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来岁发生的事儿,有什么好去粉饰的呢?
它们单单只是发生,就足够让人去记挂一辈子。
大学最后一个国庆节的晚上,我在楼道里写下了这首歌。
彼时两个室友正在抢五杀,楼道里有偶尔上下的男生,搭着去澡堂的毛巾。
这已然是我写给她的第三首歌了,第一首是《1218睡前曲》,第二首是《天明去哪边》,第三首便是《你我在夜里点灯》。
第一首她知道是写给她的,后面两首她不知道。
我们大学到她们大学其实也就隔了一条斑马线,更神奇的是两个学校最宽的主路,竟然在南北线上对得整整齐齐。
好几次我们从她的寝室走到我的寝室,再慢吞吞地走回去,差不多够一个日落的时间。
崔健老大哥所唱“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的误解版也就是这样吧哈哈。
主路牙子边儿,晚间会亮起很多小灯柱,我们便一颗颗地数。
我鬼祟着说:“傍晚一路多点灯,晚上睡觉少数羊”。
她笑骂着讲:“什么狗屁道理!”
有些本来暗的灯,点到它时反而亮起来了,一路数来她点亮27颗灯,我只点了7颗。
“看来我的回春之手确实没你厉害哈哈。”
点不亮未来,点不亮过去,只在乎现在。也没人会跳出来指出,那些灯就是忽明忽暗的氛围灯。
后来大雪天,我们第一次爆发了争吵,11点的晚上我夺门而出,没两步又倒转回来裹上她织给我的围巾。
是,我又不知道怎么去安慰她好,只能做笨办法,跑过去见她。
那晚上学校的桥是真的难爬,从南到北的上坡桥,刮的反向妖风。第一次感受学校享名盛久的妖风竟是此情此景。
那天晚上我送她了第一首歌,便是《1218睡前曲》,那天12月18日。
然而后来,依然持续会有起起伏伏的争吵,这便是年少气盛又幼稚的男生的通病,当然也可能就只有我那时是这个样子的。
再后来,分开了,我写下了《天明去哪边》。
戏剧化的是,大学最后一个国庆的晚上,我们又在酒吧遇见了。
那时我为了攒钱去北京学习音乐制作的学费,一边驻唱,一边教琴。
有意思的是,我没有去搭话,她也只是在台下和她的朋友们安静地听着。
我一直不信能有这么凑巧的事,这么大个城市这也能撞见?
后来我试着唱了很多她喜欢听的歌,慢慢感受到,确实就是她,此时此刻在台下。
但这里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情节,只是,我唱,她听。
佳节余声,季节余温,唱完一趴后我去外面透了口气回来,她已经走了。
这前后的所有,便是《你我在夜里点灯》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