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麦当劳的汉堡里不仅有脂肪,还有商人的鸡贼

——关于《大创业家》

文/扎扎

每当你坐在麦当劳,感受着不太冷又确实比室外冷很多的空调,啃着远没有广告上巨大的汉堡(但你吃一个就饱了),你心里想这些东西高热、高油、垃圾食品、美帝的文化侵略.....然而,你有没有想到这是人类饮食史的一次革命呢。

想想与麦当劳经营模式相反的传统餐厅:点个菜半个小时才来(尤其西餐,每个人点的都不一样,老妈的菜都吃完了,老爸的还没到);餐厅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用于支付服务员和处理餐具;顾客多的时候餐点品质还很难保证一致……

《破产姐妹》里的点餐情节和服务态度你还记得吧

麦当劳开创了一种新的饮食文化。要么薯条要么汉堡,加一杯饮料,选择就这么多,30秒就能得到,一家人乐呵呵打开纸包装啃汉堡的时候,就餐的重点已经变成在哪吃、和谁吃,而不再是吃的什么。

回想一下,你什么时候吃麦当劳是因为它好吃?

纪录片《食品公司》里揭露快餐给公众健康带来的隐患:花很少的钱吃饱,却要花大量的钱用于治病

谁看到了这种巨大的变革呢?失败的奶昔搅拌机推销员雷·克洛克,这个每天听心灵鸡汤励志广播的中年男人,拽住了这场饮食变革的导火线,煽风点火,打造了全球最大的快餐王国。

根据麦当劳创办人雷·克洛克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大创业家》讲的就是这场饮食革命。

导演约翰·李·汉考克(《弱点》《大梦想家》),编剧罗伯特·D·西格尔(《摔跤王》)都是传记片的一把好手

非常有趣的是,这部电影完全没有神话雷·克洛克,相反《大创业家》更像是雷·克洛克的“黑历史大全”。演员迈克尔·基顿出演雷·克洛克这个角色也很有意思,《鸟人》《聚焦》连续两部由迈克尔·基顿主演的电影强势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这已成为他绝对的代表作,令他的演艺事业再次风生水起。

似乎不会有人再提起他曾是90年代的票房红星、两次出演蝙蝠侠电影。曾经辉煌,然后平淡,一朝崛起,但赢来的不止声与名,这是《鸟人》的主题,也是《大创业家》的主题,迈克尔·基顿似乎已经成为“咸鱼翻身”的代名词了。

迈克尔·基顿&雷·克罗克本人

在麦当劳的官网上,唯一的创办人是雷·克洛克,为啥这人名字里既没有麦,没有当,也没有劳?

其实发明麦当劳经营模式的其实是麦克·麦当劳和迪克·麦当劳两兄弟。他们从经营传统餐厅的经验中总结出一套高效的“快速服务系统”,就是要顾客在点餐后最短时间内获得品质统一的食品。

麦当劳兄弟拉着员工在排球场模拟厨房操作,这套“全世界最快的出餐系统”半天就被发明出来了

雷·克洛克被这套“快速服务系统”折服了!他成为麦当劳的合伙人,开始大量开设麦当劳连锁店。

这时候雷·克洛克52岁,卖过折叠厨房用具、纸杯、奶昔搅拌器...始终失败,就跟现在三里屯穿着西装哇哇聊上市和“新理念”的创业人一模一样,他要怎么把这个只有10间连锁店,看起来已经走到事业天花板的快餐行业作为起点呢?

开连锁店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无法保证品质的统一。麦当劳兄弟撑死只能打理10家连锁店,多的就管不过来了,雷·克洛克却在5年间开了228家麦当劳,好了,要创业的小伙伴现在可以把笔记本拿出来了,划重点了哦。

雷·克洛克发现如果让有钱的老板们投资麦当劳开连锁店,他们就天天甩手去打高尔夫去了,根本不在乎餐厅的品质,更完全不在乎麦当劳所定下的一系列规章,反正我投资的,我想卖啥就卖啥,我想咋卖就咋卖。

雷·克洛克决定要找像麦当劳兄弟那样的“奋斗者”才行,嗯,就是现在流行的“共同创业”。他开始大量寻找蓝领背景、犹太人、移民、年轻人,让他们知道麦当劳可以实现梦想,让你走上人生巅峰,这些“创业型”麦当劳店长,勤勤恳恳啊,认真听话啊,从根本上保证了品质的统一性。

