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儿子拍了一部电影,将替柬埔寨角逐奥斯卡

——关于《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文/鱼叔

去年这个时候,安吉丽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的离婚新闻,刷爆了全球娱乐圈。

两人离婚的主因是,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分歧。

他俩拥有一个「联合国家庭」,除了三个亲生子女,还收养了三个孩子,分别来自柬埔寨、越南、埃塞俄比亚。

最终,朱莉获得了所有子女的抚养权。

朱莉收养第一个孩子是在2002年,她在柬埔寨孤儿院见到了马多克斯,回忆道:

“他正在熟睡,他们把他放在我的怀里。当他最后醒来时,我们互相凝视,我哭了,他笑了。情况就是如此。他才三个月大,正在等待艾滋病和肝炎检测的结果。幸运的是,检查下来他很健康,但即使他患有以上这两种疾病,他依然会是我的儿子。”

尽管马多克斯从小跟着妈妈在美国长大,但却从未切断与故乡的联系。

朱莉也认为儿子需要了解自己的国家,历史和那里的人。

于是,她拍了这部电影。

今天,鱼叔就来说说这部极具勇气的新片——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孩的自述 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ter of Cambodia Remembers

这已经是朱莉第四部导演的作品。

她上一次自编自导还是在2015年,和布拉德皮特一起出演了电影《海岸情深》。

但靠着夫妻两人的明星效应,也没能撑起电影的口碑。

除此之外,她的另外两部导演作品,口碑也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引来各方质疑,有媒体直接叫嚣让她别再当导演了。

朱莉从演员向导演的转型看起来并不顺利,不过酷姐自己好像并不在意,她甚至已经放弃表演事业,准备专心做导演了。

这一次的作品就是她专专心心当导演的结果,的确让鱼叔眼前一亮。刚刚上线,豆瓣评分就到了8.0。

有媒体称,这部电影将代表柬埔寨参加明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

从题材的角度来说,鱼叔觉得很ok。

本片由柬埔寨女作家洛·琼的同名畅销自传改编。琼和安吉丽娜朱莉是多年的好友。

这一次她也和朱莉一起完成了剧本的改编,并且全程参与了影片的制作及宣传。

本片的制作人,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柬埔寨导演,潘礼德。

他的代表作《S21-红色高棉杀人机器》在曾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获奖无数。

而《他们先杀了父亲》,同样是聚焦红色高棉政权时期,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一家9口的生死浮沉。

从编剧到制片,从演员到场务,电影团队里几乎是清一色的柬埔寨人。

如果不是她的柬埔寨孩子,很难想象,朱莉,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怎么会想到去拍这样一个“纯粹”的柬埔寨电影。

朱莉的柬埔寨情结,缘起于2001年拍摄的《古墓丽影》。

当时,为了还原《古墓丽影》原版游戏中光怪陆离的场景,电影将取景地设为柬埔寨。拍摄期间,柬埔寨的风土人情给朱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她着迷。

第二年,她收养了柬埔寨孤儿马多克斯。她说,这是一种馈赠。

将自传《他先杀了我父亲》影视化,就是马多克斯首先向妈妈提出来的。

所以这部影片拍摄的初衷,很大程度上与儿子有关。

这也能解释,朱莉为什么会拍这么一部纯粹的柬埔寨电影。

因为这是讲给儿子的,他的故乡的一段历史

40年前的红色高棉统治时期,对于柬埔寨来说,是一段难以启齿的恐怖历史,政府对此也是讳莫如深。

政府试图以当时内忧外患的国情,和历史局限性,淡化这件事情的反人类性质。而西方世界也试图把锅直接甩给共产主义,掩盖自己在当时所扮演的角色。

红色高棉,是印度支那共产党的分支,名为柬埔寨共产党,奉行极左的政策,意图实现最纯粹共产主义。极左的思想,让这个政党成了一个恐怖而激进的怪胎。

该政权一度得到了美、英等西方国家和中国等社会主义阵营的承认和支持,当时在联合国中也留有席位。

可悲的是,柬埔寨有四分之一人口,在红色高棉的高压统治下死于饥荒、劳役、疾病、政治迫害。(这是主流说法,准确数字还有待考证,保守估计100万。大量死亡的具体原因也存在争论)

直到2009年初,也就是惨剧发生30年后,特别法庭才开始对红色高棉政权和其主要领导人的审判。直到现在,这段血腥历史仍旧是柬埔寨人民心中始终无法愈合的伤痕

当朱莉到当地开始拍摄影片时,穿着红色高棉时期装束的演员,还在一些不明就里的群众中引起了恐慌。

《他们先杀了我父亲》,就是从一个小女孩,一个7岁的亲历者的视角去看红色高棉近四年的残暴统治。

女孩琼的记忆是从红色高棉的军队进入金边开始的。

红色高棉进入首都的第一件事,就是以美国即将轰炸金边为由,强制整个城市的居民转移到乡下。

尽管不情愿,琼还是只能和家人一起狼狈地撤离。

琼一家本是首都的富有家庭,父亲是为政府工作的军官,但现在政府被推翻,他们必须隐姓埋名。因为,暴露身份就意味着失去性命。

除了为前政府工作的人,其他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比如和尚,也性命不保。他们被看做是社会的蠹虫,受尽屈辱和折磨。

