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音乐仅可在ONE·一个 app内播放。和我们一起守护音乐版权,下载ONE·一个app畅听。
我知道了 下载ONE·一个
为你我受冷风吹
Love, Sandy
E姐、Sean、小椒
《歌手》夺冠!港乐式微的年代,至少还有林忆莲!
文/E姐、Sean、小椒

首先,恭喜林忆莲拿下歌王!!!!

迷妹E姐热泪盈眶

回顾她节目上的经典表现,首次登场唱的是前夫李宗盛写的《不必在乎我是谁》;现男友恭硕良打鼓——一开口,大气而深情,制霸全场。

不算“大嗓”的她,也勇敢挑战摇滚;一曲《蓝莲花》,纵跨多个音域,让人见识不一样的Sandy。

也唱粤语。《多得他》,这首曾和王菲天后飙歌的作品,唤起了多少人的港乐情结。

有人说林忆莲不能飙高音?我是不服的。

《柿子》层次丰富感情充沛,李健听完评价“难度系数3.0”,相信现场观众和李健的感觉一样,所以最终把冠军投给了她。

到4月15日晚,她和张惠妹两大DIVA同台合唱,夺冠更是毫无悬念,众望所归!

厉害了我的“歌王”!迷妹一本满足!

就像何炅说的,林忆莲是“殿堂级”唱将,是传奇。

让我们来看看传奇天后是如何“养成”的。

林忆莲有一个“沉默”的童年。

跟妈妈非常像

很多人都知道,爸爸给她取名“忆莲”,是为了纪念他的前女友“阿莲”。成名后的林忆莲在多个节目上都被问到这件事,她也大方承认,说妈妈“心大”。

爸爸妈妈都忙于工作,家里气氛也不热闹,林忆莲从小就养成了寡言但内心丰富的性格。

后来的她,无论上什么节目,总是谦逊而客气,做访问也不甚积极,隐隐给人一种礼貌的“疏离感”。

而偏偏这样寡言的一个人,却在15岁那年不小心进入了一个需要“说话”的行业——也真是宿命的安排。

少女莲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商台当兼职——讲八卦。

小眼睛少女

少女莲最初以为做DJ就是放音乐,天真了吧,不过商业电台在香港也是神一般的存在。

E姐科普:

香港商业电台(全称香港商业广播有限公司,简称商台;Commercial Radio Hong Kong)是香港的一家商业广播电台,1956年,香港名绅何东的非婚子何世义(何佐芝)在他去世后,以五万元遗产开台办的电台。

何东,也就是赌王何鸿燊的大伯爷。

商台自1959年8月启播以来,制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节目。早年流行广播剧,1988年成立“叱咤乐坛流行榜”,每年年尾举办“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至今仍是香港乐坛中较有公信力的乐坛盛事。

林忆莲连拿三届歌后,之后王菲接棒

商业电台为香港乐坛孕育了不少人才,有我们熟悉的“两个伟文”。

有很鬼马的“软硬天师”。

这张调侃娱乐现象的《广播道杀人事件》里,提到的广播道就是商台所在的位置。另外,林海峰娶了另一位Diva级歌手彭羚,也是一段佳话。

玉女掌门人周慧敏也在商台工作了好一段时间。

商台人大合影,许多“名嘴”亦是明星,大家认出来几位呢?

可是八卦并非林忆莲所擅长,她只是喜欢听音乐。

痛苦归痛苦,在电台总归是容易出道的;那时的唱片公司会在电台挖掘唱歌好的人包装出唱片或当幕后制作。

陈辉虹, 林海峰, 张承勷, 俞琤, 郭启华, 葛民辉,这些港乐史上响当当的名字之前都当过DJ。

林忆莲也是这其中有天赋、够努力,又幸运的一位。

多年以后,林忆莲说,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不自信的人。

对外貌没有信心——

公司要出唱片,她说自己不会唱歌。

连“鸡仔声”都说出来了

自信的人容易锋芒太盛,而“不自信”的她却用一种克制的温柔找到了自己。

好友姚谦这样评价:

