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老吃火锅,容易倒霉

——关于《让子弹飞》

文/方坊

中国这么多导演里,要是说有谁的电影值得期待,姜文绝对是其中之一。

《邪不压正》上映的时候,我去电影院看了,觉得挺好,但是还不够好。

拍了老北京城,拍了老北京的吃食,但还不够讲究,没拍出原著里写的北平那个味儿。

不过姜文自己也说,原著只看一遍,所谓改编基本上就是重写。

姜文说:“我忠实的是这一遍原小说带给我的强刺激。我认真地、一次性地、强刺激地读了《侠隐》之后,我脑子里看见的那个电影就是现在的电影。”

彭于晏白花花的肉体倒是着实抢了回镜,其余留下的台词和场面也只留下寥寥几笔,算不上大印象

 
2018:《邪不压正》

但绝不是说姜文不好。

《阳光灿烂的日子》拿下美国《时代》周刊评选1995年度全球十大佳片榜首,夏雨凭借这部影片拿下威尼斯电影节影帝。

《鬼子来了》荣获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虽然至今没有在国内公映,但还是凭借此拿到了豆瓣9.2分的高分。

 
1995:《阳光灿烂的日子》


 
2002:《鬼子来了》

但我今天要说的是另一部,口碑和票房双爆炸的那部——

 
2010:《让子弹飞》

姜文本人倒不见得怎么看得上这一部 ,用他的话说,《让子弹飞》是一个尊重电影规律的东西,其实尊重电影规律很容易,就是戏剧性嘛,他就是学戏剧的,戏剧性还不容易吗?

但还真没那么容易。

《让子弹飞》改编自小说《夜谭十记》里面的《盗官记》。原著讲一个贫农出生的土匪张牧之,冒充县长和当地恶霸黄大老爷斗智斗勇的故事。张牧之进城的目的是为钱财和报私仇,但最后他失败了,被黄大老爷砍了头,是个悲剧。

电影改编后,很多地方都变了。首先张牧之变成了松坡将军的手枪队长,恶霸黄四郎也不是土财主,而是有革命背景的人,是连县长都不敢得罪的人(相当于权贵),张牧之最后也不是为了钱,变成伸张正义为民除害杀了黄四郎,是大英大烈之举。 

《让子弹飞》讲的故事也很简单。

民国年间,花钱捐官(县长)的马邦德带着妻子和师爷走马上任。途经南国某地,遭劫匪张麻子一伙伏击,师爷和随从都死了,只剩夫妻两个人。马邦德为了保命,谎称自己是死去的汤师爷,唆使张麻子代替自己做鹅城县长,一起赚钱。

但鹅城有个霸王,县长都要让三分。此人名叫黄四郎,勾结官府鱼肉百姓,是个十足十的大恶人。张麻子看不惯,先是痛打了黄四郎的武教头,结果导致自己的义子小六横死。悲愤交加的张麻子决定替小六报仇,还鹅城一个公平。

但这故事设计得巧。

第一就是人物巧。

张牧之和黄四郎,都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人。最后张牧之落草为寇,黄四郎成了权力中央的人。这个梁子不是从六子死才结下的,是一早就结下的。

假冒师爷的马邦德也大有文章,前清遗族,做过九个县长,一会跟张麻子,一会又跟黄四郎,手里没一点实权,还要被逼着承认:“我就(才)是县长!我就(才)是马邦德。”活活把悲剧人物演成喜剧人物了。

第二是剧情巧。

开头县长、夫人和师爷吃着火锅唱着歌,下一秒火车就翻了,师爷也死了,命运大起大落就在这一瞬间。马邦德立马决定保命冒充师爷,让张麻子当县长,这个设定就巧。

小六死的剧情也很巧妙,象征的是做土匪绝对斗不过官去。因为土匪的狠是人狠,官的狠是心狠,肚子里的肠子弯弯绕绕多得不的了。

张麻子发银子发枪鼓动鹅城百姓起来造反的情节也巧。

第一天是发银子,满地的白银,张麻子说胜算只有三成。第二天一早,银子全不见了。张麻子说:“还是三成。”

然后是黄四郎抢钱,拿马车把银子收走了。张麻子说:“现在有六成了。”老百姓的怕变成怒,胜算就大了。

最后是发子弹,满城枪弹,没人拿,张麻子说:“胜算变七成了。”转天子弹果然没了,黄四郎还想派人收子弹,结果拉车的马都被老百姓用枪打死了。

此时张麻子觉得可以出发,但还是没人跟着他。他明白了:“谁赢,这帮老百姓才帮谁”。

第三是台词巧。

全片精彩的台词简直数不出来。

最著名的除了点题那句“让子弹飞一会儿”,当属那句流传甚广的“我要站着,还把钱挣了”。

除此之外,还有:

“大哥您到底是?”

“张麻子。”

“可您脸上没麻子啊!”

“黄四郎脸上有四吗?”

“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个土匪的名字叫牧之。人们更愿意相信他叫麻子。人们特别愿意相信,他的脸上应该长着麻子。”

“这是穆扎的曲子。他们叫穆扎,咱们这里叫莫扎特。”

“你还能听出是穆扎来?”

“有时候能。”

“什么时候?”

“唱片上写着穆扎的时候。”

“连小凤仙是谁都不知道还当妓女?那是誉满全城的鸡。”

“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得太大,会扯着蛋。”

“她已经是个寡妇了,我不能让她守活寡。”

最后再说回人物。

戏里的张麻子是理想主义的革命者。看到世上的不公,就去劫富济贫。简单粗暴,讲的还是江湖义气。打劫县长马邦德的那一瞬间,张麻子觉得县长好,可以名正言顺的为民众提供公平,于是张麻子开始进驻鹅城,对抗黄四郎!

张麻子来鹅城第一件事就是收拾了黄四郎的武教头,然后当着鹅城百姓的面说:“我来鹅城,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TM的是公平!”

黄四郎是破坏鹅城公平的罪魁祸首。但张麻子想对付黄四郎,就算是把黄四郎杀死了,也不能算赢。因为张麻子想要名正言顺的公平,想要法制,他不能自己坏了自己的规矩。

所以当最后,张麻子带人抄了黄四郎的家,毁了他的一切,他们俩最后博弈。张麻子问他:“你说是钱对我重要,还是你对我重要?”

黄四郎答钱也错,答自己也错。

最后张麻子告诉他:“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但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不过这个革命到最后也谈不上成功。

鹅城公平了,下一个城的公平在哪呢?

张麻子的手下纷纷离开他,坐着马拉火车开往浦东。浦东是什么地方?赚钱的地方。张麻子成功的打败了恶霸,夺取政权,给穷人发了钱,也无法阻止他的属下急急忙忙地去捞钱。

这是命。

革命者的命。

责任编辑:阿芙拉 afra@wufazhuce.com

作者


方坊
方坊  
我脾气不好。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微信打开

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