转移到乡村的人,必须完全放弃所有私有财产。

为了极致的公平,甚至连衣服也要染成一样的黑色。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只要是劳动力,他们都被要求强制劳动。

食物短缺使得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可是收获的蔬果却又被直接运往前线。

饥荒越来越严重。但是就算饿得不行,也不敢偷吃,因为偷吃就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每一天都有人被活活饿死。

除了饥饿,这里的人还面临疾病的吞噬。

乡村没有医院,医疗条件非常简陋。就算如此,生病了也不能用自己携带的进口药。

因为但凡涉及资本主义的东西,哪怕是用来救命都是对组织的背叛。

琼的大姐,就在没有任何医疗设施的简陋木屋里,绝望地死去。

尽管一家人小心翼翼,但琼父亲的前政府官员的身份还是被暴露。

在父亲被抓走的当晚,母亲命令琼和哥哥姐姐,趁着夜色逃跑,分别去不同的方向。

隐姓埋名,化身成孤儿,避免被父亲的身份牵扯灭口。

母亲的做法是明智的,因为他们走后不久,母亲和还无法自立的小妹就遭到了集体屠杀。

在新的劳动营里,为了活下去,琼表现得谨慎而小心,绝不犯错。

也因此,她被选入了童子军。

7岁的她已经开始学习怎么埋炸弹,设埋伏。

在暴雨中接受过洗礼,掌握了拿枪的要领。

琼机械的接受着这些能帮助她活下去的一切。

曾经的美好的记忆,成了她的慰藉,也是她的梦魇。

战火最终还是烧进了村庄,许多孩子都在逃亡中死在枪林弹雨之中。

庆幸的是,当初出逃的姐弟三人,竟然都幸存了下来。

好不容易重聚的三姐弟,他们都经历了不该属于他们年龄的成长。

他们平均年龄还不到10岁,但为了活下来已经可以徒手捉蛇扒皮,而没有一点害怕。

影片给鱼叔最震撼的场景,发生在森林里,枪林弹雨之下,所有人都仓皇逃窜,却不小心冲进了地雷阵。

而这地雷阵,竟然就是琼和童子军们亲手布下的。琼吓得浑身发抖,小心翼翼地踩着别人的脚印,一步一步往外挪。她的身边满是被炸得四分五裂的残肢,还有人拖着半个身子爬行。

画面中,不断有新的人冲进来,被炸死。

影片在最后,试图给这骇人听闻的死亡人数,一个解释。

除了公认的红色高棉政府对人民的迫害之外,影片还承认了——美国空军对柬埔寨这样一个中立国家,进行了秘密轰炸,投掷炸药超过270吨

很难想象朱莉拍摄这部影片怀着怎样的心情。

影片对白很少,对许多场景也没有做过多解释,小女孩看到什么便展现什么,经历了什么,就描写什么。

没有强加什么立场,也没有做太多的倾向性引导。

不过,也的确带有一些个人色彩,比如在叙述这个残酷故事的时候,朱莉始终不放过一些美的场景。

她在采访中也解释道,她不想让这个国家的美丽被这段压抑的历史所掩盖

她用女孩的闪回的记忆,展现了柬埔寨的美食,舞蹈,艺术。尽管只是支离破碎的片段。她甚至专门用一个镜头记录了一朵莲花的盛开。

《他们先杀了我父亲》的其中一张海报也是以莲花为主题。

虽然影片还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视角单一,节奏比较拖沓,没有做更深入的讨论。

但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争议,有各种灰色地带的话题,朱莉愿意碰,而且以如此本土化的方式展现,本身就值得鼓励。

对于这样的历史题材,虽然她的驾驭得还不够稳健。但作为一个母亲,能这样讲述一段历史给自己的孩子已经足够了。

我们总是害怕讨论历史。

一些盖棺定论的东西,不方便再做解读。充满争议的话题,更是不敢碰。

《他们杀了我爸爸》,让鱼叔受到了启发。

学者权威可以书写历史。一个母亲也可以

我们到底该怎么描述历史,取决于我们记住了什么,我们想要孩子们记住什么

就像影片最后所说,一个柬埔寨的女儿记得的事,这里的人民也不会忘记

责任编辑:高梦苒 mengran@wufazhuce.com

本文付费转载自“独立鱼电影”(ID:duliyumovie)

作者


鱼叔
鱼叔  
影视评论人 微博签约自媒体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微信打开

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