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辈已候多时,使徒仍未袭来

——关于《新世纪福音战士》

文/宋睿洋

听到《直到世界的尽头》会想起樱木花道和流川枫,听到《Get Wild》会想到《城市猎人》中“新宿一匹狼冴羽獠”,那份独属于男人的洒脱与帅气不知道影响了多少男孩,以及长大之后再看到初代《七龙珠》片尾歌词那句“我要把浪漫送给你”,一定会想起在落雨的窗外倒映着布尔玛的脸。

 

对于八零后、九零后这两代人来说,日本动漫曾带给我们巨大的快乐和启迪,那些洋溢着光芒的好作品其实从一开始就指引着我们,点亮我们今后的人生。甚至有些动漫我们已经熟悉到,只要音乐OP一开启,仿佛就能瞬间穿越时空回到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

 

对于EVA粉丝来说,当我们听到高桥洋子演唱的那首《残酷天使的行动纲领》,总是会想起那部日本动漫史上了不起的里程碑杰作《新世纪福音战士》,无论是女主角绫波丽为了男主角真嗣的爱选择与使徒同归于尽,还是她以寡敌众攻下EVA量产机的疯狂袭击,那些让人心惊肉跳的场面都让观众久久不能忘怀。它深刻的母题内核,涉猎之广、立意之深,几乎以严肃文学的质感屹立在日本漫画史上的。

 

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公映了EVA旧剧场版《Air/真心为你》,多年过去,80、90两代人并没有忘记这部优秀的动漫,票房的火爆程度更是让人出乎意料,在这个讯息爆炸、文化产品日益更迭的时代,人们还能记起一部多年前看过的动漫,其实非常难得。作为TV版的续作,好的作品往往只靠母题就可以永不褪色,大多数人喜欢EVA不仅仅是因为这是青春的回忆,其实它更有深远的人文意义与漫画领域的历史价值。

 

EVA的核心剧情是围绕着人类和使徒之间的战斗而展开的。使徒在动漫里是一种不明生命体,以销毁人类为目标,但是也可能是其他生命体的一种特殊形态,作为整个情节中重要的反作用力,一共有十八个,通过与这些使徒的战斗延伸出绫波丽、明日香、真嗣等等这些经典角色的背景以及性格,而在故事的结尾,人类努力与使徒不断战斗,最终却发现,人类最后的敌人是第十八使徒“lilin”,译文便是“人类”,这最后一个使徒,说的其实便是人类自己。这似乎也在暗示,人类一出现,便注定有了自我毁灭的结局。这样的情节安排和设定颇有希腊神话式的悲剧色彩。使徒的设定基本上都是脱胎于犹太教,这样的方式让情节本身更加具备神秘色彩,而跟每一种使徒战斗,其实也是跟代表着某一种人类特质和隐喻去战斗,比如里面使徒代表的意义有:学习、再生、自由意志等等,这些意义深远的隐藏情节其实更值得长大之后去慢慢揣摩。

 

剧中情节的发展主要还是靠着机甲战斗的方式,这种类型其实并不少见,涌现出不少佳作,比如《机动战士高达》、《罪恶王冠》、《反叛的鲁路修》等等,基本上都是通过机战的方式来传递科幻色彩和观赏性。而在EVA机甲战士里人类是通过神经连接的方式来操纵的,这也暗示了操作员一定要有着特别能力。

 

真嗣是带有日式动漫色彩的主人公,一开始因为家庭和外界的因素,不敢表达自己,性格内向封闭,心里活动异常丰富,由于父亲不在身边从小缺乏爱护,因此内心脆弱敏感,不过在某些时刻表现出极强的英雄主义,而他也恰恰是被命运选中的人,具备某种超乎常人的特殊能力。像在第一集中,真嗣在面对严厉的父亲,始终不敢驾驶初代EVA机甲战士,可当水天使发现了人类反抗基地的时候,绫波丽作为真嗣母亲的半复制品,她被作为最有资格驾驶EVA因为受伤而被送到基地,在绫波丽快要遭受到危险的时候,男主在没有连接的情况下却成功操纵了EVA,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契机,他从此加入了使徒的战斗当中。