一般来说,歌手总要后为自己描绘出一种个性,网络时代更加变本加厉。

但是林忆莲没有。她没有所谓的综艺个性,也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通告和表现,她在电视或现场接不下去话,永远都是娇笑:呵呵呵。

与自我和世界相处,林忆莲用的是“温柔”;在音乐中,她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冒险家。

“舞后莲”的华丽冒险

在1987年做《忆莲》的时候,林忆莲已开始担任自己的专辑制作人,最初是和冯镜辉、伦永亮、许愿等人合作,慢慢她也加重了自己的位置,开始了音乐上的冒险旅程——

首先是尝试唱跳路线。

许愿亲述林忆莲学跳舞

在她之前,梅艳芳是公认的跳舞高手,但和梅艳芳竞争的其它天后们并不需要跳舞。

而林忆莲不在意别人跳或不跳,她只看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能更好地呈现出音乐所需要的感觉。

为了跳舞林忆莲狂操练身材
还挑战了hip hop(注:本文许愿提及之资料均摘自《许愿回忆录》)

在林忆莲之后,几乎所有大红的女歌手都多少要用上舞群跳一跳,否则多少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她们都在演唱会上跳过舞

概念专辑开乐坛先河

身为流行歌手,林忆莲也尝试过自主制作。

从《梦了疯了倦了》开始,虽然许愿依然做着统筹工作,实际上主要的专辑内容已经是林忆莲主动和创作团队沟通,这也是她职业生涯中叫好又叫座的重要大碟。

因为这张唱片的成功,许愿特地为她成立了星工厂,下一张唱片整个团队都带着野心去做,成果就是《野花》。

《野花》是林忆莲第一张内容完全自主的专辑,由于有《梦了疯了倦了》的经验,林忆莲再次重用Dick Lee,大玩中西元素的混搭。

到现在都有歌迷将当时香港乐坛的几首混搭歌曲连在一起讨论,比如黄耀明的《淫红尘》,关淑怡的《梵音》,还有就是林忆莲的《再生恋》……

《野花》里面,林忆莲还翻唱了一首70年代的英文歌《Wildflower》,用了难度很高的灵歌技巧,相比之下,《多得他》已经算容易很多。

遗憾的是,因为芭乐歌曲缺席,《野花》的销量在当时不出彩。

这影响了华纳和她继续合作的意欲。林忆莲和许愿希望继续用独立制作加唱片公司发行的方式出碟,后来华星打动了她。

只是华星不再是八十年代在香港呼风唤雨的华星,也没有能力再帮林忆莲争取更多奖项了。

哥哥张国荣的80年代也是华星最风光的时代

K歌当道,她Diva

在90年代初K歌霸占香港市场时,林忆莲又任性地追求演唱难度,任性而酷。

九十年代中期进军日本和台湾,她放弃了行业主流作法,不再照搬粤语歌变成日语或国语版,特地针对这两个市场做唱片。

《OpenUp》里,林忆莲的音乐伙伴有李泉、黄韵玲,以及日本国民歌手小田和正

1995年,她推出《Open Up》(日文)和《Love, Sandy》(国语),前者有口碑,至今为歌迷津津乐道;后者销量极佳,是95-96女歌手在台湾发片的销量冠军,也是林忆莲职业生涯最大卖的唱片。

《Love, Sandy》几乎完全脱离了她以前的音乐路线,林忆莲也承受巨大压力,她后来回忆自己当时休息不好,一直担心唱片的口碑和成绩。

然而那张唱片里的《听说爱情回来过》《伤痕》《为你我受冷风吹》在二十多年之后依然可以轻易引发万人合唱。

也是这些歌曲太过流行,国语唱片市场的庞大让大家逐渐忘记了她香港歌手的出身。

打破墨守成规

2000年以后,舞曲流行,歌手都走热舞路线大唱金曲。

林忆莲却唱起了专辑里的“遗珠”。

2007年,林忆莲在香港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一连开了十场中小型演唱会《忆莲Live 07》。海报用涅盘乐队的歌名作文案:“Come As You Are.”

