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有关希望,浪漫和爱

——关于《跟着电影去踏青》

文/蒋霖等10人

春日已至,正是好时光,在最好的人间四月天里,看几部好电影很有必要。

春天,你要明媚起来,和电影里的人一起,努力生活。

你若温暖起来,一切都会走向繁荣。

踏青的日子里,为你准备了十份独家“旅行地”,如果不能去远方,那就让心和电影一起春游吧。

@蒋霖

推荐电影:《四月物语》

春天是什么?

对新生的萌芽来说,春天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

对开启新生活的年轻人而言,春天是新的起点,从此掀开人生崭新的一页,有了新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缤纷飘落的樱花雨中,17岁的榆野卯月从北海道来到东京读大学,独自居住、认识新同学、加入校园社团、骑脚踏车踏青、一个人看电影、逛书店,平凡琐碎的日常,是少女一次次融入新生活的尝试。

当然,榆野卯月心中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之所以考这所大学,是因为从前暗恋的学长也在这所学校,而她常去的书店正是学长兼职的地方。

一个大雨天,学长在书店认出了借伞的学妹。一把破损的红色雨伞,点燃了少女心中新的希望。在岩井俊二细腻的镜头下,少女情怀就如这早春四月一般,既温情脉脉,又怦然心动。

 

@黄子京 

推荐电影:《只有芸知道》

如果你还没有去过新西兰,这部电影可以让你足不出户,看遍新西兰小镇的美景。

蓝天、白云、阳光、草原,搭配一段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满足你对“浪漫”二字的所有想象。

影片改编自冯小刚挚友的真实经历,催人泪下的同时,深刻地诠释了“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现实意义。

“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要过的日子。”正如电影海报上的这句话,所谓真正的爱情,或许就是在柴米油盐的平淡中,感受那份无可替代的陪伴。

也许你整日为学习和工作忙碌,早已厌倦了都市的喧嚣;也许你经历过一段失败的爱情,早已对亲密关系失去信心。

相信这部电影的美景会带给你一种治愈的力量,也会让你充分懂得,珍惜身边微小的幸福,到底有多么重要。

 

@栀子安

推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春天是生灵经历过漫长的蛰伏,终于睁开惺忪睡眼,重新焕发光彩的季节,面前是勃勃生机,身后是不急不缓的沉淀。

春意之所以盎然,是因为生物经历过严寒,蛰伏,和缓慢拔节。

这让我想到了《放牛班的春天》,影片中的教师克莱门特用关爱,耐心,和音乐感化了一群曾经有过不良行为的孩子们,他们在良师的循循诱导下,从杂草变成了鲜花丛,变得朝气蓬勃,意气风发。

其中有过反叛,质疑,狂妄,也有过生机,期待,和希望。最终留下的,是关爱,铭记,不放弃。这些都让我闻到了春天的味道。

 

@kimi

推荐电影:《人生密密缝》 

这个春天承载了太多期望。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一个口罩的隔阂,唯独围墙外的樱花开得有点犯规。

围墙限制了樱花的生长,却挡不住它的美。而我们都明白,心中所渴望的,并不只是独赏这一片灿烂。

快乐不应该设置界限,取向不应该成为判断对错的定罪书。

那些“正常人”眼中的不可饶恕,那些看似特别的与众不同,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罢了。

像上天开了个美妙的玩笑,你笑一笑应对,它便赠予你芬芳。

影片中“伪一家三口”骑着车在樱花树下比赛,坐在草坪上野餐的场景太过美好。

这一刻,没有偏见,只有爱。这才是春天最该有的样子:没有隔阂,也没有界限。

万物复苏,繁花盛放。那些被你抛弃的偏见与隔阂,终将在你心中开出最美的花。

春天一定会来,樱花一定会开,有些东西,就让它永远留在冬天吧。

 

@MENG

推荐电影:《脸庞·村庄》

说到踏青,不免让我想起这部叫做《脸庞·村庄》的纪录片,法国新浪潮之母瓦尔达,和年轻的摄影艺术家JR,一个88岁,一个33岁,他们碰在一起,决定搞一个“电影艺术”,或者“艺术电影”——随便怎么样吧,他们就这样上路了。

他们沿着法国乡间小路去寻觅真实生活着的平凡人,他们与人们聊天,闲谈,然后为他们拍摄肖像,再由JR将照片制作成大幅的尺寸,印在人们生活的农庄的墙上,印在人们工作的厂房上、印在集装箱上,卡车上,甚至印在海边的岩石上……于是,人和它所处的环境,便融为一体了,成为了一个不可分的艺术作品的一部分。

电影中的风景是那么朴实,却又那么美丽,天空是蓝的,牧草是绿的,农庄是灰色的,褐色的,人们穿着深深浅浅的衣裳,羊儿长着弯弯的角……

跟随瓦尔达和JR时而轻快,时而缓慢的脚步,你仿佛走入了生命的漫游之旅,心中有爱,春天永远在身边……

 

@绿衣种子

推荐电影:《海蒂和爷爷》

长满青草的美丽草地,延伸到阿尔卑斯延绵的山脉,山下宝石蓝的湖面上,云朵与雪山依偎的倒影轻轻波动。

《海蒂和爷爷》让我深爱上这个童话般的瑞士小镇,踏青,还有哪里比去春天的雪山更浪漫的呢?

