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的夏天,《环太平洋》在中国市场豪取6.5亿票房(约1.11亿美元),成功逆袭北美(9840万美元),成为该片在全球的第一大票仓。
这也是历史上第一部中国票房超越美国的好莱坞大片。
有网友评价说:《环太平洋》是宅男们的「小时代」。
朋克质感的战斗机甲,硬核GeeK的神经连接操作系统,拳拳到肉的格斗招式,都让当年影院里的鱼叔肾上腺素爆表。
盼了一年又一年,续集终于来了——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Pacific Rim: Uprising
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下第一部的剧情:
在2013年(也就是电影上映的那年),环太平洋海底出现了一个「缺口」,连接着另一个怪兽世界。
源源不断的外星巨兽从「缺口」入侵地球,意图殖民。
为了对抗怪兽大军,人类发明了与怪兽同等体型的「机甲猎人」,各国组成机甲联盟军。
如中国的「暴风赤红」,俄罗斯的「切尔诺阿尔法」;
以及主角「危险流浪者」(Gipsy Danger)。
每一台机甲,需要2-3为驾驶者,通过神经桥联结(Neural handshake),即所谓大脑共享,进行同步操作。
所以驾驶员多为亲兄弟,或者心有灵犀的情侣。
第一部的结尾,「危险流浪者」穿越缺口,以自爆的形式炸毁了虫洞,赢得了暂时的和平。
第二部的时间设定,是终极大战结束十年后的2035年。
海底虫洞被再次打开,地球再次陷入被巨兽侵袭的危机。
这些进化而来的怪兽更加庞大且智慧,似乎酝酿着更具威胁的阴谋。
从预告片中可以看到,这些怪兽不再是以往硬碰硬地肉搏,而同样装备了机甲外壳。
可以推测,它们应当是获取了当年「危险流浪者」的残骸,改装升级后卷土重来。
当然,人类十年来也并不是高枕无忧,同样也在不断升级装备。
主角机甲——复仇流浪者(Gipsy Avenger)。
「危险流浪者」的继承人,配备了与前代相同的武器装备,外加整套升级后的第六代机甲技术。
两位驾驶者:
一位是男主角杰克·潘特考斯特,斯达克·潘特考斯特将军(在前作终极大战中牺牲)之子。
反正我是觉得爹比较帅。
扮演者约翰·博耶加,唯一代表作就是《星战7+8》中的芬恩。
人送外号「黑人黄晓明」(手动微笑)。
另一位奈特·兰伯特,其扮演者斯科特·伊斯特伍德。
看名字就大概猜得到,是大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儿子。
按照剧情,由于机甲驾驶员短缺,其他配角机甲主要都是由从未有过实战经验的机甲学员们冒险上阵。
除主角复仇流浪者外,还有三大战将:
军刀雅典娜(Saber Athena),坦克阵列中的超跑。
没有配备任何枪支、导弹或者火炮,以确保最大的灵活性和运动幅度。
凤凰游击士(Bracer Phoenix),厚重的外形可见其强大的格挡能力,同时配备巨大火力。
原属「救赎者泰坦」的「启明星锤」后期也将被安装在这个机甲上,所以需要三人驾驶。
这个天马流星锤帅炸有没有!!
英勇保护者(Guardian Bravo),最大的特色在于那根能完成中程和短程伤害的电弧鞭。
从官方给出的资料图来看,四位主力机甲都是由新人操控。
而前作主角「危险流浪者」驾驶员菊地凛子,角色虽然回归,但驾驶机甲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应当是退居幕后,担当机甲训练员的角色。
当然,影片上映后也很可能会打脸。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相比前作,机甲的设计更具科技感、更轻盈流畅。
但同时,也就少了前作那种拳拳到肉的力量感,这可能是让机甲粉们遗憾的地方。
《环太平洋》的导演,是「新晋奥斯卡最佳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
为了拍摄《水形物语》,他放弃了《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的执导机会,退居制作人的位置。
作为骨灰级怪兽迷,陀螺将自己所喜爱的特摄怪兽片和机甲战士合二为一,炮制出一盘顶级视效大餐。
巨型怪兽的名字,直接用的就是日文kaiju。
部分场景很有哥斯拉+奥特曼的特摄片味道。
陀螺设计的机甲战士,特意突出了工业感和厚重感,摩天大楼的体型让渺小的人类望而生畏。
而且机甲战士与怪兽间的搏斗,靠得并不是天马行空的高科技,而是回归最简单纯粹的格斗招式。
说白了,就是干架!
机甲的动作并不十分流畅,甚至有些笨重缓慢,但在于怪兽贴身肉搏的时候,拳拳到肉,有很强的打击感,看得也非常爽。
驾驶者都是格斗高手,不论是美式拳击、日式剑道还是中国功夫,机甲的战斗力都是依赖于驾驶者自身的战斗力。
而且由于大脑共享,机甲所遭受的撞击和阻力,也都会直接反映到驾驶者的身上。
很多观众以为这都是CG特效,但其实陀螺丧心病狂地百分百实景搭建了机甲驾驶舱。
整个驾驶舱有四层楼高,可以上下左右反转摇晃;
演员们要身穿几十公斤的机械战衣做出格斗动作;
每分钟还会有水柱喷射,模拟他们的阻力。
导演折磨得很开心,演员们觉得非常崩溃。
与此同时,也是疯狂燃烧的经费。
《环太平洋》的预算达1.9亿美元,尽管中国市场收益很好,但在北美市场却可以说是战况惨烈。
续集项目也因此被传奇影业无限期搁置。
直到被万达爸爸买下。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的导演换成了斯蒂文·S·迪奈特,这是他的处女作。
制片成本依然不菲,1.5亿美元。
相比前作有所降低,这直观反映在了机甲装备和驾驶舱的设计上面,机械式操作,基本都替换为模拟电子技术。
所以也有人说,《环太平洋:雷霆再起》更像是人类操控版《变形金刚》。
不过,机甲战士打怪兽,还是看起来非常过瘾!
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景甜。
预告片中的一个悬念是,是谁重新打开了海底虫洞?人类中是否出现了叛徒?
看到网络上有人猜测会不会景甜是幕后大BOSS?
鱼叔以为,这个猜测基本不靠谱。
按照以往的角色安排,景甜的定位应当是绝对正义之士,哪怕被人误会,最终也会洗白,不太可能黑化。
倒是惊鸿一瞥的张晋,倒是值得期待一下。
传奇影业的景甜宇宙……哦不,是怪兽宇宙,随着万达的收购已经全面开启。
从2016年的《长城》;
到2017年《金刚:骷髅岛》、《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以及预备中的《哥斯拉2》、《哥斯拉大战金刚》……
我们相信,景甜的好莱坞神话还将继续。
放在最后要说的,是关于续集最大的一个亮点,也是最关键的悬念。
前面已经说到,要操控巨大的机甲猎人至少需要两到三人。
但是预告片中却出现了一个小女孩,单人驾驶了一台小型机甲。
它叫拳击手(Scraper),是一台未注册的机甲猎人。
由15岁业余机甲师阿玛拉·娜玛尼,通过各类科技废料非法制造而成。
拳击手兼具了战斗力和灵活性,能够在逃离形态中能变身大铁球,迅速从对手的裆下“滚”离。
鱼叔大胆猜测,在与大BOSS的终极之役中,小机甲或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来吧,跟机甲战士一起,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