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发到马尾,从横条T恤到宽松衬衫,从帆布到高跟,从素颜到淡妆,从青涩到成熟,青春也就这么长。唯独她的声音,从未改变,42岁的她就站在那里,轻轻地拍打着23岁的她的肩膀,悄悄地对她说:“谢谢你,我亲爱的偏执狂。”
她就是我的偶像陈绮贞,一个被誉为“小清新鼻祖”的台湾独立音乐人。今天,正好是她的生日。
身边无数人问我:“你一大男生怎么喜欢陈绮贞?”每次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因为她有一个有趣的灵魂。这样的答案也许太隐晦,但是真正懂的人自然会明白其中的含义。陈绮贞之于我的意义,已经超过了“陈绮贞”这三个字本身,她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一种精神力量。
人生中有无数十字路口,有无数的选择,每次的抉择都需要我们用偌大的勇气去给予支持。而陈绮贞的转变,是一种安静内敛,充满力量的哲学蜕变。
1993年高中毕业,陈绮贞进入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就读哲学系。她在大学期间开始参与民歌比赛,发表自己的作品,制作限量手工demo。1998年是她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一年她跟魔岩唱片公司签约,成为旗下第一位女歌手,并且在这一年发行《让我想一想》专辑,一切都太过顺利,这张专辑被评为台湾年度十大专辑唱片,陈绮贞本人也夺得金曲奖最佳新人奖。
之后《还是会寂寞》《吉他手》这两张专辑的问世将陈绮贞的音乐事业推上了顶峰,她也拿奖拿到手软,举办大型个人演唱会。三十岁之前的她实现了作为歌手应有的一切梦想。
2003年,她离开了滚石唱片公司,成为独立音乐人。这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没有之一。自由的她,仿佛是一条挣脱网的鱼,终于可以无所畏惧、肆意地在水中遨游。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她遇见了钟成虎,一个被她亲切地称呼“小虎老师”的心上人。在钟成虎的协助下,陈绮贞自制发行三张单曲,其中那首创造了大众旅游名词的《旅行的意义》便是其中一曲。
在此后的六年内,她不断地推出新专辑,拿奖拿到手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歌曲开始带有浓浓的人文关怀,多了更多的哲学思考,《失败者的飞翔》和《pussy》都映射着这些改变。
陈绮贞在散文集《不在他方》中描述过《失败者的飞翔》的创作灵感,她说:“我记得第一次到哈尔滨,初冬的清晨,天空好高好远,空气里的气息是我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清朗,也有一种苍凉,我心想,这就是北方,我人在北方,北方的色彩注入我的身体,于是回饭店写下这首歌,对我而言这样的歌带有方向感。”
至于那首《鱼》,这首充满思辨和矛盾的歌曲是《太阳》专辑中的王牌,但很可惜,那一年入围金曲奖最多的她却连一座奖杯也没能带走。虽然留有遗憾,但陈绮贞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填充了她哲学王国中最后一块拼图,自此,美丽的自我开始绽放。
随着岁月的积淀,陈绮贞也从当初稚嫩,留着短发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知性、内敛和博学的“女作家”。歌手不再是她单一的身份,这种转变,是一次勇敢的抉择。
与写歌词不同,她是一个用力生活的人。
在她的文字中,是旅行中所见的:贫困的国度、潮湿落魄的城市、寂寞孤独的老人、单纯可爱的孩子们、兴奋舞蹈的人们、昏暗无序的街道、生理期的夜晚……
没有对名胜古迹的膜拜,也没有对美景的追逐,留在字里行间的是“我看见”,看见的点点滴滴,构成“我”脑海中一切意义的所在。
对于亲爱的外婆的去世,她写到,“我曾经惊叹她的盛开,却阻止不了她的凋零”,这是痛苦的文字;对于生活的不解和突然,她写到,“但愿美丽的灵魂自由,肆意挥霍无憾”,这是透彻;对于璀璨深邃的星空,她写到,“我曾到过最高的地方,比星星还高”,这是向往;对于世态炎凉,她写到,“白天还飘着棉絮,晚上下起雨了,人生就是这样的,于是我们对于一切都珍惜”,这是释然,更是真理。
我喜欢她的思考,喜欢她写的思考深刻的词句。
有她痛苦而又坚强、快乐的童年,有她自由而肆意的大学生活,有她安静神秘的声音采集计划,有她无疾而终的爱情,有她刻意坚强的小傲气,有她执着惬意的游记,有她悲伤无奈的离别……
陈老师也是这样孤独的,而又认真的,把这些记录下来。有的变成了歌曲,让我们听到,而有些,变成了我们看到的文字。
她的每段文字,都仿佛要停下来,思考一阵,用意象或者疑问,来表达自己的叙述,她不会直白流利地传递自己的思想。相反,哲学系出身的她更偏向使用哲学式的句子来传达自己的力量,让人振奋。
在当今越发浮躁的世界,陈绮贞静下心来创作,她的思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地、乡土、森林、海洋、鸟鸣、飞雪……自然的一切在她的手中翩翩起舞,婀娜多姿。
我们都有似曾相识的吻合,都有过目不忘的过往。那些飘零在记忆中的失落与美好,等待我们静静守护。
马尔克斯写过:“这个世界还太新,来不及命名,需要用手指去触摸。”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我们过着不平凡的生活。生活中遇到的艰难困苦都将会是过眼云烟。每个人都有他存在的意义,旅程中看过的风景,品尝的美食,摄下的印记,都会是人生中灿烂的篇章。
这世上的人大多可以承受生命之重,在鸡汤随处可见的现在,大多数人怀着自认为伟大的梦想,在混沌之间挣扎,跌倒了站起来,受挫了爬起来,梦想着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带着玛丽苏情结,认定自己是世界的主角,天生拥有主角光环,而忘掉了平凡和渺小,忘记了不强调自我。
轻与重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是不存在的,追求意义,选择承担,并不一定就能收到预期的沉重感,反而常常导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学哲学的出生的陈绮贞想必早已看透这些,她以温柔的方式来歌唱,用自身的行动来表达,她独立于世,从不依靠从不寻找,她说:“我的歌想要传达一种善意。”她向往生命之轻,把普通的情绪,生活的细节,庸俗的日子过出一种感觉。
生命中的每个地方都一样,所以不要后悔,尽量不要过一个会后悔的人生。就像陈老师说的那样,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探寻,载体不再是帆船、马和飞机,而是爱、书信和梦,一样的是都需要勇气。
陈老师,祝你生日快乐。
文/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