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堕落指南:一届届串友口口相传

——关于《人生一串第二季》

文/yaoyaoooo

今年还没减肥成功,多少要归罪于《人生一串》第二季的降临。篇幅短小的六集,继承了《人生一串》第一季烟火人间的强大吸引力,发扬“口头饕餮”的功力,让我一时过不上嘴瘾还能过上耳瘾。

总想把画面后头的段子手翻出来看看是不是“朱广权”,却发现从撰稿、解说,到总导演,还是那个熟悉的配方“陈英杰”。


-1-

金钱与烤串儿的抉择

在烧烤摊儿上,金钱,是被广泛赤裸讨论的话题。尤其两杯黄汤下肚,食客嘴里开始频频冒出孜然味的金句。

河南马坡二旦烧烤的老板二旦,是《人生一串》第二季开篇人物,“二旦”即是“狠人”的意思,自家院子就是烧烤店,自诩“没有啥,就是大,不怕装不下”,妻子调侃,要是放在旧时候,他就是地主,二旦回应:“地主家也没余粮了。”这一来一回的逗贫,应该是本季最为隐晦的金钱观了。

辽宁沈阳,琴江串店的老顾客,就没那么绷得住了,直言“我不喜欢钱,我是真喜欢串儿”。不敢想象,这是酒精的作用,还是店中特色的羊枪羊炮烧烤,给了他说出真心话的力量。

吉林长春,光复路孙老爷子的无名烤店,“从来没有环境,偶尔没有服务,需要食客自助,但饺子的蒸汽,烤串的烟气,汇成了谜一样的人气”,我也想知道这些一天天累死累活南来北往的食客们图啥?镜头马上跟随孙老爷子进行凌晨三点的采购,老爷子抛出金句 “钱那玩意儿有头吗?你挣到死都没有头”。我思忖着,也许就图老爷子对待金钱的豪气吧!

金句有时也来自周围环境收音,好比广西来宾烤老鼠的店外,就是这么凑巧地驶过一辆甩卖车,广告语“现在卖29块,不要问我为什么,厂长是我表哥”收得清清楚楚。听完我就回神了,不喜欢和不重要都不等同于“不要”,成年人不做选择,烤串儿和金钱两样都要。


-2-

戒辣仿佛阉割人生

“辣椒,就是夜行动物的多巴胺。”

此句一出,我就知道又到了必然比拼辣味调料的赛程,而我不知道的是,来自江西的参赛选手居然与来自重庆、云南芒市的选手同台竞辣。就连旁白,也心疼起江西人在吃辣界的遭遇,“一说起辣的排名,江西的存在感就低到了让本地人万分悲愤的程度。”

江西南昌,熊氏烧烤的食客们为自己的抗辣耐力立下flag,“南昌人不吃辣椒,就没有任何灵魂”,然而熊老板烤鸡爪的调料断魂椒,是能让食客抱头定格的催泪弹。

洗净的鸡脚加入八角、姜片、桂皮等寻常辅料辟腥焖煮,待鸡脚根根软糯,不吝沥去浓稠的汤汁,趁热拌入青头辣椒粉按摩入味,使鸡脚飞升第一层辣境。

腌制成功的鸡脚被串起来小火慢烤,浸入肌理的辣椒与胶原蛋白热火缠绵,熊老板看准时机,在鸡脚离火前洒以终极变态辣断魂椒粉,料理手法轻巧得仿佛只是给鸡脚打了个腮红,却对食客一辣一个准;山城重庆人店同名的“袁师傅”,烤耗儿鱼功力深厚,麻辣调味深藏不露。

袁师傅爱逗鸟遛狗,看似闲人一个,可每天都把关辣椒的采购、炒制、配比,在女婿接班之后,渐渐退居幕后,面对镜头不讳言说自己产生了失落之感,抱在膝头的小狗立马捧场地嚎了一声,却被捂住了狗嘴。也许干了一辈子的活计,就跟上瘾的辣味一样,终身难戒。


-3-

烧烤的敏感部位

对于重度烧烤患者而言,没有绝对不吃的敏感食材部位,只有对美味另眼相待的敏感味蕾。

这厢新疆乌鲁木齐,苏拉伊曼烤肉店正在准备老少通杀的烧烤尤物——苞谷羊肠。羊肠上的丰富脂肪,结合能量主食苞谷,恐怕让减肥者集体回避。

可是店里历经三代主理人,均用欣赏美人的眼光,欣赏着自家的烤羊肠——看似白嫩无辜的羊肠,在炽热炭火逼烤下,天然油脂迅速显露原形,滚烫地四处冒散,将外层的苞谷烫出玉米香味,弹牙的肠子披上焦脆苞谷外衣后身姿曼妙,被迅速端到垂涎久候的客人面前。

