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好可怜,从小就没看过好东西(×)

——关于《马丁的早晨》

文/看电影杂志

前两天看了个被“刷屏”的知乎热帖。

帖子是一个爸爸讲述了儿子穿小裙子在校园的一天。

这一天中。

有同学投以迷惑甚或嘲笑的目光,有保安晃着脑洞大呼“哎?这不对吧!”

有老师花了一整节课来“纠正”观念,还有讨厌的小男孩直接动手掀人小裙子。

不过呢。就像小男孩自己所说:“今天3秒难受,1秒高兴,再3秒难受,1秒高兴。”

“1秒高兴”的温暖瞬间也有很多。

比如,被同班女孩们鼓励,还被大家围着夸赞有趣“你穿裙子就像大树长了尾巴。”

当然,最动人的还是男孩的父母。

摘取自帖子内容

整个描述中透出的宽容、乐观与爱意,超过了那一日经历的偏见与不安,让人看后心里一片暖融融。

由事件中老师批评的“奇装异服”、被人掀裙子的霸凌,还有特棒的父母。

都让阿看想起一部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

这部真是“时代的眼泪”。

怀念那个每天早上起床都要变一次身,有一日还变成了女孩子的男孩马丁。

 

01

“马丁马丁,每个早晨你醒来。马丁马丁,有个角色在等待。”

“变成个龙啊真可爱,变成个原始人不太帅。郭莫是你的好朋友,罗娜是你喜欢的女孩......”

小时候,还记得每天都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马丁的早晨》

每天早上总会发生点事儿!

这bgm现在响起来,阿看我仍然能跟着摇摆唱起来!

《马丁的早晨》是一部中法合拍片,画风有着浓浓的“丁丁历险记”风。

于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它成了90后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画风就很“丁丁历险记”的赶脚

以前最兴奋的,就是期待早晨的马丁,会变成什么角色,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冒险。

是小龙人呢?还是超人、吸血鬼、克隆人、外星人......是打败恶龙?还是继承古堡、推理探案、或拯救地球。

致敬“福尔摩斯”

长大了再看,才发现,奇幻冒险之外,《马丁的早晨》明明是一部成人童话。

它不仅是给所有有着奇思妙想、不循规蹈矩孩子们的赞歌。

也教会大人们,怎样接纳以及去向这些孩子表达爱意。

或说,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对待身边那些并不与规则同流、人群中的“格格不入”者(无论儿童还是成人)。

《马丁的早晨》中很多故事,都让人想起金子美铃的一首童谣:

“我张开双臂,也不能在天空飞翔,可会飞的小鸟,也不能像我一样,在大地上奔跑。

我晃动身体,也摇不出动听的声音,可会响的铃铛,也不能像我一样,会唱好多的歌谣。

铃铛、小鸟,还有我,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一直记得马丁每一个变身在周围收到的善意,也一直记得这首童谣(名为《我和小鸟和铃铛》)。

于是,特别庆幸小时候每天追着看《马丁的早晨》。

长大后,很容易就接受了穿女装的男孩、喜欢同性的人、穿lolita装上街的lo娘、跨性别者......等等等等。

因为,我们不一样,但我们都很棒。

 

02

马丁这独特体质怎么来的,动画没有说。

但他无论变身成如何奇奇怪怪的生物,他都要生活在人群中,他要上学。

毕竟,马丁只是个7岁小朋友啊(而且出勤率奇高,从没有因为变身而逃学,棒棒哒)。

第一集,马丁就变身成了“小龙人”一只。头上长犄角,屁股冒出大尾巴,还有翅膀一双在背上。

别说了,“正常”的一天又白白了。

马丁的父母表现贼!淡!定!

老爹给孩子察看那快冒烟的嗓子,提供糖浆一只;老妈大剪刀在手,两下把衣服掏出尾巴的位置。

下雪的冬天,马丁一出门,就被好友郭莫照脸上摔了大雪球一团!

雪球散了,看清马丁身上的犄角尾巴,郭莫咯咯笑,兴奋起来:“太好了!我们可以玩抓龙游戏了。”

马丁冷漠脸:我只是想要正常的一天啊!

结果到了校园,果然引起了大围观。

大家团成一团,好奇极了:“你能喷火吗?你有超能力吗?你能飞吗?你能烤鸡吗?太酷了!”

好吧。“小龙人”在小学生团体里可能确实有点酷,但马丁的变身也不总是这么酷炫的。

有时候,他会变成吸血鬼,只能拒绝同学们的聚会,偷偷一人藏身于地下室,与棺木为伴;

有时候,他会变成原始人,驼背丑陋,举止粗俗,筷子都不会使,一出门就被人喊“猴子”;

有的时候,他又是科学怪人手笔下的人造人弗兰肯斯坦,被人当怪物,被排斥、被怀疑、被抓捕;

还有时,他是穿格子褶裙的苏格兰人(苏格兰男人穿褶裙是一种传统)。

动画&现实

当他身穿小裙子、别扭着不想见喜欢的女孩罗娜,还发出“是不是很可笑”的疑问。

罗娜却告诉他:“才不呢!我也有一条一模一样的褶裙。”

超暖!超温柔!

何其有幸!阿看我的童年回忆里都是这些善良的人儿呜呜呜......

