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阔别乐坛11年的朴树用给韩寒电影《后会无期》献唱主题曲的方式为乐迷带来了一首《平凡之路》。当时,恰逢周迅大婚,她还是第一时间将这首歌转发到朋友圈,就连高晓松都激动地发微博:
“大洋彼岸醒来,发现我第一部电影《那时花开》男女主角同登头条。女主角大婚,男主角发表十年来首支新歌。女主角最新一条朋友圈便是男主角这首《平凡之路》,感动。想起15年前的夏天,年轻的我们在莽莽大城和远远海边拍电影。拍关于爱情与等待,誓言和时光。如今生活水落石出,真好。”
众人皆知朴树和周公子曾有过一段羡煞旁人的爱情,却鲜少有人知晓,这段珍贵的情谊源自一部叫《那时花开》的电影。这是朴树出演过的唯一一部电影,电影的主题曲就是《那些花儿》。
朴树现在每次出席演出活动都会唱起它,但几乎很少有机会能够独自唱完,因为全场大合唱的音量远远盖过了朴树的声音。
电影里,那个为我们的青春写背景音乐的大男孩朴树会用17种语言说我爱你,灵动脱俗的青年演员周迅会直勾勾地盯着镜头看,仿佛人生看不到尽头。
《那时花开》被称作是青春电影的雏形,也被高晓松自己定义为“探索片”。有几分意识流,故事自始至终在虚实之间来回切换,令人有几分琢磨不透。
此片虽制作于1999年,但一直没有公映。反复修改多次后,直到2002年,才上映,理由据说跟剧情不完整、表现手法太过大胆、前卫有关。
很多人认为高晓松拍青春题材空有形式却内容空洞乏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青春本来的面貌不也是如此么。虽流于形式叫人惦记,但本质上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十六年后的我再看到这部电影,或许只会给它打三星,但关于现实里已经老去的高晓松、朴树、周迅、夏雨的青春,却给我带来了十分之外的眷念与感动。
影片里的故事发生在大学期间,有关于一段老套的三角恋情。夏雨饰演的高举在女朋友出国后迎来了一个乐队合伙人张扬(朴树) 。他们两人生性自由散漫,一天在礼堂顶上看着刚入学的新生,遇见了欢子(周迅)。
人群中,欢子的美丽让两人一见倾心。于是,他们一起对欢子展开了迅猛的攻势。高举出于友谊第一的考量,决定把欢子让给张扬,但却心有不甘的提出要在周六同欢子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影片伊始,欢子在DV前巧笑倩兮,“我是欢子,因为我,他俩是情敌”。
三人之间依稀、朦胧的感情始终在青葱岁月里暗暗流动,他们在青春里,或许都有自己随心所欲的率性和幻想。
长发飘飘、才华横溢却又冷酷忧郁的张扬远远要比只会耍宝的高举招女孩喜欢,于是欢子很快表现出了对他热烈的情意。她和张扬翘课去小树林里接吻,当着高举的面和他调情。
而另一边,高举总是暗暗翘首期盼周六的到来,这样欢子就能名正言顺的属于自己了。但每每和欢子独处,两人也只是看着无聊的电影。
三人的关系陷入一个怪异的循环,平日子欢子自然而然的同张扬恩爱、接吻,周六再若无其事的陪高举看电影,有种“二男共享一女”的诡异。
欢子同时喜欢上了这两个大男孩,她是这样形容的,“他们两个完全不一样,高举像一双眼睛,张扬像一个孩子”。但也正是因为这份喜欢,使得张扬和高举的哥们感情变得异常尴尬。
毕业前夕,他们三个约定,以后再也不相见了。即使再相见,也再不相识。张扬还说,“我们发了那么多誓言都破了,希望这次会成真”。
故事的后来,周迅和朴树首先背弃了誓言。他们在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院里结婚了。他们没曾想到,三角关系一旦破碎,这段感情也再难稳固。两年后的欢子还是收拾行李离开了张扬。张扬发誓,以后再也不会走出那个院子。
离开张扬后的欢子又和高举重新相遇了。只是,当时高举已经改名为高乐。他们在寂寥的深夜通电话,高乐问,“你美吗?你寂寞吗?你还想他们吗”?欢子回,“我不寂寞”,高乐说,“我也不寂寞,我在想一个人”,欢子说出现状,“我在想两个人”。
这真正应了张扬在影片里说的那句话,“我相信高举和欢子一定会在外面的世界重逢,不然我们的诺言就没了意义”。如何使诺言有意义呢?张扬又说了,“一个人遵守诺言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不再是从前那个人,这样诺言便没了意义。其实一切诺言都只有在所有其它的事都没了意义之后才变得意义非凡起来”。
高举变成了全新的高乐,他一直隐瞒身份与欢子通电话。
与此同时,现实里的高举拿着捡到的欢子钱包里张扬留给她的卡,找到张扬,拿到了一笔钱。以农民企业家的身份出现在欢子面前的高举设计了两个和他们年轻时一模一样的小人,再度唤起了欢子的记忆。
高举和欢子,重归于好。他们一起过生日,一起在海边跳舞。高举已经彻底摒弃了自己过去的身份,卖力地自欺欺人。
其实,早在周日草地里放风筝和元旦舞会的一夜缱绻里,高举就率先背弃了誓言。张扬一直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在友情和爱情的抉择间,他选择了沉默。
重逢后的欢子和高举,并没有一直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欢子觉得自己背弃了誓言,如果不背弃,就要去死。两人买来毒药决定殉情,喝下毒药的两人静坐在沙发上看着当年许下的誓言,满脸平静。
他们换上缠绵那夜穿过的衣服,录像表明了自杀的立场,并提出把卡寄回去给张扬。结果,欢子死了。
欢子死后,张扬和高举在车站相遇。张扬询问高举要去哪里,高举回答“地狱”,因为他觉得是自己的重新出现导致欢子背弃誓言死去。张扬却说自己要去天堂,两人互相道别。
所以最终,这三个人还是分道扬镳了。欢子死了,张扬和高举搭上了开往反方向的永不回头的列车。
欢子就像从他们手指间流走的那种叫岁月的东西一样,偶而还会涌上心头,但再也无法回头。这大概就是青春最迷人的样子。
许多年前,《那时花开》在南戴河海边的一间食堂里举行开机仪式。一群人聚在一起,每天讨论最多的事情是,“电影里的周迅究竟该爱谁”?最后大家都说顺其自然吧,只要是出自真心。于是大家真的顺其自然的聚散离合,一直走到了今天。
现实里,朴树和周迅这两个文青之间的爱情,如烟花般美好,但是也很短暂。他们分手后成为挚友,各自组建了家庭。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们美好而敞亮,一直维持着较为亲密的好友关系。2003年的金鹰节,他们一齐牵手亮相;2004年,周迅出演了朴树《我爱你,再见》的mv,在华纳群星演唱会上大方拥抱;直到去年,朴树还参加了周迅举办的“ONE NIGHT给小孩的演唱会”,两人在后台大方叙旧。
那会经常去剧组的还有一个灵气逼人的姑娘,那个姑娘是袁泉,夏雨如今的妻子。
如今他们都老了,平凡得如同路边的树木,虽然不再呼喊奔跑,却默默地在某处生了根,往事会被刻进年轮,结出果实。
偶尔会有风吹过去,所有的人都会被谅解。毕竟,青春是无过无悔的,曲终人散,我们只记得那时花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