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音乐仅可在ONE·一个 app内播放。和我们一起守护音乐版权,下载ONE·一个app畅听。
我知道了 下载ONE·一个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一生中最爱(引进版)
谷声熊
比起你年轻时的美貌,我更爱你备受摧残的容颜
文/谷声熊

1.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时还要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貌。”


这个被王小波誉为“无限沧桑尽在其中”的经典段落,便是杜拉斯代表作《情人》的开头,并成为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符号。


这样一个被过于密集地谈论与解读的名字,这样一个成为了某种符号、代表了某一文学时尚话语的名字,这样一个谜样难猜读却又陷于过度曝光与自我暴露的名字……她过于巨大的声名和过于明亮的聚光度,使得谈论杜拉斯既成了一种潮流,也成了一个陷阱。


我们真的了解杜拉斯吗?抑或,只是止步于了解《情人》?

年轻时的杜拉斯


或许你不知道,杜拉斯也是个共产党员,热衷于政治运动,笔耕不辍地为杂志社投稿,还曾参加五月风暴;她为女性情欲发声,但并不是一位女性主义者;《情人》中年幼的她已开始了性的冒险,直到年事已高,她还在探索着不同的性与爱的可能......可能我们都从未认识那个真正的杜拉斯。


一个曾经把初爱献给金钱的女作家。一个为书写爱情而生的争议性作家。


作为一个被电影成就的女作家,杜拉斯在中国得到的声誉甚至超过了法国。因为《情人》《乌发碧眼》《广岛之恋》等作品,她与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张爱玲并称为“中国小资女性奉为神的作家”。


之所以想到她,是因为熊爷最近在读一本书,书名叫做《杜拉斯谈杜拉斯:悬而未决的激情》。这本书是意大利女记者莉奥波狄娜对杜拉斯的采访录,里面有杜拉斯对自己爱情最真实的解剖。

电影《情人》中的杜拉斯影像


"一个人一生中所能发生的最糟糕的事,就是无法去爱。"


我们撇开杜拉斯声誉和性爱问题上的巨大争议,不得不承认她是二十世纪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情人”。


一生拥有众多情人、经历了各种感情的纠葛;她的作品无论用何种方式写成,都离不开爱情这个深刻的主题。而更关键的是,她的16岁初恋献给了钱;而她一生最后的恋人,在外人看来就是被包养的男子。


“所以,爱的是钱还是人?”在她的故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吧。

2.

1984年,杜拉斯凭借《情人》获得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此后,这部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销售高达几百万册,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而电影《情人》的热映,更是将杜拉斯推上新的高峰。


这一年,杜拉斯70岁,从事写作长达40年,是个“老作家”。可为什么,直到这个时候,杜拉斯才写出这部激情、疯狂、绝望的初恋故事?因为这段初恋,被她藏得太深太深,深得她自己都不愿承认。


《情人》是杜拉斯的自传。书中,法国少女与中国情人的激情之恋,就是16岁的杜拉斯与中国情人李云泰的绝世初恋。伟大的杜拉斯曾委身于一个中国男人,这就像打了自己一巴掌般难堪——更何况是为了金钱。

电影《情人》剧照


1914年,杜拉斯生于越南。她的父母都是法国小学教师,因轻信当时政府的宣传,背井离乡来到法属殖民地,希望能在当地发财。但父亲在她年幼时就因病告别了人世,留下母亲一人靠微薄的薪金抚养3个孩子,家境非常贫寒。


因此,16岁的杜拉斯,为了帮家里渡过难关,把自己的少女初恋献给了中国富商李云泰。那个特殊的年代,在杜拉斯母亲眼里,黄皮肤的人再富裕都是下等人;而杜拉斯自己,也曾表达过厌弃黄种人的言论。一旦她承认这段过往,不仅让母亲伤心,还是对自己的一种无情推翻。


自尊心很强的杜拉斯,唯一能做的就是埋葬它,从不在外人面前承认这段恋情。直到50多年后一场令她几乎昏迷的大病,彻底改变了她的心意。昏迷中的杜拉斯,被一股莫名的力量使劲往回扯,迷迷糊糊中,她回到了15岁,回到炎热潮湿的湄公河畔,再次见到了她的第一位情人——中国男人李云泰。


后来,幸运的杜拉斯醒过来了。但这次昏迷,反而令她更加清醒——这段过往离她如此遥远,遥远得像没有发生过的一切,却让她被带走的青春、懵懂、初爱……都变得更加真实强烈。所以,是时候把这一切挖出来,面对真实的自己。而这时,李云泰已经去世12年了,写他的恐惧也慢慢消失了。


于是,她重拾沧桑的笔调,开始创作《情人》。


她写得很快,担心勇气会消失般地写着……只是当时她没有想到,这部作品会如此成功,创造了法国出版史上的印刷纪录。


她从1943年开始写作, 在前二十年里,一直默默无名。甚至于她自己都说:“如果我不是一个作家,会是一个妓女。”在又一个二十年后,她登上了人生的巅峰。写作为她带来了巨大的荣耀和金钱。而她更没想到的是,为她带来这一切的竟是那个自己曾永远不愿提及的,和钱有关的初爱。

电影《情人》剧照


3.

