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内地的校园民谣,大家会第一时间想到老狼、高晓松和叶蓓,其实在他们中间,还有一个被遗忘了的天才,他就是郁冬。
郁冬1972年出生在北京,家庭成分都是高级知识分子,1988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三年后退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电影,之后落榜开始拍摄广告、短片。
郁冬仅有的百科如此简短,却透露着不可攀爬的骄傲。虽和高晓松的百科如出一辙,故事走向却大相径庭。
郁冬在高中的时候经常去北京农业大学的操场溜达,有一天碰巧遇见了在操场上弹琴唱歌的沈庆和逯学军,由此结识,并开始了音乐创作的生涯。
郁冬的名字或许就是他一生的注脚,沉郁的冬天,解释了他的一生。他沉默、含羞、善良,与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也总是闷闷抽烟,不喜欢长篇大论,也不喜欢成聚焦中心,他很边缘,很暗淡。但是纵使如此低调,他的才华也总让人难以企及。
1993年郁冬进入正大唱片从事制作人,期间他为潘劲东的个人音乐专辑创作了《相约》《Radio北京》《火》等作品 ;与此同时,他还为刘欢、那英、老狼等创作过歌曲。1994年《校园民谣1》出版,其中收录了郁冬的作品《离开》。这就在这一年,郁冬正式与正大转签歌手合约。那时的郁冬一头长发,忧郁又倔强,略带嘶吼的嗓音唱着“告诉我的心从未离开”。
此后他的作品《老屋》《红色的天空》收录于《校园民谣II》。1995年出版个人专辑《露天电影院》,成为年度金曲,并获得全国最佳创作歌手奖。以一曲《露天电影院》获得1995年年度金曲,并获得当年全国最佳创作歌手奖。这首歌也曾被李健翻唱过。
有人说老狼的走红,除了高晓松,还有郁冬的加持。老狼唱着高晓松的风花雪月和才子佳人,却也唱着郁冬的颓废黑暗和郁郁寡欢。其中《虎口脱险》成了永不褪色的经典。老狼对郁冬的推崇,从不掩饰。他们都有种生命旁观者的姿态,他们都喜欢闲散自由的生活,有一段时间两人经常去看街景,人来人往,各种神态,他从他们身上寻找故事,然后在音乐上表现出辛酸冷暖。有人说郁冬的音乐更接近生命真相,更接近死亡。
沈庆曾这样形容郁冬的才华,“不管怎样,只要吉他传递到他手上的时候,从琴弦指尖,从他的声音里,必然会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歌曲。”
李健说,他最喜欢的两个词作者,一个是高晓松,一个是郁冬。高晓松的音乐有种阳光的感觉,郁冬给人润物无声的感觉,李健说他更喜欢后者,这与他的性格比较贴近。
连高晓松对郁冬都不吝赞美。他在书中写到:当时草坪上大家传吉他写歌写的最好的是郁冬,当时以“阳伞”命题,每个人写一首歌,写的角度都不一样。当时郁冬写出来的是我们大家最赞叹的。
可是这么一位音乐天才,现在却成了中关村一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从音乐圈彻底消失。
变故发生在2001年11月1日这一天,郁冬驾车行至朝阳区工人体育场附近掉头,不慎将一位老太太撞倒,随后郁冬迅速拨打急救电话120,随即又拨打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报警。救护人员赶到后,发现老人已经死亡,警方认定,郁冬属于违章掉头,应承担此次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在事故发生后,郁冬积极配合警方进行调查取证工作,竭尽全力安抚死者家属,并主动赔偿家属15万元人民币。2002年3月郁冬因交通肇事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之后,郁冬背负愧疚,便搁笔隐退,本就内向善良的他也许做好了准备怀着愧疚度过余生。虽然很多人劝他放下过去,重新回归,但是他依旧无法释怀,据说,他现在在中关村一家公司上班。
2007年,老狼在798演出,用《来自我心》作为开场曲,演出前他给郁冬打电话,希望他能来现场玩,最终郁冬还是没出现。
老狼一直想做一场郁冬作品音乐会。有一次在一个小现场老狼上台演出又唱了《北京的冬天》,全场跟着唱。第二首歌,他唱了《时光流转》,唱到一半老狼的眼泪滑落,唱《虎口脱险》的时候,老狼一度哽咽唱不下去。
每一年郁冬的生日,老狼都会在微博上为郁冬送去生日祝福。天知道,老狼多想郁冬回归乐坛。郁冬扼杀自己的天赋,是对自己的惩戒和报复,但这其实也是乐坛的遗憾和缺失。他用善良和救赎结束了自己的艺术生命,没有值不值,用老狼的话:我们再等等他。
前年《中国好声音》,张磊让《虎口脱险》重新洗涤人们的耳朵,人们在讨论老狼的时候,乐评人科尔沁夫说:这首歌除了演唱者老狼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那就是词曲作者郁冬,我们都期待他回来。
是,很多人走了,又回来,他们走时一身悲伤、两眼模糊,回来时一身轻爽、两眼暖光。许巍、朴树、老狼,他们都出走,又都温暖回归,郁冬,你什么时候回来?
文/小环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