冬天过去,山坡上长出鲜嫩的青草,温顺的羊群在暖暖的阳光中安逸地进食,远处墨绿色的山上,点缀着花瓣似的白雪,云朵低低飘着,好像一伸手就能被够着。微风吹过,荡起阵阵清冽的花香。

影片中的双腿残疾只能坐轮椅上的克拉拉,居住在金碧辉煌却沉闷压抑的城堡中,当她来到了阿尔卑斯山海蒂居住的小木屋,在追逐蝴蝶时双腿竟奇迹般的站立起来。

或许,我们也应该重新回到自然,给心灵一次治愈的旅行。春光正好,一起去阿尔卑斯山踏青吧!

 

@耶律律

推荐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小时候过年,外公外婆安排理头、照相,说等头发长长,桃树要开花,柳树会发芽。后来外婆长眠正月,没看到桃花和柳芽。

再后来,外婆出现在梦里,脚踩花瓣手扶枝头。如今每逢花开枝散,我便想起外婆,想起乡下的春天。

人对家乡的记忆,并不连续,就像电影镜头,仅存几个片段。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也是关于凭记忆回家的故事。巴基斯坦小萝莉,五岁仍不会说话, 母亲带她去印度敬神,回程却意外失散。猴神偶遇流浪萝莉,遂带她回国寻亲。

经历重重困难,直到她对一张日历照片点头,猴神这才知道她来自克什米尔。

克什米尔南北,分别信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向来是印巴争议领土。国际新闻常说“印巴武装冲突”,正是此地。

猴神带萝莉回国,好比欧巴北上朝鲜。可他义无反顾,终于打破宗教、国家和民族三重隔离,把萝莉送回母亲身边。

他自认接受神的旨意,可我面对小萝莉的笑容,便知道爱胜于一切教诲。

 

@江户川糯米乱步

推荐电影:《春天的故事》

春天在四季中从来不是庞大的盛宴,它也许不理性,也许让人躁动,但细碎的温情却又在编制美好的故事。

让娜的“西杰斯之戒”让娜塔莎闯进了她的生活。漫步在开满报春花和紫罗兰的花园里,她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友。

娜塔莎天真撮合父亲盖勒和让娜的诡计,盖勒拘谨外表下热切的情感,女友艾芙的强势和占有欲,让娜理性的哲学思辨和温婉,失而复得项链的误会,在看似平淡无奈的日子里谱写出这个春天的旋律。

你看,他们谈论音乐,谈论哲学和爱情,他们谈论各自生活里悬而未决、难以处理的关系。

你听,性格像春天般活跃的娜塔莎,在演奏舒曼的交响练习曲,它萦绕在盖勒和让娜的对话里,宛如一剂爱情良方。

你闻,屋子里摆满盛开的鲜花散发出春天的气息,也驱赶着内心的苍凉。

在夏天来到之前,我们会积累足够的勇气走出原先“封闭自足”的世界,因为春天如期而至了。

 

@王花花

推荐电影:《闪闪的红星》

想跟你分享一种充满力量感的春天——革命走出幽暗的低潮,父亲归来,漫山开遍映山红。

历经漫长的寒冬,潘冬子长成了小小的红军战士。少年的成长,在山花烂漫的春天圈上圆满的句点。

于是,春天也成了收获的季节。坚强、勇敢、信念,闪光的品质在冬天孕育着,在春天收获。

所以,在暗夜里摸索的人们啊,在泥泞中跋涉的人们啊,愿你们坚信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愿你们等到春天。

 

@陈廿榛

推荐电影:《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在我来到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国家之前,我不太喜欢春天,我家乡所在的城市,春日里总是阴雨绵绵的,趁着烟花三月下江南,江南的春天却也多雨。

而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春天,总是和蔚蓝的天空,温热的阳光联系在一起。

我喜欢这样的春天,像海子写的,“太阳强烈,水波温柔”。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竟然开始怀念,怀念下着雨的花园,抱着月桂叶奔跑的小小女孩,和躺在繁华盛开的草地上读书的男孩,这是电影《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里面的场景。

我为它写过两次影评,第一次是在四月,那时的青岛已经有迎春和连翘开在路旁。

第二次也是在四月,我穿着裙子走在街上,抬起头看到云朵像漫画里一样的浓白清晰,看到蓝楹花如云似雾地挂在枝头。

这是我关于春天为数不多的美好回忆,尽管它们都关联着同一部悲伤却温暖的电影。

我说它悲伤,是因为我自己每一次看都忍不住掉眼泪。而温暖,是因为它总是能给我一点点勇气,支撑着我,走过春天,迎来夏天,热烈到可以杀死一切阴霾与晦暗的夏天。

万物始于春,我们终于战胜了漫长的冬天迎来了最美好的四月,希望你的春天,简单充实,幸福安康。希望你的生活,充满爱与温柔,时刻阳光普照。

祝你春天快乐。永远爱你的ONE。

责任编辑:颗馨 onewenzhang@wufazhuce.com

影视栏目于每周二、四、六发布。编辑部微信:oneapp2020。定期发布活动,赠送签名书和周边,欢迎添加。

相关推荐


书影
张国荣电影纪念
文/不辣  
书影
溺水小刀
文/黄子京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微信打开

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