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音乐仅可在ONE·一个 app内播放。和我们一起守护音乐版权,下载ONE·一个app畅听。
我知道了 下载ONE·一个
行かないで
行かないで
野蛮乐评
说起《秋意浓》,还是这个日本大叔唱得够味
文/野蛮乐评

你们的“进口小哥哥”迪玛希立功了——他在挑战了中文歌曲《秋意浓》之后,让这首早期香港流行金曲又火了一把,尤其是在90后群体之中。
 
网易云音乐上,张学友版的《秋意浓》评论数也应声上涨。据我观察,大多都是看过迪玛希版本之后又前来观光的粉丝团。
 
然而,听过那么多人翻唱的版本,还是日本大叔玉置浩二的原版最得我心。
 
迪玛希的版本编曲上,长笛相当抓人。悠扬的笛声一起,一种满地金黄落叶的秋天景象便铺陈开来,离愁别绪也涌上心头。难得的是迪玛希的咬字竟意外地准确清晰,可见你们的小哥哥是下过功夫的。
 
唱腔依然华丽,在第一段的“离人心上秋意浓”结尾处还特意加了转音,越到后面越高亢。最后的几次升Key,几乎已经可以看成迪玛希的固定动作了。

而与迪玛希的外放相比,张学友的版本就要内敛多了。这首歌最初收录在他的专辑《吻别》里,粤语版就是《李香兰》,两个版本都是70后、80后心目中的经典金曲。
 
我那生于80年代初的堂兄,就曾经在写给初恋女孩的情书里引用过《秋意浓》的歌词。别问我怎么看到的,反正我就是看到了。

张学友版以小提琴带出开场,学友哥一开口,微微的颤音,挠的人心痒。
 
记得周星驰在电影《国产凌凌漆》中也演绎了这首歌。一袭白西装的星爷坐在钢琴前,嘴里叼着一根烟,却又闭着眼睛皱着眉,显得格外投入。一个喜剧人物突然深情起来,最是让人难以抵挡,也难怪袁咏仪的眼神一时有些朦胧。

当然,也有不少年轻朋友觉得迪玛希的版本超越歌神版,对此我是有点汗颜的。
 
尽管我也钟爱学友哥的翻唱,但在我心里,依然没有任何版本可以超越原唱玉置浩二。

听玉置浩二的《行かないで》,虽然有语言障碍,但仅仅通过旋律也能感受到,那种气若游丝的玉式唱腔,在表达着不愿爱人离去的切骨悲痛。
 
网易云音乐上有条评论印象很深,po主说自己在波士顿留学时,在破旧的工作室里放这首歌,去看他的法国姑娘泪眼朦胧地说,this song is so sad……
 
是啊,So sad,我懂。
  
《秋意浓》的真身,就是1989年玉置浩二为电视剧《别了,李香兰》写的主题曲「行かないで」,翻译过来就是“不要走”。1990年被改编为张学友主唱的粤语版《李香兰》,1993年才正式重填国语歌词成为现在听到的《秋意浓》。
 
玉置浩二和张学友演绎这首歌的时候,已经是他们的而立之年,对世事的领悟已经去到了另外一重境界。在他们百转千回的歌声里,也总会想起一些高深的佛理例如“贪嗔痴、爱别离”,也似乎隐隐理解了什么是“无常”。
 
而迪玛希作为小鲜肉,20岁出头的年纪里,对生离死别的理解大约还是,所以采取了撕心裂肺的澎湃表达。
 
如果说日文原版胜在玉置浩二的唱腔,《李香兰》与《秋意浓》则胜在填词,杯酒、落叶、秋风、夜雨、离人,极具画面感。
 
是杯酒渐浓 或我心真空
何以感震动
照片中 那可以投照片中
盼找到 时间裂缝
夜放纵 告知我难寻你芳踪
回头也是梦 仍似被动
逃避凝望你 却深印恼中
——《李香兰》
 

