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爱吧,像从没受过伤一样

——关于《七号房的礼物》

文/笙笙不兮

2013年,韩国电影《七号房的礼物》横空出世,成为感动1200万人的催泪炸弹,无数人被那位智障父亲对女儿的爱打动,在影院哭到不能自已。

2019年,土耳其改编版电影上映,票房成绩超过《复联4》等一众好莱坞大片,直接成为2019年度土耳其本土票房冠军、冲入土耳其影史总票房第八。

与韩版较为轻松的画风不同,土耳其版融入了本土化的文化特色和宗教色彩,具有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哪怕有原版珠玉在前,它对人心的触动依然如同平地起惊雷。看完你会感慨,哪怕在最恶贯满盈的地方,能够唤醒善良的,依旧是爱,也只能是爱。


01

他只有6岁的心智

却努力做一个好爸爸

故事发生在1983年,关于土耳其废除死刑法前的最后一桩死刑案。

对小女孩奥娃来说,爸爸梅莫是特殊的。他不像别人的爸爸那么成熟稳重,每天快乐得像个孩子——或者说,心智水平只相当于6岁的梅莫,实际上就是个和自己一样的“孩子”。他会给家里的每一只羊取名字,走着走着忽然跑去追小鸟,还和奥娃一样,喜欢海蒂的故事。

尽管梅莫的心智只有6岁,可是对奥娃,他却拥有与生俱来的父爱。他会关注她的一举一动,观察她的神态表情,喜怒哀乐都被她牵系。多神奇,从没有人教过梅莫如何去做一名父亲,可是他却做得比一般人都好。

第一次在橱窗外看到那只红色的海蒂书包,奥娃的眼神亮了,完全移不开眼。

传统的父亲形象,都是深沉而严肃的,哪怕背负着生活的重压,他们也会把苦痛独自咽下,很难从他们隐忍的脸上找到脆弱的痕迹,可是梅莫不同。当得知书包的售价,他失落又迷茫地望了望天空:太贵了,完全买不起。然而,正是这冒着傻气的不知所措,让人对梅莫生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心疼,悲剧的种子也从此埋下。

为了早日买到海蒂书包,梅莫每天满怀希望地努力卖苹果,好不容易攒够了钱,却眼睁睁看着它被一位军官买走。梅莫试图求军官把唯一的书包让给女儿,却被他一脸厌恶地一拳打倒,痛苦地蜷起身子。唏嘘的是,梅莫当街被打,却无一人为他出头,阶级与权势的差距,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再次看到军官女儿背上的海蒂书包,梅莫开心得直拍手。和其他人一样,女孩逗傻子一样地引诱他一路跟随,却不小心失足跌落水中。目睹全过程的梅莫毫不犹豫跳入水中,却还是无法挽回女孩的生命。

那天来了许多人,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梅莫是在努力救她,而非因为一个书包要她的命。他被草草审判,关进监狱7号牢房,军官首领咬牙切齿地吩咐下级,一定要给他“特别关照”。梅莫的人生,从此改变。

他被强迫在认罪书上按下手印:

被狱卒打:

被典狱长威胁:

甚至连狱友听说了他的“罪行”,都合起伙来鄙视他,欺负他:

刚入狱那几天,梅莫几乎体无完肤。他破了相,被狱友打断三根肋骨,不允许任何家人前来探视。

在牢房里,梅莫害怕极了,却仍然会对打他的人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掌,希望可以跟他们交个朋友。无论遇到怎样的不公平,他都永远笑得出来,却因为思念女儿奥娃,握着冰冷的铁窗伤心哭泣。

梅莫真的很傻,他不懂得那些龃龉的阴暗人性,不明白事情为何会一步步发展到这个地步,他所有的心愿只有两个:和奥娃永远在一起,让奥娃永远开心,就像他第一次在街头挨打,回家后却忐忑不安地问奶奶:“我没有买到海蒂书包,奥娃还会开心起来吗?”

褪去层层伪装,梅莫的傻气与真心,显得如此动人,却又如此揪心。

 

02

他们恶贯满盈

却没有丢掉人性的柔软

七号房,一个普普通通的多人牢房,杀人犯、诈骗分子、小偷、劫匪……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沉重的罪行。梅莫的出现,让他们找到了发泄的“正当”理由:杀害未成年少女,这在几乎人人都是伊斯兰教徒的土耳其,简直十恶不赦。

他们殴打他,欺辱他,用暴力的方式“惩戒”他,可梅莫仿佛没心没肺,养好了伤,依旧每天乐呵呵地跟狱友相处,心甘情愿地被欺负,还把他们都当成自己的好朋友。他在给奥娃的信中写道:“爸爸很好,这个地方很好,爸爸交了很多朋友,他们都对我很好。”

与此同时,与文字匹配的画面是,梅莫在挨打,在受冷眼,在替所有人刷马桶、洗盘子……

这像不像孤身在外受了委屈,也要忍住眼泪对家人报喜不报忧的自己?也许你也会在泪眼婆娑中恍然,让人变得坚强又懂事的原因,不是因为身处逆境,而是源自那份刻在骨子里的爱。

