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吞下这包强力精神药剂,再去重复每一个明天。
著名文学大师卡夫卡早就一语道破过社畜的心酸:
我忍受了五年办公室生活,早上八点开始工作,到晚上七点、七点半、八点、八点半.......天啊!我站在通往办公室的狭长走廊上,每天早上被绝望侵袭。
某天刷微博,有位博主的文章瞬间被网友们疯转。
我看了看,他详细讲述当代社畜到底有多惨:
在如今的社会,我们甚至混得还不如父辈,这并不是有关职业的高低贵贱,而是来源于一个永恒的词:自由。
父辈们的下班是真正意义的下班,他们不需要再加班,而是拥有了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在夏天可以一杯冰啤酒一盘毛豆,在冬天可以一碗热汤静静休息,悠哉快活。
而我们不是,我们下班了要加班,回到家要加班。怎么样,反正你身边就有手机电脑,随时就可以开始工作,钱?钱是别想的,给不给加班费完全取决于良心有多大。
当社畜就已经够惨的了,当一个性格内向的社畜,基本上就是被判了死刑。
《白日梦想家》里的沃特就是最底层的社畜。
他在《生活》杂志工作了16年,一直在当胶片洗印经理。
虽然挂着个经理的头衔,但是整个部门就他一个人,工作的地方也在阴暗的地下室里。
不仅如此,就算喜欢上刚来公司的一位女同事他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搭话,在偷听了女同事的对话后,他得知人家会去一家相亲网站,便悄悄在网站上搜索人家的名字。
最先击中我的是这句话,沃特向相亲网站的负责人询问事情,当对方问到他的详细信息时,沃特才有点无奈地说道,我是真的没有什么值得注意或提起的东西。
这大概说出了绝大部分人的心声,要有多平常普通,才会向陌生人吐露心声。
虽然在现实里压根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就像国产爱情电影里直男屌丝总能泡到绝世美女那样,沃特有着极强的想象力,说白一点就是十分擅长做白日梦。
凭借沃特的想象,电影一秒钟变成超级英雄的大片,在幻想里,沃特既可以上一秒直接跳下大桥打碎玻璃,在大楼起火人们四处逃命时潇洒救出小狗,还顺便给小狗装了个假肢。
也可以下一秒化身为在冰天雪地中的探险家,装备齐全地走向女同事,向她自信地做自我介绍。
又或者是每个上班族心里都会冒出的念头,对憨憨的上司翻一万个白眼,好比沃特在电梯里当着同事的面大开经理的玩笑,几个人笑到喘不过气,再狠一点化身成龙,对着经理一顿暴揍,一个爽字了得。
这倒是很巧妙地贴合了电影名字——《白日梦想家》。不可否认,倘若说小时候的我们爱做白日梦是对未来抱有无限的幻想的话,那成人之后在做白日梦只有一个原因:逃避现实。
做白日梦,可以堪称是不用花一分钱就能轻易达到精神高潮的事情,在这个连蔬菜都比肉贵的社会显得弥足珍贵。
设想一下,我要和你一起逃离这现实,忘掉房子车子,我们要在夕阳下狂奔,赶上最后一班飞机,天为床地为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冬天踩雪,秋季拾枫叶,夏日捧起一杯海水来看到底有没有美人鱼。
沃特的日子并不好过,公司被并购,新来的经理傲慢无礼,两个同事都巴不得去讨好,只有他连开口的勇气都没有。
更倒霉的是,一直为公司投稿多次的摄影大师尚恩要求《生活》杂志的最后一期封面要用他的第25张胶片,但这张胶片却不翼而飞了。
与其坐等胶片的出现,还不如亲自去寻找尚恩来问一问比较靠谱,于是带着寻找尚恩的这个任务,沃特出发了。
当梦想照进现实,当白日梦变成了真正的全世界跑,沃特的生活又变成了什么样?
他来到人极少的一间酒吧听歌,与一位醉汉打架,还乘坐了这个醉汉的直升飞机。
直升飞机开到海面,为了坐船他直接跳到海中,还被鲨鱼追杀,最终却能死里逃生。
脚踩单车沿途欣赏一路的风景,又化身滑板少年在无人的高速上肆意发泄。
遇到火山喷发,慌忙坐车逃命,浓烟灰尘将车吞噬,他仍然活着。
沃特也许真的实现了幻想中的一句话:这就是我的生活态度,爱冒险,勇敢,有创意。
这样的生活魔幻且丰富有趣,沃特也终于完成了一次他最想完成的心愿。
然而当沃特环游世界回来,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改变,他还是要卖掉去世父亲留下的钢琴来补贴家用,他还是被炒了鱿鱼,他还是回到了母亲和姐姐身边。
可又有什么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沃特在家里意外听到母亲和姐姐讨论尚恩的去向,原来在最开始沃特根据尚恩的提示找到了一个钱包,25号胶片就在钱包里面,不过当时沃特并没有当一回事。
沃特再度出发,雇两位老实的小男人一起徒步攀登珠穆朗玛峰,在冰天雪地里扎帐篷,还拿来母亲做的橙子蛋糕送给有枪的军阀。
在珠穆朗玛峰的山顶,沃特终于见到了尚恩大师,尚恩千辛万苦只等一只雪豹的出现,却在雪豹出现后放弃了拍照,因为“Beautiful things do not ask for attentions”(美丽的事物不需要注意)。
最后一期《生活》杂志的封面,竟然就是沃特平时随意的一张照片,生活汇聚了无数个平凡的你我,终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做一次封面的主角呀。
而沃特也可以自信地走到女同事面前诉说自己的爱意并抱得美人归,就像3unshine在《巴拉》里上一秒自嘲地喊:生活还是会扑街的对不对。下一秒又燃丧燃丧地给自己打气:充满负能量的人生才是正能量。
之前看过的《遗愿清单》跟《白日梦想家》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位老人,一个亿万富翁,一个汽车修理技师,都得了绝症将要不久于人世,在最后的日子里,他们开始在病床上拟写自己的愿望清单。
不久后,疯狂而又美好的旅游就开始了,两个老人去跳伞、飙车,还去了中国的长城,他们无所顾忌,抛下一切来实现曾经的心愿。
人类大抵都是这样,不管在哪差不多都能够听到“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想完成的尽量去完成”这种话,因为知道生命无法第二次重来,你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格外珍惜。
“说走就走”这个词充满了诱惑性和不切实际,虽然知道头脑一热辞职去穷游的可能性不大,但当我们在新闻和公众号上看到被归为少数派的几个“神人”,谁能不说一句羡慕?不论是旅行看世界,还是大隐于市,最重要的就是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努力过,并且成为更加富足的自己。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子可能都不会做了,尊重你当下的心境情绪,让它来决定你的未来。有时候多想当一个演员,在有限的生命里体验千百种角色人生。上班族自然有上班族的无奈,我们再谈梦想可能显得很虚,可人生还是需要用心去体验的,不妨大胆一点,试着去做喜欢的事,生活总是需要去改变,而人也需要在勇于迈出第一步蜕变,让白日梦成为现实。
加缪说,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人生无意义的勇气。如果你一直在找人生的意义,你永远不会生活。
《白日梦想家》的主题,其实也就《生活》杂志的核心:“认识世界,克服困难,洞悉所有,贴近生活,寻找真爱,感受彼此”。
有时候用不着去环游世界才可以做超级英雄,因为当你在身旁,你就是我的superh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