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很热闹,不管是社会新闻、国家新闻,还是娱乐头条,沸沸扬扬。社会新闻和国家新闻就不议论了,惹不起惹不起。娱乐头条最热闹的大概就是那档嘻哈节目了,朋友圈和聊天都充斥着freestyle的feel,好坏暂且不论,至少这类节目把部分优秀的嘻哈文化带给了大众。
有人笑言去年火了民谣今年火了嘻哈,去年爱着民谣的姑娘今年又有了新的老公。可是民谣真的,一直都没火,太多优秀的音乐人还是沉默,太多优秀的歌没有被主流发现,民谣还是很穷。但是我也相信,在这个大环境下,在音乐里,这个世界会好的。
李志:这个世界会好吗?
《这个世界会好吗》这张专辑像是李志对世界抛出的巨大问号,而《我们不能失去信仰》则是他给出的一种答案,他如是说,也如是做。
2016年5月1日,他在微博发布了“叁叁肆计划”,即打算在未来的十二年间,走遍全国334个地级市做334场演出,目的就是为了“普及现场音乐。让更多的人听到、看到、参与到现代音乐中来。”
如今“叁叁肆计划”已经走完了安徽省,他在跟拍的纪录片中说,意想不到地吸引了很多其他年龄层的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下一站是陕西、宁夏两省,深入西北腹地,大部分地方一经开票就告售罄,有些地名如果不是点开售票链接,你可能真的一辈子都不会听到,如若不是买了票去看演出,那就更不会前往这样的小城。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他察觉到地域差距所带来的音乐资源的稀缺,所以他带着现场音乐奔赴而来,不得不说这是多么情怀的一种举动,在这个时代,情怀被看作矫情、不食人烟,但对于这次的举动,却迎来的是喝彩一片。他的孤勇映照出了音乐市场的虚弱,他的敢为人先恰恰是反衬出了大环境的压抑。
这届金曲奖上,草东没有派对一举斩获两项大奖,其中“最佳乐团奖”以19比1的票数压倒性胜过五月天,正如五月天在采访中所说“这不是世代的对决”,结果并不意味着输赢,更关乎态度,大概草东自己也没想到会得奖,所以他们的回应显得有几分受宠若惊,“谢谢大家听到我们的声音”。
他们的声音不仅被两岸的人听到了,而且还受到了业界至高奖项的认可与鼓励,这对于一支从地下摇滚走出来独立音乐乐队来说,意义非凡。我一直认为台湾乐坛对于音乐人的培养还有多元化音乐的平等对待是值得大陆借鉴学习的。
反观,这两年大陆刮起的民谣热,除了催生出几首烂大街的民谣,吸引了大把一拥而上的粉丝,他们用追星的那一套把小众歌手推到人前,然后市场负责将这些人进行商业化的包装,最后气氛烘托到高潮,歌手却无从招架,有如踩空般不知所措。
赵雷在沈阳站的巡演中失态发飙,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微博热搜中,对于各路明星出轨吸毒嫖娼家暴后的道歉我们司空见惯,但我万万没想到有一天雷子也会以“赵雷 道歉”的形式挂在热搜榜。
孰是孰非在此不作争辩,想起他的经纪人齐静在赵雷刚参加歌手时说过的一句话“过高的赞誉是毁掉一个人最快的方法”,以前看这句话以为是在提醒团队保持低调,冷却大脑,现在想起来,其实也有几分山雨欲来的危机感。
我们的音乐市场往往缺乏耐心培养新人,即便各路选秀多如牛毛,但这些抛头露面过的选秀歌手多半是昙花一现,他们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只是为某家电视台贡献一点收视率,于音乐本身,其他人可能并不太在意,所以我们会嘲笑汪峰那句“你的梦想是什么”,然后用热切地眼神注目着选手渲染那些唱歌之外的悲惨境遇。
即便有人层层筛选,问鼎桂冠,节目之后也多半籍籍无名,消失在我们视野里,然后下一年,新的素人又重复走一遭。与此对应的是,一旦哪个歌手、乐团忽然引发反响,众人就有无限热情将之高高捧起,通告、活动密密匝匝挤满生活,甚至挤不出合理时间用来练歌。
“当你又回首这一切,这个世界会好吗?”,而我们不能失去信仰,不能因为少数人的热闹就忘记底下还拼命奔跑着的芸芸众生。
文/青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