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看电视,才反应过来今年是香港回归的第20周年,想起好几年前第一次去香港的时候,对一切都觉得特别新奇。以前隔着屏幕看到的那些爱恨情仇,好像一下子全都涌到了面前。
看《甜蜜蜜》的时间,又比真正去香港早好多年。那时候别说是爱情了,对很多事情都不太明白,只是看到这么一部电影,突然觉得说不出话来。仿佛听到那个时代巨大的轰鸣,而自己终归是浅薄的。
如今再想起这部片子,已经去过很多次香港,对港片里的路名驾轻就熟,在很多电影院里有过停留。看着中环新建的摩天轮,成为了维多利亚港的新地标,以后还会开通京港高铁,一路直通九龙。
二十年多年前,黎小军和李翘来到香港,坐的还是绿皮火车。两个人靠在硬座上,度过了数十小时昏昏沉沉的路途。列车到了香港,他向左,她向右。这是他们连自己都不知道的初遇。
往后他们进入这座繁华的都市,开始融入各自的生活。
他们再次遇见是在麦当劳餐厅里,那时候黎小军还说不清楚粤语,而李翘站在柜台后面,看着黎小军身后的长队,只好将对话切换成国语,问他是不是要汉堡包。
黎小军觉得亲切和感激,他们也因此相识。
那时候,李翘已经身兼几份工作,拥有了一些人脉,能够在这座庞大汹涌的城市里立足,甚至还开始炒基金炒股票。她最开心的事就是看着自己银行账户上的数字不断变多,这让她觉得很有安全感。
黎小军呢,只是个楞头愣脑的傻小子,没什么长远的打算和想法。虽然来了香港,但是并没有一头扎进纸醉金迷里。他心里还牵挂着那个留在内地的女友小婷,定期给她写信,告诉她等他赚够钱就回去娶她。
是啊,所有人都或多或少说过相似的话,但最后能应许的却没有几个。并非是虚情假意,只是漫漫时光,却是这世上最猜不透的题。
一开始李翘从没对黎小军上心,只是做不完的事,就差遣他去帮忙做。但后来,两人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多,从简单的相互扶持,到后面心里渐渐有了牵挂。
两个人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人,却因为同是异乡客的惺惺相惜。
或者是身处都市的不安和惶恐,或者就是寂寞吧,他们这个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方,产生了对对方的依赖和欲望。
两人一起摆摊卖邓丽君的碟,遭遇了一场暴雨。虽然本都差点赔光,但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局促的空间里,黎小军将自己的衣服披在李翘的身上,于是亲密、温存随之而来。
但这份爱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两情相悦,在一起好了”,说说容易,但在当时的处境里对两人来说都是不合时宜的奢望。
虽然黎小军给女友的信越来越短,甚至敷衍了事,但心里还是放弃不了这份牵挂和诺言。而李翘呢,她是个明白人,她知道他们的人生,是两种不同的曲线,这样的纠缠根本就是没有结果的。
李翘一早就问黎小军,你的理想是什么?黎小军说我没有理想。李翘说我要做一个香港人,黎小军想了想说,我可能要回无锡娶老婆。
那年夏天,亚热带季风所带来的闷热和黏着似乎比往常更甚。黎小军和李翘坐在街头,不远处有一对夫妻在为钱的事争吵。她说:“你看到了吗,我不想要那样的生活。”她想要更多。
于是,两个人在短暂的交集之后,终于还是分道扬镳。离别那天,车里的歌是邓丽君的《再见了,我的爱人》,明明是甜甜的声线,听起来却那么的忧伤。
李翘在洗浴中心遇到了黑社会老大豹哥,跟他过上了提心吊胆,但物质富足的生活。黎小军则把他的女友小婷接来香港,两个人就这样结了婚。
只是,只是世间上有些事,真的是不可以勉强的。原以为就这样日子可以就这么过下去了,但是冥冥之中的羁绊,却也是谁也逃脱不了。
李翘跟豹哥逃亡去了美国,或许是因为感激吧,或许是因为这么久以来的相依为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她还是没有忍心抛下他。但她的这份情义,终究还是没能抵挡住命运的残忍。
那天他们甚至还在谈论要不要生个孩子,幻想今后要从头来过的平静生活,就这么转眼间,所有的设想都烟消云散了。
昔日的江湖老大死于小混混的枪口,而刚从洗衣店出来的李翘毫不知情,她漫不经心地拨开人群,却看到躺在血泊里的豹哥。
所有的爱情故事,或者是大时代的洪流,总是存在这样的悲情人物。他并没有主角光环,没有举重若轻的地位,甚至命运从一开始就安排给他一个残缺不全的结局。但这样的人物,却是最让人感叹的。
李翘将豹哥的身体反过来,露出了背后那个米老鼠图案,那是他以前为了哄李翘开心而纹的。这个生性倔强的女子,在生活的重压和苦楚之下,从来没有掉过眼泪,但这里却崩不住大声地哭出来。
后来李翘选择留在美国,凭借性子里的韧劲,在这里生活了下来。后来黎小军离了婚,也来到美国,成了中餐馆里的大厨。
他们又开始在同一座城市生活,又开始了无数次的擦肩而过。终于有一天,满城都在放邓丽君的歌,因为唱歌的人,永远停在了她最绚烂的年华。
经历了十余载岁月的沉浮,相隔着沧桑变迁的两个人,因为街头邓丽君去世的新闻,停留驻足最终抬头发现了彼此。他们相视一笑的表情,宛如十多年前的初见。
正如电影的英文片名“Almost a love story”,《甜蜜蜜》看似讲的是一段兜兜转转,聚合离散的爱情故事,但却带出了一段沉甸甸的华人迁徙史。
爱情之外,真正的分量来自于千回百转的生活。
就像张爱玲在《爱》种写道:“于时光的茫茫荒野里,逾千万人之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遇见了那个人,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
这云淡风轻的一笑,却携卷了无数次的相逢和错失,携卷了时代和命运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