 

加入了拯救世界计划的真嗣平日正常训练与机甲的配合,等待下一次使徒的到来,在学校里的真嗣一开始还备受欢迎,可因为和使徒的战斗让班里同学的妹妹受伤而备受谴责,往往像他这种与别人不同的人,很容易遭到别人的质疑,因为他的存在是一种威胁,即便他是拯救世界的英雄。这大概是尼采所说“超人哲学”的意味,“超人”意味着用拥有超越常人的头脑、能力、行为,他们理所应当打破现有常理与道德去拯救现有人类的状态。可这样的人往往在日漫中都具备超乎常人的能力,可意志始终受常理道德的束缚,可这也是情节冲突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这样设定,更能让主人公在最后获得自我救赎。

 

在这部动漫中,对话并不是角色最重要的基石,越往后会发现大量意识流式的心理活动与情感宣泄,它们凝重消沉甚至主人公从一开始便陷入深刻的自我怀疑,而这种灰色纯文学式的表现手法却在当时的日本得到了极大共鸣。当使徒再次袭来,对人类社会进行“第二次冲击”,无论是反抗组织的开销,还是人类社会工业遭受到的损失,天灾人祸让整个世界都陷入了经济大萧条,人类开始寻找到了一个宣泄情绪的靶子,那便是EVA人类反抗组织,民众觉得他们劳民伤财,非常没有必要。人们需要卓越的人去成为英雄拯救他们自己,可当灾难结束,英雄便会被果断抛弃。在现实世界,当时的日本其实便是同样的经济滑坡,年轻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阶级不断固化,未来没有希望,也可能正是对应了这样的情绪,每个年轻人都在EVA男主和女主中找到了一部分自己,所以大家才能找到共鸣。

 

除了宗教和意识流表现,动漫还涉及了存在主义式的命题,当真嗣在面对十二使徒“夜天使”的时候,其使徒内部的“迪拉克虚拟空间”将真嗣困于其中,从而陷入黑暗之中,而这部分自我与本我的对话,也是经典的意识流桥段之一,从而引出了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正如第十六集中《致死的病、然后》所讲,“人的内心有两个自己组成的,现实中被人看着的自己,自己心中另一个自己。”但人总要在这样的自己中最后选择一个真实的自我,而不是让这一切合理化认为快乐就好,我们只有穿越自己的记忆、爱恨,才能在最后抵达真我的终点。

 

在冲击再次开启的时候,使徒袭来之后,无穷无尽的人类伴随着痛苦的呻吟被吸入绯红色的上空,映着血与肉的火光,他们的肉体被彻底摧毁,而背景音乐刚好是“欢乐颂”,伴随着古典音乐的奏响,人类的罪与罚终于迎来了命运与审判,这一幕让人触目惊心,残忍血腥与古典美在同一幅画面中交织起来,给人极大的审美错位感。

 

正如同TV版中的结局,人类终于来到了命运的终点,人类不断凝视深渊,最后才发现那深渊只是自己,人类最终会因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肉体全灭,只有意识归于乐园红海,变成了一体化的产物,这种开放式的结局,观众褒贬不一。按照传统观念来看,物理死亡是人类肉体的终点。可对于向死而生的人类而言,灵魂永存这样的结果,可能也是另一种程度上的绝对永生。

 

正像EVA剧场版最后有着慰藉式的插曲《来吧,甜蜜的死亡》唱到:

灵魂悲伤,肉体痛苦。

我能做的就是结束这一切,得到补完。

木已成舟。

欢愉已成忧伤。

一切都将归于虚无。

一切都将散落、瓦解、消散。

一切都会重来。

然后让你继续失望,不断地失望,不断地失望......

 

责任编辑:热海 jiangnan@wufazhuce.com

作者


宋睿洋
宋睿洋  @宋睿洋zero
青年写作者,纵火男司机。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微信打开

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