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沙漠下暴雨,看过大海亲吻鲨鱼
看过黄昏追逐黎明,没见过你
我知道美丽会老去,生命之外还有生命
我知道风里有诗句,不知道你
1、
2014年一首《奇妙能力歌》横空出世,这个叫陈粒的姑娘就一个人一把琴,单枪匹马地杀进了音乐圈,竟然还上了豆瓣的音乐榜。
榜单出来时她还跑去问别人,你们是不是花钱给我买榜了。她打心里看不上那些花钱买榜的行为。“怎么会有这种事,不花钱也能上榜”,然后就真的火了。
她把豆瓣榜单截图放在微博上,写叫叔叔,粉丝在下面评论“老公”,于是她又截图,发“叫老公”,于是粉丝们都喊她老公。
粉丝做了长条幅去livehouse看老公的演出,条幅上写得是“老公,我下面给你吃”。
第一次办个人专场,所有场次就全部售罄,第一次出个人专辑,三千张一上线便被抢购一空,从无名歌手到现如今独立音乐圈的传奇,陈粒像个谜。
从2014年的《如也》到2016年的《小梦大半》,陈粒从豆瓣红到了全网,再从网络红到了工人体育馆,最终红到了全国。
为什么这么喜欢陈粒?
某次采访时她说“大概我的歌适合他们拿来发微博”,然后恣意地笑。
网友们说:“与众不同”、“做自己”、“够拽”、“个性又勇敢”、“不随大流”、“不羁的唱法”……
浏览了上百条喜欢她的原因,有超过大半都是因为她的个性。
她从来没有上过一天班,不签经纪约,不签唱片约。哪怕最艰难的时候她的卡里只剩下200块钱。网传她也被邀请参加过音乐节目,但是一听到导演让她凹成小清新,还要带一个大草帽,“不行,我接受不了这样”,于是在录制的前一天晚上匆匆退出。
她说她想要的不多,只是和别人的不一样。“城市慷慨亮整夜光,如同少年不惧岁月长”,她把一个“敢”字扛在肩上,走得落花流水,潇洒无边。
是的,我们想成为却不敢成为的自己,在陈粒身上都能实现。
她成为一个出口,一个榜样,一个Neverland,我们在她的歌里找到归宿,在她的生活找寄托。
2.
但奇妙能力歌不是陈粒,陈粒也不止有奇妙能力歌。
她不会安分地在歌里述说,诸如《历历万乡》,《易燃易爆炸》,《绝对占有相对自由》,充斥着江湖气息,透露着怪异奔放的野性,可歌词里字字透露着古典韵味。
从“我知道美丽会老去,生命之外还有生命”的小清新,到“想把你收集,泡你在福尔马林盯着你意淫”的重口味;
从“过了很久我愿终于抬头看,你就在对岸等我勇敢”的柔情,到“她住在七月的洪流上,天台倾倒理想一万丈”的大气磅礴;
再从“你是我房间的月亮,无聊时候找我借光芒”的轻快欢喜,到“花枝还招酒一盏,祝你娇妻佳婿配良缘”的古韵。
多风格,大反差,你想要的不想要的,她统统给你,像一杯明晃晃的妖娆毒酒,就算你最初是皱眉咽下去的,但很快就会沉醉,不由自主问她要更多。
就像我刚听完《奇妙能力歌》后去听《性空山》,直觉出来一句:“我艹,这是什么鬼”,但是听着听着,就爱上了这种磅礴的“祝你娇妻佳婿配良缘”。
陈粒的曲风成了一种无法归类的存在,很多人觉得陈粒属于民谣,但是她在虾米音乐分类中给自己写了个Anti–folk(反民谣),给自己报幕,笑嘻嘻说“下面有请女生独唱”。
陈粒自己也曾经说过:“我觉得标签这个东西,归类这个东西,反而会误导人,是一个没有用的东西,可能会给人错的引导。所以我觉得我应该是反标签而不是反民谣。”
不管是《如也》,《爱若》还是新出的《小梦大半》,她们都只有一种分类标签,叫做陈粒。
她如江湖一阵风,任自己天马行空,意识到姿态让人心驰神往,也没打算停留。
想了想,这女人终究是属于江湖的,不在此处停留,而在彼处生长。初识时青葱玲珑,但终究是江湖英气,敢闯,闯得纵横捭阖,敢唱,也唱得淋漓尽致。
她不必得到所有人的喜爱,她已是风华绝代。
歌连着爱情都成了民谣界的传奇。
只不过这段传奇,要加上“曾经”二字了。
3、
《祝星》不过是一首歌,却因我爱你成为传奇。
2014年陈粒在微博公开宣布出柜,大方承认自己的女友是祝星。两个人在网上相识,性情相投就出双入对了。
面对他人的质疑,她说:我不是同性恋,只是喜欢的人恰好是同性。
为什么要归类呢?为什么一定认为异性的爱情比同性的爱情更值得尊重呢?