雷·克洛克的理想店长:店长在厨房管理实际操作,店长老婆在外面给顾客发糖

还记得那句话吗,“做食品就是做良心”,但是商业逻辑与烹饪之道有时是矛盾的。比如雷·克洛克发现用奶昔粉就能做出奶昔,加水搅拌就行,无需冷藏鲜奶、无需繁琐的制作流程,人力、电费、厨房空间、原料都省了不少啊。可是麦当劳兄弟说不行,没有奶咋能叫奶昔呢。

商人和厨师之间的差异让雷·克洛克和麦当劳兄弟摩擦不断。

还是得说雷·克洛克狠啊,使用奶昔粉,他自己原来的奶昔搅拌器生意就没市场了啊

更重要的是,雷·克洛克找到了新的生财之道(第二个重点要来了,发家致富就靠这个了,打瞌睡的同学快醒醒)。卖汉堡能赚几个钱啊(而且还多数被麦当劳兄弟抽成抽走了),世界上最赚钱的买卖是啥?对,卖房子!

买地皮,修餐馆,然后让加盟商租自己的店面(目前麦当劳收入的1/3来自直营店,其余来自加盟店,其中,房地产收入占这部分收入的90%)。表面上麦当劳做的是餐饮生意,其实这是房产交易啊!

这下雷·克洛克彻底赚翻了!反正也和麦当劳兄弟不对付,就用270万美元买下了麦当劳所有的产权(那个时代吃个汉堡只要几分钱,270万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卖房子的雷·克洛克听到脑仁儿都炸了)。

克洛克和他的财务长桑那本,使出浑身解数,借贷到270万美元,买下了麦当劳餐馆的名号、商标、版权以及烹饪配方。至此,美国的全部麦当劳快餐店都归于克罗克名下。麦当劳兄弟除了拥有最初的一家店(这家店还不允许叫麦当劳),其它的麦当劳都和他们无关了。

麦当劳兄弟在原始店开了一家“大麦克”快餐店,却很快被挤垮卖给了一家唱片行。被挤垮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旁边开了一家超大的麦当劳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22年后麦当劳突破了销售额10亿美元大关(IBM达到这个数字用了46年)。现在麦当劳遍及全球六大洲119个国家,拥有约32000间分店,要成为麦当劳的一员,掌握和学习麦当劳的经营模式,还必须进入麦当劳创立的汉堡大学。麦当劳创造了当代饮式生活和商业经营的一种新模式。

好了,创业课到此结束,我们聊聊《大创业家》里面的小八卦。

雷·克洛克一步步架空麦当劳兄弟对麦当劳的掌控,最终完全获得麦当劳,支付完270万后,别人问他,你其实已经知道了麦当劳的经营模式,你完全可以免费剽窃自己创办新的餐厅,你为什么不自己创一个?雷·克洛克说:

“因为麦当劳这个名字听着就好听。”他说麦当劳的黄色大M标志,就像教堂的十字架和米字国旗,能激发人们对美国梦的想象。然而……这个黄色大M也是别人麦当劳兄弟设计出来的。

这种灵魂抖M,搞得麦当劳哥哥一脸懵逼

雷·克洛克不仅“偷了”麦当劳兄弟的产业,还看中了加盟商的老婆(就是发现奶昔粉那姑娘),最终两人喜结良缘。对于曾支持他发展麦当劳加盟商的原配妻子,离婚时他说:

“我宁愿死,也不会分给她0.1%麦当劳股份。”

饰演雷·克洛克原配妻子的是刚刚在《大小谎言》里以一句“把我操到月球上,再操下来”圈粉无数的劳拉·邓恩,按照她在《大小谎言》里的暴脾气,雷·克洛克可能早被做成汉堡里的肉饼了

《大创业家》的重点当然是雷·克洛克对新商业模式的探索和坚持,然而却没有沦为“《致富经》式”的创业指南,就是因为电影里直白而坦然面对雷·克洛克的各种黑历史。

“商场如战场”是一句被说烂的话,野心、贪婪这些词语看起来十恶不赦,在商场却成为生存法则。雷·克洛克一路走来绝不手软,一面他掀起了人类饮食文化的变革,一面他也再回不去自己过往的生活中。

商场上有成功的人,失败的人,却往往没有“好人”。就像大卫·芬奇执导的《社交网络》,扎克伯格的成功要面临曾经挚友、伙伴的非议,成功的路很孤独,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目的付出代价。

《社交网络》
《大创业家》

其实看完电影,我最想立刻跑去麦当劳点一份奶昔和汉堡,一边咬汉堡一边想,我能不能也找到一个缺口,成为变革人类生活某个方面的大创业家呢。

我就是想想而已,除了脂肪,麦当劳大概不会为我带来更多。

责任编辑:朱洪 zhuhong@wufazhuce.com

本文付费转载在公众号不散(ID:busan-movie)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微信打开

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