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作家界的著名乐迷,许多人会第一个想到村上春树。确实,春树老师写过乐评书,还经常在小说里加塞自己喜欢的歌曲和乐队,堪称大神中的大神。
以前我们也这么认为。
然鹅,最近我们才知道,还有个大作家对音乐的痴迷比春树老师更胜一筹。他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做个乐迷,而是亲自撸袖子下场,做音乐,创作歌曲,上台演出。他就是当代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
知道斯蒂芬.金玩过摇滚,也是歪打正着。是这样的:由于写作进入瓶颈期,大象君买回了一些大作家谈写作的书籍回家研读,希望能够解锁更多写作技能。其中呢,就有一本是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谁知道金爷在序言第一句就把我带跑偏了,原因是他说自己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参加了一个主要由作家组成的摇滚乐队,这个乐队的名字叫:摇滚余孽。而我们的金爷,在乐队里负责节奏吉他。
世界上竟然有一支这么特殊、这么有趣的乐队?斯蒂芬.金竟然是个玩摇滚的?只读了第一页,大象君已无心继续研究写作技能,赶紧各种搜索这支摇滚乐队的相关消息。实话说,国内网站上关于这支乐队的资料不多,视频资料尤其缺乏。所以在使用了一些“你懂的”的方法后,我们才获得更多资料。《写作这回事》的译者将斯蒂芬.金的乐队翻译为“摇滚余孽”,尽管听着不赖,但并没有更好地表现乐队成员的精神特性。其实这个乐队英文名是Rock Bottom Remainders,直译过来,应该是“摇滚滞销货”的意思。
Bottom Remainders是出版行业术语,滞销商品的意思。前面说了,这是一支主要由作家参与的乐队。用一个出版业术语来作为作家乐队的乐队名,再合适不过。尽管他们用“滞销货”来自称,但乐队成员的大部分可都是一等一的畅销作家。
从编制上来说,“摇滚滞销货”可以说是个超大型乐队。作家们大概是这么想的:咱虽然不够专业,但架不住咱人多呀!
除了斯蒂芬.金担任节奏吉他之外,乐队成员还包括:首席吉他手戴夫.巴里(美国最畅销的幽默小说家、专栏作家);贝斯手雷德利.皮尔逊(代表作是《信天翁之血》和《潜流》);键盘手芭芭拉.金索佛(代表作为《毒木圣经》);曼陀铃手罗伯特.傅刚;
光女主唱就有三位,金爷把她们叫做“甜筒三人组”:凯西.卡门.哥德马克,美国著名出版人,也是这支乐队创建人,也就是把所有大作家撺掇到一起组成这个局的人;塔德.巴尔蒂姆斯;还有谭恩美,华裔作家,代表作是《喜福会》,曾经改编成电影,女主角是我们大家的女神姐姐俞飞鸿,跑题友情广告一下:许知远的视频节目《十三邀》刚刚推出了俞飞鸿姐姐的采访,里面就重点聊到了《喜福会》这部电影。
看,这就是舞台上的甜筒三人组:
此外还有特邀萨克斯手和鼓手,以及凯西请来的音乐指导艾尔.库伯。艾尔.库伯来头不小,曾经在鲍勃•迪伦的经典歌曲《犹如一块滚石》中演奏风琴。美国当代最被低估的天才之一、摇滚音乐家沃伦.泽方也曾经加入过摇滚滞销货乐队。斯蒂芬·金曾经回忆过与泽方一同玩乐队的日子,“他(指泽方)经常跟我吼,像基斯.理查兹(Keith Richards,滚石乐队的吉他手)一样弹!”
大编制乐队“摇滚滞销货”的舞台上,目测站着十多二十号人,下图只截到了三分之二的舞台:
故事的开端可能你也猜到了:作家们最一开始只是想要玩玩而已。就像金爷说的:“当时乐队打算只做次一锤子买卖——我们想在全美书商大会上演出两场,逗大伙乐乐,用三四个钟头的时间重温一番我们虚度的青春岁月,然后就各走各路。”没想到,这个“一锤子买卖”足足做了20年。直到2012年,在乐队创建人凯西.哥德马克离世之后,乐队才真正解散。
至于为什么会动念头创建这样一支乐队?因为音乐梦想。说到这里要介绍一下乐队创建人凯西女士。
凯西女士不光是出版人,也是音乐人,参加过好几支民谣乐队。作为出版人,凯西女士与美国许多作家私交甚笃,常常陪同他们接受采访、出席活动。跟作家朋友们天南地北的闲聊中,凯西女士难免也会聊起自己的音乐生涯,没想到的是,许多作家也有过高中玩乐队的经验,而且他们都希望可以续上这个前史。
凯西说,“我不停地听到这类相同的故事,我们都在四十岁左右,想起那些自己没有去做的事情。”一个中年圆梦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凯西说动了十几位作家,让他们组建一支乐队。一个知道斯蒂芬•金会弹吉他的朋友告诉了凯西,建议她邀请斯蒂芬加入乐队。没想到,斯蒂芬立刻就接受了邀请。
