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催眠”这个题材特别感兴趣。
在我眼中,催眠是一件特别恐怖的事,往严重了说,它就是思维控制,这种控制是好是坏,对于被催眠者来说,都是不可预知的,而现在市面上不少和催眠有关的电影,比如中国的《催眠大师》,稍微沾点边的《盗梦空间》,无疑都是把这种思维控制往鸡汤的方向洗地了。
真是岂可修矣!
直到,鄙人发现了一部年代稍有些久远的日本电影,才大大缓解了我内心深处的这种遗憾。这部“治愈”我的电影也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叫《X圣治》,英文名就是“Cure”。
《X圣治》同样披着一件悬疑推理的外衣,但熟悉日系推理的朋友们一定知道,日本人玩犯罪题材,向来都是剑走偏锋,什么牛鬼蛇神魑魅魍魉,只要能把观众玩得五迷三道,什么不合逻辑的事都能完美地圆回来,可谓不求烧脑,只求烧心。
《X圣治》当然秉承了日系推理的这一优良传统,影片一开场就呈现了一出毫无悬念的谋杀犯罪:伴随着略带喜剧效果的音乐,一位面相和善的中年秃顶大叔在与一位失足妇女开房后,用水管残忍地将对方敲打致死。
但看似简单的真相背后,却有着让人说不出来的诡异:首先,死者的尸体上被人用刀子刻了一个大大的“X”型血印;其次,凶手并没有如警方猜测的那样逃之夭夭,丫就一丝不挂地藏在酒店走廊的消防柜里,很快就被人发现了。
命案在影片开场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便宣告彻底破解,但不论是电影中的警察,还是电影外的观众,都对这一确凿无误的真相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位秃头大叔实在太不像凶手,他既没有犯罪史,也没有犯罪动机,在被捕后的审讯里,大叔也表现得完全像个局外人一样。
看上去,就像大叔是被某个黑恶势力给控制住了,完全无意识地犯下了所有罪行。
按一般电影的套路,电影接下来的剧情,就是要找寻这位隐藏在暗处的黑恶势力了。但这边命案刚一落幕,这位幕后大佬就直接露面了,一点悬念都不留给你。
说起来,这位幕后大佬也一点不像其他电影里的那般凶神恶煞,这位小哥看上去特别羸弱无助,看那一头糟乱的头发、迷离的眼神、性感的胡茬,是否会让你想到某位名字中两字有着相同发音的老相识呢?
小哥不记得自己的名字和来处,也不知道此处为何地,今夕是何年,整个一智力受阻、四体不勤的盲流子。浪荡到海边的他,被一位外表纯良的小学老师给捡回了家。
小学老师家住一栋两层小楼,更有一位结婚几年的贤惠娇妻把持家务,生活虽然算不上富裕,但也充满了平凡人的幸福和满足,毕竟,不幸福的人,谁会吃饱了撑的把流浪汉随随便便带回家。
小学老师把流浪小哥带回家,是想收留他的时候,问清楚此人的来历生平,结果,这位小哥是个油盐不进的主,毫不理会恩人的提问不说,还反客为主,连珠炮似的问起了人家,所问之事还都是诸如“你是谁”“你从哪来”“欲往何处去”这些让人不知道怎么回答的哲学话题,周而复始,不厌其烦,看着那副要死不活的贱样,我都忍不住冲进银幕里把他胖揍一顿。
而就在这反复的逼问中,小哥突然掏出一只打火机点燃,小学老师随即陷入被催眠状态。
第二天,小学老师的妻子被其杀害,身上同样刻了一个血红的“X”,老师悲愤之下从二楼跳下。
因此,电影刚刚开演半个小时左右,真正的凶手及其作案手法,全都一目了然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此后,这位小哥用相似的手法,催眠了一位片儿警大叔和一位女医生,两人也都从温顺善良的人,转眼变成了嗜血的杀人犯。这完全就是一起由不同的人完成的连环杀人案。
说完这位欠扁小哥,咱们现在来聊聊他的对手——警察高部。
这位高部非常厉害,因为他最先意识到,这起案件可能是由一个精通催眠的人所为。为什么他的腰间盘这么突出?因为高部家里有个挺闹心的问题,他的妻子患有非常严重的精神疾病,试过很多方法,都无法被治愈。而为了协助治疗,高部读过不少心理学书籍,因此,看过几位凶手的精神状态,高部很快就找到了正确的破案方向。
不过,高部也询问了一位他的心理学专家好朋友,这位朋友却不是很相信高部的推论,他说,催眠虽牛逼,但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一个人的道德观念,以这件事为例,催眠是不能让这些人产生“杀人是对的”这种观念的。
但当调查陷入死胡同时,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解释了,高部一行人很快就找到了小哥的踪迹,并将其一举拿下。
电影结束了吗?没有,好戏才刚刚开始,也可以这样说,小哥对电影中这些人物的催眠刚刚告一段落,对你的催眠,这才正式开始。
面对警察的盘问,小哥照样油盐不进,还死不悔改地继续向警察提出前述那些哲学问题,搞得大家几近崩溃。忍无可忍之下,高部亲自到牢房里与小哥对峙,说是对峙,最后却渐渐变成了吐苦水,高部一边怒吼,一边发泄这些年生活的艰难。其实在他眼中,患病的妻子始终是他的负担,在他心中,妻子如果死了,或许会更好。
这让高部和之前的几位被催眠者,形成了本质上的区别。之前的几位被催眠者,是那种见到流浪汉就要伸出援手的优秀市民,工作上进,与人为善,坚决不会认为杀人是正义的行为;而高部,则是真真切切地表达出了这样的意愿,只是碍于法纪和道德,他不可能真的这样做。
因此,小哥没有选择催眠高部,这个人不需要催眠。
从某种意义来看,是高部自己催眠了自己。
剧情继续,我们会发现,催眠这事,其实水深得就跟桃花潭水一样。百年之前,日本就有一位催眠大师,通过类似手法,让一位母亲在被催眠的状态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这哪里是心理学,这分明是邪教!
但话又说回来,这些催眠师其实并没有指使被催眠者去杀人,他们只不过是通过暗示,将这些人内心深处的某些意识给外化了。
而这时候,再回顾一下高部那位好友的言论,在大部分人眼中,杀人真的是不对的吗?也许扪心自问一下,答案会把你自己也吓一跳。
一旦认定了“杀人并没有什么不对”这句话,人便没有了所谓的道德负担,你可以杀死一个失足妇女、一个你看不惯的陌生人、你的同事、你的孩子、你的妻子,只要你觉得,杀了这个人你会轻松很多。
如此探究下来,这事实在就太细思恐极了,《X圣治》相当于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这样的图景——这个世界的道德根基摇摇欲坠,所谓的亲情、友情、爱情也不过是海市蜃楼,只需一株闪烁的小火苗,就能顷刻间土崩瓦解。
因为,在我眼中,《X圣治》其实并不是一部以催眠和杀戮为噱头的奇情之作,编导无非是想用这样一种脑洞大开的方法,表达他们对人类情感的不信任——爱真的存在吗,还是说,它只是一种惯性之下产生的幻觉?
扯了这么多,这电影的结局到底是啥呢?在这里我不想透露太多,我只能告诉你,高部最后一枪崩掉了小哥。
但这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吗?当然不是。
不信你去看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