每晚表演的第一个音还没弹,屏幕上先打出一行大字:Playing safe is boring(墨守成规是沉闷)。那一次演唱会她的曲目几乎全部来自自己的冷门歌,九成歌曲没有派过台,或者就对其进行大张旗鼓的改编,连粉丝都差点愕然。

就这样,在粉丝热议中,林忆莲成了香港首个开“冷门歌”演唱会的歌手。

不过几年之后,香港的其它歌手也开始纷纷举办这样的演唱会。杨千嬅在2011年开了Minor Classics演唱会,今年容祖儿,薛凯琪,梁汉文,郑秀文也都纷纷筹备各自的非主打演唱会。
王菲的“幻乐一场”严格来说也是准冷门歌演唱会

到现在,大家才意识到冷门歌对艺人音乐形象的重要性,林忆莲的前卫与冒险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这也告诉我们,不要害怕冒险,因为当初许多不为人所接受的尝试,往往都会在之后开花结果。

只爱才子

音乐以外,林忆莲的感情故事,也常为人津津乐道。

若细细抽丝剥茧,我们会发现林忆莲的感情世界,原来与她的第一份工作——“电台DJ”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商业电台,林忆莲认识了当时的唱片骑师陈辉虹,开始了她的初恋。

陈辉虹做过EMI和金牌高层

这段恋情很短暂,拍拖半年以后,两人分手,做回好朋友。多年后提起,陈辉虹说是“Puppy Love”。

陈辉虹还爱在电影里演小配角,《江湖告急》里,他演一个爱看《古惑仔》的师爷

离开陈辉虹,离开商台之后,林忆莲公开承认的第二个男人,是许愿。

他帮助林忆莲摆脱了日本偶像路线,让她明白自己究竟该走什么音乐路线。上面我们提到的大部分林忆莲“前卫”的尝试,有一大半的功劳该归于许愿。

在与许愿的合作中,他们擦出了爱火花。

据说电影《金枝玉叶》里,就有以林忆莲和许愿为原型的故事

只是这一对音乐好CP最终没修成正果,许愿和李丽珍也是结婚离婚,闹得满城风雨。就在多年后,大家几乎要忘记许愿这位“怪人”时,他得知林忆莲上歌手惹争议,立即在网络上发声支持前任。

不知道他们以后还会再合作吗?

许愿之后,林忆莲遇到了李宗盛。

许愿到台北找唱片公司推荐林忆莲,见到李宗盛,送上了林忆莲的专辑……所以许愿绝对是百分百的中国好前任。

故事回到商台。

1988年,李宗盛的妻子,也是前商业电台知名DJ朱卫茵,她同时也是歌手。

朱卫茵曾在书里这样描述和李宗盛的相识:“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认识李宗盛是在电视机里,后来经苏芮的介绍认识。没想到他的开场白竟是你会不会打台湾麻将,虽然很不浪漫,有些失望,但幸好苏芮及时制止。我们转而去跳舞,越跳越投缘。后来我们开始打越洋电话,2年之后有一天,我跟他说,我电话费要用光了,我们有两个选择,要么结婚,要么分手……”

但她也说,和李宗盛是“不熟就结婚了”,婚后朱卫茵在家带孩子,李宗盛继续做音乐,生活圈子的差距越拉越长,也导致后来他们的婚姻暗礁渐生。

1992年底,林忆莲和李宗盛在香港商业二台的《创作人音乐会》上,合唱了《当爱已成往事》。

其实更喜欢哥哥版

这本该是张国荣独唱的电影主题曲,为了林忆莲,李宗盛又做了一个合唱版。这个小眼睛爱音乐的女孩深深吸引了他。

因为《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的高销量在前,李宗盛很快把林忆莲挖到了滚石。

《歌手》上林忆莲唱了《不必在乎我是谁》,是李宗盛写的,收录在她93年的专辑里。当时两人已传出绯闻,这歌词也许是这处于感情纠葛中男女的心声。

1994年,林忆莲出现在李宗盛演唱会上,两人的互动更惹人猜疑。

不久后,在“负心汉”的骂名下,李宗盛离开妻子女儿前往温哥华,林忆莲也从香港去了温哥华。

直到1997年,朱卫茵同意和李宗盛离婚。1998年,怀孕的林忆莲和李宗盛结婚。

从结婚开始,林忆莲已经在思考这段婚姻是不是个错误。

李宗盛的前妻朱卫茵说过,自己从未恨过林忆莲——

“离婚应该是两个人各打50大板,我以前真的不是成熟的老婆。”

