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年轻一点的时候不会去想“定居”这个概念,这个词语让人联想到安定,安定则意味着束缚,被地域束缚、被情感束缚,而二十几岁的少年,最爱的就是自由。
那时候喜欢香港的一支乐队,他们唱“你是浪子别泊岸,清风是你的翅膀,太阳带给你光芒,而泊岸让你枯干”,觉得那唱的就是我,表面看起来平凡无奇,但内心总有一股暗涌,想去见识更大的世界,总认为人生渺渺,只有见过足够多的世面以后,才有资格说出最喜欢的城市是哪一座,不然怎么解释都显得没有底气,仿佛是将就一般。
所以上大学以后,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非北上广深不去,这就更加重了我不想“定居”的念头,因为这几座城市的房价实在是让人望而却步。
大四的寒假恰好有机会去深圳实习,于是就独自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刚过去没什么朋友,积蓄也不多,租了个一千块钱一个月的房子,房子里住的都是来深圳实习的学生,或是刚工作不久的上班族,具体住了几个人我记不清了,反正像青旅一样,人来人往,挺热闹的。当时很喜欢那样的状态,虽然人在异乡,但认识了新朋友,偶尔孤独,但孤独感十分恰当,正是让人舒服的程度。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熟悉的家和学校,去到一个完全独立的新环境,像一只小鱼,终于离开了玻璃缸,游到小溪里,水波是新鲜的,石头是新鲜的,我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但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游到河里,再游到江里,最后会看见我最想看见的大海,到那个时候,我就知道我最喜欢的究竟是河、江、大海,抑或是最初的小溪和玻璃缸了。
直到那时,我的想法都是没有改变的,不想“定居”,想去触摸更多新鲜的水波和石头。
转折点是在工作后,毕业后阴差阳错做了音乐,一年之间辗转几十座城市,期间还搬了两次家,这样高频率的离开又进入一座城市让人有些惶恐,这种惶恐来自于你突然意识到自己并不属于任何一座城市,这些城市的本质只是钢筋水泥,你的归属感、幸福感与城市关系不大,它为你提供衣食住行,但它不会拥抱你,更不会挽留你,你对于它来说,只是千万个过客之一。唯一能给你温度的,是这座城市里的人。
我突然意识到山川湖海最为自由,代价却是孤独,厨房与爱才是最甜蜜的束缚,与其说是定居一座城市,不如说是定居一个人,就像小王子的玫瑰一样,是星星美丽吗?不是,是因为星星上住了一朵独一无二的玫瑰。
那么这座城市是不是重庆重要吗?不一定。是你,才最重要。
文/少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