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坛有“三张”:张国荣、张学友、张信哲。
他们在华语乐坛具有不可动摇、无法超越的地位。
有歌有真相。

叶良俊作曲,厉曼婷作词
《太想爱你》出自张信哲的专辑《梦想》(1997)。是张信哲从滚石转投EMI后的第二张专辑,全亚洲销量破百万。《太想爱你》是这张专辑中最受欢迎的一首歌。在张信哲历史十大中,我认为应该排进前五。

叶良俊作曲,娃娃作词
《想和你去吹吹风》出自张学友的专辑《想和你去吹吹风》(1997),凭借这张唱片张学友成为第一个获得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歌手的香港歌手。作为专辑的同名主打歌,《想和你去吹吹风》当年红遍华人市场。

叶良俊作曲,林夕作词
《左右手》出自张国荣1999年的专辑《陪你倒数》。《陪你倒数》是张国荣签约环球唱片之后的第一张专辑,《左右手》当年横扫香港乐坛各大颁奖礼。特别是,获得了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的“至尊歌曲大奖”和新城劲爆颁奖礼的“年度歌曲大奖”。
“三张”金曲那么多,为啥偏偏挑这三首?因为这三首是同一个人做的曲子。
叶良俊。
除非你年纪够大,又或者你是“三张”的铁杆,不然对于叶良俊这个名字应该是很陌生的。
但叶良俊写的歌你肯定不陌生,除了上面这三首,还有《小玩意》(彭羚)、《我知道你很难过》(蔡依林)、《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辛晓琪)……