我爱你,不是出于原始的生理冲动,不是出于血脉延续的本能,更不是要符合这个社会对责任感和人际关系的要求。我只是爱你这个人。不需要社会的认同,不需要物质的关系。
陈粒和祝星,不过是一场爱情。
她们还在一起的那个时候陈粒还不是“国名老公”也没有那么多的拥趸者,还是一个写歌的才女而已。
祝星一路默默陪伴着她,巡演一场不落地为她做好PPT在她身后给她放。
她说字字温柔字字坚决唱你,她说有了祝星,我不仅能写现在的歌,以后的歌我都能写了。她还说:我现在眼里就只有祝星,她开阔,我这儿就敞亮,她低落,我眼前就暗阖,她是我,我不是我。
陈粒说:“我记不住歌词,还好有PPT小妹。”
祝星说,“你站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我在台下看着你,只有我知道,你虽着正装,却穿着小熊袜子”,但最终还是和陈粒走散在人海里。我们在深夜唏嘘感叹,寄托在别人身上的关于爱的梦想没有成真。
凭陈粒的性格,也没有半点遮掩。爱上了男生,而且是劈腿。统统说了出来。然后行色慌张的,删掉了秀恩爱的微博。
于是花开两朵,天各一方,爱是爱过的,不爱,也真的是不爱了。
比起14年在微博公开出柜,宣告自己的拉拉身份,再次公开承认劈腿喜欢上男生,对陈粒来说是更为艰难的事,意味着她曾建立的认知体系被自我打破,也意味着她的人格将放在大众视线里被评论,质疑,甚至颠覆。
“爱情有多美好就有多糟糕,它没来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跟他们不一样,其实寂寞的时候大家都一样。从此陈粒有她的鲜衣怒马,祝星有她的风和日丽。路过的人请不要介意,不过是一场爱情。”有人评价得中肯,爱过就好。
她的粉丝们也在微博下评论:你爱女人也好,你爱男人也罢,祝你手边多银财,方寸永不乱。
4、
“不负春光,野蛮生长”。陈粒很容易让人想到这句话。
2016年7月新专辑《小梦大半》,对于这张专辑的评价五星与一星齐飞,赞许与失望并行。
有人说陈粒在进步,惊喜于她的多面性;但更多的人哀叹再也不会有第二张《如也》,“假设《小梦大半》值20,那么《如也》值99。”
在这张专辑里,没有之前浓烈的江湖气与凌厉的英气,而是有了一些婉转的小情歌。
譬如《小半》塑造的是一个17岁穿着校服的小女孩,还带着羞涩的怯弱,百转千回的少女情怀在时光蹉跎中慢慢黯淡。
或许这正是陈粒想要在《小梦大半》中达成的意义吧。陈粒说这张专辑很适合一个人安静的时候听,希望听众能够收获“怡人、自然、舒适”的感觉。
当大家都期望她扛着“民谣”这杆大旗走得更好更远时,她又轻巧转身,对着世人温柔一笑。
凌厉英气是她,婉转动人也是她。
喜欢同性是她,钟情异性也是她。
她拒绝被定义,被规划,被套路,只想保有身上最自由的那部分,叫做“陈粒”。
大梦
小梦大半
七天路过
我们想成为却不敢成为的自己,在陈粒身上都能实现
责任编辑:山山 sunshen@wufazhuce.com
本文经作者授权付费转载
作者
|
七天路过 @七天_路过
混迹在帝都的北漂姑娘,图书营销喵。
|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