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别走,我记住“你的名字”了

——关于《侧耳倾听》

文/陈廿榛

你能想象到1995年的初恋是什么样子吗?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情窦初开,表白时涩生生的像刚从树上摘下来的青果子。这样的质感,只有动画才能捕捉到,再准确一点,是只有宫崎骏的动画才能呈现。

《侧耳倾听》就是一部由近藤喜文执导、宫崎骏编剧在1995年上映的动画片。和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其他小姑娘相比,这部动画片的主角月岛雯是个更接近现实的女孩。所谓现实是指,作为观众的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与自己生活重叠的部分。

好的影片从来不是试图让你学到什么,而是像一条迷宫隧道,任何人进去都能发现可以连通自己过往经验的那条路。而这部影片就像是一条可以连接现实与童话的小径。

现实是,读初中的月岛雯和父母姐姐一家四口住在团地。在日本,“团地”是一种拥挤密集的廉价住宅区,动画里很写实地描绘出了四口之家的拥挤。餐厅离门口很近,正在考研的妈妈日常念书的地方是餐桌,姐妹俩住在一个房间的上下铺。

已经读完大学的姐姐很忙,要帮妈妈准备材料,要做饭,要打工,对上还处在叛逆青春期的妹妹就忍不住会发脾气。而妹妹的叛逆是因为,她平凡的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童话。

喜欢看小说的月岛雯发现,最近图书馆的借书卡上总是会出现同一个名字:天泽圣司。

童话的浪漫在于,你不知道借书卡上的男孩是什么样子,有充分的空间可以用来想象。你希望他是英俊的,斯文的,你们的初遇应该是当你拉开阅览室的窗帘想看看窗外的风景,而他刚好坐在窗帘后的明亮光线里,手里拿着你刚刚看完的那本书。你们的名字,被写在同一张借书卡上。

对月岛雯来说,她想象中的男孩子,肯定不是捡到她书嘲笑她歌词写得土的这个讨厌鬼。原本这场夏日午后和好朋友的见面,她分享了自己给合唱团写的歌词,小小的虚荣心,因为得到肯定而轻轻飘起来,又知晓了朋友的少女心事,可以说是一次愉快的见面。可这样的愉快,被那个第一次见面就叫出她名字的讨厌鬼破坏了。

第二次遇见这个家伙,也是很气人的偶遇。月岛雯去给在图书馆工作的爸爸送饭,却在电车上偶遇一只大胖猫,下车后跟着猫跑啊跑,上坡下桥过小路,分花拂柳去到了富人居住的别墅区。

在那里,有一间神奇的杂货店,店里的老爷爷和蔼又可亲,店里的玩偶都有故事。月岛雯在这间神奇的店里险些忘记时间,意识到以后匆匆忙跑出去。这时,那个讨厌的家伙又骑着单车出现了,他带给她忘在店里的便当,明明是做好事,偏又调侃她:“你的便当好像比别人的都大。”

他这么讨人厌,月岛雯却开始下意识想起他,还带着不自知的雀跃。而同班的男孩跟她告白时,她却不敢置信地想逃跑,不止是因为平时只把对方当成朋友看待,更重要的是,表白的男孩就是自己好朋友暗恋的那个人。

这种A爱B,B爱C,C却想着D的串联太混乱了,刚刚情窦初开的月岛雯想不通这样复杂的事情。在她的认知里,感情应该是简单明了的。被心事缠绕的月岛雯下意识走到了那间神奇的小店门前,不知道是因为怀念店里那些有故事的玩偶,还是因为暗自期待着能够遇见那个人。

于是当他真的骑着单车努力上坡出现在店门口时,那些困扰纠结就都被忘到了脑后。如果有一个人,他只是出现在你面前,就能够抚平你的焦虑,那么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心和直觉。

被带进店里的月岛雯,在夕阳的余晖里看着玩偶猫男爵的眼睛,工匠制造时不小心造成的瑕疵,在特定的角度和光线里却能看到璀璨流转的光芒。就像十几岁的少年人,璞玉未经雕琢,天分被包裹在灰扑扑的原石中,但细心去看就能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而这些,月岛雯和带她进店以后就去楼下做小提琴的男孩都不知道。