叶良俊作曲,黄伟文作词
说到这,可能会有人想问了,那么牛×一个作曲,怎么好像很少被人提起呢?
因为,叶良俊1997年就隐退了,先做了一年律师,后来又到学校里教书,一直到现在。
叶良俊是新加坡人,1993年以唱作歌手的身份出道,先后在索尼和EMI旗下发行了五张专辑。
1997年发行完最后一张专辑《舍得》之后,叶良俊淡出了歌坛。
期间也有一些零星的创作,比如蔡依林的《我知道你很难过》就是淡出之后写的,但过去20年来,他真如自己所说的“深居简出,没有涉足娱乐圈”。
叶良俊隐退的时候,还不到30岁,这样一位青年才俊,为什么会在自己最黄金的时期隐退呢?他的理由是觉得自己不适合做歌手。
也是,叶良俊给别人写的歌比他自己唱的歌红太多太多。甚至可以说,他自己唱的歌没有一首红的。由此可以估计,叶良俊当时的专辑销量应该比较惨淡。
再不隐退,就要把唱片公司唱跨了-_-!
这是作者型歌手的“通病”。(我说的作者型歌手并不是唱作歌手,而是作者身份比歌手身份更突出的歌手)
在主流市场上,歌手大都是销售导向型的,满足市场需求是根本;但像叶良俊这样的作者型歌手,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我满足,所以很难屈尊去做太俗套的歌。
但是,也因为这些作者型歌手的坚持,我们才会听到一些“惊喜”。
比如我想强烈推荐的这张专辑《舍得》。
《舍得》是叶良俊隐退前的最后一张专辑,从专辑名称我们大概可以看出一些苗头。
就跟叶良俊其他专辑一样,《舍得》的歌曲基本由叶良俊包办作曲。
除了《风筝》翻唱自朴振荣的《在你身后》,而《风筝》也是这张专辑中最通俗的曲子了。其他的歌曲,都没有朗朗上口的。
这大概就是叶良俊不红的原因,他给自己写的歌,没有一首在传唱性上能跟《太想爱你》或者《想和你去吹吹风》相提并论。不过,如果你愿意沉下心去欣赏《舍得》,你会发现,这是一张很值得细细品味的专辑。
中国人听歌,一般不太会讲究细节,粗枝大叶,好听就行。所以,各种口水歌大行其道。
像《舍得》这种旋律上不太具有传唱性的作品,就很容易被淹没在茫茫歌海中。
而且,它的封面实在是太平平无奇了。(封面毁所有……)
看封面,我小时候也应该在音像店见过这张专辑,然鹅……
好在,数字音乐时代,让我有机会重新发现它的存在。有人说,数字时代让音乐越来越速食,但同时也让很多遗珠有机会闪光。
《舍得》就是这样一颗遗珠。它谈不上有多么的卓尔不群,但绝对值得细细品味。
叶良俊的曲子,跳出市场的桎梏,显得有灵气很多。这个特别偏爱大调的阳光男孩,写出的歌曲很少有那种黏黏腻腻的伤感,就算是离别曲,都表现得格外豁达。
叶良俊的演唱可能是一个问题,他的发声和咬字会让人不时“出戏”——如果换成张学友或张信哲,也许会诠释得心如刀绞。但叶良俊的演唱下,情绪、旋律和歌词之间总觉得隔了一层“疏油层”。
你可以这是叶良俊的独特风格,也可以说是他的“缺陷”,他自己大概也能意识到这点,所以觉得自己不适合当歌手吧。
叶良俊最大的弱点并不是演唱,而是歌词。叶良俊只作曲,不填词,所以需要职业词人来帮衬。而在这张专辑中,台湾的职业词人们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佳句不断。
比如这首《门》。
门不是开着就是关着 而人不是快乐就是忧愁
这世界有好多好多门 门后总是藏着不一样的人
比如姚若龙填词的《随意》和《单身》,表现出了少见的“豁达”。
请你放心请你随意 努力丰富你生命
爱是帮情人实现自己 不要你为我有一点委屈
——《随意》
要把握青春 享受单身 做个随缘随兴的人
找几个知心谈天说地 也是快乐的人生
——《单身》
叶良俊曾说自己是一个贪玩的人,退隐后才当了一年律师就嫌工作枯燥转行了,所以《单身》可能是最能代表他当时心境的一首歌。
从上面这些词作看,在叶良俊这样一个作曲者的“纵容”下,获得更多发挥空间的职业词人们,已经算是在尽力跳出惯常套路,很努力的去捕捉叶良俊的特点和心境。但总的说来,仍然雕琢有余,惊喜不足。
反倒是专辑中最后一首《札西德勒》显得比较特别。这首由新加坡传奇音乐人、作家梁文福填词的作品,篇幅很短,却带着有种不同寻常的诗意。
为了什么你不开口说话 是否看路很弯又很长
如果山中迷雾让你害怕 我愿做你的回声一路唱
扎西德勒 祝福生命成长 在孤单时你一定要坚强
扎西德勒 微笑中有阳光 不放弃的人都拥有希望
——《札西德勒》
相比演唱和歌词,《舍得》中表现最出色的是作曲和编曲。
叶良俊在这张专辑中发挥极佳,尽管缺乏高度传唱性的作品,但每一首歌的旋律都很耐人寻味。叶良俊的曲子似乎受六七十年代的蓝调、福音等黑人音乐影响很深,而且隽永、优美,不拘泥于某个套路。时而娓娓道来,时而轻松随性,充分表现了一个作者型音乐人的特质。
编曲老师们把叶良俊的特质烘托得很到位。比如带有布鲁斯风情的《门》,黄中岳的吉他就用得颇精彩。又比如《1997的爱》,风琴、弦乐和吉他的搭配,让整首歌变得格外丰盈。
个人比较偏爱的是专辑中的第二首歌《散步》。这首歌是整张专辑中从歌词、编曲到演唱,整体表现最精彩的一首。

我要散步到你心中 看你留了多少我在你途中
我要散步到你心中 找个暖暖地方住
我要散步到你心中 走过一地翠绿和春夏秋冬
我要散步到你心中 一程山水换一生拥
——《散步》
作为这张专辑中比较抓耳的一首歌,《散步》有这相对简单易记的旋律。为了给演唱者留够空间,TERENCE TEO在编曲上选择了极简的配置,仅以原声吉他和手鼓打底,过门处以小提琴来衔接,让叶良俊嗓音清亮的部分得以表现得淋漓尽致。
新加坡词人吴庆康借“散步”这么一个行为,把主人公对于爱情的憧憬、渴望和步步为营的自信刻画的入木三分。
个人认为,这张专辑编曲上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克制”。
流行歌的编曲,为了虚张声势,通常会加入大量的弦乐来“帮扶”。但在《舍得》这张专辑中,编曲老师们在器乐上“化繁为简”(又不是因陋就简),让整张专辑听起来一切恰到好处。
翻叶良俊的资料,发现他2015年曾在新加坡举办过一场音乐会,不过纯属玩票性质。看起来,20年的“深居简出”之后,叶良俊并没有要全面复出的意思。
这样其实比较好,在我看来,《舍得》已经算是一次比较完美的结局了。
有时舍了一方土地得到一片天空 舍了旧的美好得到新的感动
人一辈子总该有那么一次 洒脱的为自己坚持些什么
——《舍得》
文/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