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妥协,很少旁观,有时痛心,总是失望

——关于《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文/ONE文艺生活

随着“鲍毓明涉嫌性侵养女”这件事曝光,公检法出场,律师介入,姐姐来了。一切看起来充满希望。

前几天,鲍毓明又放出了所谓的通话录音。有些舆论似乎开始滑向恶的那一面。而现在,这件令人痛心的惨案好像在慢慢淡出公众的视野。

类似的话题大家已经探讨了很多,我们到现在才发声,是想探讨一个可能会更残忍的问题。

我们相信法律会做出公正的裁决,所以比起受害女生的现在,更让人担心的是: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未来充满未知的疗伤期和重塑期,她该怎么挺过去?

想聊这个话题,是因为电影——《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电影刻画了一个被性侵导致意外怀孕的17岁少女,和姐姐一起想办法去做堕胎手术的经历。

17岁的女主叫奥秋,她有个表姐叫斯凯拉。

在大多数时间里,她们俩都是有人搭话,她们不太爱理;家庭聚餐,她们少言寡语。

起初,你会误以为她们是出于对自我保护,主动把自己关起来。

 
左边是奥秋,右边是姐姐斯凯拉


可到后你会发现,她们为了把生活拉回正轨,其实做了很多尝试——女主奥秋用心打扮好自己,在学校舞台上表演弹唱;台下的男同学却喊她“荡妇”羞辱她,让她难堪。

 姐姐斯凯拉在超市兼职做收银员,试着和男顾客打招呼、闲聊;男顾客接过话却对她进行“性暗示”,油腻至极。

勇敢的尝试,只换来了再一次的打击。

这让她们灰心了,放弃了,逐渐对身边的一切都失去了信任。

我们看到的失语状态,不过是她们迫于万般无奈的选择罢了。

回过头想想,我们总是鼓励受害者站出来发声。但这种期待坏人被制服的殷切期待,总让我们忽略一个事实:有时候受害者站出来发声,确实有效。但对他们来说,更多抗争都是无声的。

所以,仅仅鼓励受害者“说出来”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会在那些无声处,继续保护他们。

她们其实比任何人都想重新拥抱这个世界,让别人听见自己的声音。只是很多时候,不是她们不想说,是她们无处说。

在奥秋被性侵的故事里,只有“姐姐”帮她。

身边的姐姐斯凯拉,帮她找可以堕胎的医院;忍受着超市领导的性骚扰和她一起打工攒钱;甚至在钱花光的时候,主动接受了陌生男人的示好,用接吻换了一晚住宿费。

姐姐斯凯拉的强大,有时让我忘了:她也是个曾经受到过侵犯的,只有21岁的女孩。

在这种人生至难的时刻,竟也只能是两个小女孩相依为命。 

难道真的只有弱者,才能帮助弱者吗?

还有一个让人揪心的镜头:奥秋做堕胎手术的时候,一位医生姐姐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

这是整部电影里,奥秋从陌生环境里,感受到的唯一一次温暖。 

这让人想起前段时间刷屏的热搜——#姐姐来了#

韩红、章子怡、周迅、姚晨等众多女星,转发性侵事件曝光贴,声援受害者。大家开始跟着刷: 姐姐来了,正义还会远吗?

这让人很感动,也有点遗憾。

我们对性侵话题的关注和讨论,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又好像一切都没变。

当我们谈论“性侵”的时候——还是只有女孩能理解女孩,只有女孩能帮助女孩;还是会有人说“这女的没了贞操”这样的话; 还是有人说是女孩经不住诱惑才被人骗上床。类似的话太多了。

相反的话我们也说过很多次,但今天,还是要再说一次:讨论性教育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做的是教人向好,而不是教人妨害。

在任何情况下,当性侵发生,错的都是施暴者。

未来只要有需要,我们还是会一遍一遍地说这些话。

不管世道怎么变,“姐姐”一直都在。

女主奥秋在电影里只哭过一次。

不是在做手术疼的时候,也不是身上没钱走投无路的时候。而是在她回答医生提问的时候。

 医生为了准确摸清她的身体状况和感情关系,对她进行了必要的术前问询。

她可以只回答: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在这长达5分钟的片段里,我们了解到:奥秋第一次性行为发生在14岁;性伴侣有时会拒绝使用避孕套;她曾经被性伴侣恐吓;性伴侣曾经对她进行殴打、扇耳光等身体伤害...

奥秋在回答的过程,逐渐变得紧张、局促。当被问到:“你的性伴侣是否强迫你发生过性行为?”奥秋终于忍不住,哭了。


奥秋绝大多数时间里的情绪,都是平静的、坦然的。而她好不容易重塑起来的坚强壁垒,就被这样一个问题轻松击溃。太让人心疼了。

身体上的伤还能被治好,但心理的伤,是这么难以愈合。这就是性侵有别于其他暴力犯罪的一点:它给受害者造成的伤害,是会持续一生的。

一想到这些,你就会必有自主的非常非常心疼那些遭遇过性侵的受害者。施暴者不过是逞一时之恶,而受害者却要为此受尽一生的折磨。

所以我们才会在开篇说,对鲍毓明事件里那个小女孩,我们更担心她的未来。

我们作为旁观者,能为她做的,也只是在她需要的时候,声援她、鼓励她。大声地告诉她,这个世界上有人在心疼她的遭遇,在谴责施暴者的恶行。让她在难熬的日子里,看见一点能抓住的阳光。

有些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会用补齐片名来造句。

我选择写下每次看到性侵事件时的心理变化:

从不妥协,很少旁观,有时痛心,总是失望。

我多么希望,有一天,这句话能变成:

从不失望,很少痛心,有时欣慰,总是圆满。

责任编辑:颗馨 onewenzhang@wufazhuce.com

影视栏目于每周二、四、六发布。编辑部微信:oneapp2020。定期发布活动,赠送签名书和周边,欢迎添加。

相关推荐


书影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文/yaoyaoooo  
书影
纽约的一个雨天
文/不辣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微信打开

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