事实上,马丁并不总是个自信的男孩。

他就像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些许怯懦,些许内向,并不总是勇敢奋进。

他常会自我怀疑,会害怕第二天的造型超出接受度,害怕被喜欢的人嫌弃,更会讨厌总是过不上“平常”的一天。

但又幸运的是。

他的身边总站着宽容善良的好友郭莫和罗娜,又有一双开明乐观的父母在身后支持。

无论睁开眼的早上,要面对怎样奇奇怪怪的身份与角色,他都知道自己将获得一个大大拥抱。

“科学怪人马丁”那集,马丁变成了由死尸残肢拼贴而复活的人造人。

致敬经典恐怖电影[科学怪人]

饭桌前等马丁吃饭的老爸老妈惊魂一瞥,终于头回发出了不淡定的惊叫!

马丁郁结:“我知道很丑。”

老爹却反驳:“不,这样也挺好。”老妈补充:“不过,我还是更喜欢你上次变小女孩。”

马丁更郁闷了:“这就算穿裙子也遮不上啊。”

老爸老妈却笑呵呵的一顿劝:别担心。该吃吃该喝喝,你永远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小怪物”。

在家有父母,出门靠基友。

等在门口的郭莫,经过短暂的惊讶过后,又奉上“很酷”“太棒”语录+1。

主角团都是小天使

这次马丁怕吓到同学们,不想去学校。总是显得大咧咧心宽要命的郭莫却难得也能如此细致柔情:

“不是,即使今天早上变成了这样。大家也都知道,你一直是最善良的男孩!”

(不!偶尔是最善良的女孩儿)

哭惹,这就是感天动地基友情吗?

 

03

《马丁的早晨》可能还是很多人最早接触到的“性转/女装大佬”题材。

“变性马丁”一集中,马丁早上起床发现自己这一天将是扎小辫、穿裙子的女孩子。

于是这一集,也成了很多人“记忆最深”、“性转启蒙”、“最喜欢”的一集。

马丁身穿粉色小裙子,去学校却要上体育课!以此为展开,这一集展现了很多“女装大佬”的现实困境。

比如,从上学路上马丁就开始担心能否被学校老师接受;

到了校园,果不其然遭到了男同学们的围观取乐;

惹人厌的葛主任更当众发飙:“这都是马丁的错。男孩变成了女孩,马丁竟然穿了一条裙子!”

后来的体育课,男女生分开。男生打橄榄球,女生学舞蹈。

马丁被分到了女生组。

从一开始的别扭抵触,到慢慢的,在大家的善意下,马丁融入了女孩们,和大家一起越跳越快乐。

结果没想到,因为下雨橄榄球比赛取消了,男孩们都冲进了舞蹈室。

马丁再一次遭受了男生团体的言语霸凌。

这时,特别感动的一幕出现了。

女孩们都站到了一起,保护马丁,大声喊起口号:“男孩滚出舞蹈室!”

后来是体育老师解决了问题。带领男生女生一起玩接力跑游戏。

在不论性别、都能参与的游戏中,大家获得了和解(这集真的很棒!体育游戏的设计本就不该按性别论)

根本不记得小时候有没有看懂。但现在来看,这一集在性别议题上很有深度。

它涉及了群体对“异质不同”的霸凌(尤其男性团体对“非男性者”的驱逐);

表面写女装大佬或说跨性别者的困境,实则细节又无不是“生为女性”之难。

只要想想,为何马丁变身成为“小龙人”就受男生追捧,性转成为小女孩反受霸凌。

就知道背后的逻辑,这集是写男性群体厌女症的一集。

幸好有这个转折——

因为遭受的巨大嘲弄与恶意,马丁从一开始对女儿身的强烈抵触,到结局时,通过一天经历感受到了女性之强大美好。

本集结束前,终于借罗娜之口说出“不久之后,马丁一定会自豪自己有一天是个女孩!”

其宣扬的“身为女性的自豪”观念,让人感动。

真是悲伤着温柔、又有力量的一集啊


事实上,再多想一点。

马丁和文章开头帖子里穿裙子小男孩所遭受的霸凌,同样也是男性被性别模式禁锢和伤害的结果。

我们的性别文化默认了太久男生要阳刚、强健,女生要温柔、持家。

默认裙子属于女孩,汽车属于男孩。

没有人在小时候就告诉我们,玩具、衣服、职业、兴趣,从不是该按性别区分和作选择。

没有人告诉我们,无论喜欢小裙子还是西装,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想想苏格兰男人穿褶裙传统,就知道,都是文化建构的结果

在不伤害他人前提下,按任何喜欢的方式自我表达,展示独特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活动,本就值得赞美啊。

想起一首歌:

“我们都是世界上唯一的花,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种子。”

就觉得,谢谢小时候遇到《马丁的早晨》。

是它告诉我,每一朵花儿都不同。

而没有人是天生注定的“小怪物”。即使你与所有人都不同,也值得被接纳与被爱。

责任编辑:崔智皓 onewenzhang@wufazhuce.com

编辑部微信:oneapp2019。定期发布活动,赠送签名书和周边,欢迎添加。

作者


看电影杂志
看电影杂志  
看见新世界。微信公众号:看电影杂志。

相关推荐


书影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文/Paul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微信打开

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