不怕相思苦
只怕你伤痛
怨只怨人在风中
聚散都不由我
——《秋意浓》

 
说起玉置浩二老师,我对他最早的印象是初中听顺子翻唱的《dear friend》。这首歌连同原唱至今躺在我的随身听里。
 
当时只是知道这个名字而已,后来补课翻查资料,才知道这位大叔简直就是香港流行音乐的奶爸。从四大天王到谭咏麟、李克勤、张国荣,都曾经翻唱过他的作品。
 
如果说天王天后的歌对我们的青春期有很大的影响,那玉置浩二就是影响天王天后的男人,作为日本流行音乐殿堂级人物,玉叔是许多明星心目中的明星。
 
环球唱片曾在2000年和2010年分别出过一张《玉置浩二改编作品集》,其中包括谭咏麟《酒红色的心》、张国荣《拒绝再玩》、张学友《月半弯》《情不禁》《沉默的眼睛》、陈慧娴《痴情意外》《冰点》、李克勤《夏日之神话》《怀念她》《蓝月亮》等等。

李克勤是玉置浩二的首席迷弟,曾出过一张专辑《复克》通篇翻唱他的歌,2013年“安全地带30周年”香港演唱会时,李克勤竟获邀同台献唱,真想问问他,搭着偶像肩膀合唱的感觉是不是特好?

周慧敏、古巨基也是玉置浩二的忠实粉丝,几乎只要偶像到香港开唱,他们都会出席,周女神还说玉置老师的声音是史上最吸引的一把男声。


凭借模仿张学友出道的陈奕迅所长,可以说是玉置浩二的徒孙了,别看陈胖子在舞台上非常霸气,戏外他竟然是个可以在玉置浩二的演唱会上哭九次的小迷弟!他曾在演唱会上翻唱玉置浩二《mr.lonely》。

汤唯也说她听最多的专辑,是玉置浩二的《酒红色的心》;张楚、罗中旭、游鸿明都曾表示对自己创作影响最大的是日本的玉置浩二……
 
其实当年的香港乐坛可以说是喝着日本流行乐的奶水长大的。除了玉置浩二影响甚巨之外,桑田佳佑、德永英明、中岛美雪等等,也都对港乐发生过深远影响。
 
这位网易云音乐网友的评论概括得很全面,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我虽然生在广东地区,却不是在港乐浸淫中长大。有时候会遗憾错过了那个黄金时代,但后来的主动补课倒也乐趣多多。比如,偶尔在豆瓣FM或网易云音乐听到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的日语原版,总会忍不住诧异:“卧槽这首歌也是翻唱日本的?!”
 
哥哥张国荣是心头大爱,连他的好多经典歌曲也是翻唱自日本。《有谁共鸣》改编自谷村新司的「儚きは」,另一首《共同度过》也是来自谷村新司的歌曲《花》;传唱度甚广的《风继续吹》改编自山口百惠的《さよならの向こう侧》;《千千阙歌》改编自近藤真彦的《タ烧けの歌》……

邓丽君的《再见我的爱人》、《又见炊烟》,王菲的《容易受伤的女人》、《人间》,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等等等等,都是翻唱自日本流行歌曲。甚至直到近年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老男孩》、《时间煮雨》,依然用的是日式歌曲的旋律。
 
Shock之余,也觉得情理之中。毕竟日本受西方影响流行音乐产业起步较早,早在50年代,美国的rock'n roll和蓝调抒情就涌入往日本,60年代披头士乐队就登上了日本的武道馆公演,而当时我国还处在闭关锁国的状态,直到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流行音乐才开始萌芽。

90一辈对“玉置浩二”甚至“张学友”都已经非常陌生了,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不必无奈,也不必感叹年轻人真没见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背景,事物在前行时也总有轨迹。回到最初的源头,循着前人的来路回溯,往往会感到新奇也深感自身的无知。而曾经那些曲折的学习、模仿,尽管稚嫩,却也是闪亮的回忆。
 
互联网让我们更便捷地享受音乐,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对当初的蹒跚学步心存感激与敬畏,不是吗?

文/木乃一

责任编辑:十三妹 shisanmei@wufazhuce.com

本文付费转载自“野蛮乐评”(ID:yuemanyueping)

作者


野蛮乐评
野蛮乐评  
不套路,很野蛮。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