那是在湄公河的渡轮上。杜拉斯戴着平檐男帽,穿着一件茶褐色裙衫、一双镶金条边的高跟鞋,以肆意的有点骄傲的姿态,靠在栏杆上。风度翩翩的中国富家少爷李云泰从看到她的那一刻起,目光再也无法移开。


就这样,他们相遇并开始疯狂地幽会。这一年,杜拉斯15岁,李云泰大她整整12岁。她为他奉献了童贞,他则病狂地爱着她。她是为钱而“爱”他,因为她需要钱。为卧病在床的母亲治病提供钱,为无耻的大哥寻欢作乐提供钱,为全家人改变这个穷困潦倒的窘境。


李云泰知道她要的是钱,但他不在乎这些。他已深深地陷入了爱杜拉斯的无法自拔中。他带着她还有她的家人,上高级餐馆,逛夜总会,试图满足杜拉斯一家人可悲的虚荣与自尊。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瞧不起这个黄皮肤的中国情人,却又无情地将杜拉斯往李云泰身边推。他们要欲望,同时又要自尊。

电影《情人》中,他把母亲送的戒指,戴在了她的无名指上


杜拉斯呢,在暧昧不明又纠结的年纪中,她的感受是模糊的,她只能将所有的情绪都释放在了情欲上:“爱,渴望拥有另外一个人,渴望到想将其吞噬。”在最贫穷和怪戾的青春期,杜拉斯遇见了第一个情人李云泰。可是,杜拉斯并没有对李云泰说出“爱”。


无法战胜种族偏见和金钱因素的杜拉斯,还是离开了越南,回巴黎定居;李云泰也遵父母之命,娶了一个素未谋面的中国女子为妻。一直到许多年过去后,杜拉斯结婚生子又离婚,她才再次收到李云泰的消息。李云泰和妻子来巴黎时,给杜拉斯打了电话,说:“我和从前一样,还爱着你,我不会停止对你的爱,我将爱你,一直到死。”


是的,李云泰从未忘记杜拉斯。而杜拉斯也没有忘记过李云泰,要不然,她不会在50多年后创作《情人》。那杜拉斯爱李云泰吗?很多人会问。她说,“我爱这个男人给我的爱。”这是一个不是回答的回答。或许,杜拉斯自己也不知道答案。如果没有偏见和金钱的因素,这段爱情会不会变得更见简单通透?


可惜,没有如果……

4.

"我喜欢你,多了不起的事啊"


生命的轨迹,是向前不止的,但有时又是熟悉的,乃至奇妙的“重蹈覆辙”。比如杜拉斯和她的最后一位情人扬·安德烈。他们的旷世之恋,像极了杜拉斯与李云泰,只是,这次的角色对调了——扬27岁,杜拉斯比他整整大了三十九岁,那年她已经66岁。


杜拉斯将扬“供养”在家,为他买圣罗兰衣服,带他吃高档餐馆,带他去度假。这一次,在外人看来,扬是为了钱被包养的年轻男子。除了年纪的差异,也因为杜拉斯和扬都清楚知道,扬还喜欢同性。甚至于杜拉斯自己都会怀疑这段感情,两人吵架时她失控道:“不知道你在这里干嘛?是为了我的钱吗?我先告诉你!我什么都不会留给你!”


但让所有人意外的是,这一次,他们没有生离,只有死别。扬一直陪伴杜拉斯走到了最终。1975年,杜拉斯在法国戛纳参加一场电影讨论会,“迷弟”扬终于见到了杜拉斯。他现场提了一个糟糕的问题,并拿出杜拉斯的作品《摧毁吧,她说》求签名。“我想给你写信。”扬对杜拉斯说。杜拉斯没想太多,给了他一个地址。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第二天,扬开始给杜拉斯写信。几乎天天写,即便没有任何一个回音。一写就写了两年。“有一天我状况不好,谁知道我怎么了,我决定回信给他。然后他就打电话给我。”那天到底怎么了,就连杜拉斯自己也不明白。“来特鲁维尔吧,我们一起喝一杯。”杜拉斯的这句回复,正式拉开了扬与她之间恋情的帷幕。扬是软弱的男人,无财、无权,也喜欢同性。但就是他这样——最不可能的情人,成为了杜拉斯的情人。


虽然,在不少外人看来,扬喜欢的只是杜拉斯的钱。但39岁的年龄差距,扬担忧的只是杜拉斯会先死——“我无法想象她会死,我仿佛觉得已跟她生活了好几个世纪。由于我无法想象末日,我和她一道以永恒的方式生活。”扬所说的“永恒”,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是他摆脱不掉的爱情囚牢:杜拉斯为扬改了名字,从此他就叫扬·安德烈;她让他成为了情人、助理、读者、司机、佣人还有出气筒;她不允许他见其他女人和男人……


与初恋不同,这一次,杜拉斯明确强烈地表达着自己对扬的爱。病危之际的杜拉斯,已经说不出话,她写了一张纸条递给扬,上面写着:“扬,永别了,我走了。拥抱你。我爱你。请原谅我的一切。”

杜拉斯和扬


而有人会问:那扬爱杜拉斯吗?晚年的杜拉斯卧病在床,扬依然不离不弃。他为她洗身擦背,一勺勺喂饭,为她的大小便失禁换床单……他陪伴度过了生命的最后16年,直到停止呼吸的那一刻:1996年3月3日。


之后,扬说她最常想起杜拉斯《广岛之恋》中的一句话:“我喜欢你,多了不起的事啊!”


2014年,扬也带着唯有他和杜拉斯能懂的爱情秘密,离开了人世。如果扬不是没钱的年轻男子,如果扬不是也爱着同性的特殊人群,我们是否会对这段爱没有质疑。


可惜没有如果。这一次,杜拉斯成为了有钱的那一个。


而今天,当人谈论女性的样子,我能想象最丰盛的那一个,就是杜拉斯那样,热烈的去爱,一直到老。



文/谷声熊

责任编辑:秦何人 qhr@wufazhuce.com

本文付费转载自“民谣与诗”(ID:glimmers-)

作者


谷声熊
谷声熊  
带你遇见那些能够改变你人生的好书。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