日子一天天过去,梅莫的种种举动,都让人难以相信他是一个“正常”人。他会和监狱饲养的和平鸽说话,在狱友体能训练时猛地冲过去大叫“我也一起!”,被人欺负还开心地以为自己交到了朋友……

神奇的是,自从梅莫到来后,这个曾经满是晦暗的七号牢房,开始有了欢笑、色彩与阳光。梅莫纯真的笑容,感染着房中的每一个人。

看着梅莫单纯无害的笑脸,狱友们渐渐嗅出权力与阴谋的味道。而那时,来自军官的命令已经传入监狱:无需审判即可定罪,甚至为他单独开特例,动用许久没有实施过的绞刑。

为了帮助梅莫,那个原本无情、冷血的黑社会老大,决定一边洗刷他的冤情,一边派人把奥娃偷偷送进牢房,让他们得以父女团聚。

 

03

「来自」七号房的礼物

还是

「送给」七号房的礼物

如果说,梅莫的加入,给七号房注入了久违的欢笑,那么奥娃的到来,就完成了对这群“无情铁汉”灵魂的净化。

她像个单纯可爱的小精灵,听说爸爸待的地方是个医院,就眨着无辜的眼睛,挨个问过去:你得了什么病呀?

影片在这个段落简直温柔得不像话。犯人们纷纷放下戒备,用善意又搞笑的回答对奥娃诉说自己的病情:

没有人能抗拒奥娃清澈的眼神。在她的注视下,那个曾经偷过不少钱的小偷,吞吞吐吐地坦白“我曾经拿过别人的钱。”而奥娃听后,毫不犹豫地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递给他:“你一定很需要钱吧,给你,我以后就不买东西了。”

那之后,小偷大概说出了这辈子最善意的谎言:

那一刻,牢房里充满温暖的沉默。没有人嘲笑他的矫情与虚伪,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理解他的回答,读懂了他脸上的笑容。监狱里长久以来无形的压抑与黑暗,因为奥娃的到来,第一次变得阳光且柔软,给人带来久违的温暖与希望。

那个一直沉默寡言的郁郁老者,终日望着牢房墙壁上的一处污点,从没人能撬开他的嘴巴,直到奥娃脆生生地问他:“你是在看这棵树吗?”老者震惊地抬起头,看着她久久说不出话。他从没对任何人说过,那处斑驳的污点,酷似他埋掉女儿的那棵树,而它的存在,如同时刻都在提醒自己,曾经犯下多么不可饶恕的罪孽。

他曾以为自己永无赎罪之日,直到遇到奥娃——他决定代替梅莫赴死,拯救一对无辜的父女,以此来赎自己的罪。

这个情节,是一场非常“土耳其式”的顶替。那时,土耳其的通讯、监控都不发达,在典狱长和全体狱友的共同协助下,完成以命换命的拯救。赴刑场前,老者的脸上决绝又欣慰,不见悲壮,唯有解脱。

 

04

身处黑暗的人

最容易被暖阳融化

一直觉得《七号房的礼物》这个片名很赞,高度概括了梅莫父女与七号房狱友双向救赎的情感走向。很难说他们究竟谁是献出礼物的人,谁又是接受馈赠的人。监狱本就是个容易催生戏剧化情节的地方,在这里,人性的善恶美丑都被放大,伪善成为最无用的面具,所有人都赤裸裸地面对真实的自我,围墙外无论怎样迷失,在这里反倒都能变得通透清醒。

为什么决定帮助梅莫和奥娃?因为他们父女两人的爱与善良,让这些曾经以为自己被全世界放弃的囚犯,重拾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为曾经犯下的罪孽感到羞愧,从看一个傻子到看一个精灵,不知不觉完成了灵魂的救赎。

许多人说,看完电影,被土耳其宛如童话的美景迷住了,恨不得立即飞去旅行。瞧,这才是土耳其改编版本的力量所在。直面人性的丑陋与阴暗,用沉重的现实,反衬梅莫父女的纯真与美好。哪怕过程再多龃龉,结局依旧充满力量与希望。

被诬陷,被误解,被殴打,被强权碾压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丢掉人性的碎片,用恶行抵御恶行,冤冤相报,陷入无法解脱的深渊。

还记得开头那句话么?

哪怕在最恶贯满盈的地方,能够唤醒善良的,依旧是爱,也只能是爱。

责任编辑:崔智皓 onewenzhang@wufazhuce.com

影视栏目于每周二、四、六发布。编辑部微信:oneapp2020。定期发布活动,赠送签名书和周边,欢迎添加。

作者


笙笙不兮
笙笙不兮  
伪文艺媒体小白

相关推荐


书影
姜子牙
文/笙笙不兮  
书影
成人动画片单
文/焦雨溪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微信打开

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