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两个人的关系似乎更近一步了。

“好厉害,居然做得出小提琴,简直跟魔法一样。”

“这么肉麻的话,你居然讲得脸不红气不喘的。”

男孩因为被夸奖而红着脸反驳,继而情绪微微低落地说自己技术并不到家。看到这一幕的月岛雯先是皱了皱眉继而走到他身边,双手合十撒着娇换了话题:“那你会拉小提琴吗?拜托,拉给我听嘛~拜托拜托~”

音调不自觉地变软,连对方的名字都不知道就敢提出这样的要求,想必是潜意识里知道,这个人,不会拒绝自己。果然,男孩子停下了手里的工作,佯装凶巴巴地提出要求:我拉小提琴可以,你也要唱歌给我听!

琴声响起时,月岛雯红了脸,因为这首曲子就是她填了词的那首歌。一个拉琴,一个唱歌,默契尽在不言中,后面回家的爷爷和乐团伙伴也加入进来给两个年轻人伴奏。歌曲结束,大家笑着沉浸在这美好氛围中,直到爷爷的朋友叫出男孩的名字:圣司。

幻想和现实重合,小姑娘率先红了脸,想象中的圣司应该是个温柔又文静的人啊。而圣司,圣司不满意她知道自己名字后的反应,忍无可忍继续点亮毒舌技能,两个人当着长辈们的面旁若无人地吵了起来。

如果影片到此为止,那么这就是一个更接近童话的初恋故事:所有的纠结吵闹与毒舌,都只是因为喜欢你。

但影片继续讲下去,从童话再度回到现实。圣司送阿雯回家的路上,说起自己的梦想,他想去意大利学习制作小提琴,为此和父母不断争吵。听到这话的阿雯,心沉了沉,他已经有了想要走的路,而自己却还看不清未来。

这也是我喜欢阿雯的地方,她此时的忧虑和之后的所做的尝试从来都不是为了盲目追逐圣司的脚步。与此相反,恰好是圣司的出现让她意识到,自己需要有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梦想,需要有一项可以托底的技能。她从这个说起梦想时执拗又虔诚的男孩子身上,看见了她自己。

所以当圣司来到阿雯的教室门口,想要第一个与她分享自己争取成功可以去意大利试一下时,阿雯的反应是很复杂的:为他得以朝梦想前进而开心,为离别而感伤,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而这个时候,圣司别扭着说出真心话:“其实很早以前,我就在图书馆的借书卡上注意到你了,你不知道我在图书馆有几次跟你擦肩而过吧,好几次还曾经坐在你身旁。为了让我的名字早点出现在借书卡上,我看了好多书。”

这样的表白对阿雯来书无异于一种鼓励,是他先看到自己,来到自己面前,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自己也是有闪光点的呢?为了试探自己写作的才能到底有多少,阿雯开始尝试写小说,顾不上学习,在图书馆认真查资料,不眠不休提着一口气写完,只是为了知道,自己究竟有没有可以托底的才华。

这样的行为,当然不被身边人完全理解,在家长同学看来放弃准备考试每天伏案书写的行为实在奇怪。谁也不知道,这是一个女孩在青春期的背水一战。她把爷爷的爱情写在小说里,老一辈的爱是擦肩偶遇后终生的无法相见与持续惦念。而年轻人的爱是,虽然圣司愿意骑单车载着阿雯翻山越岭,可阿雯却会在上坡时帮他推着车子向上走,“我不要成为你的包袱,我要在你背后支持你”,她这样说。

彼此相爱,彼此理解,彼此包容,这是1995的初恋所教会我的事情。

责任编辑:崔智皓 onewenzhang@wufazhuce.com

影视栏目于每周二、四、六发布。编辑部微信:oneapp2020。定期发布活动,赠送签名书和周边,欢迎添加。

作者


陈廿榛
陈廿榛  @陈廿榛
他的影子里珍珠已长成。

相关推荐


书影
文/笙笙不兮  
书影
后翼弃兵
文/颗馨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微信打开

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