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亦舒在香港文坛的地位,可谓是开创了言情小说的新阶段,她以现代香港作文化背景,写奇诡世情、写灯红酒绿,情爱之事在她笔下不过尔尔。
年过七旬的师太,如今作品已有三百多部。她的文字间,不仅有为人处世的练达智慧,也有在头脑发热时及时浇下的一盆冷水。一方面,她用细腻曲折的爱情故事打动读者,另一方面,她又不止是一个言情故事的创作家。亦舒跳出狭隘的言情小说创作空间,她既是爱情婚姻的思考者,也是女性命运的关注者,更是社会现实的剖析者。
▲电影《玫瑰的故事》剧照
亦舒的作品中,被搬上荧幕的有很多,譬如《玫瑰的故事》《喜宝》《流金岁月》。而放眼香港歌坛,绕不过的一个事实是,那些鼎鼎大名才华卓尔的音乐人,林夕、黄伟文、王菲、黄耀明……都深受亦舒作品的影响。
林夕与《亦舒说》
林夕曾接受过一个采访,他讲到在少年时期,他是个学习拔尖的学生,也是当年的高考状元。当谈到当时香港的高考制度时,他说“需要记忆力够好,考试前两礼拜集中精力念书,就比较容易拿好成绩”。
他平时并没有那么用功,很爱看三国、红楼、唐诗宋词之类的闲书。也是在那时,林夕读到了亦舒的小说,惊为天人,引为终身偶像。他说,是亦舒教会他人情世故和对爱情的看法,在文字上对他影响也很大。
林夕的许多作品都源于亦舒的小说名,而他为千嬅写的《亦舒说》,歌词中有不少亦舒作品中的金句,更是直接向师太的致敬。
“即使将他封最爱,亦不要恨,一般都得不到。正如亦舒说,做到生子结婚,终须都与较平凡那位至会衬。”
“失恋了无谓痴情,人开心伤心讲惯性。若凭悟性,定能够有更高的恋爱本领。”
“他不爱没法讲情,和他讲分手不扫兴,换来尊敬,未圆满爱情也隽永。”
《亦舒说》收录在千嬅2006年的专辑《Unlimited》中,除了这首歌,专辑里其他作品也都充满了浓浓的亦舒色彩,像是《她成功了他没有》《芬梨道上》《吻所有女孩》,可以说,整张专辑都在用一种亦舒的语调在创作。
林夕说,对自己改变最大的两个作者,一个是张爱玲,另一个便是亦舒。夕爷作词的风格与深意都受亦舒的启发。《富士山下》那一句“要拥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也是出自亦舒之口。他们的风格,精在狠,绝在通透。
在《亦舒说》中,还有一句歌词:“林夕都说,别怨心底滴血,专心工作过劳才有资格吐血”。同样是千嬅的歌,后来,林夕的徒弟在另一首《只谈风月不谈恋爱》中写道:“来坐低,谈论亦舒的作品”。
“应该怎么爱,可惜书里从未记载”
如果说,用“缠绵悱恻”、“丝丝入扣”来形容夕爷的填词风格,那港乐另一鬼才作词人黄伟文的风格怕是称得上“直击要害”、“入木三分”了。
大概在文周君高三那一年,反反复复把Eason的《葡萄成熟时》听了很多遍,那时候,惊叹于Wyman怎么能如此准确无误地用葡萄成熟这一意象来写爱情、写事业、甚至表达人生至理。
▲黄伟文街拍
“但见旁人谈情何引诱,问到葡萄何时先熟透,你要静候,要静候,就算失收始终要守。”
“日后,尽量别教今天的泪白流,留低击伤你的石头,从错误里吸收。”
“一千种恋爱,一些需要情泪灌溉。枯萎的温柔,在最后会长回来,错的爱乃必经的配菜。”
这首歌源自亦舒的作品《葡萄成熟的时候》。无非是一个平凡人略带狗血的故事,女生小山,父母离异,父亲另觅新欢。经历一场荒诞莫名的车祸后,觉得生活了然无趣的她被母亲邀请去加拿大参加与继父的婚礼。
然后,在加国的一个葡萄园,面对三个突如其来、性格各异的哥哥,面对慈祥和蔼却是哥哥们外公外婆的两位老人,本该是尴尬相处的关系,小山却如小小安琪儿,给所有人带去了温暖。也许这温暖非她本意,她只是用力地生活,但这其实就足够。
▲Eason唱《葡萄成熟时》
