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时间的泥沼,他动弹不得

——关于《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文/Paul

同样是表现年老时的状态,本片似乎可以与另外一部电影互为照应——《我想结束这一切》

同样是运用时间与记忆的混乱感表达肉体的孱弱,同样是现实主义恐怖片,不过《我想结束这一切》是主动的,而《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是被动的。

人生在世总是有所渴望,爱情、事业、名利、陪伴……而这一切统统都没有而肉身已经衰老到临近死亡,唯一能做的就是重新构筑记忆创造幻象自我满足,这是电影《我想结束这一切》,男主角用生命最后的力气主动搭建了一个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世界。

《我想结束这一切》电影截图

而在《困在时间里的父亲》里,男主角安东尼更多的是被动,一种更普遍的状态与恐惧,当你年老体衰不幸患上阿尔兹海默症,一切都会变得失控,变得身不由己。

电影弱故事,而重感受。

故事无甚可说,一个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对自己的日常开始混乱,他记不得自己的手表放在了哪里,弄不清自己是在自己的公寓、女儿的公寓或是养老院,把养老院的护工认作是女儿,是保姆,是女儿的丈夫。

不光记忆混乱,情绪也极不稳定,时而幽默风趣,时而冷酷无情,并且过往的伤痛记忆也会一并找上门来(女儿露西的意外死亡),而在意识清醒的瞬间,又感到极度的恐惧、孤独,八十岁老者竟然像孩童一般渴望母亲。

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给出了几乎无可挑剔的表演,演员本身的年龄和状态已然足够贴合故事角色,而表演更是沉稳,上一秒还在展示着自己的魅力,说着玩笑,下一秒就冷酷得像个暴君,在一个短暂的时间段内完成几种情绪的切换,且毫不违和,仿佛已经不是表演,而是演员本身。

电影中有不少安东尼·霍普金斯的面部特写,看他的面孔,犹如在看一台精密仪器,他则精准地控制着这台仪器中的每一处细微的肌肉,从而自然地完成那些表情反应,着实厉害!

电影的英文原名为《The Father》,中文译名是《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译名根据电影内容增加了一层深意,个人觉得颇有意趣。

一旦失去度量时间的工具,我们恐怕只能依赖记忆去度量时间,如果当下所发生的事情和话语不断重复,过往的记忆又不断地干扰现在,我们当然会被困住,困在记忆里,困在时间里。

印象中表现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影视作品中,大多都是通过他人的视角去展现病人的日常,《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却选择了一种相对更主观视角的代入。

电影刨去最后几分钟的真相,前面的影像可以说都是“障眼法”,目的就是让观众同男主角安东尼一同产生混乱感,最大程度地调动视觉和听觉感受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痛苦。

一个曾经的工程师,一个中产者,一个绅士的、幽默的、有品位的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在养老院里如同孩子般哭泣,或多或少总有些可悲。

古人云“富则多事,寿则多辱”,人一旦上了年纪,首先便是身体机能的明显下降,大大小小的病痛都会找来,逃无可逃。电影叫做《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但反问一句,谁又不是被困在时间里呢,时间是公平的,没人能逃脱衰老与死亡,“老去”终将是大多数人都要面对的议题。

电影的恐怖之处便在这里,这尤其像是一种人生的预演,人在风烛残年之时只剩一具孱弱肉身,过往一切记忆都开始模糊,仿佛从未经历过,你渴望一个拥抱,却无人能给予……

责任编辑:崔智皓 onewenzhang@wufazhuce.com

编辑部微信:oneapp2019。定期发布活动,赠送签名书和周边,欢迎添加。

作者


Paul
Paul  @正义的小伙伴Paul
写作者 上班族 摄影师

相关推荐


书影
侯麦电影及人
文/耐观影  
书影
中国青春电影单元
文/闲人电影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微信打开

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