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在时代的浪潮中悄然没落,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值香港电影鼎盛时期,一个个风华绝代的人物从中崭露头角。1987年,周润发主演7部电影相继上映,其中5部杀入了香港年度票房冠军前十,堪称“周润发年”,而其中之一便是这部《秋天的童话》。但它并非涉及港流大行其道的古惑仔、赌场、功夫、警匪,只是一场人与人之间绵长百转的秋日颂歌。导演张婉婷,主演周润发,钟楚红,陈百强,光看演员名单就令人心喜。
钟楚红在电影里饰演攒了两年钱追随男友去纽约的十三妹李琪。当初我寻到这部片子,正是因为红姑。香港的《号外》杂志在上世纪有一期封面,蓝灰调的背景,钟楚红穿着红色吊带裙,整个版面都是她的鬈发,左侧的阳光落在茂密的发间,她眼睛微眯,带着标志性的夸张耳饰。杂志封页下的小字正印在她的发尾——魅力四射钟楚红。只消一眼就叫人陷进其中。张国荣说,全香港没有人穿红衣服能美得过钟楚红。
而回到《秋天的童话》,钟楚红在里面扮回一个普通的,不富裕的留学生,她在剧中真是好看到叫人没法不喜欢,这种好看带着一种粗糙本真的质地。鬈发剪到肩膀,乱蓬蓬的。脸型丰润,粗眉大眼,肌肤有一点点小麦色,笑起来像一颗甜杏。穿着朴素深灰色基调的夹克衫,米色毛衣走在纽约街头,整张脸都焕发着生机。她的脸部特征不再是现媒体时代铺天盖地的那种尖下颚、直眉,是极富风情和辨识度的。美人纵有千千万,她却是不可复刻之美。她的独特就在于这种性感仿佛是天然自成,并且携带着亲和、洒脱的气息,可以说是真的属于秋天的美。
李琪去了纽约以后租借了家里人拖的某个不知名亲戚,在唐人街做工,外号船头尺(周润发饰)楼上的房子。剧中很多描写船头尺细节都叫人啼笑,来接十三妹时,那辆连门都关不上,左摇右摆的破车;租的房子像摇摇欲坠的危楼,火车开过时整个房子都在颤抖。他讲话粗鄙,时不时自创混杂中英文,吊儿郎当,成天和一帮乌合之众喝酒赌博。他是这个大都会底层的真正小人物。逢李琪找他帮忙,还要嘀咕埋怨一句“女人真是茶煲(Trouble)……”
而李琪到了纽约,才发现生活有许多困难之处,没有经济来源,没有朋友,男友身边也已经有了其他女孩。甚至他的说辞也是,国外都是这样的,你到了国外,就要接触更多的人,不能再像国内一样……她伤心欲绝,回到公寓烧着的东西也忘了关,差点在家里煤气中毒。
在某个程度上,李琪和船头尺的处境是相近的,异乡人的心,都是辛苦自知,百转千绪。察言观色,又小心翼翼。那么害怕被触碰,又渴望被懂得。两个人在楼上楼下的插科打诨,糊里糊涂地相处。船头尺看起来不着边际,心却是热的。他费尽心机买了歌剧的票,结果听到李琪要去打工,便什么也没说,最后退票却被警察当作黄牛;听到李琪被欺负,直接带着混混去找老板算账;自己生日只告诉李琪:我办个趴体,你叫同学来玩啊。看着李琪跳舞,自己帮人夹烤肉端饮料。
但他们相似的却也只有“异乡人”这一个身份。船头尺从开始就知道自己和李琪不是一路人。影片临近后端,他看着李琪和同学拥抱、跳舞时露出的表情,已经完整地诠释了这一腔复杂难言的心情。他只能在她刚来这个城市孤独时帮助她,却在她融入这个地方时,无法再走近一步。因此他从来都不会说,即使在两人喝到开心处李琪微醺地看向他,他也只是掉头下楼,看着手里的烟缓缓飘到头顶摇晃的灯盏上。只能在那面镜子上厚脸皮地嬉笑着写下人生格言:学海无涯,为勤是岸!椤完绿卡椤金卡!着鞋要着袜,英文讲Grammer!想做就去做,船头爱茶煲。末了,偷偷把船头两字抹去,换成了“有人爱茶煲”。
而李琪的动人在于她从来都是“懂”的。她懂船头尺那点小小的固执,懂他生气时说的“我这个人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可以没有自尊。”所以她才会在两人怄气时露出满腹委屈的表情,又放下身段主动去找他和好。她懂船头尺对她的情谊,却不去揭穿,一如既往关心着他的生活。就像她在给朋友的信中写的那样:我想他爱我。可是你知道,有些男人,你跟他在一起会很开心,却没有想过要嫁给他。
我们能被这样的感情所打动,是因为它情绪的真实、合贴,它的人之常情。即使连最后一个送表带,一个送手表的错误也是妥帖合理的。而两个人在全剧中最打动我的一个镜头是在海边码头上,船头尺说自己以后最想在这里开一家饭店,等着客人进来,听着海风……可惜那时候朋友应该都不在身边了。李琪说,也许那时候我还留着。镜头从下往上移动,两个年轻人依靠在一起,头发被风吹开,意气风发,只有对未来的企望和憧憬。他们大概也没有真的奢望过能实现。
当最后,信步走在海边的李琪看到不远处闪着灯的餐厅,两人远远相望,一切情谊都像脚畔的海水,一浪,又一浪,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最后往何处去。只有此时,阵阵浪涛怕打堤岸,轻述过往最绵长的世情与人心。世间的感情千千万万种,世间的爱也是千千万万种,对两个异乡人来讲,爱已并不单单只包含着爱情,还有更无言,百转千绪的复杂情意,这其中的纯真,真挚,大约也是这个取这个电影之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