她和老人们生活在一起,帮女佣一起打理葡萄园,撞见大哥不被家人接纳的爱情,和二哥斗嘴争执,和最小年纪的哥哥志趣相投……她自己也不曾想到,她只是坚持在无比狗血的生活面前强行喂自己鸡汤,生活却在她以为最艰难的时刻,悄悄带来了转折。
读过亦舒的文字,大概才真正懂得Wyman在《葡萄成熟时》当中的别有新意。“或者要到你将爱酿成醇酒,时机先至熟透。”故事到高潮,一场山火席卷了葡萄园所在的小镇。那一场火,终究还是烧尽了人与人之间的误解与隔阂。葡萄成熟的时候,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
“一心只等葡萄熟透尝杯酒。谁都心酸过,哪个没有。”
玫瑰与家明
亦舒笔下的《玫瑰与家明》,是一部短篇集。大概就像彭导影片中的志明与春娇一样,玫瑰与家明,同样让人牵肠挂肚地钟爱。但亦舒笔下的家明,又偏偏不是一个特定的人物。他可以聪明且热情,他可以细心又多情,他也可以专情但懦弱。
亦舒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家明已经被读者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意象,大家不过都是在别人的故事中宵想着关于自己的种种情节。关于遇见,好似《流年》唱的一般曼妙,“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关于告别,如同《花事了》讲述得那样遗憾,“让我感激你,赐我空欢喜”。
就像梅艳芳那句著名的歌词,“但凡未得到,但凡已失去,总是最登对”。书中故事的结局大都爱而不得。不同的悲欢离合背后,都是相似的冥冥之中。“玫瑰和家明,缘份来去不停。人每次告别后,这故事另有新剧情,如真诚,玫瑰仍爱家明。”
无独有偶的是,Wyman为谢安琪写过一首歌,名字就叫《家明》。这首歌中的家明,是一个心怀执念寻找真爱的形象,“他不过想要爱,差点上断头台”。
▲歌手谢安琪
有人评价黄伟文笔下的家明带有些许政治色彩。而文周君觉得,抛开深度的解读,家明不过是每一个在爱情面前坚持下去的你我。“时代遍地砖瓦,却欠这种优雅,教人梦想不要去谈代价”,即便梦到最后一场空,也在出发找真爱的路上,坚持到今天仍未归来。
看到有网友说:“最怕的是你以为他是家明,却发现他不是。”那又如何呢?尘世中的男男女女,我们都是玫瑰,我们也都是家明。
其实话说回来,真的有太多粤语歌与亦舒的作品有关。而每一首歌与故事之间的关联,也许还是作为听众的你来解读最合适。以下的深情金句,不知哪一句最合你意。
“一个一个偶像 都不外如此
沉迷过的偶像 一个个消失”
——王菲《开到荼蘼》
“从来未爱你 绵绵 可惜我爱怀念
尤其是代我伤心的唱片”
——陈奕迅《绵绵》
“都有听你劝告 不要计数
他错了要故意扮成糊涂
终于你守得到 怎么我和我的他忍不到”
——杨千嬅《姊妹》
“是谁 你是谁
为什么 情愿两个人不快活
也要一起生活”
——王菲《阿修罗》
“暴潮共你忍耐受苦都不可感慨
誓死一起彼此只要有爱”
——吴雨霏《弄潮儿》
“笑我这个毫无办法管束的野孩子
连没有幸福都不介意”
——杨千嬅《野孩子》
“谁和谁这一生厮守于四面墙
维护我这一生安稳岁月长”
——李幸倪《如果墙会说话》
“路该怎样走 心早已被偷”
——梅艳芳《她比烟花寂寞》
“这个故事原本想讲天生一对
仿似童话可爱
他得到发妻的爱
他的女友偏却得到理想 失去爱”
——杨千嬅《她成功了他没有》
如果举办一场亦舒演唱会,你最想听到谁的歌?
文/RQ


葡萄成熟时
Solidays 新曲+精选
RQ
如果亦舒举办一场演唱会,你来吗?
责任编辑:秦何人 qhr@wufazhuce.com
本文付费转载自“文艺生活周刊”(ID:wzhoukan)
作者
|
RQ
文艺生活周刊作者
|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