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音乐仅可在ONE·一个 app内播放。和我们一起守护音乐版权,下载ONE·一个app畅听。
我知道了 下载ONE·一个
喜帖街
Binary
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忘掉爱过的他
文/

2008年,一首关于递迁的歌横扫香港乐坛。黄伟文填词、郭伟亮作曲的金牌配置,搭配演唱者清澈从容的演绎,先后在翌年揽下“十大中文金曲”等4台颁奖礼的17个奖项。


令人印象颇深的是,歌曲没有执着地刻画人事际遇怎样起承转合,而是将个体的情感与地标的更替糅合在一起,成为香港人集体记忆的催化剂。


从后来的评价看,“全城入屋”、“老城情结”,是对这首歌的至高褒奖。一条街巷的如烟往昔,在时间隧道的另一头,渐次铺展,引人流连驻足,甚至回首凭吊,毋庸置疑,在近年的流行歌曲中,唯有谢安琪的《喜帖街》能够做到。


喜帖街为人熟知,是在上世纪80年代。几乎每一对举办婚礼的新人,都要去喜帖街选购新婚用品。1950年代的唐楼整齐划一,构成了街道的传统特色和喜庆氛围。可到了2004年初,因为市政规划的缘故,喜帖街重新开发在即。当地居民担心历史寓意丰厚的街道濒临瓦解,怀旧的香港人也有时光一去难倒回的慨叹。


黄伟文笔头一宕,从一个离异的人在喜帖街的命运转折写起。


“忘掉种过的花,重新的出发,放弃理想吧。别再看,尘封的喜帖,你正在要搬家。”场景带出感喟是,辉煌有时,落寞也有时,“没有一种安稳快乐,永远也不差”。


就像一度美满甲天下的喜帖街,如今全街的单位,也快住满乌鸦。世间没有百分之百的圆满,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楼塌了,人也难保不会直面无常。


当初喜帖金箔印着的“那位他”,也要从裱挂婚纱照的墙面摘下。曾有过的家,小餐台、沙发、冰箱和两份红茶,想来也是只停驻在过去的温馨。有感情,未必就换来琴瑟和谐一生一世,再惋惜,也注定要学会潇洒。若是有一天要释怀,“终须会时辰到,别怕,请放下手里那锁匙,好吗”。


人与城,两种伤逝交缠。《喜帖街》MV素描般的营造,稍带着压抑。谢安琪干净的声线,不加矫饰地诠释出来,也许不止是香港,对所有遭遇过嬗变的人,都有深切的共鸣。或许是出于劝勉的考虑,在黄伟文口中,《喜帖街》不惟是情歌,也暗含励志的意思,期望“大家在逆境时代积极面对人生”。


《喜帖街》的国语版《欢送会》,也是迎来送往的相聚别离。可缺了城市做背景,“欢迎会有新人到来,欢送会有故人离开”就藏不住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


2010年,陈奕迅在“DUO陈奕迅”香港演唱会上,用略带沙哑的嗓音唱了《喜帖街》。“忘掉爱过的她”、“忘掉有过的家”的和声伴唱响起,将全场推至高潮。


即便是与香港无关的人,听到《喜帖街》,内心也不免泛起涟漪。毕竟,跟往事干杯,与昨日挥别,天高路远,每个人的心底,都深埋着一条喜帖街。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傅踢踢”,ID:futeetee)

责任编辑:秦何人 qhr@wufazhuce.com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