▲ 舞台上的凯西女士和谭恩美老师
要知道,就算在美国,畅销书作家组成乐队也是头一遭。尤其是斯蒂芬.金加入的消息传出之后,十分轰动。为书商大会安排的两场音乐会的门票炙手可热,书商们纷纷打电话来,还有人专门问凯西可否安排与斯蒂芬•金的私人晚宴。在书商大会上的首演相当成功,美国媒体们热烈追访,粉丝们尖叫连连。而金爷对于这支乐队当然也非常满意的,他骄傲地说,“做出来的音乐听起来还不错”,“有人愿意花钱来听我们的演奏,当然票价不会像U2或东大街那么贵,但是照老话说,出个天桥价儿,也许还是有人肯买的。”
▲ 在一个关于摇滚滞销货乐队的古早视频里,斯蒂芬.金的抬头是响当当的“Guitar Vocal”,看起来他相当享受这个称谓。
▲ 舞台上的节奏吉他手斯蒂芬.金,派头相当不差。弹吉他时节奏感、力道,都很棒。
不光弹吉他,金爷还在乐队里唱歌呢,保留曲目包括《最后一吻》和《小天使》。我们找到了金爷唱歌的视频,欣赏了他的歌喉。老实说金爷音域不广,中低音区还不错,但高音就显得吃力了。可以断言,这样的唱功参加《好声音》的话,导师们一定不会转身。既然首演大获成功,作家们于是决定把乐队继续下去。1993年春,摇滚滞销货乐队进行了一次为期十天的巡演,包含美国东海岸八座城市。与一般的摇滚乐队一样,他们选择的演出场馆也是俱乐部、夜店、Livehouse之类。
作为全美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到哪里都被围追堵截。曾经发生过上一大群书迷围住乐队巴士,请求斯蒂芬.金在书上签名。书迷们对于看到斯蒂芬.金弹吉他、听到斯蒂芬.金唱歌有多兴奋呢?Youtube上有位网友发表了这样的评论:就像看到上帝在唱歌。
在作家界是畅销书作家,跨界到音乐圈,乐迷和音乐人同行可不一定买账。摇滚滞销货乐队为自己下了一个定义:这支乐队玩音乐,就像Metallica乐队写小说一样。
膝盖中了一箭的Metallica乐队似乎不太乐意看到作家们的这个文案,吉他手Kirk Hammett就反唇相讥了:“摇滚滞销货乐队?他们是什么鬼?(RockBottom Remainders? Who the hell are they?)”
从老视频里我们能够看到,接受采访时,Kirk拿起一件写着摇滚滞销货乐队口号的T恤瞧了一眼,然后扔到身后。那鄙视的眼神,简直是狂炫酷拽。
还有知名乐评人在公开活动中公然讽刺:“他们也叫摇滚乐队?那不过是在同一时间演奏一首歌罢了。”业余乐队与专业乐队在演奏水准、舞台风格上自然无法同日而语,平心而论,觉得他们的表演还是不错的。尽管有时候会流露出中年大叔唱卡拉OK的样子,但没跑调、没掉拍,齐奏的时候不乱,已经比中国许多所谓的专业乐队强了好几个档次。
还好畅销书作家们具备充分的“自黑”精神,早在刚刚创立时凯西就说了,面对这支由作家组成的业余乐队,“简单的三和弦摇滚乐是我能想到的唯一选择。” 乐队首席吉他手戴夫•巴里则说,“我到了排练房,看到我们表演有多糟糕时,松了一口气。”巴里还这样形容演奏中的金爷: “在人群中间拍打吉他的,正是斯蒂芬•金。”注意重点:是拍打吉他!不是弹吉他。更好笑的是,1993年巡演方案敲定后,为了获得足够支持巡演的资金,斯蒂芬.金提议由维京出版社出版一本书来募款,当时书名定为《中年机密:“摇滚滞销货”以三和弦音乐和态度巡回全美演出》。三和弦这个梗被他们用得妥妥的有没有?
在1993年的八城巡演之后,摇滚滞销货乐队就没有继续巡演了,只是在1995年、1997年零星进行了几场演出。2012年6月,也就是在这支乐队成立20周年的时候,这支乐队在LA举办了最后一次公演,随后又在美国出版业协会阿纳海姆分会中进行了一次内部演出,之后就正式解散了。解散的最大原因是创建人凯西女士的离世,乐队没了主心骨。
这件事令人很忧伤,不过幽默大师巴里用幽默化解了这种忧伤,他说:“我们已经抵达音乐上的巅峰,不可能变得更好了。现在我们已经差不多可以用四个和弦,我相信the Beatles 也是在能够使用四和弦的时刻解散的。”对于摇滚滞销货乐队的解散,美国媒体大有松了一口气的架势:他们终于收起音乐的野心,重新专注到写书上了。
如今,摇滚滞销货的乐队官网还在,只是不更新已经很久了。
文/大象音乐空间
The Last Kiss
Leather Boyz with Electric Toyz
大象君
怎么一边写小说一边玩摇滚?让斯蒂芬.金教你
责任编辑:十三妹 shisanmei@wufazhuce.com
本文付费转载自: 大象音乐空间(ID:bigxmusic)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