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歌——
可以是裹挟着尘沙的大漠野风,
可以是西柚味的夏夜晚风,
可以是小酒馆里缠绕在发梢的香风,
可以是地铁出口转角处带着烟草味的微风,
可以是黄昏时分引着你回家的清风……
她是矛盾综合体,李上安。
1.音乐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
音乐已经属于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我并不仅仅把它当成工作,它更像是我与外界沟通的媒介。
2.未来会一直保持现在的音乐风格吗?
音乐风格在我眼里并不是一种自我标榜,而是作品不同的呈现方式而已。
从第一张专辑开始,包括《夜长梦多》《猫》这样的作品都不是民谣风格。
二专三专风格也实现了融合更多风格的尝试,这是我对音乐一直保有的追求和成就感,也是我愿意一直做音乐的原因,这一点是不能妥协的。
之前因为风格的问题,跟身边一些人也有过分歧。不愿意做风格一样的作品,也确实让我错失了不少机会。
但我还是认为没必要拘泥于风格的限制,音乐应该是自由的,只要这个风格你能驾驭,这个调性适合你就没问题。
未来想尝试的东西还很多,对我来说,音乐的未知性才是最令人期待的。
3.你觉得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纯粹的、复杂的、真实的、感性的、理性的。
我对自己的过去没什么可后悔的,对未来也没什么太大的期望,就是想继续自由地做音乐,潇洒过一生。目前的状态只能说是知足吧,还不能说满意。
4.你喜欢的歌有哪些?
我更喜欢一些纯音乐,有足够的空白想象空间。岸部真明的《少年的梦》是我还在上学时就开始喜欢的曲子,包括《奇迹之山》《时间之旅》很多作品都非常棒。
刚毕业来京工作的那段时期,还把这些曲子设成我每天的闹铃。
他的作品非常包容、沉稳、细腻,也让我感受到音乐强大的吸引力。
5.《万花筒》这个首歌想表达什么?
《万花筒》想表达的都在作品里了。
我小时候晚上睡不着就拿起万花筒对着灯看,像是在窥探另一个世界。有一次好奇地问老师,万花筒为什么那么美?它里面有什么?
老师说里面有另一个美丽的世界。
后来,我爸说老师是骗人的,里面就是一些彩色的碎片而已,只是在三棱镜的对称下看起来很美,那时瞬间有一种被老师欺骗的感觉。
长大之后我觉得,其实是我爸不懂浪漫而已。
这张专辑即将发行的作品,有我自己也很喜欢的《密室》这一首歌,实体专辑的设计还在构思中,应该会在明年出炉。
6.想对来看自己巡演的人说些什么呢?
想对所有来看巡演的朋友说,这一轮巡演虽然每站只有20张双人票,下一轮双人票每站会加增至50张,你可以带任何想分享的人去。
双人票从我们第一轮巡演就一直延续,它的存在就在于,音乐因为分享才变得更有意义。
7.让你最难忘是一个场景是什么?
最难忘的场景是2018年巡演到广东,从广州到深圳的高铁上,隔我两个座位戴着耳机的小姑娘,突然哼唱起我的那首《孤独城市》。
我在挨着过道的位置,她下车从我身边经过,看到我却不认识。
8.你有什么想推荐大家去做的事情?
我推荐你做一次自己想做不敢做,对你来说又很有意义的事情(前提得是合法的)。
2013年,我瞒着家人踏上去海南的火车。他们希望我找一个稳定工作,不想让我出去,就希望我踏实呆在他们身边生活。我省吃俭用攒了一些生活费,一心只想去看大海。看完大海,去了丽江与泸沽湖。
我第一任是学动画的,推荐过我一个动画片叫《云端的日子》,分手之后我看完了这部片,一直想去看看片中的泸沽湖和丽江。出不起房费,就在丽江做了半个月义工,在旅舍画墙绘。从丽江坐了9个小时的车才到泸沽湖,第一天晚上,我写了第一首作品《泸沽湖畔的月亮》。
一年后,开始在丽江驻唱。
9.你认为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样子的?
理想状态就是一直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且衣食无忧。因为大多数的人,只能在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中选择一种,在两者之间平衡好是非常不容易的。
10.你想对这个世界说什么?
我想对这个世界说:“我虽然偶尔恨你,大多数时候还是爱你的。”
窥探这个神秘的圆孔轻轻转动
微光下变幻出一个个浪漫的梦
城市的霓虹下永远有伤心的人
还有人在广场在街角孤独的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