高翔:《不欢之城》。

 

11.想对这个世界说什么?

刘耳朵:你很美。

杨洛:哇哦!

天熔:我还行,打起精神吧。

李文:这个世界会好的。

 

12.是什么东西影响了你们的音乐创作进而促成了现在音乐风格?未来音乐会发生什么变化吗?还是一直保持现在的形式呢?

刘耳朵:对我来说是心境吧,以前血气方刚的时候玩过朋克啊重金属什么的,尝试了很多发现民谣更能忠实地还原我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未来还是想继续探索世界音乐,把我们建立的这种跨文化融合的音乐风格做得更加完善。

天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总是不断变化的。

李文:乐器技术和音乐的审美对音乐人还是很重要的。很多创作的东西都与这个有关,它们也是相互影响的。

杨洛:既然是关于音乐创作方面的,我就以我自己的创作来回答吧。我是从2016年开始自己写歌的。此前我一直有写短诗的习惯。有一天我看到自己写的一段文字,觉得很像歌词,通俗易懂,就自己哼唱了起来,没想到旋律也挺好听,于是刘耳朵听到后给它配了和弦。经过编曲制作后,就有了我的第一首歌曲《选择了一座山》。最近我写了首新歌《三十二个农场》,歌词灵感来自于由张佺老师推荐的书籍,爱默生的《自然沉思录》。由于其中思想和歌曲风格都和我之前的单曲《沿着这条河你会一直走吗》相近,于是收录在了同一张专辑中。其中的大提琴是我自己拉的。我觉得诗歌是我热爱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是我的作品内核吧。通过马头琴和大提琴的学习,我感知了自然原始之美与音乐本身脉络的古典之美。它们会随着时间,不断地融合出新的作品。这个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13.你最佩服乐队里面的谁? 

刘耳朵:杨洛,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她只是个画家,不会乐器,没写过歌。现在不仅是我们的歌手、乐手,更是有自己作品的独立音乐人。天赋异禀!

天熔:杨洛,写歌的时候诗句旋律同时出来,特别有天赋,关键是很好听,这个不是练习的结果,天赋型。

杨洛: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个性,单从佩服来说的话,应该是老曹(天熔)。他是我们乐队里唯一结了婚而且有孩子的,非常不容易。最让我佩服的是,他的心态非常乐观。聊天的时候他很少说自己的不容易,还常常开导其他的朋友。

李文:打击乐乐手天熔的加入让我轻松不少。只要是用手打的打击乐器,他都驾驭的很好,让我很欣赏。另外别人都说我俩长的有点像,或者是气质,或者是感觉。我不觉得。

周小镜:刘耳朵,是乐队的核心人物,虽然一下子看不懂歌词,但是依然能感觉到其中透露出的情绪。

周高翔:每个人我都蛮佩服的,都是很有意思的人,可以敞开心扉聊天。

 

14.把自己拟物,你认为自己是什么?

刘耳朵:这个我太擅长了,歌里就写了。一开始是石头,之后又变成狐狸、马、黑蝴蝶等等。无论是什么吧,存在就是美。

杨洛:我经常梦见我在飞行。如果要是把自己拟物的话,可能是风筝吧。总不能是飞机。

李文:狗吧。因为是自己的属相。

天熔:正值壮年的牛,原地劳作。

 

15.最后谈谈你们接下来的计划吧,以及对乐队或者自己的期待。

刘耳朵:我和杨洛依然想要更深度、更大范围的去旅行,体会自然和人文。也希望能把这些经历和体悟用文字、音乐、绘画甚至影像等等一切可能的体裁记录下来。最近我依然在创作,有歌曲也有纯音乐,接下来会陆续发布。也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大家能有更多演出吧。

李文:和刘耳朵一样。

杨洛:我还是希望自己多画一些画,毕竟我最擅长的也是画画。计划是想要出一本自己的综合的作品集。文字,绘画,诗歌,音乐。然后带着它,还有我的画去一些书店。做一些展览。把我的体悟分享给更多的人。我希望可以靠我自己的作品挣钱。虽然我的六便士通过其他途经解决了,但是我不那么开心。我希望这个世界的每个创作者都能安心创作,描绘自己的心中的月亮。我正在往这方面努力。

天熔:希望有多点演出,时常能在一起,相互鼓励慰籍,创作出有更多的歌。

 

没有一朵云儿不随着风

只有永远捕不到风的人

追着云儿跑

追着云儿跑

责任编辑:讷讷 onewenzhang@wufazhuce.com

编辑部微信:oneapp2019。定期发布活动,赠送签名书和周边,欢迎添加。

相关推荐


音乐
失联盐分:这个世界需要点EMO摇滚
文/失联盐分、ONE一个工作室  
音乐
趁热听|藏进海风中的乌托邦
文/街声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