那厢在四川成都,两名身着校服的学生,流连在陈孃烧烤摊前,不巧被路过的老师捉个正着。既然在成都强大的美食版图里,烧烤,向来都不是C位。那这能拴住悸动少年之心的烤物,只能是那个神秘部位——鸡翘翘。

鸡翘翘是鸡屁股的文明称谓,不少初次挑战的食客,要哄自己“那只是一块三角鸡肉”。油多肉少的翘翘,被处女座的李叔处理得服服帖帖,烤前“微整容”,让它隐藏暗黑的气质,看起来更像入口前的奶油泡芙。

翘翘要经历三次火刑才能上桌,因为它油脂过分饱满,常常让自己内外温度不一,至少要经历两次歇火降温,才能让自己不致焚身焦化。

亏得在炭火面前如此进退有据,才让翘翘在入口那刻外焦里脆。咬下焦香的外皮,就会碰到两撮Q爽的肉,咬下入味小块儿肉,就会碰到脆爽的软骨,一口一个,唇齿留香。以致毕业多年的学生们频频回头重温旧味。


-4-

城市很小,心事很大

社会人,心里不是滋味的时候,不妨选择嘴上来点滋味,以味补味。

“我要干翻这个世界”是白天无声的精神口号,被996完虐后,只剩一点干翻烧烤桌的力气。可寒冬黑夜里一顿炕上烧烤,让食客们迅速回血,进店时还是一副“与其跟人应酬,不如跟串交流”的末日相貌,离店时已能心甘情愿认证“在火炕上吃烧烤,幸福属于铁岭人”。

陕西西安回民小吃街上,缺少灵魂的打糕表演,机械地参与到美食竞争行列。回食店做着无酒精的清醒生意,此处,靠专注吃肉解愁。刘家干棒烤肉靠原味取胜,有“死忠”食客老茹,光顾了二十多年,从前带女儿来吃,现在带孙子来吃,甚至自愿当起小伙计。给自己喜欢的食物行动打 call,是老茹排解居家孤独的终极秘方。

酒吧驻唱十几年的歌手小王,和妻子小玲结婚后,隐于武汉黄陂区,干起了湘西吉首烧烤。被点单最多的除了招牌烤牛油,就是小王的歌声。

小王除了烧烤,不时还会拎起吉他为食客助兴排忧。一首首金曲《情非得已》《后来》《难道》,既是迎客,也是送客。

店里一位无名顾客大哥,吃烧烤配红酒,被小王一眼看穿其孤独。小王为他一人弹唱《梦醒时分》,那种不言自明的理解,鼓励着无名大哥,也提醒着观众们,这是第二季《人生一串》熄炉之歌了。

正如段子江湖之大,好手不止朱广权。烤串儿江湖之广,高手大隐隐于市。第一季踩点烤摊儿不下500家,第二季的探店足迹也遍布大江南北。全季彩蛋留给了几家没有入选正片的烧烤店主,为“下次再来”的埋下了伏笔。

一季下来,还有些名旁白在脑海闪回——“成长的表示就是肚子渐大”“世界瞬息万变,越来越复杂的肉味,舌头也会感到惊慌”。或者是一些离奇的画面闪现——云南芒市猪尾烤摊的老板娘,正在教一群缅甸女伙计汉语拼音。

广西来宾烤老鼠的老板,光着上身把握火候,把一只只田鼠烤得像迷你乳猪一般香脆……在第三季出来之前,我可能得放慢倍速重温这部烟火记录。

等两季沿用的片尾曲《如去年一样悲伤》播完,我就要关上这部人间堕落指南了,音符跳动间我反思,最该想起的难道不是再度落空的减肥计划吗?片尾曲不知我的羞耻,一直唱到了结尾:

“我们会放下这酒杯歌唱如去年一样的伤悲,

oh~

如去年一样伤悲,如去年一样伤悲。”

责任编辑:陈允皓 onewenzhang@wufazhuce.com

影视栏目于每周二、四、六发布。

作者


yaoyaoooo
yaoyaoooo  @yaoyaoooo
名字里有辆奥迪,正在画画的人。

相关推荐


书影
人生果实
文/陈允皓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

 

微信打开

微信打开