可惜林忆莲和李宗盛的婚姻也没能走到最后。2004年,两人各发声明宣布离婚。

离婚原因众说纷纭,无论如何,这段充满传奇的婚姻,终究以感性、文艺的方式,画下了句点。

九年以后,李宗盛在台北小巨蛋举行演唱会,和林忆莲隔空对唱《当爱已成往事》,泪流不止。

林忆莲始终是他最爱的女人

而第一任妻子朱卫茵在台下低调捧场。她说自己是李宗盛最大的粉丝,对他的演唱会评价非常高。

她也说过,在李宗盛和林忆莲离婚时,曾经打电话安慰他,希望能有很好的女人陪着他。

林忆莲和李宗盛也算“再见亦是朋友”,任何时候都互相尊重。

当爱已成往事

只是两人同台合唱的场景已不可再现。

“当爱已成往事”,一语成谶。

我们的爱若是错误,愿你我没有白白受苦。

——李宗盛《领悟》

只有音乐成为了两人情感的记录,李宗盛为林忆莲打造的《Love,Sandy》,成为她音乐生涯中销量最高的唱片。

后来的林忆莲兜兜转转,重新牵手初恋男友陈辉虹。那时陈辉虹已成EMI亚太区新媒体副总裁,也刚好和妻子离了婚。

山水再相逢,两人已能以成熟态度对待感情。

无奈二度复合还是以分手收场。

反而是看起来痞气十足的恭硕良,和林忆莲感情稳定。回到香港以后,林忆莲去到哪都有恭硕良陪伴。

上《歌手》节目,打鼓的还是恭硕良。

一向温柔、少言的林忆莲很少在媒体面前表现喜怒哀乐,但为了维护恭硕良,她头一次在网上激烈否认分手传言,顺带把恋情公开了。

媒体曝光女儿喜儿的时候,她也很震怒,她不希望女儿的生活因为自己被打扰。

情事常被外人议论,但林忆莲也坦荡如水,从不刻意隐瞒。

“我从不否认我在李宗盛先生身上学到了一些音乐知识,而他在乐坛上的贡献也不会被大家忽略。”

然而,大部分关于音乐以外的事情,她还是那句话:“我不太会表达。”

结语

E姐曾经写过四年的《歌手》大专题。

在我看来,《歌手》的“冠军争夺战”其实更像一场没有悬念的“爆米花电影”。

老牌歌手在与各路新秀的轮番过招中制造出“高潮迭起”的视觉效果,最终在大气磅礴的“K歌金曲友谊赛”中夺冠。

他们就是这样夺得歌王的

还记得早前在网络被热传的一段张学友采访吗?他说不会去参加歌手比赛,其中有一个原因是“不知道评委懂不懂”。

“歌神”也许有自己的考虑,但不同年龄层的普通人,才是市场众生的微缩版。

而《歌手》节目之所以常常给人“冠军无悬念、黑马成亚军”的感觉,也是由节目的投票制度所决定,不同年龄层观众分次投票的方式,显然更有利于那些资格老、成名早、风格周正,不易引起新鲜事物所带来的不适感的老牌歌手。

所以,在经历了杜丽莎被淘汰、谭晶退赛等变化之后,从首发阵容一直留守到现在的资深“老将”,就只有林忆莲了。

冠军若不是她,还会是谁呢?

林忆莲夺歌王,是观众“政治正确”的选择,也是众望所归。

只是,比起在一个节目里夺冠军,E姐更钦佩的,是她挣脱天后“光环”束缚,在舞台上挑战自己的勇气和底气。

文/Sean、E姐、小椒

责任编辑:山山 sunshen@wufazhuce.com

本文付费转载自“超高能E姐”(ID:super_misse)

作者


E姐
E姐  
“ 超高能E姐”作者
Sean
Sean  
“ 超高能E姐”公众号作者。
小椒
小椒  
“ 超高能E姐”公众号作者。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